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从特斯拉GEN3到宇树H2,机器人之眼进化路逐渐清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5 21:31
宇树H2人形机器人技术亮点 - 最新发布的H2人形机器人具备双脚离地的高动态旋转跳舞能力,运动控制算法可实时调整步态以适应凹凸路面[1] - 采用2自由度铰接式琴颈和内嵌头部的机器人之眼方案,头部可左右偏航和俯仰,实现更灵活的环境感知[1] - 基于头部灵活性和新型机器人之眼,H2可实现360度环境感知,无需转动躯干即可跟踪物体及环境[1] 机器人之眼技术路径演进 - 机器人之眼技术路径分为视觉和激光雷达两大分支,纯视觉方案存在精度、计算量和实时性挑战[3] - 视觉传感器无法直接获取精确距离信息,在光照变化、纹理缺失环境中易失效,且数据同步性差导致模型扭曲[3]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接收激光束直接获得数百万个点的三维坐标,形成点云,提供精确、主动的3D空间测量[4] - 激光雷达方案可实现视觉与深度信息的空间同步,例如摄像头识别物体后,点云即刻提供轮廓和位置数据[4] dToF激光雷达的技术优势 - dToF激光雷达方案解决了测距精度、抗干扰性与算力效率三大痛点,是机器人实现复杂操作的基础[6] - dToF通过直接测量激光飞行时间,在强光、弱光等复杂光照下提供稳定深度信息,具备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6] - dToF方案对算力要求远低于其他方案,为移动机器人释放计算资源,支持高级认知与决策[6] 多传感器一体化集成趋势 - 传统"软同步"方式存在数据时序和坐标错位问题,导致深度点云与图像像素间出现空间偏差[7] - 一体化集成采用硬件层面"硬同步",通过主控芯片统一触发dToF激光雷达、RGB相机和IMU同步采集数据[7] - 速腾聚创发布的AC2是业内首款dToF+RGB双目+IMU一体化超级传感器系统,同步精度达1毫秒[8][9] - AC2可实现深度与图像信息高度时空对齐,消除时空错位,使机器人感知的每个像素具备精确深度信息[9] 机器人之眼的全场景应用能力 - AC2传感器使机器人能感知牙刷、衣架等细小物体及玻璃、金属等高反射率物体,并在大幅动作时保证图像不畸变[11] - 基于dToF深度感知,AC2具备抗环境光干扰能力,在弱光、强光等复杂光照下表现稳定,且满足IP65防尘防水等级[11] - 一体化方案有望消除点云畸变,为动态交互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紧凑硬件形态为大规模普及扫清障碍[11] 人形机器人感知能力未来方向 - 全场景全工况下的高精度高一致性感知成为扩展机器人操作范围的必备前提,要求毫秒级反应速度和毫米级空间精度[12] - 机器人需构建不断更新的精确内部"世界模型",包含几何结构、动态物体特征等,以预判环境变化[12] - 高度时空对齐的感知数据支持机器人实现流畅动态交互,如接球或从人手中接物等手眼协调任务[13] - 机器人之眼需平衡精度、抗干扰和效率,从而支持机器人及时"看清并且反应"[15] - 融合感知方案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自主智能体演进,为决策、规划与交互提供可靠支撑[15] - 未来高度融合的机器人之眼将成为机器人理解世界的"认知窗口",推动从"功能机"向"智能体"跃迁[16]
人形机器人被黑客轻易劫持,行业警钟敲响:安全系统漏洞百出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16:13
10月24日的"GEEKCON2025"安全极客大赛现场,两名"白帽黑客"把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作为了测 试对象。他们首先"黑"入一台已联网的机器人,随后利用这台被接管的机器人,对另一台未联网的机器 人实施"感染"。在黑客的操纵下,被"感染"的机器人径直走到一具假人面前,狠狠挥拳,将其击倒。 10月24日的"GEEKCON2025"安全极客大赛现场,两台被黑客"入侵"的机器人。图:主办方 这两名"白帽黑客"已提前把安全漏洞告知宇树科技。宇树一名工作人员现场告诉南都记者,黑客展示的 系统漏洞已经修复,"他们用的还是以前的版本"。 话音刚落不久,一只宇树的机器狗又被两名百度的安全人员给"入侵"了。突破厂商的系统限制后,机器 狗开始完成遥控手柄上原本无法实现的翻跳动作,甚至挑衅地发出口头威胁:"消灭人类暴政!机器人 解放人类!" 具身智能热潮之下,人机共存的图景逐步展开: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几乎变成各大展会的标配,不时与 观众亲密互动;一些厂商已尝试将机器人上架电商,直接卖给普通用户。但上述"白帽黑客"之一的屈师 培留意到,在热火朝天的市场中,几乎没人谈论机器人的安全问题。 屈师培研究发现,许多机器人品牌的安全系 ...
新质北京:破圈者说丨AI让机器人“灵魂觉醒
人民网· 2025-10-25 13:44
行业技术发展 - 智能机器人行业通过算法与仿生交互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技术突破 [2] - 机器人具备精准复刻人类微笑、眨眼等细腻表情的能力 [2] - 机器人可灵活完成空翻、奔跑、跳远等高能动作 [2] - 技术发展为钢铁躯壳植入"智慧基因" [2] 行业应用场景 - 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至家庭服务领域 [2] - 户外陪伴成为智能机器人新的应用方向 [2] - 科研教育是智能机器人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2] - 行业整体呈现加速"灵魂觉醒"的发展趋势 [2]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锦标赛决赛在罗湖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12:59
大赛概况与规模 - 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锦标赛决赛于10月14日至15日在深圳成功举办 [1] - 大赛采用现场路演与专家评议方式 来自全国的30余个项目团队参与 最终遴选出12个获奖项目 [1] - 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53个项目参加 [4] 技术亮点与创新水平 - 参赛项目技术路线覆盖智能机器人从感知、决策、驱动、控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技术 [4] - 项目中包含理论突破期的前瞻探索、实验室验证阶段的样机成果以及已具备量产条件的成熟技术 [4] - 有项目凭借创新框架和高效数据引擎在机器人决策学习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4] - “静电人工肌肉”项目以新型薄膜电机实现柔性驱动 解决小体积下高精度低成本驱动问题 被评为最具颠覆性创新潜力的项目之一 [4] -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体系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跃升 涌现一批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项目 [5] 评审机制与专家观点 - 大赛组织跨领域权威专家组成7人裁判阵容 包含科学家、产业专家、用户代表和投资专家 [4] - 专家从技术颠覆性、需求强烈性、生产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项目进行打分 [4] - 科学家裁判认为颠覆性创新的根本在于对基础原理的全新认知或突破性应用 [5] - 产业专家裁判认为大赛发掘出一批具备产业化潜质的项目 产业资源可帮助初创团队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 [6] - 投资专家裁判认为大赛形成了学术前沿—技术突破—资本赋能—产业落地的机制 [7] 产业生态与支持政策 - 深圳是全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完整、创新生态最活跃的城市 在智能制造、AI算法、材料科学及核心零部件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6] - 罗湖区将为智能机器人产业参赛企业提供空间、金融、人才、场景、算力、资本六大核心维度的闭环服务 [6] - 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已推出总规模40亿元的颠覆性技术贷及总规模10亿元的颠覆性技术基金以支持项目发展 [7] - 大赛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与地方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实践 未来将进一步释放科技+产业+金融的聚合效应 [7]
Humanoid Global Announces Closing of Special Warrant Financing
Globenewswire· 2025-10-25 07:00
Vancouver, BC , Oct. 24, 2025 (GLOBE NEWSWIRE) -- Humanoid Global Holdings Corp. (“Humanoid Global” or the “Company”) (CSE:ROBO, FWB:0XM1, OTCQB:RBOHF), a publicly traded investment issuer focused on building and accelerating a portfolio of pioneering companies in the humanoid robotics and embodied AI sector, is pleased to announce, further to its news release of October 14, 2025, that the Company has completed its previously announced non-brokered private placement of special warrants (the “Special Warrant ...
Humanoid Global Announces Closing of Special Warrant Financing
Globenewswire· 2025-10-25 07:00
Vancouver, BC , Oct. 24, 2025 (GLOBE NEWSWIRE) -- Humanoid Global Holdings Corp. (“Humanoid Global” or the “Company”) (CSE:ROBO, FWB:0XM1, OTCQB:RBOHF), a publicly traded investment issuer focused on building and accelerating a portfolio of pioneering companies in the humanoid robotics and embodied AI sector, is pleased to announce, further to its news release of October 14, 2025, that the Company has completed its previously announced non-brokered private placement of special warrants (the “Special Warrant ...
Pro-Trump Billionaire Slams Binance Founder 'CZ' Zhao's Pardon: 'Massive Fraud Is Happening...'
Yahoo Finance· 2025-10-25 02:31
公司动态 - Palantir联合创始人Joe Lonsdale公开批评特朗普总统赦免币安联合创始人赵长鹏的决定[1][2] - 赵长鹏在2023年因币安承认未能维持有效的反洗钱计划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 公司支付43亿美元罚款[2] - 赵长鹏个人支付5000万美元罚款并服刑近四个月[2] 行业监管 - 币安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其赦免事件引发对特朗普家族与币安关系的批评[4] - 特朗普家族支持的稳定币USD1与币安达成20亿美元交易 目标是使其成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主导稳定币[4] - 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指责赦免决定存在腐败 并呼吁国会通过市场结构立法予以制止[5] 政策影响 - Lonsdale表示其批评目的是为了积极影响未来政策方向[3] - Lonsdale对之前赦免Nikola前首席执行官Trevor Milton的决定也表示担忧[3]
Novanta Hosts ISO event for Humanoid Robot Safety Standards
Businesswire· 2025-10-24 23:00
"Humanoid robotics have their own set of unique challenges, which require a distinctive and dedicated set of safety standards to protect operators, businesses, and the public,†said Chuck Ravetto, Co-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Novanta Inc. "By engaging collaboratively and directly with industry participants through an ISO working group, the industry can collectively develop these safety standards, codifying them under a new international safety standard, ISO 25785-1, to ensure the full range of risks are mit ...
市值近百亿,讯飞、腾讯押注的机器人公司上市了
AI研究所· 2025-10-24 22:03
10 月 16 日上午 , 港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清脆的敲钟声。 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与核心团队并肩而立,身后的屏幕上, " 2670.HK "的股票代码伴随 49.37% 的开盘涨幅格外醒目——股价直接跃升至 142.8 港元,对应市值达 98.13 亿港元。 图源云迹科技官网 这一幕标志着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迎来新的里程碑,也为这家 "烧钱十年"的科技公司画上了阶段性 句点。 从 2014 年支涛团队拿着科大讯飞背书的天使轮融资起步,再到 2025 年登陆港股,云迹科技的上 市之路堪称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缩影。 01 8 轮融资 12 亿,明星资本云集 云迹科技的资本故事始于 2014 年。 成立伊始,支涛团队就拿到了安徽人工智能公司与洋葱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安徽人工智能公司背后站 着科大讯飞。 这家 AI 巨头的早期背书,给云迹科技的技术可信度打下了基础。 2015 年,科大讯飞选择继续加注,帮云迹完成了 A 轮融资。 这一轮投资进一步强化了云迹在服务 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基因。 2017 年是云迹融资的第一个小高峰。 这一年, 公司先拿下海航创投、澜亭资本的 A+ 轮投资,紧接着腾讯投资也来了。 数千万美 ...
Fearing AI Bubble? Rotate to Other AI-Fueled Tech ETF Areas
ZACKS· 2025-10-24 21:36
AI领域泡沫担忧与市场观点 - 美国银行10月调查显示创纪录数量的全球基金经理认为AI股票已处于泡沫区域[1] - 受AI支出和生产力提升预期推动美股今年多次创新高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远期市盈率远高于十年平均水平[2] - 高盛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认为对全面科技泡沫的担忧为时过早当前上涨由强劲盈利而非投机推动[3] 机构对AI行情持续性的判断 - Amundi多资产主管Francesco Sandrini指出华尔街存在对高风险AI投资的非理性兴奋但认为AI涨势仍有空间可通过合理估值的选择性押注获取回报[4] - 部分投资者计划在英伟达大幅上涨后减持"美股七巨头"同时保持对更广泛AI生态系统的多元化敞口[5] - 研究显示对冲基金在1998-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未做空而是通过行业轮动实现季度超额回报约4.5%[6] 潜在投资机会领域 - Amundi看好软件公司、机器人和亚洲科技股等尚未被市场充分发掘的高增长机会[7] - SPDR S&P软件与服务ETF(XSW)市盈率39.45倍低于科技板块ETF(XLK)的44.05倍AI软件采用订阅制需求持续性优于硬件[8] - 景顺中国科技ETF(CQQQ)受益于中国对AI的重资投入及可能出台的货币宽松政策[9] - 全球机器人与人工智能ETF(BOTZ)市盈率38.81倍自动化需求增长推动硬件、传感器和机器学习集成领域投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