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原料
icon
搜索文档
近20家A股上市公司本周披露并购重组最新公告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快讯· 2025-07-20 19:35
并购重组进展 - 本周共有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最新公告,包括济川药业、中国船舶、芯联集成、*ST恒久、凯撒旅业、长鸿高科、东方雨虹、东和新材、物产环能、美迪凯、泰禾股份、*ST威尔、中化国际、金浦钛业、*ST宇顺、苏州规划、巨星科技和中化装备 [1]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获证监会批准,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1]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持丛生曝治理隐患
搜狐财经· 2025-07-20 09: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益丰新材在上市前突击进行低价股权转让,股东益坤合伙以10元/股向实控人万春玲转让24.6万股股份,而一年半前同类转让价格为17元/股,定价合理性存疑 [2] - 公司历史上存在多次股权代持行为,2017年实际控制人万春玲委托35名显名股东分散代持13%股权,2019年部分代持股份回归后仍有17名显名股东代持4.8%股权 [3][4] - 2020年通过增资形成新一轮代持关系,增资价格为12.5元/股,2023年代持关系解除时转让价格为17元/股 [5][6] - 最终股权结构显示实控人万春玲持股12.7%,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68.4%股份,股权高度集中 [6]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7.1亿元、6.3亿元和6亿元,同比降幅12.4%和3.8%,归母净利润三年均维持在1.4亿元 [7] - 毛利率呈现提升趋势,从2022年35.28%升至2024年38.33%,主要因2022年剥离助剂业务减少关联交易 [7][8] - 业务构成中毛利率63.2%的聚硫醇504占比提升,但毛利率较低的有机硫化学品仍占近六成收入 [8] - 外销收入占比约26%,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如硫脲产品国外毛利率37.05% vs 国内23.69% [9] 研发与区域集中度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2.64%提升至2024年3.67%,2022年较低因传统产品研发投入少但收入贡献高 [9] - 境内业务高度集中于山东、江苏及河南等地区,客户区域集中度较高 [9]
TDI海外扰动分析及未来价格展望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TDI(甲苯二异氰酸酯)行业、聚氨酯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 - **公司**:科思创、万华化学、沧州大化、华鲁恒升、甘肃银光、巴斯夫、日本三井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供需 - **供应端**:科思创德国工厂火灾致全球 TDI 有效产能减少约 35%(110 万吨),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供应缺口扩大至 40 - 50 万吨;2025 年全球总产能预测为 360 万吨,中国占 163 万吨;到 2030 年前,中国新增规划产能超 100 万吨,全球总产能可能突破 500 万吨,但需求增速降至 3%,产能利用率降至 75%以下[1][2][10][12][21] - **需求端**:2025 年全球需求预计为 350 万吨,同比增长 5%,主要驱动因素为汽车、建筑家装及软体家具等;欧洲需求占比 20%(约 70 万吨),缺口约 40 万吨;中国需求占比 40%(140 - 145 万吨),预计增长率 6.2%;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 6% - 8% [12][13] 价格走势 - **短期**:国内 TDI 价格从 12,000 元/吨涨至 14,200 元/吨,下周预计突破 15,000 元/吨,第三季度预计突破 16,000 元/吨,华东地区高点可达 18,000 元/吨;欧洲现货报价已达 19,500 元/吨(2,500 欧元),上涨超 30% [1][2][49] - **中长期**:华东地区下月价格预计在 16,000 - 17,000 元/吨区间,四季度维稳在 15,000 元/吨左右;欧洲三季度价格预测为 2,800 - 3,000 欧元区间,四季度回落到 2,600 - 2,800 欧元区间;全年来看较去年下降至少 20% - 30% [1][6][16] 毛利率变化 本月 TDI 市场毛利率预计突破 40% - 45%,三季度达到 55% - 60%,四季度维稳在 50%左右;万华化学 2025 年三季度预计突破 50%,四季度维持 40% - 45%;沧州大化 2025 年三季度预计突破 30%,全年 20% - 30%;甘肃银光 2025 年三季度突破 40%,四季度稳定在 30% [1][7][27] 出口套利及行业格局 欧洲溢价超 3,000 元/吨,国内企业如万华化学、沧州大化等有望扩大出口份额,2025 年出口占比预计从 25%跳涨至 40% - 45%;中国未来可能主导全球供应,占全球总产能 50%以上,东南亚成为新兴需求增长极,增速突破 8% [1][8][21] 企业项目进展 - **万华化学**:福建 TDI 项目二期预计 2026 年 12 月完成扩建,新增 36 万吨产能,总产能达 61 万吨/年;现有名义 33 万吨、实际 36 万吨装置预计三季度投产,新建 36 万吨装置,总计 72 万吨;岩头方面有意向扩三期 [17][40] - **华鲁恒升**:计划建设 30 万吨 TDI 装置,预计 2027 年二季度投产 [3][18] - **沧州大化**:计划通过技改提升 16 万利润,2025 年出口占全部总产能的 30% [19] - **甘肃银光**:规划新建 20 万吨/年的 TDI 装置,可能 2027 年底甚至 2028 年投产 [19] 技术工艺 - **万华化学**:采用改良后的液相光气法技术路线,使用高沸点溶剂 DIP,结合喷射塔式反应,实现纯度 99.98%,降低碳排放 [24] - **科思创**:使用自有专利的气象光气法,反应率高、能耗低、碳排放减少 30%,但设备投资高 [25] 成本控制 - **原材料采购**:万华化学锁定 2026 年甲苯长协价格;沧州大化自建滤碱装置降低 18%氯气成本;甘肃银光依赖园区管道供应 [28] - **生产工艺优化**:万华通过煤炭直采和新疆基地控制单吨生产成本,截至 2025 年下降 8% - 10%;沧州大化硝酸催化加氢工艺升级,硝酸消耗下降 10% - 15%,每吨成本减少 400 - 500 元;甘肃银光优化路径控制生产费用 [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库存情况**: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均处历史低位,大型企业周转量 10 - 15 天,中小型客户库存不足一周,部分厂家零库存;国内华东库存约 25,000 吨,比火灾前下降 30%,华北 1.2 万吨,华南 1 万吨为近三年最低;欧洲库存 1.8 万,缺口 64%;东南亚 6,000 吨,正常应为 12,000 吨;美洲目前 3.5 万,预计 8 月降到 2.8 万 [10][11][14] - **补库计划**:中国 2024 年四季度补库到 8 万左右;欧洲四季度补库 3 万;东南亚三季度补库 1 万,四季度达 12,000 - 15,000 吨 [15] - **政策影响**:TDI 限价政策可能短期压制涨幅,长期可能降低产能利用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计划将强化排放监管,提高生产成本;美国对华 TBI 反倾销清税暂缓可能促使东南亚成为中转口岸 [30][31] - **运费影响**:运费上涨 20 元/吨增强欧洲市场价格支撑力度,东南亚中转仓库满载抑制出口,短期内利好 TDI 市场 [53]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聚酰胺行业概况 - 人工合成聚酰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电子电器、运动器材及医疗等行业,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酰胺材料消费市场,年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1] - 聚酰胺6(PA6/尼龙6)和聚酰胺66(PA66/尼龙66)产量最大,占聚酰胺总产量的90%以上 [1] - 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如PA1010、PA11、PA610、PA410等逐渐受到关注 [1] 聚酰胺合成技术 - 聚酰胺合成依赖于特定单体如内酰胺、二元酸、二元胺及ω-氨基酸等,其多样性赋予聚酰胺丰富品类和特性 [1] - 化学法生产核心单体存在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等挑战,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二元酸、二元胺等单体成为产业关注焦点 [1]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团队研究 - 团队长期致力于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开发,如戊二胺、δ-戊内酰胺与5-氨基戊酸等 [2] - 多项生物基单体开发技术与烟台万华化学、广东金发科技、重庆万凯新材料、中石油等单位合作 [2] - 团队科技成果包括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L-哌啶甲酸等,将在SynBioCon 2025大会展示与对接 [3] SynBioCon 2025大会 - 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和美妆原料五大方向 [9]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将探索可替代石油化工关键原材料如二元酸/醇、二元胺、精细化学品等的开发与产业化合作 [9] - 王丹教授将出席大会并分享《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主题演讲 [3]
商务部、科技部:禁止/限制这些新材料技术出口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新材料与电池技术 - 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目录 包括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 要求化学通式LixFeyMnzMaPO4 粉体压实密度≥2.38g/cc(220MPa) 放电克容量≥155mAh/g [2][5][7] - 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工艺受控 包括磷酸铁/磷酸铁锰等 其中磷酸铁振实密度标准从年初的>2.1g/cc调整为>1.2g/cc 磁性异物要求<10ppb [2][5] - 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技术被禁止出口 涉及激光用大功率钕玻璃制备工艺 [4] 稀土与稀有金属技术 - 稀土全产业链技术受管制 包括提炼加工、钐钴/钕铁硼磁体制备、硼酸氧钙制备等 [6][12] - 锂资源提纯技术被限制 涵盖锂辉石提锂(碳酸锂/氢氧化锂)、卤水提锂、金属锂制备等12项细分工艺 [13] - 钨钴硬质合金技术受控 要求亚微米级碳化钨-钴粉末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6]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 3D打印关键技术被限制 包括金属"铸锻铣一体化"打印和耐高温纤维树脂同步固化工艺 [16] -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材料需满足≥850℃工作温度 表面涂层寿命≥10,000小时 [16] - 航空材料技术受控 如含铪定向凝固高温合金(铪含量1.5%-2.5%)和铝锂合金稀土添加技术 [19] 半导体与通信技术 - 集成电路抗辐照技术被禁止 要求CMOS/SOS器件抗静电≥2,500V 抗瞬时剂量率>1×1011rad(Si)/s [4][22] - 光纤通信技术受控 包括CO2激光传输光纤(损耗<0.5dB/m)和20孔坩埚拉丝技术 [23] - 声表面波器件制造受限 要求滤波器频率>2GHz 延迟线时带积>10000 [23] 军工与航天技术 - 隐身材料技术被重点管控 包括多波长激光隐身涂料和军用隐身材料配方 [5][12] - 卫星技术受限制 涉及烧蚀材料配方、姿态控制催化剂等空间材料生产技术 [23][24] - 水下机器人技术被管制 包括浮体/密封材料配方和围裙技术 [17] 新兴技术领域 - 无人机全技术链受控 涵盖自主导航、感知规避、反制技术及传感器(如倾角/磁传感器) [25][26] - KBBF晶体技术被禁止 涉及深紫外固体激光器制造关键技术 [25] - 超导材料技术受限 要求带材临界电流密度>1×104A/cm2(77K) 薄膜>1×106A/cm2 [13]
百川高科取得车间用高温导热油降温系统专利,降低设备损坏与维修成本
金融界· 2025-07-19 19:56
专利技术 - 南通百川新材料与江苏百川高科联合取得"车间用高温导热油降温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13025U,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1] - 专利通过双导热油冷凝器实现高温油降温,利用循环水气化高压自动泄压和自控阀联锁控温,降低设备损坏风险及维修成本,同时减少高温油泄漏安全隐患 [1] - 系统通过输送泵将控温后的导热油输送至反应釜盘管,优化化工生产流程效率 [1] 公司背景 - 南通百川新材料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2亿人民币,主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对外投资4家企业,拥有271项专利和47项行政许可 [1] - 江苏百川高科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93亿人民币,对外投资10家企业,持有306项专利和17项行政许可,商标信息15条 [2] 商业活动 - 南通百川新材料参与招投标36次,显示较高市场活跃度 [1] - 江苏百川高科招投标参与较少(2次),但专利储备更丰富(306项) [2]
605008,重大资产重组!下周一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7-19 18:53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3] - 交易标的为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标的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交易对方均为公司实控人控制的企业 [2][3]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是国内最大的本体法工艺企业,具备60万吨/年树脂产品产能 [6] - 2025年1-6月实现净利润3491.47万元 [7] - 产品包括透明ABS、高透明MS、高腈AS、高光ABS、高光HIPS等特种树脂产品 [6]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拓展至特种合成树脂产品领域,丰富产品类别 [5] - 公司LCBR、SBR产品为广西长科重要原材料,将形成产业链延伸和协同互补关系 [5] - 预计广西长科相关牌号特种树脂产品产量达30万吨/年时,可完全释放公司4万吨/年LCBR、SBR产能 [7] - 交易有利于降低关联交易规模 [4][7]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00-600万元,同比减少93.79%-95.86% [9] -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00-150万元,同比减少102.12%-104.25% [9] - 业绩下滑主要因子公司PBT装置技改影响产量,以及产品价格降幅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 [9] 市场数据 - 公司停牌前股价15.2元/股,总市值98.19亿元 [10]
投资江湖:我的三种赚钱之道
雪球· 2025-07-19 11:39
核心观点 - 投资应聚焦估值与业绩匹配、行业趋势和周期借势三大法则,同时注重商业模式和投资审美的长期价值 [2][3][4][5][6][7] 第一性原理:估值与业绩的匹配 - 投资本质是买企业,核心在于估值与未来利润增长的匹配,如思源电气从8元涨至80元(10倍)后估值仍稳定在22倍,股价增长与业绩同步 [3] - 华测导航、制冷剂企业巨化和三美同样遵循此逻辑,业绩兑现驱动股价与估值匹配 [3] 行业趋势大于静态估值 - 行业趋势爆发可迅速消化高估值,如2019年猪周期股票10倍行情,宁德时代2019-2021年200倍PE因业绩高增长预期支撑 [4] - 卫星互联网和高端军工装备等新兴赛道可能因产业趋势突破短期估值限制 [4] 借势周期 - 美元加息降息潮汐和A股牛熊周期(约68个月)是重要投资维度,如港股创新药板块2021年后跌90%受美国加息压制,未来降息周期或催生10倍股 [5] - A股牛熊转换中低估布局、高估离场可获取超额收益 [5] 商业模式与投资审美 - 商业模式决定企业长期韧性,如思源电气案例中投资者因商业模式确定性持有10倍收益 [6] - 投资需提升"审美",通过生活观察(如侗族工匠技艺)理解确定性,避免短期噪音干扰长期判断 [7]
时代新材: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暨上市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31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将于2025年7月23日届满,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38人,可解除限售股票数量65.34万股,占当前总股本0.07% [1][8][12] - 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实际授予登记数量206万股,授予价格6.85元/股,涉及39名激励对象,其中1名放弃4万股 [4][6] - 首次授予部分已于2025年5月29日解除限售629.772万股,剩余未解除限售数量1329.228万股 [8]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与执行 - 首次授予阶段因员工放弃认购,激励对象人数从210人调整为209人,授予数量从1998万股调整为1881万股 [3] - 实际授予登记阶段,首次授予最终激励对象207人,登记数量1968万股;预留授予因1人放弃4万股,实际登记数量206万股 [4][6] - 公司已回购注销因离职、绩效不达标等原因不符合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合计42.698万股 [6][8] 解除限售条件达成情况 - 公司层面业绩达标: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1.72%(基准为2021年),高于同行业均值7.46%;净资产收益率7.39%,高于行业均值3.41%;资产负债率64.20%,低于70%的阈值 [10][11] - 个人层面考核结果:35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绩效为A/B级(解除限售比例100%),3名为C级(解除限售比例80%) [11] - 法律意见书确认解除限售程序合规,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要求 [14] 股本结构变动 - 本次解除限售65.34万股后,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至12143.12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80974.93万股,总股本维持93118.05万股不变 [14] - 本次解除限售对象不含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全部为核心管理及技术业务人员 [13]
鼎龙股份: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行权价格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19 00:25
本次激励计划调整行权价格的法律意见 核心观点 -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作为专项法律顾问,对鼎龙股份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调整事项出具法律意见,认为调整程序及内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的规定 [2][6][11] 调整的批准与授权 - 2024年4月25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6] - 2024年5月14日,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授权议案 [7] - 2025年7月18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行权价格调整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9] 调整的具体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总股本基数944,543,607股 [9] - 根据《激励计划(草案)》,派息后行权价格调整公式为P=P0-V(P0=19.03元/股,V=0.10元/股),调整后行权价格为18.93元/股 [9][11] 结论意见 - 公司本次调整行权价格已履行必要程序,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