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搜索文档
牛津夏校:中国数字工具提升国际旅游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1:01
跨境旅游数字化趋势 - 暑期跨境旅游持续火热 来华与跨境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海外商家、景点、交通行业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等数字化工具提升对中国游客的服务[1] - 欧洲多国积极拥抱数字化工具改善中国游客体验 上半年欧洲微信跨境支付笔数同比增长近30% 英国增长超40%成为增速最高地区[2] - 目前全球已有超600万家境外商户接入微信跨境支付 覆盖餐饮零售、交通出行、旅游等多元场景[2] 微信全球探索计划 - 微信创新实验室"牛津夏校"在牛津大学开营 25名中国青少年通过小程序完成主题作业 并在牛津、伦敦街头进行数字化场景实践[1] - 参与者学习牛津大学教授定制的人工智能与电脑科学课程 优秀学生将获得教授定制化推荐信[1] - 项目旨在培养青少年将科技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开发帮助中外游客解决旅行问题的小程序[1] 小程序创新案例 - 中国香港学生开发的《声声慢》智能语音矫正小程序 借助AI技术帮助听障人士发声 获第三届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1] - 该案例体现科技与同理心结合的价值 小程序虽小但能真正改变生活[1] 行业领袖观点 - 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强调AI无法替代人类善意 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促进无障碍沟通 推动跨文化交流与思维碰撞[2] - 牛津大学教授指出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学生需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2] 数字鸿沟挑战 - 随着AI科技发展 游客最大障碍已从语言交通转变为移动支付等数字鸿沟问题[1] - 行业期待通过青少年创意开发更多数字化工具 弥合中外游客在旅行中的数字鸿沟[1]
深夜,美股半导体股大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3:5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但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转跌 纳指涨幅缩小 [1] - 半导体板块表现亮眼 超威半导体涨幅扩大至6 39% 总市值达2816亿美元 台积电涨超6% 美光科技涨超3% 英伟达涨超1% [2] - 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 苹果延续涨势一度涨超3% 微软微跌0 01% 脸书跌0 22% 特斯拉跌0 49% [5] 半导体行业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但若在美国制造则不收取费用 [4] - 英特尔跌超3% 因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要求其CEO立即辞职 但未说明具体原因 [7] 苹果公司投资计划 - 苹果宣布将向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未来四年在美投资总额将达6000亿美元 涵盖研发 半导体工程 人工智能等领域 [5] - 苹果启动"美国制造计划" 与全美10家公司开展新合作 旨在强化本土技术能力和供应链韧性 [5][6] - 业内人士认为该计划更侧重上游环节如芯片制造和材料研发 而非整机生产回迁 [6] 中概股及黄金市场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 93% 中通快递和名创优品涨超3% 爱奇艺和小鹏汽车涨超1% 哔哩哔哩跌近2% [9] - 现货黄金延续涨势突破3380美元/盎司 最新报3388 29美元/盎司 [11]
资产配置日报:市场在等待-20250807
华西证券· 2025-08-07 23:28
股市表现 - 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0.16%、0.03%、0.17%,中小微盘表现较弱,中证1000、中证2000仅上涨0.01%、0.07%[1] - 科创50下跌0.15%,恒生科技上涨0.26%,科技概念整体表现不强[1] - 半导体与稀土成为领涨板块,SW半导体指数上涨0.85%,Wind稀土指数大幅上涨4.06%[9] 债市动态 - 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0.95bp、0.65bp至1.69%、1.91%,国债期货分别上涨0.05%、0.03%[1] - 5年期国债成为领涨品种,收益率曲线进一步拉直[5] - 央行逆回购续作1607亿元,净回笼1225亿元,资金利率维持低位稳定[4] 商品市场 - 碳酸锂受供给收缩预期影响大幅上涨5.4%,焦煤、焦炭分别上涨2.3%和1.7%[2] - 多晶硅价格回调下跌2.8%,其余品种波动幅度普遍在1%以内[2] - 焦炭、纯碱、焦煤、碳酸锂期货升水幅度扩大至14.6%、8.0%、6.9%、6.3%[3] 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增加90.22亿元,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50.56亿元[8] - 南向资金净流入6.61亿港元,小米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分别净流入17.22亿、5.00亿和4.27亿港元[10] 国际因素 - 中美关税休战期是否延期悬而未决,特朗普可能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7] - 美俄元首会谈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影响[7]
金工ETF点评:宽基ETF单日净流入40.29亿元;机械设备、煤炭拥挤度激增
太平洋证券· 2025-08-07 23:2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拥挤度,识别当前市场热点行业及潜在风险行业[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日计算行业指数的拥挤度指标,可能结合成交量、价格波动、资金流入等维度 2. 根据历史分位数或标准化方法(如Z-score)对拥挤度排序 3. 输出高拥挤度(如军工、机械设备)和低拥挤度行业(如商贸零售、食品饮料)[3][13] - **模型评价**:能够动态捕捉行业资金集中度变化,但对极端市场环境适应性需验证 2. **模型名称:ETF溢价率Z-score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滚动计算ETF溢价率的Z-score,识别偏离正常水平的套利机会[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ETF的IOPV溢价率:$$溢价率 = (市价 - IOPV)/IOPV$$ 2. 滚动计算溢价率的均值与标准差,生成Z-score:$$Z = \frac{当前溢价率 - 滚动均值}{滚动标准差}$$ 3. 设定阈值筛选异常值(如|Z|>2)[4][14] - **模型评价**:适用于捕捉短期套利机会,但需结合流动性分析避免踩踏风险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额衡量资金偏好[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单位:亿元) 2. 计算T日、T-1日、T-2日及3日累计值 3. 标准化后生成多空信号(如机械设备连续净流入)[13] 2. **因子名称:行业拥挤度变动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拥挤度的短期剧烈变化(如煤炭、金融)[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拥挤度指标的日环比或滚动窗口变化率 2. 结合绝对水平和变化幅度生成预警信号[3][1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 - 高拥挤度行业:军工(主力3日净流入22.83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入23.60亿元)[13] - 低拥挤度行业:医药生物(净流出114.51亿元)、计算机(净流出52.13亿元)[13] 2. **ETF溢价率Z-score模型** - 建议关注标的:医疗器械ETF(规模1.25亿元)、VRETF(规模1.34亿元)[14]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 正向信号:汽车(15.43亿元)、机械设备(23.60亿元)[13] - 负向信号:医药生物(-114.51亿元)、电子(-34.85亿元)[13] 2. **行业拥挤度变动因子** - 激增行业:机械设备(拥挤度排名前二)、煤炭(变动幅度显著)[3][13]
微信再次明确:没有这个功能,以后也不会有
证券时报· 2025-08-07 23:17
微信会否开通"已读功能",是很多网友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 今天(8月7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发文,再次回应"为什么没有已读功能"。 先说结论: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有已读功能,以后也不会有。 有网友表示,反对微信开通这两项功能,该功能可能会暴露阅读状态,导致社交压力。 评论区也有网友说,"微信出已读功能的那一天,就是我卸载微信的那一天,不开玩笑"。微信派回复: 那不会有这一天了。 综合自:智通财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美股巨头财报对下半年投资启示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科技(互联网、云计算、AI、数字广告)[1][3][4][6][7][12][14][16][19][22][27][30][33] - **公司**:Meta、微软、亚马逊、谷歌、腾讯、快手、OpenAI、英伟达、TikTok、Shopify[1][2][3][5][6][8][9][10][11][12][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技术的影响** - **Meta**:AI投资推动广告收入增长21%(广告量+11%,价格+9%),用户时长提升(Facebook+5%,Instagram+6%),全年利润增长预计100亿美元[28][29][30] - **OpenAI**:GPT推出后估值从300亿美元飙升至5,000亿美元,用户行为转向Chatbot查询[4] - **谷歌**:AI提升广告效率10%-20%,大模型处理能力翻倍(480万亿TOKEN→翻倍),Jenny应用月活4.5亿[21][22] - **微软**:AI功能(如M365 Copilot)推动SaaS收入增长至16%(原10%),Azure AI生态领先[15][16] - **行业趋势**:AI永久性扩大广告市场对GDP影响,精准投放提升效果[12] **云计算竞争格局** - **微软**:云业务增长26%(部分增速39%),资本开支布局早,算力限制少,PaaS/SaaS层领先AWS[9][10][16] - **亚马逊**:云增速18%(低于预期的20%),供应受限(芯片/电力),OP利润率从39%降至33%[24][25][26] - **谷歌云**:增速32%(超预期28%),大客户交易量翻倍(2.5亿美元级),新客户环比+28%[19][20] - **行业瓶颈**:英伟达芯片交付周期长、数据中心建设慢、电力不足[6][24] **数字广告市场** - **Meta**:Advantage+工具年化收入200亿美元,AI优化推荐系统贡献收入增长8-9个百分点[30] - **短视频**:YouTube Shorts和Reels抢占份额,TikTok负面影响利好竞品[18] - **谷歌广告**:搜索广告增长12%,虚拟试穿等功能提升活跃度(Google Lens查询+70%)[17] **资本开支与投资策略** - **Meta**:2025年CAPEX达700亿美元(2024年净利润600亿),聚焦数据中心和AI五大领域[30][33] - **微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杠杆效应增强(OPM持平41%)[10][14] - **其他巨头**:谷歌/亚马逊上调CAPEX指引,全年同比增40%-50%[14][20] - **港股吸引力**:腾讯PE 17倍,AI商业化链路复制能力或更优[5] --- 其他重要细节 - **硬件与终端**:Meta押注AI眼镜(Quest/雷朋),WhatsApp拟推AI助手[31][32] - **经济环境**:美国Q2经济强劲(Shopify超预期),流动性释放带动企业活动[13] - **开源策略**:Meta计划发布LLAMA 4.1/4.2,坚持模型开源[33] - **利润率差异**:微软OPM 41% vs 谷歌21% vs 亚马逊云30%历史均值[10][11][20][26] --- 数据与单位换算 - **Meta广告收入**:21%增长(量+11%,价+9%)[28] - **OpenAI估值**:300亿→5,000亿美元[4] - **谷歌云交易量**:2.5亿美元级交易数翻倍[19] - **Meta CAPEX**:700亿美元(2025)vs 600亿净利润(2024)[30] - **微软云增速**:26%(高增速部分39%)[15]
8大特征!A股这波资金入市高峰在2月、4月与7月
财联社· 2025-08-07 22:19
市场流动性回归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显著升温,7月22日和7月31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为4月以来首次 [2] - 今年以来A股仅有11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其中8个集中在2月,1个在3月,7月放量预示新一轮资金入场 [2] - 上证指数多次突破3600点,8月5日报3619.67点,较年初大幅上涨 [6] 资金流入情况 - 股民入金整体为正流入,与股市赚钱效应呈正相关,2月、3月、4月、7月入金人数和规模显著增长 [4] - 券商反馈有效户数、万元户数、保证金规模、现金理财规模等指标在2月、3月、4月、7月明显提升 [4] - 某券商AUM增长近千亿,部分为增量入市资金 [5] 资金入场高峰期 - 2月、4月、7月为资金入场高峰期,与市场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吻合 [6] - 2月和3月春节后,Deepseek大模型引爆A股行情,吸引大量资金 [6] - 4月A股经历短暂急跌后迅速回稳,市场信心提振 [6] - 7月A股强劲升温,港股市场火热,两地市场表现推动资金持续流入 [6] 入市资金特点 - 年轻人占比提升,90后群体占比52.9%,较2024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 [8] - 互联网渠道成新开户主力军,线上开户入金占比达70% [9] -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入金规模为二三线城市的2-3倍 [10] - 资金风险偏好较高,青睐医药生物、科技、券商等高波动、高成长板块 [11] - 融资买入额持续增加,7月单日融资买入额突破2000亿,融资余额连续13个交易日突破1.9万亿 [11] - 投资者受社交媒体影响大,抖音、雪球等平台成为信息主渠道 [11] - 投资更趋理性,市场回调时分析趋势和基本面后加仓布局 [11][12] - ETF交易份额提升,前7个月规模同比增长70%,工具化投资意识增强 [12] - 港股通参与热情高涨,截至7月南下资金达8668亿港元,为2024年全年总额的107% [13]
8月7日港股通净买入6.6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20:09
恒生指数及港股通交易情况 - 8月7日恒生指数上涨0.69%,报收25081.6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6.61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为1407.38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880.57亿港元(净卖出33.63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526.81亿港元(净买入40.24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小米集团-W成交额62.12亿港元居首,净买入17.67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3.98% [1] - 盈富基金成交47.33亿港元,净卖出47.20亿港元,收盘上涨0.55% [1] - 阿里巴巴-W成交27.03亿港元,净买入3.25亿港元,收盘上涨2.14% [1][2] - 腾讯控股成交22.96亿港元,净买入2.82亿港元,收盘下跌0.26% [2] 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小米集团-W成交42.66亿港元居首,净卖出4558.01万港元 [2] - 中芯国际成交18.04亿港元,净买入5.26亿港元,收盘上涨0.76% [2] - 阿里巴巴-W成交17.30亿港元,净买入1.68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净卖出1.34亿港元,收盘上涨0.65% [2] 恒生医药ETF - 产品代码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4][5] - 近五日涨幅1.66%,最新份额51.4亿份(增加2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0亿元 [5]
颠覆互联网的下一波浪潮:Agentic Web来了!
机器之心· 2025-08-07 18:30
互联网范式演变 - PC Web时代以静态网页和关键词搜索为核心,用户需主动点击浏览,商业模式依赖搜索广告如Google AdWords [11] - Mobile Web时代推荐系统主导信息分发,用户从搜索者变为消费者,商业模式转向信息流广告和精准推荐 [12] - Agentic Web时代AI智能体成为主角,Web从信息展示转向任务执行,商业模型变为服务调用和智能体竞价 [13][15] Agentic Web定义与特点 - 由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体组成分布式互联网生态系统,智能体可自主规划、协调和执行任务 [17] - 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委托任务,智能体自动完成多步骤操作并与其他智能体协作 [21] - 智能体具备双重身份:作为用户模拟人类操作,作为接口接收指令并整合服务 [22][23] 核心维度 - 智能维度:智能体需具备上下文理解、长程规划、适应性学习和多模态整合能力 [26][27] - 交互维度:智能体间通过协商和协同执行任务,采用MCP和A2A协议实现协作 [28] - 经济维度:商业竞争重心从争夺用户注意力转向智能体调用频次和效率 [29] 应用场景 - 事务型:智能体自动完成订票、预订等流程,无需用户逐步操作 [33] - 信息型:智能体作为研究助理持续追踪领域动态,构建进化知识网络 [38] - 交流型:智能体间可沟通协作,形成类似数字组织的多体系统 [39][41] 技术挑战 - 智能体基础能力需提升推理规划、记忆管理和工具使用安全性 [44][45] - 持续学习中存在奖励设计难题和灾难性遗忘问题 [46][49] - 多代理协作需解决结构设计、通信协议和去中心化信任问题 [51] 社会经济影响 - 广告经济模式受冲击,新型商业模式如按结果收费正在崛起 [56] - 智能体普及将冲击劳动市场,需平衡AI与人类就业关系 [56] - 互联网从信息空间转向行动空间,重构人机关系和经济模式 [57][58]
媒体不再能为公关输送人才了
虎嗅APP· 2025-08-07 18:13
公关人才供需失衡现状 - 中国90%规模企业的公关一号位来自媒体行业,剩余10%为管培生[7] - 1995-2015年媒体向企业输送人才的路径已断裂,调查记者类目基本绝迹[8][9] - 企业公关一号位平均生命周期不足5年,但2015年后媒体新人丧失企业所需的内容策划能力[9][10] - 当前解决方案包括挖角自媒体创始人(如王自如案例)或同行企业,但成功率低[10][11] 媒体人才断层原因 - 机构媒体调查报道功能退化,近十年未出现优秀调查新闻[9] - 自媒体商业模式导致内容能力退化:63%依赖老板刷脸接单,新人仅能学习软文写作[12][13] - 行业恶性竞争导致师徒传承失效,70%自媒体老板不愿培养潜在竞争对手[14] - 自媒体无法提供传统媒体"无冕之王"的职业荣誉感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15] 企业应对策略 - 阿里巴巴案例显示需建立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其公关团队30%骨干为自主培养[18] - 建议大厂公关部门建立师徒制,但面临50人以上团队内卷严重的问题[18] - 需改变A类人才标准,鼓励培养能力超越自己的接班人[18] 内容行业生态变迁 - 南方报系等传统媒体15年前流失90%骨干至企业公关岗位[8] - 自媒体内容同质化严重,"定了""官宣"等标题创新占比达45%[10] - 个人IP可持续性存疑,仅20%能实现代际传承[16] - AI技术导致15%从业者产生内容创作依赖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