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

搜索文档
突然,大笔卖出!巴菲特,持仓曝光!
天天基金网· 2025-05-16 14:16
伯克希尔一季度持仓变动 - 大幅减持银行股: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减持比例超7%),减持第一资本金融30万股(减持比例约4%)[3] - 保持苹果持仓不变:仍持有3亿股苹果股票,市值666亿美元,占股票投资组合25%[3] - 重点增持消费股:买入星座集团638万股(增幅113%至1201万股,价值22亿美元),加倍持有Pool Corp股份[3] - 股票交易净流出:一季度买入31.8亿美元股票,卖出46.8亿美元股票,连续第10个季度净卖出[4] 现金储备与投资策略 - 现金储备创新高:截至3月底持有3477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4] - 投资态度谨慎:巴菲特表示当前缺乏足够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更希望现金储备维持在500亿美元而非3000亿美元水平[5] 管理层变动 - 巴菲特退休计划:宣布年底辞去CEO职务,由格雷格·阿贝尔接任,但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5] - 继任者能力获高度评价:巴菲特称赞阿贝尔在管理能力、资本配置效率等方面表现突出,62岁的阿贝尔自1999年加入公司[6] 信息披露特殊安排 - 获SEC保密许可:对一项或多项持股情况保密,分析认为是为避免市场关注影响建仓成本[2][4]
新建仓:0!巴菲特,最新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5-16 11:25
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股神"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交了最新的持仓报告。报告显示,巴菲特在一季度大幅减仓金融 股并清仓花旗,同时加仓多只消费类股票。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在一季度没有新建仓股票。 伯克希尔的未来 今年一季度,伯克希尔公司股价虽然持续强势,但业绩却差强人意。公司一季度投资损失约为74亿美元,而去 年同期的投资损失为97亿美元。从经营层面来看,公司一季度的总经营利润为96.4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 112.22亿美元下降约14%。 持仓变动:减持金融 增持消费 此外,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在一季度创下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达到3470亿美元。 这反映出巴菲特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采取了防御性策略。事实上,公司已连续10个季度成为净卖方,仅在 2024年就抛售了超过1340亿美元的股票,主要减持了其两大核心持仓——苹果和美国银行。 从持仓市值看,伯克希尔公司前五大持仓企业分别是苹果、美国运通、可口可乐、美国银行和雪佛龙,持仓比 例分别为25.76%、15.77%、11.07%、10.19%和7.67%。除减持美国银行外,伯克希尔公司没有对其余四家公司 进行操作。 而 ...
巴菲特,突然大笔卖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1:15
伯克希尔一季度持仓变动 - 大幅减持银行股: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头寸,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减持比例超7%),减持第一资本金融公司30万股(减持比例约4%)[2][3] - 维持苹果持仓不变:仍持有3亿股苹果股票,市值666亿美元,占股票投资组合25%,为最大单一持仓[6] - 重点增持星座集团:买入638万股,持仓增加113%至1201万股,价值22亿美元[9] - 加倍持有Pool Corp股份:该公司为全球领先泳池产品供应商[9] - 整体交易方向:买入31.8亿美元股票,卖出46.8亿美元股票,连续第10个季度净卖出[10]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与投资策略 - 现金储备达3477亿美元:截至3月底持有大量现金等价物[10] - 巴菲特投资态度:认为当前缺乏足够吸引力标的,更希望现金规模接近500亿美元而非3000亿美元[10] - 保密持仓策略:获SEC许可对部分持股保密,可能为低调增持创造条件[9] 管理层变动计划 - 巴菲特卸任CEO原因:坦言衰老带来身体影响,包括平衡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视力退化[11] - 继任安排:格雷格·阿贝尔将于2026年1月接任CEO,巴菲特保留董事长职位并继续参与投资决策[11] - 巴菲特工作状态:仍保持敏锐投资判断力,强调在市场恐慌时能发挥作用[1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赋能工作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0:16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制定《乌苏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包括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执法等形成横向联动保护格局 [1] - 创新"跨域联动﹢政企协同"保护模式打破区域界限形成跨区域知识产权多维一体工作格局 [1] - 联合司法部门推进侵权风险会商、违法线索联控查办专利商标案件24起行刑衔接案件1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2家 [3] 企业赋能与转化 - 针对中小企业绘制"孵化级—成长级—样板级"发展路线图覆盖政策解读、专利培育、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 [2] - 通过钵施然、鹏程植保案例讲解专利布局策略指导企业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 [2] - 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培训会与6家金融机构合作去年帮扶企业获质押融资700万元意向企业3家补助7.7万元 [3] 执法与专项行动 - 开展"蓝天""铁拳""地理标志保护"等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行为 [3] - 在新疆乌苏啤酒侵权案中联合多部门协同固证被列为自治区典型案例 [1][3] - 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案件交办、证据互认、执法协作"三同步" [3] 宣传与培训 - 组织北京、塔城等地4次培训覆盖企业100余家市委党校6次培训达1000余人次 [3] - 开展"五进"宣传活动印发资料1万余张接受咨询800余人次 [3] - 在化工园区建立宣传联络员机制组建"护企宣讲团"帮助企业应对侵权纠纷 [3]
突然,大笔卖出!巴菲特,持仓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5-16 09:54
伯克希尔一季度持仓变动 - 大幅减持银行股: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 减持美国银行4866万股(减持比例超7%) 仍持有6.315亿股 减持第一资本金融30万股(减持比例约4%)[3] - 维持苹果持仓不变:持有约3亿股 持股市值666亿美元 占股票投资组合25% 仍为最大单一持仓[3] - 重点增持消费股:买入星座集团638万股 持仓增加113%至1201万股(价值22亿美元) 加倍持有Pool Corp股份[3]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与投资策略 - 现金储备创新高:一季度净卖出股票(买入31.8亿美元 卖出46.8亿美元) 连续第10个季度净卖出 现金及等价物达3477亿美元[4] - 投资策略保守:巴菲特希望现金规模接近500亿美元而非3000亿美元 但认为当前缺乏足够吸引力标的[5] 巴菲特退休与继任安排 - 退休计划:2024年底辞去CEO职务 由格雷格·阿贝尔接任 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5] - 继任者能力:巴菲特高度评价阿贝尔的管理与交易能力 称其工作效率更高 将主导未来投资决策[6] - 退休原因:主要因身体机能衰退(记忆力下降 视力变差) 但将继续参与公司工作[6]
伯克希尔Q1大砍银行股,清仓花旗,苹果持股未变,啤酒商持仓翻倍,存保密仓位
华尔街见闻· 2025-05-16 08:46
根据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文件,"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季度清仓花旗银行(Citigroup),减持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的部分持股。 减持银行股、清仓花旗 啤酒制造商持仓翻倍 根据13F文件,伯克希尔出售了14,639,502股花旗集团股票;文件还显示,该公司出售了48,660,056股美国银行股票,减持比例超过7%;截至3月31日,伯克希尔仍 持有超过6.315亿股美国银行股票。 伯克希尔还减持了30万股第一资本金融公司股票,减持比例约为4%。 伯克希尔本季度最大的买入是啤酒制造商星座品牌公司(Constellation Brands Inc.),购入了6,384,676股,持仓增加超过113%,总持股数达到12,009,000股。 此外,该公司加倍持有了泳池设备供应商Pool Corp.。 另外,伯克希尔在第一季度清仓了其持有的Nu Holdings股份,后者运营着巴西数字银行Nubank,清仓规模为4000万股。伯克希尔将其在Liberty Formula One的 投资削减 ...
燕京啤酒(000729) - 000729燕京啤酒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9: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66,701.69 万元,同比增长 3.20%;营业利润 160,874.05 万元,同比增长 56.96%;利润总额 157,171.87 万元,同比增长 5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5,567.85 万元,同比增长 63.7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104,063.74 万元,同比增长 108.03% [2][14]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 99.5 万千升(含托管企业),营业收入 382,683 万元,同比增长 6.6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6,527.57 万元,同比增长 61.10% [4][15][16] - 2024 年,公司啤酒销量 400.44 万千升,同比增长 1.57%,其中大单品燕京 U8 销量 69.60 万千升,同比增长 31.40%;2025 年第一季度燕京 U8 继续保持 30%以上的高增速 [2][12][15][20] - 2024 年度,公司中高端产品营业收入 886,543.04 万元,占啤酒收入比例 67.01% [6] 公司发展战略与举措 - 以党建引领发展全局,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九大变革战略落地,强化总部职能,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以驱动盈利提升 [1] - 将 ESG 理念融入战略核心,构建“绿色酿造 - 责任供应链 - 价值共创”体系,多措施落实成本控制,推进供应链转型升级,提升品控能力和成本效益,构建产品与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组织流程和人才机制,开展营销创新举措,实现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落实风险防范职责 [3][10] - 坚持市场精耕细作与战略性扩张并行,拓展新市场和新渠道,升级销售渠道结构,以大单品燕京 U8 引领增长,形成规模效应 [2][20] - 持续加大中高端产品布局,推进大单品战略,稳固 U8 核心地位,布局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产品,搭建全国性产品矩阵 [7] - 构建内容营销体系,开展多样化种草活动,用好品牌代言人,打造全链路营销模式,强化 IP 传播,围绕“有你文化”开展市场活动,推进品牌年轻化 [5] - 推进数字化建设,规划数字化转型蓝图,建设集团管控平台及关键业务领域数字化系统,加强供应链保障体系建设 [20] 人才培养举措 - 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建立预算执行与绩效考核联动机制,完善商学院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优化四支人才库架构 [13] - 加强优秀青年干部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拓宽引才渠道,深化人才交流机制,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健全绩效考核激励体系 [13] - 开展校企合作育才,推广订单式培养和新型学徒制,选拔优秀管培生,抽调业务骨干参与特训营项目 [13] 行业与市场看法 - 当前消费者购买渠道多元化,即时配送和电商买酒更受欢迎,啤酒行业竞争转向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全方位竞争,未来消费渠道将更多元 [6] - 近年中国啤酒行业“量稳价增”,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新产品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2025 年啤酒消费有望企稳回升 [6] 其他事项 - 截至 2025 年 5 月 9 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 44,281 户 [17] - 公司推出倍斯特汽水是因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行业竞争需求,且啤酒与汽水在生产设备、供应链、终端渠道高度协同 [10][11] - 公司作为惠泉啤酒控股股东,采取措施保证其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 [11] - 董事会提议 2024 年度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90 元(含税),共计 535,522,474.79 元,现金分红占当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50.73%,现金分红金额同比增长 90% [12] - 公司主营啤酒、水、饮料等制造和销售,啤酒产品有燕京清爽、燕京 U8 等,饮用水有桶装、瓶装饮用水,饮料产品有九龙斋饮料和倍斯特汽水,还有燕京纳豆产品 [12] - 公司将举办投资者交流会,采用多种方式与投资者保持高频互动 [19][21] - 燕京纳豆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产品,获得相关认证和荣誉 [19][20]
当前白酒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主要消费ETF(159672)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5-15 13:31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15日13:15,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上涨0.03%,成分股中华熙生物上涨8.48%,贝泰妮上涨3.25%,珀莱雅上涨2.15%,乖宝宠物上涨1.98%,燕京啤酒上涨1.89% [3] - 主要消费ETF(159672)上涨0.13%,最新价报0.79元,盘中换手4.32%,成交360.6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565.91万元 [3] 政策动态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 [3]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公募基金将更加重视比较基准的作用,此前相对被低配的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化 [3] 行业分析 - 白酒仍处于寻底阶段,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 [4] - 饮料、啤酒品类结构性增长红利持续,有望迎来换季消费催化 [4] - 零食基数压力缓解,依靠新品类及新渠道驱动成长 [4] - 部分食品添加剂龙头如百龙创园成长性凸显 [4] - 调味品龙头表现相对较优,乳制品有望见底,餐饮供应链底部震荡 [4] ETF表现 - 主要消费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35%,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4.0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5.36% [4]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19%,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57%,相对基准回撤0.34% [4] - 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在可比基金中费率最低 [4]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5%,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估值水平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20.46倍,处于近1年17.46%的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2.54%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5] 指数构成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反映中证800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分为11个一级行业与35个二级行业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16%,包括伊利股份(9.86%)、贵州茅台(10.39%)、五粮液(9.12%)、牧原股份(6.95%)、山西汾酒(6.88%)等 [6][8]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涨0.02%,权重10.39% [8] - 伊利股份涨0.40%,权重9.86% [8] - 五粮液跌0.83%,权重9.12% [8] - 牧原股份跌0.13%,权重6.95% [8] - 山西汾酒涨0.06%,权重6.88% [8] - 泸州老窖跌0.64%,权重6.27% [8] - 温氏股份跌0.36%,权重5.83% [8] - 海天味业涨0.73%,权重4.45% [8] - 东鹏饮料涨1.04%,权重3.40% [8] - 洋河股份跌0.73%,权重3.02% [8]
青啤6.6亿“喝”黄酒,能否酿出“第二春”?
36氪· 2025-05-15 09:29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的战略意图 - 公司拟以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相较其净资产2.03亿元溢价超2倍,且未设置业绩补偿和对赌协议 [1][3] - 战略目标包括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构建多元化产业生态以降低单一业务风险,以及利用啤酒与黄酒季节性互补(啤酒旺季为夏季,黄酒旺季为秋冬)提升全年销售稳定性 [1][3] - 即墨黄酒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13.5%),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38%),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行业龙头古越龙山(9.5%)和会稽山(12.3%) [2][3] 青岛啤酒的业绩困境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5.3%),净利润43.45亿元(同比+1.81%),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低;第四季度单季亏损6.45亿元,已连续12年淡季亏损 [3][5] - 高端化进程受阻:主品牌中高端产品销量315.4万吨(同比-2.66%),而竞品燕京U8销量增长31.4%,珠江啤酒高端产品营收增速达13.97% [5] - 国际化表现疲软:港澳及海外收入5.43亿元(同比-24.23%),受国际品牌挤压及渠道管理薄弱影响 [5][6] 黄酒行业的挑战与局限性 - 行业规模较小:2023年黄酒销售收入126.89亿元,仅为白酒(6626.45亿元)的1.9%;即墨黄酒山东省内市占率超90%,但全国化扩张难度大 [7][8] - 消费场景局限:北方黄酒多绑定节庆或作为料酒使用,与啤酒即时饮用场景差异显著,需长期市场教育 [7][8] - 协同效应存疑:啤酒与黄酒在消费群体、渠道、管理模式上差异显著,整合难度高;资本市场对收购持谨慎态度 [3][8]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啤酒行业整体下行: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3521.3万吨(同比-0.6%),7家上市企业中4家销量下滑 [6] - 区域市场被蚕食:山东本土市场受华润、燕京等竞品挤压,公司高端品牌价值稀释且年轻化营销滞后 [6] - 消费趋势变化:低度酒类(如果酒、预调酒)崛起,传统啤酒企业需转型为"综合酒饮公司"以适应需求 [6][8]
平替、贵替、体验替,从3个行业看消费者的“花钱理由”
虎嗅· 2025-05-14 22:46
消费市场宏观数据 - 2025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1] - 春节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7% [1] - CPI和PPI双双走低,显示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 [1] - 个人短期贷款(2/3为消费贷)和个人长期贷款(3/4为房贷)下降,反映消费能力不足 [1] 运动服饰行业 - 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5425亿元,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15.9% [7] - 运动品类面临"平替"和"贵替"双重挑战,消费者更倾向于攒钱购买3000元档的时尚品牌如miumiu或New Balance [2] - Sneaker文化吸引力下降,新兴运动如攀岩、拳击、钓鱼等未被主流品牌充分捕捉 [3][4] - 00后运动方式更注重轻松体验而非竞技性,品牌精英化沟通策略失效 [5][6] - 消费者炫耀点从装备转向独特体验,如阿尔卑斯山越野跑等 [6] 啤酒行业 - 2024年中国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2025年1-3月产量854.1万千升,同比下降2.2% [13] - 高档啤酒(零售价10元以上)需求增长,华润推喜力、红爵等高端品牌,德国宝莱纳国内体量达2万吨 [10] - 啤酒企业库存压力缓解,但对年轻消费者洞察不足,团队年龄结构老化影响产品开发 [8][11][12] - 行业通过结构升级实现逆势增长,本土品牌优势扩大、高端化加速 [14] 户外用品行业 - 京东数据显示2024年户外运动用户数较2019年增长90%,消费次数增长超100% [18] - 天猫数据表明1000-1500元高价格带冲锋衣成交人数同比增长超100% [18] - 外资高端户外品牌通过本土化策略保持增长,但警惕短期潮流化风险 [15][17] - 专业户外人群渗透率仍低,对比发达国家有显著增长空间 [16] - 外资品牌在华成长性受限,中国品牌替代空间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