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志海俱乐部新能源投资布局、以创新驱动绿色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03 15:25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 2019年全球能源格局经历深刻变革 新能源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1] - 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 市场前景广阔 [3] 志海俱乐部战略布局 - 公司2010年成立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积累独特竞争优势 [1] - 2019年凭借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 果断布局新能源领域 [1] - 投资方向聚焦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助力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创新 [3] - 同时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投资电池研发和充电设施建设 [5] 技术驱动投资决策 - 运用智能风控系统进行全方位风险评估和监控 [5] - 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潜力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 借助人工智能辅助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准度 [5] 全方位商务支持 - 为被投企业提供融资结构优化 降低融资成本 [7] - 利用客户资源和渠道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7] -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 [7] 投资成效 - 新能源项目取得良好收益 企业市场价值提升带来丰厚回报 [7] - 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 减少化石能源依赖 降低碳排放 [7] - 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 改善交通能源结构 [8]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加大新能源领域投资力度 以创新驱动绿色未来 [8]
绿电红利如何真正鼓起农民钱袋子?
中国电力报· 2025-07-03 14:38
农村可再生能源潜力 - 农村可再生能源年提供73亿吨标准煤能量 相当于当前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 [1] - 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超20亿千瓦 其中农村屋顶光伏潜力超8亿千瓦 [3] - 农作物秸秆年产量7.9亿吨 畜禽养殖粪污30.5亿吨 [3] 农村能源革命战略意义 - 农村能源革命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交汇点 [2] - 农村地区散烧煤占能源消费55%以上 数亿吨秸秆被低效直燃 [3] - 农村能源革命需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能源革命与乡村振兴战略框架 [4] 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兰考县可再生能源装机从2017年31万千瓦跃升至135万千瓦 [3] - 农村用电量仅占全国总量不足10% 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 [5] -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基本全额上网 缺乏本地消纳渠道 [5] 产业发展模式与问题 - 主流模式包括空间租赁型 综合利用型 深度融合型 [5] - 光伏开发粗放导致农业荒废 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 [5] - 整村光伏开发中农民年收益仅千余元 无法分享能源增值收益 [6] 机制创新与技术突破 - 内蒙古嘎查光伏工程年收益101万元 浙江萧山项目年收益超百万元 [7] - 安吉县构建"集中式+分布式"储能网络 实现县域光伏100%全消纳 [8] - 微电网技术可实现乡村100%绿电供应 [9] 政策与标准建设 - 需建立农村低碳建筑标准规范体系 [9] - 亟待完善农村能源统计核算制度 [9] - 政策要求"村企合作 惠民利民"但执行存在偏差 [6]
中国海大史宏达:深耕海洋能技术,为国家能源战略注蓝色动力
齐鲁晚报· 2025-07-03 12:37
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 - 团队自2008年起专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工程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4] - 突破"宽谱俘能 高效转换 稳定供电"等关键技术瓶颈 研制出适应中国海况的系列化波浪能原型装置 [4] - 建成中国首座600kW海洋能多能互补独立电站 满足300多户居民部分生活用电及海水养殖需求 [5] 商业化应用与经济效益 - 与数十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样化应用场景 加速波浪能商业化进程 [4] - 技术应用于海上通信 海岛民生等领域 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亿元 [4] - 正在建设"海洋能海上综合测试场" 打造国家级实海况测试平台 [5] 关键技术突破案例 - 2014年成功投放自主研发"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解决传统设备"小浪不发电 大浪易损坏"问题 [4] - 提出"海能海用 就地取能 多能互补 独立供电"理念 2012年启动北方首个海洋能示范基地建设 [4] 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将向大型规模化与小型专精化发展 支撑远海岛礁供电 深海养殖等场景 [5] - 可与风能 太阳能耦合提升能效 保障海洋浮标等设备供电 [5]
★国家能源局出台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1] - 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1] 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2] - 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2] - 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2] - 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2]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2] 鼓励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 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2] - 加强科研协同攻关、成果共享[2] - 支持民营能源企业转型升级[2] - 鼓励传统民营能源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2] - 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 - 积极培育能源设备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2] 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 -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3]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3] - 引导民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3] - 优化许可条件[3] - 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3]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3] - 推动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3] -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3] - 鼓励金融机构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3] - 开发更多符合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3] - 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3] - 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3] 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 鼓励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审批[3] - 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3] - 健全能源领域政企沟通协商制度[3] - 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3] - 深入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3]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3] - 加强能源领域涉企收费监管[3] - 加强有关国家能源政策宣介[3] - 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 后续行动 - 指导各地做好落实[4] - 持续跟踪问效[4] -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4]
明晟公司MSCI北欧国家指数zhang 0.6%,报352.46点,北欧工业板块领跑。可再生能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涨10.1%,领跑一众成分股。
快讯· 2025-07-02 23:45
市场表现 - 明晟公司MSCI北欧国家指数上涨0.6%,报352.46点 [1] - 北欧工业板块领跑市场 [1] 个股表现 - 可再生能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股价大涨10.1%,成为成分股中表现最佳的公司 [1]
消息人士:美国参议院打算从预算法案中取消风能和太阳能消费税。参议院打算允许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法案颁布一年后根据开工情况获得税收抵免。
快讯· 2025-07-02 00:13
可再生能源税收政策调整 - 美国参议院计划从预算法案中取消风能和太阳能消费税 [1] - 参议院拟允许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法案颁布一年后根据开工情况获得税收抵免 [1]
21专访|埃及投资和外贸部长:期待中企在埃高价值领域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8:04
中埃贸易与投资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 目前是埃及第十大投资来源国 期待中国跻身前五大投资来源国 [1][5] - 目前约有2854家中国企业在埃及开展业务 涉及玻璃纤维制造 家电 纺织 食品工业 动物饲料生产等战略行业 [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 中国在埃及的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12.7亿美元 [7]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建设是合作基石 特别是机场 海港 铁路相关项目 [2][11] - 电动汽车行业合作前景广阔 埃及通过国家汽车工业战略和投资者激励措施展现潜力 [6] - 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受重视 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和太阳能发电 [6] - 高价值领域投资包括工程 电子 汽车制造 机械和设备 制药 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 [11] 埃及投资优惠政策 - 根据《投资法》 企业可根据项目所在地享受30%~50%的税收优惠 涉及员工培训 研发的额外优惠高达35% [3][7] -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强化本地与外国投资者平等原则 [3][9] - "黄金许可证"机制为战略项目提供快速审批 海尔 美的等企业已从中受益 [9] - 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 [3][9] 中国企业成功案例 - 比亚迪 海尔电器 安琪酵母 新希望 华为 OPPO 美的等中国领先企业已在埃及建立强大影响力 [2][7][9] - 这些企业为当地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并创造了就业机会 [2][7]
张希良:中国碳市场成效显著,有望引领国际自愿碳市场建设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3:06
全国碳市场建设成效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以来管控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60%以上,成为低成本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的关键机制 [1] - 通过技术及行政手段显著改善碳市场数据质量,解决早期数据造假担忧,提升市场可信度 [2] - 企业治理体系已深度纳入碳排放考量,经营理念从忽视转向主动减排 [2] - 碳价稳定在合理水平,与减排目标相匹配,支撑市场健康发展 [3] 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协同 - 自愿碳市场通过CCER机制为控排企业提供配额外的第三种选择(购买核证减排量),增强减排灵活性 [4] - 双轨制降低全社会碳减排成本,太阳能热发电、深海风电为当前主要交易产品 [4][6] - 生态环境部正推进CCER方法学体系制定,未来将开发更具规模优势的小型项目,强化额外性和社会引导作用 [6] 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化潜力 - 依托国内强制与自愿市场基础,中国有望引领《巴黎协定》第六条下的全球自愿碳市场建设 [7] - 技术优势覆盖可再生能源、核能、森林经营及CCS领域,保障高质量碳信用供给 [8] - 国内需求庞大:仅5%抵消比例即超3亿吨需求量,叠加企业ESG需求形成独特优势 [8] - 北京绿色交易所国际化及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潜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力 [8] 国际发展挑战与应对 - 需建立高标准规范体系以防范海外购碳信用风险,当前国内CCER方法学以"少而精"确保国际级诚信度 [9] - 亟待解决国际规则本土化、交易结算平台互联互通等金融基建难题 [10] - 需通过高诚信产品体系和基建提升欧盟、美国等国际社会信任度 [10]
“大漂亮”法案参议院版本更激进,美国光伏、风电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10:20
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们为特朗普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展开辩论时,可再生能源公司正面临行业"最坏情 况"。 据媒体7月1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正在辩论的《大漂亮法案》最新版本引入了两项关键变动:对 使用了特定进口组件的风能和光伏项目征收新消费税;同时将清洁能源项目获得联邦税收抵补(Clean Electricity Tax Credit)资格的完全投运截止日期大幅提前至2027年底。 与市场普遍预期参议院将放宽补贴淘汰时间表相反,最新版本要求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必须在2027年底前 完全投入运营才能获得激励措施,这比众议院版本的时间表更加激进。 这些变化令可再生能源行业措手不及,被视为行业的"生存危机"。研究机构Rhodium Group能源与气候 实践部门副主任Ben King表示,这些举措"完全出人意料",令行业感到震惊。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首席执行官Jason Grumet则直言,参议院政策的改变将"显著提高其选民的能 源成本并牺牲巨大的就业增长",是将"政治辩论置于选民实际利益之上"。 据ACP协会估计,新的消费税将在未来10年内为美国清洁能源公司增加40亿至70亿美元的成本。 Rhodium Grou ...
中国民企,全球贸易稳定的重要力量(开放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10:05
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 - 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1] - 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1] 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优势 - 民营企业具有市场灵敏度高、创新动力足、变革精神强、经营机制灵活等特征 [1] - 民营企业跨文化适应能力强,能够灵活开展投资、并购,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并开展本地运营 [1] - 中国拥有最为完备、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民营企业可依托供给优势快速量产并降低成本 [1] 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升级 - 越来越多的民企正从传统的加工制造向中高端环节、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2] - 从重型工程机械到扫地机割草机,中国民企出口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 - 这一变化与全球市场和供应链加速洗牌,技术革命、绿色转型和新兴市场加速崛起的趋势相契合 [2] 外贸市场多元化布局 - 中国高度重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注重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合作 [2] - 外贸伙伴格局呈现"新兴市场崛起、传统市场调整"特征 [2] - 为民企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有助于开发新的市场,拓展更多贸易伙伴 [2] 政策支持与服务 - 海关服务体系大大简化了出口流程、不断提升通关效率 [2] - 商务部门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2] - 广交会、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为民企对接需求、拓展订单提供了重要渠道 [2] 民营企业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 - 民企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大主体,正深度融入全球分工 [3] - 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供应链的韧性支撑者 [3] - 在创新过程中日益成为技术升级的推动者,为全球贸易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3]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 - 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对中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 - 民企将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和政策协同,实现转型升级 [3] - 提高市场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