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维持布油价格预期不变: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平均每桶64美元,2026年每桶56美元!但指出需求存在下行风险
格隆汇· 2025-08-04 11:18
格隆汇8月4日|高盛周日重申了其对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测,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平均每桶64美元, 2026年平均每桶56美元,但预计近期事态发展将使其基线预测的风险范围越来越大。该投行称:"俄罗 斯和伊朗受到制裁的石油供应压力加大,对我们的价格预测构成上行风险,特别是考虑到闲置产能的正 常化速度快于预期。"然而,高盛指出,由于美国关税税率上调、额外二级关税的威胁以及美国经济活 动数据疲弱,其2025-2026年日均需求增长预估存在下行风险。高盛还表示:"虽然欧佩克+的政策仍然 灵活,但我们认为该组织将在9月后保持其生产配额不变,因为我们预计经合组织商业库存的增加速度 将加快,季节性需求的顺风将消退。"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外资机构依旧坚定看好A股,8月4日,股市即将迎来新一轮行情?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55
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 - 政策层面有决心巩固资本市场向好的势头并引导良好预期 [1] - 市场心理预期上证指数点位应达到4000点之上 [1] - 当前市场环境下存在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财富增长的普遍需求 [1] 港股市场对A股的潜在影响 - 港股恒生指数近期三个交易日下跌并跌破20日线 下周将考验60日线支撑 [3] - 若恒生指数60日线跌破且无法收回 可能预示趋势向下逆转 [3] - 历史上港股常引领A股走势 港股趋势逆转将对A股产生不利影响 [3] 外资机构对A股的观点 - 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中国股市有10-15%的上涨空间 [5] - 基于当前沪指3559点 预期点位区间为3915点至4092点 [5] - 上证综指市盈率15.6倍 对标美国标普500市盈率28.5倍 理论上有83%的涨幅空间 [5] A股市场特征与走势分析 - 当前市场被定义为牛市 日均成交量超过一万亿元 [7] - 中证1000指数自去年924至今走出三波完整行情 呈现上涨且稳健的态势 [7] - 市场调整在时间和力度上可能尚未完全到位 [7]
宣昌能会见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代表团
金融时报· 2025-08-04 10:39
中美经贸关系 - 中国人民银行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团就中美经贸关系进行深入沟通 [1] - 美中贸委会及会员企业致力于长期投资中国并成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共赢的积极力量 [1] 中国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 [1] - 中国为外资企业长期投资兴业提供了沃土 [1] 金融业开放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1] - 潘功胜行长多次召开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1] - 欢迎美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中国 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1] 外资企业信心 -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为外国企业在华展业注入强大信心 [1] - 美中贸委会及会员企业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各项举措 [1] - 高盛集团 普华永道等企业代表表达长期投资中国的意愿 [1]
高盛:OPEC+在9月份之后料维持产量配额不变 经合组织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20
OPEC+产量政策展望 - 高盛预计OPEC+在9月之后将维持产量配额不变 [1] - OPEC+同意9月份再次大幅增加石油产量,幅度为54.7万桶/日 [1] - OPEC+在当前阶段保持灵活,未来可能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增产或重新减产 [1] 原油市场供需分析 - 经合组织国家的原油库存可能加速上升 [1] - 季节性需求支撑正在逐步减弱 [1] 油价预测 - 高盛维持布伦特原油今年第四季度平均价格预测为64美元/桶不变 [1] - 高盛预测布伦特原油2026年平均价格将跌至56美元/桶 [1] 油价预测风险因素 - 对俄罗斯和伊朗供应的制裁可能带来上行风险 [1] - 美国的关税政策、二级制裁威胁以及疲软的经济数据构成下行风险 [1] 近期油价表现 - 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亚洲早盘下跌0.6%,报69.29美元/桶 [1]
非农大幅下修确实“历史罕见”,但大摩不认为这意味着美国衰退
华尔街见闻· 2025-08-04 09:55
历史性就业数据下修 - 7月非农就业数据对前两个月下修25.8万人,创1979年以来最大纪录(除新冠疫情外),约为正常修正幅度的4-5倍 [1][3][5] - 6月非农就业人数从初值14.7万人下修至1.4万人(下修13.3万人),5月数据从14.4万人下修至1.9万人(下修12.5万人),合计净下修25.8万人 [2] - 历史平均净修正值为上修1.2人,此次下修规模在统计学上属明显异常值(正常修正绝对值平均5.6万人,标准差6.1万人) [3][5] 模型分析结论 - 25.8万人的下修仅将三个月后衰退概率提高9个百分点,但影响有限 [9] - 当月就业变化纳入模型后,历史修正数据的统计显著性消失,表明当月数据信号价值远超历史修正 [1][9] - 7月新增就业7.3万人比历史性下修更重要,非农初值急剧放缓与衰退风险的相关性更强 [9] 经济与政策判断 - 综合7月就业增长7.3万人、温和工资增长、工作时长上升及低失业率,当月信号比历史下修更关键 [9] - 劳动力需求放缓速度超预期,但维持2025年不降息预期不变 [1][9] - 衰退风险虽处高位,但未显著到需改变对美国经济整体判断的程度 [9]
美国GDP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2025经济数据的真相与悬念
搜狐财经· 2025-08-04 09:06
经济数据表现 - 2025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达3.0% 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2.5% [1] - 进口量同比暴跌30.3% 通过净出口计算方式反向推高GDP数据 [1] - 库存变化对GDP影响剧烈 从一季度贡献2.6个百分点转为二季度拖累3.2个百分点 [6] 国内需求状况 - 国内私人最终采购年增速从去年2.7%降至1.2% 反映内生增长动力减弱 [1] - 国内销售指标仅增长1.1% 低于一季度水平且远逊于去年下半年 [1] - 实际个人消费增速从一季度0.5%回升至1.4% 但仍低于去年同期强劲势头 [3] 消费结构分析 - 汽车销售与耐用品消费支撑整体增速 服务类消费仅小幅回升1.1% [3] - 消费者支出紧缩程度超预期 尽管收入与储蓄状况保持稳定 [5] 投资领域表现 - 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建筑投资连续两个季度下跌 [5] - 住宅投资由小幅下滑转为4.6%的跌幅 房地产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5] - 数据中心和IT投资增速放缓 新兴领域未能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9] 通胀与成本压力 - 二季度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升至2.54% 高于市场预期 [8] - 价格上涨持续导致家庭和企业采取保守策略 消费与投资双双降温 [8] 经济波动特征 - 2025年上半年经济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一季度进口激增与二季度进口暴跌形成强烈对比 [8] - 市场预期与经济现实存在持续偏差 分析师需要不断修正判断 [8]
一夜之间股债天翻地覆! 非农引爆降息预期卷土重来 美债“牛市陡峭化”席卷华尔街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8:26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引发市场反应 - 7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7.3万人,远低于预期,且5月和6月数据合计下修25.8万人,下修幅度高达90% [1] - 疲软就业报告推动交易员大幅押注美联储降息,利率期货市场显示9月降息概率从不足40%升至84%,年底前至少降息两次的预期升温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 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认为9月降息可能性增加,甚至可能降息50基点,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 [2] - 利率互换定价显示,到12月美联储FOMC会议前,预计累计降息61个基点,部分交易员押注9月降息50基点,10月与12月再降息75基点 [12] 美债市场牛市陡峭化策略卷土重来 - 短端美债收益率大幅下滑,2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下挫逾25个基点,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长端收益率跌幅较短端有限,导致长短端利差扩大 [6]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策略自4月以来因关税政策和降息预期低迷而亏损,但疲软就业数据催化其强势回归,机构投资者大举加仓美债多头 [6] 美债价格大幅反弹 - 全期限美国国债价格大幅飙升,短期限美债表现尤为强劲,10年期及以上美债也罕见回暖 [6] - 美债期货成交量达到平时三倍,超短期合约交易活跃,买盘涌入推动价格反弹 [7] 市场交易逻辑转变 - "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理论瓦解,疲软经济数据不再利好风险资产,反而推动美债上涨,市场重回"坏消息就是坏消息"逻辑 [16] - 就业数据疲软打破市场平静,投资者回补空头,多头势力扩张 [15] 机构投资者布局与策略调整 - 资管巨头BlueBay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押注2年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看好牛市陡峭化交易 [7] - 部分机构投资者提高整体债券配置仓位,但在获利时适度削减陡峭化仓位,以应对关税和通胀风险 [17] 经济数据与政策预期博弈 - 劳动力市场疲软与通胀粘性之间的紧张博弈可能导致降息时机和节奏波动 [17] - 未来两个月将发布更多关键经济指标,包括两份通胀报告和下一期非农就业数据,这些数据将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 [16] 国债供应与市场影响 - 美国政府将发行总计1250亿美元证券,包括67亿美元10年期和30年期债券,巨额供应可能推升长端收益率 [18] - 分析师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短期内回升至4.30%以上,尤其是在国债再融资拍卖期间 [18]
从孟晚舟看茅晨月:华尔街在华操作手法为何集体失灵?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14
核心事件 - 富国银行中国区负责人茅晨月于2025年7月在浦东机场被边检带离 引发国际资本市场震动 [1] - 事件涉及富国银行上海分行40亿美元跨境业务中2.4亿美元保理融资流向被制裁芯片企业 [1] - 监管行动揭示国际投行通过虚构贸易单据构建资金闭环 将关键技术数据伪装为普通商业信息跨境转移 [1] 监管政策变化 - 2025年6月生效的五部委联合规定首次将保理业务纳入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 [1] - 前七个月反洗钱罚单总额达278亿元 其中62%涉及虚假贸易融资处罚 [1] - 《金融数据安全法》细则即将落地 要求外资机构处理超百万条境内数据必须通过国家安全审查 [1] 行业操作模式 - 国际投行采用"金融迷彩"战术进行技术数据转移 类似手法在2021年摩根士丹利承销新能源企业IPO中出现 [1] - 2019年高通通过摩根大通股权质押间接控制国内AI芯片专利 形成"金融寄生"模式 [2] - 贝莱德近期禁止员工携带电子设备入境 反映机构对数据跨境流动的风险焦虑 [2] 地缘金融博弈 - 意大利协助美国扣押中国半导体专家十天后 发生茅晨月被截事件 形成"镜像执法"格局 [2] - 中国选择在金融战场实施精准打击 针对华尔街在华灰色利益链而非实体出口管制 [2] - 金融工具正演变为技术战争的武器 数据成为新时代石油资源 [4] 行业影响 - 穿透式监管威慑力显现 机构面临资产负债表合规性审查压力 [3] - 跨境资本流动规则被重塑 资本套利行为在主权安全面前将无所遁形 [4] - 金融数据安全立体防线正在构建 涉及硬科技保护与数据跨境管控 [3]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朱海斌已离职,将履新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
搜狐财经· 2025-08-02 17:03
人事任命 -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朱海斌将加盟香港金管局担任助理总裁(经济研究)[1] - 任命将于2025年10月1日生效 朱海斌将负责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的相关研究工作[3] - 此次履新为补位2025年5月离任的前助理总裁张丽玲[6] 个人背景 - 朱海斌拥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士学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学位及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5] - 曾任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 2011年加入摩根大通[5] - 此前担任国际清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专长包括内地、香港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政策研究[5] 机构职能 - 香港金管局成立于1993年4月1日 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6] - 主要职能包括维持货币稳定、促进金融体系健全、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管理外汇基金[6] - 目前架构为1名总裁、3名副总裁和10名助理总裁[6] 政策观点 - 朱海斌近期表示中国今年财政政策更积极 政府发债规模大幅提高[6]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同比翻倍 有助于扩大内需[6]
如何应对弱美元:是抛售美元资产,还是对冲美元汇率?
华尔街见闻· 2025-08-02 14:39
美元走势分析 - 自2025年初以来美元兑发达经济体货币下跌10% 贸易加权基础上跌幅为8% 预计贬值趋势将延续 [1] - 美元疲软时期其他资产表现差异显著 关键在于推动美元走弱的具体驱动因素 [1] - 对冲美元汇率风险比直接抛售美元资产更为有效 [1] 历史表现回顾 - 1980年以来实际贸易加权美元指数出现7次超过10%的大幅贬值 期间资产表现模式差异显著 [2] - 美元贬值期间美股更多上涨 但以美元计价跑输海外市场 对冲汇率影响后美股实际未跑输 [2] - 黄金在所有美元贬值期间均录得上涨 石油等大宗商品上涨频率高但表现一致性较差 [2] 宏观驱动因素 - 三大因素主导美元走势:美国增长 美国货币政策 非美国/风险溢价 [3] - 所有美元贬值期间都涉及美联储政策转向鸽派和美国资产风险溢价上升 [3] - 美国增长担忧导致美元美股同时走弱 美联储宽松预期削弱美元但推高美股 [3]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减少对美国资产边际配置意愿可能导致结构性美元贬值 [4] - 分散投资减少美国配置具有合理性 新兴市场资产可能受益 [4] - 外汇对冲美股回报与全球市场相当 对冲论据比减持论据更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