科技行业

搜索文档
加仓英伟达!摩根大通、贝莱德、先锋集团最新持仓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8-14 09:22
全球金融巨头2025年Q2持仓分析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先锋集团、贝莱德等全球金融巨头在2025年第二季度普遍重仓科技巨头,并集中加仓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公司 [1][2][6] 摩根大通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根大通美股投资组合总市值达1.53万亿美元,环比增长11.7% [3] - 前五大重仓股均为科技企业:微软(781.23亿美元,占比5.11%)、英伟达(730.85亿美元,占比4.78%)、苹果(440.3亿美元,占比2.88%)、亚马逊(423亿美元,占比2.77%)、META(403.9亿美元,占比2.64%) [4] - 第二季度操作:新增682只个股、增持2614只、减持3312只、清仓939只;买入力度最大标的为英伟达、微软、博通(AVGO)及SPDR标普500指数ETF期权 [5] 先锋集团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锋集团美股持仓市值6.18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81% [6] - 前五大重仓股为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均获加仓;其中英伟达增持3946.57万股,微软增持1369.16万股 [6] 贝莱德持仓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贝莱德美股持仓总市值5.25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07% [6] - 英伟达为第一大持仓(19.10亿股),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紧随其后;第二季度增持英伟达794.01万股,但减持微软170.79万股 [6]
港股科技开盘领涨上攻,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资金抢筹,连续5日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9:55
相关机构表示,2025年初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甚至一度领跑全球市场。在"资金盛、资产荒"的背 景下,港股日均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对宏观不敏感的结构性行情尤为活跃:虽然整体中国基 本面趋弱且外部扰动不断,但结构性行情活跃,板块之间此消彼长、不断轮动,如年初以来的AI、新 消费、创新药等几轮主线,显著跑赢A股市场多数宽基指数。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发起联接A(015739)。 港股科技ETF(代码:513020)跟踪的是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 司编制,从港股通范围内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家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该指数旨在全面 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的科技领域上 ...
资金抢筹港股市场,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5日净流入,机构:港股科技板块仍具长期投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5:0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初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一度领跑全球市场 在资金盛资产荒背景下日均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 [1] - 宏观不敏感的结构性行情尤为活跃 板块之间此消彼长不断轮动 如AI新消费创新药等主线显著跑赢A股多数宽基指数 [1]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龙头企业拥有较深护城河与竞争优势 [1]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 当前估值约20倍PE处于历史底部 具备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1] - 科技板块不仅成长性较高 整体盈利能力ROE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1] 港股科技指数产品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科技行业优质企业作为成分股 全面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投资科技公司整体表现 [1] - 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015739)和联接C(015740) [2]
AI泡沫何时破灭?美银Hartnett建议紧盯这个关键指标
硬AI· 2025-08-12 11:16
AI泡沫与科技行业信用利差 - 判断AI泡沫破裂的核心信号在于科技行业信用利差变化而非股价 [2][3] - 科技债与国债利差收窄或稳定时美股行情可持续一旦走阔预示巨额资本支出难以为继 [3] - 历史类比显示1999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科技公司信用利差同样走阔 [7] 美股市场集中度与劳动力影响 - 本轮美股反弹80%收益由10家科技公司贡献(含Mag7、博通、甲骨文等)极端集中度放大风险 [9] - AI技术已导致美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从4%飙升至8.1%反映对劳动力市场的颠覆性影响 [9] 投资者情绪与反向指标 - 60%投资者预期"金发姑娘"市场状态(利率降股市涨)但零通缩预期本身构成反向警讯 [13][14] - 三大卖出信号包括:经济硬着陆预期≤5%全球股票配置净增持超25%现金水平低于3.7% [15][16] - 历史数据显示现金水平低于3.7%时20次均触发未来1-3个月股市下跌美债跑赢 [16][17] 资本支出与行业数据 - 摩根士丹利测算2028年AI相关资本支出将达2.9万亿美元 [5] 中国市场与黄金投资机会 - 中国市场因被忽视、关税见顶、消费刺激及创纪录贸易顺差成为美银青睐标的 [19] - 黄金长期看涨逻辑包括通胀十年地缘政治隔离美元贬值及央行储备重估预期 [20]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36氪· 2025-08-11 12:03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裁员的主要推手之一,应届毕业生和年轻科技从业者的失业率正在上升。 8月10日周日,美银Hartnett表示,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8.1%,人工智能已开 始颠覆美国就业市场。 据人力资源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最新数据,仅今年前七个月,美国就有超过1万个岗位的 消失与生成式AI的应用直接相关。该机构认为,AI已跃升为年度前五大裁员原因之一。 整体来看,2025年美国企业宣布的裁员总数已超过80.6万,创下自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其中,科 技行业是重灾区,已有超8.9万个岗位被削减,自2023年以来至少有2.7万个科技岗位因AI自动化而被取 代。 初级岗位首当其冲 AI正在直接取代大量初级岗位。面向Z世代的求职平台Handshake数据显示,初级职位的招聘信息(尤 其是企业类岗位)同比下降了15%。过去两年里,在招聘信息中提到AI的雇主数量激增了400%。 这些被AI"接手"的工作,大多是原本由初级员工完成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Botelho 表示,受冲击最大的是初级员工,许多刚毕业的新员工从事的都是知识密集型 ...
高盛市场团队视角:印度跌很多但没到抄底,日本面临短期回调风险,思考“低配美国科技”策略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11:25
印度市场分析 - 印度MSCI指数自去年10月下调评级后已跑输全球指数近20% [2] - 今年以来外资净流出达120亿美元 [2] - 当前估值仍高于历史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 [2] - 企业盈利出现环比下降7%的减速迹象 [2] 日本市场分析 - 日本东证指数突破3000点后技术指标显示超买 [3] - 当前市盈率回升至15倍水平 [3] - 历史数据显示8月通常是该指数表现最弱的月份 [3] - 此前已连续16周外资净流入并经历稳健财报季 [3] 美国科技股策略 - 过去五年"科技七巨头"指数跑赢MSCI全球指数220% [4] - 市场广度收窄至有史以来最差水平 [4] - 美元下行空间可能进一步放大科技股估值压力 [4] 美联储政策展望 - 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12月各降息25基点 [5] - 2026年可能再进行两次降息 [5] - 当前政策利率5.25%-5.50%的限制性已显著降低 [5]
不服就干!印度打响反击第一枪,通告全球,断的就是特朗普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00
印度的"关税反击战":历史与经济的双重博弈 在全球贸易动态的舞台上,印度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一把巨大的斧头, 猛然劈向印度,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解决其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然而,莫迪政府显然并没有向 这一压力屈服的计划。2025年8月初开始,美国对印度商品实施了高达50%的关税,此举不仅表面上是 为了平衡经贸关系,其背后更是隐藏着地缘政治的深层考量。 在经济层面,印度采取的反制措施既谨慎又犀利。虽然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了报复性关税的 方案,但并未立即实施,这种绝妙的策略不仅让印度在谈判中保留了余地,同时也给予了美国的农业和 科技行业施加压力的机会。与此同时,印度还加速了其"向东看"的战略:恢复了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 证,重启高层互访,并适度放宽了对中资的限制。这一系列可见的动作并非偶然,而是在面对西方压力 之际,为了寻找到战略平衡而采取的必要行动。尽管金砖国家内部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来自俄罗斯的明 确支持更加凸显了美国单边主义面临的孤立问题。 特朗普所面临的困境在于,他的关税武器并未考虑到潜在的连锁反应。美国国内债务高企,想要解决贸 易逆差并非仅依靠对印度施压就能实现。此外,印 ...
狼真的来了!“AI第一轮就业大冲击”已至,矛头直指年轻人
美股IPO· 2025-08-11 06:35
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美国前七个月因生成式AI被裁岗位超过1万个,初级职位受冲击最大 [1][3] - 美国毕业生失业率从2023年12月的4.0%飙升至8.1%,AI颠覆就业市场 [1][3] - 2025年美国企业裁员总数超过80.6万,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科技行业裁员8.9万个岗位 [3] 初级岗位受AI冲击 - 初级职位招聘信息同比下降15%,提及AI的雇主数量激增400% [4] - AI取代初级员工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如数据收集、基础图表制作等 [4] - 削减初级岗位短期内提升公司利润,但长期可能影响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人才储备 [4] 年轻人就业困境 - 近一半美国Z世代求职者认为AI降低了学历价值,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升至6% [5] - 科技行业20-30岁员工失业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6] - 美国22-27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失业率达5.8%,创四年新高 [7] 科技行业招聘收缩 - 科技行业招聘水平低于历史趋势线,过去三年占比下滑 [6] - 科技公司CEO在部署AI初期暂停招聘初级员工,年轻员工成为策略牺牲品 [6] - 未来6%至7%劳动者可能因AI自动化失业,若AI普及加速,冲击更剧烈 [6] 企业AI应用案例 - Shopify CEO表示"如果AI能做,就不再招聘新人" [8] - 麦肯锡部署数千个AI代理,取代初级员工任务 [8] - Alphabet和微软的AI生成约30%代码,Salesforce的AI工作占比达50% [8] AGI潜在影响 - 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劳动力替代空间更大,社会冲击更强烈 [7] - 当前分析未计入AGI影响,其跨领域学习能力可能彻底改变就业市场 [7] 宏观因素叠加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增加商业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投资和招聘 [7] - 失业率上升85%源于新人找不到工作,而非现有岗位大规模裁员 [7]
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20250802-20250809):特朗普提名美联储理事,全球资金定价宽松预期-2025081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0 20:42
全球市场动态 - 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兰担任美联储理事,任期至2026年1月底[3] - 美国7月非农就业新增7.3万人,低于预期的10.4万人,失业率升至4.2%[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至4.27%,美元指数小幅下跌[3] - 全球股市多数上涨,越南、德国、韩国股市涨幅领先[3]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上涨1.67%[3] 资金流向 - 中国市场外资和内资均呈现流出,海外主动基金流出0.96亿美元,被动基金流出3.44亿美元[3] - 全球货币市场大幅流入1067.8亿美元,发达市场股市流出380.9亿美元[14] - 美股资金流入通信、科技和公用事业行业,流出能源、医疗保健和金融行业[18] 估值与风险 - 全部A股ERP分位数由64%降至62%,沪深300由70%降至68%[23] - 标普500风险调整后收益分位数由48%上升至55%,沪深300由79%上升至89%[24] - 沪深300期权市场资金情绪乐观,隐含波动率结构陡峭[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