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前七月经济总体平稳,工业拉动功不可没
大众日报· 2025-08-22 09:05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 - 前七个月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0% 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1] - 企业通过技改实现产能提升 鲁康陶瓷改造窑炉及设备后年产陶瓷耐热烧锅400万件 市场占有率提升20% [1] - 连续7年推进万项技改 带动企业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变革转变 [1] 传统行业支撑与新兴产业布局 - 化工、钢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为工业重要支柱 通过运行监测调度确保稳定运行 [2] - 激光设备、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并加大政策扶持 [2] - 扩大工业品以旧换新品种规模 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 [2]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 增长面达85.4% [2] 高端制造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 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3] - 通过芳纶纤维、环保装备等融链固链活动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 [3]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头部企业与数字服务商能力共用 加速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 [3] - 深化"揭榜挂帅"行动 建设中试平台解决成果转化堵点 [3] 新动能领域高速增长 -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计算机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0.6%、32.2%、32.1% [4] - 低空经济领域完善无人机产业链图谱 在医疗速递、城市管理形成典型场景 [4]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结合"车路协同" 在智慧物流、港口等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 [4] 工业整体运行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较6月提高1.5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 [4] - 1至7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增长7.8%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4]
券商晨会精华 | DeepSeek-V3.1发布 国产算力板块迎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8:52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58亿元 连续7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1] - 沪指上涨0.13% 深成指下跌0.06% 创业板指下跌0.47% [1] - 油气、数字货币、美容护理、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稀土永磁、PEEK材料、液冷服务器、CPO板块跌幅居前 [1] 人工智能算力 - DeepSeek-V3.1新增支持FP8精度和国产芯片 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2] - 腾讯推理芯片供应渠道多元化 国产推理算力芯片在国际供应链波动下发挥重要作用 [2] - 华为昇腾芯片在政府、金融等行业应用扩大 国产芯片市场竞争力提升 [2] 服务器散热技术 - 英伟达GB300 NVL72服务器算力提升 液冷散热需求迅速增长 [3] - 液冷方案主要包括冷板式、浸没式及喷淋式 高效方案对氟化液材料依赖较高 [3] - AI服务器出货量带动电子氟化液需求快速提升 龙头退出带来结构性新机会 [3] - 配合液态金属TIM材料 两相冷板散热方案优势明显 [3] - 液冷将成为AI服务器主流散热方式 建议关注氟制冷剂、电子氟化液及液态金属相关企业 [3] 商业航天产业 - 广东、上海、北京出现集群化效应 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及星间链路技术逐步突破 [4] - 预计未来3年中国商业航天迎来高光时刻 可回收火箭运输成本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接近海外竞争对手水平 [4] - 卫星载荷能力和火箭运力成本逐步优化 供给端发行数量预计高速增长 [4] - 广东省将低空经济和太空旅游纳入首批示范场景 应用端积极布局 [4] - 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及农林生产取得突破 叠加太空旅游需求增长 产业空间进一步提升 [4]
银河证券: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将持续高增
第一财经· 2025-08-22 08:24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当前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出现集群化效应,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以及星 间链路等关键技术也在逐步的取得突破。根据蓝箭航天预测,预计在来3年内,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 光时刻,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运输成本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已逐步接近海外竞争对手的技术能 力;同时,卫星的载荷能力以及火箭的运力成本也在逐步优化,供给端发行数量预计将呈现高增态势。 需求端方面,本次广东省出台的政策措施将低空经济以及太空旅游纳入首批示范场景,技术发展的同时 应用端也在积极布局,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不断扩大。下游应用场景中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 应用以及农林生产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突破,叠加未来太空旅游的需求增长,预计产业空间将进一步提 升。 ...
中国银河证券: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预计将持续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12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 [1] - 预计3年内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 运输成本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1] - 卫星载荷能力与火箭运力成本逐步优化 供给端发射数量预计呈现高增态势 [1] 区域集群化发展 -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形成商业航天集群化效应 [1] 应用场景拓展 - 广东省政策将低空经济与太空旅游纳入首批示范场景 [1] - 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及农林生产领域取得较好突破 [1] - 太空旅游需求增长推动产业空间进一步提升 [1]
航宇微股价下跌3.09% 广东出台商业航天支持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22 01:10
股价表现 - 8月21日股价报14.4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6元 跌幅3.09% [1] - 当日开盘价14.60元 最高触及14.86元 最低下探至14.40元 [1] - 成交量54.88万手 成交金额达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9297.2万元 占流通市值0.99%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27亿元 占流通市值1.36%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宇航电子 卫星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 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1] - 是广东省内重要的航天科技企业 [1] 行业政策 - 广东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措施 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 [1] - 政策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产品 并为相关项目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1] - 对成功组网运营的企业研究事后奖励措施 [1]
A股开户环比大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8:40
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呈现显著上涨行情但投资者开户热度不及去年"9·24行情" 头部券商策略转向激活存量客户和拓展高净值人群 ETF及指数产品成为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的重要工具 [1][5][13] 市场行情与开户情况 - 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涨0.13% 连续突破3500点、3600点、3700点整数关口 [1][3] - 近一个月开户量环比增长超300%-400% 但整体开户量未达去年"9·24行情"水平 [1][3] - 当前两融新增开户数仅为"9·24行情"时期的半数左右 头部券商单月新增两融开户从1万多降至不足一半 [5] - 新增开户同比增速在50%以内 不及今年一季度高点 与去年9月底10月初存在显著差距 [3][5] 券商业务策略调整 - 头部券商降低新增开户考核比重 重点转向激活睡眠客户 因睡眠客户中不乏资金实力充沛的老股民 [7][8] - 券商聚焦中高净值客户 通过算法交易和量化投资提供定制化服务 仅面向极少数高净值客户开放 [9][10] - 部分券商通过降低融资利率等方式为中高净值投资者提供特别优惠 [10] - 营业部推进线上线下融合 设立无线下办公点的网上营业部 培养网红投顾通过直播吸引流量 [11] 投资者行为与工具选择 - 个人投资者更倾向借助ETF和指数产品参与市场 以规避选股难题并捕捉板块机会 [1][13] - ETF客户数量自去年"9·24行情"后明显增多 科技类行业ETF被视为投资优选但短期存在回调可能 [13][14] - 沪深300等大盘指数产品被视作中长期投资良选 有投资者在3000点以下加仓沪深300ETF并获得最高收益 [14][15] 重点投资方向 - 安全边际较高的低估值高股息资产 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16] - 科技成长板块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赛道 [16] - 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费板块 尤其是消费复苏与新消费领域 [16] - "反内卷"趋势下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 红利板块因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提升具备配置价值 [16]
商业航天行业点评:我国卫星进入高峰发射期,关注商业航天下半年投资机会
民生证券· 2025-08-21 16:4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我国商业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21天内完成5次发射任务,共发射38颗卫星,发射效率显著提升(过去7个月发射34颗)[1] - 可回收火箭商业化进程加速,2025年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成本预计下降30%-50%,民企首次中标巨型星座发射服务[2] - 卫星C端应用取得突破: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分阶段上线(7月支持短信、10月支持数据流量),华为低轨卫星众测将于下半年推出[3] - 火箭运力提升类比AI算力,将推动卫星组网加速与商业应用拐点[4]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卫星产业链**:推荐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建议关注广电计量、ST铖昌等[4] - **火箭产业链**:建议关注超捷股份、航天动力、高华科技等[4] - **地面基建&终端**:建议关注通宇通讯、信维通信、蓝盾光电[4] - **天基算力**:建议关注顺灏股份、普天科技[4] 技术进展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实现"一箭7星"发射[1]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中科宇航力箭二号、天兵科技天龙三号均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2] - SpaceX与T-Mobile合作的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已实现短信功能,10月将升级至数据流量[3]
中国银河证券:政策推动应用不断加速 建议关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6:44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广东省政府发布2025-2028年商业航天政策措施 提出打造卫星互联网应用"首场景"并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国产卫星数据应用 [1] - 政策鼓励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推动卫星应用在航空航海、网联汽车、石油电力等商业领域发展 并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卫星应用市场 [2] - 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定位在202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进一步深化 [3] - 除广东省外 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等省市均出台商业航天相关文件或行动计划 覆盖"十四五"及"十五五"规划周期 [3] 技术发展与成本优化 - 可回收火箭技术预计在3年内成熟 运输成本将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1][4] - 可回收火箭、低成本卫星及星间链路等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 卫星载荷能力与火箭运力成本持续优化 [4] - 供给端卫星发射数量预计呈现高增长态势 [4]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广东省计划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移动通信、物流运输、太空挖矿、太空旅游及应急救援等领域落地示范项目 [2] - 低空经济在城市空中交通、工业应用及农林生产方面取得较好突破 太空旅游需求增长推动产业空间提升 [4] - 卫星互联网建设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生态构建持续推动迎来发展机遇 [3] 产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鼓励企业扩大卫星应用产业规模并购买算力服务 相关地市按规定给予奖励 [2] - 中国在规划大型星座以星网及千帆星座为主 低轨空间资源布局紧迫性逐步提升 [3] - 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形成产业集群化效应 [4]
星梭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财经网· 2025-08-21 14:38
据星梭科技相关人员透露,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首型全流量补燃发动机的关键部位点火试验。 8月21日,星梭科技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应用于核心产品——下一代液氧甲烷重 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冰川一号"及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猛犸一号"的研发进程。 公开资料显示,星梭科技成立于2025年,是一家以全流量补燃型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重型液体运载 火箭的设计、制造、发射等全链条能力为核心的商业航天企业,核心创始成员多出自清华大学,公司首 席技术官姜路野投身航天领域超10年。 ...
星梭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推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商业应用
IPO早知道· 2025-08-21 13:47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用于加速液氧甲烷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及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研发 [2] 核心技术路线 - 全流量补燃循环技术被公认为下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不二选择 具有高效率、高推力和优异燃烧稳定性特点 [2] - 公司自主研制200吨级液氧甲烷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猛犸一号" 海平面推力240吨 比冲达330秒 [3] - 针对技术复杂度高和子系统强耦合难点 已形成系列工程化解决方案 有望国内率先推动商业应用 [4] - "猛犸一号"系统方案上半年通过评审 计划年内推进部件试验和挤压点火工作 [4] 运载火箭能力 - 基于200吨级发动机研制5米直径重型液体运载火箭"冰川一号" 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和一子级回收设计 [7] - 一次性使用运载能力达40吨 运载系数提升至4% 单公斤发射成本降至万元级别 [7] - 目标打造国内运力最大可重复使用商业运载火箭 [7] 团队与技术实力 - 核心创始成员出自清华大学 首席技术官拥有超10年航天领域经验 [9] - 构建"老法师+中生代+小天才"团队体系 覆盖设计研发到发射全流程 [9] - 研发制造测试队伍超60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超90% 平均拥有10余年航天工程经验 [11] - 坚持快速迭代和极致执行理念 采用"三七定律"和"最短路径"原则推进研制 [11] 行业认知与战略定位 - 商业航天下半场焦点在于商业化 关键是从火箭动力环节破除运力瓶颈 [12] - 以200吨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为牵引 致力于实现火箭运载能力显著提升 [12] - 新一代商业航天企业需要技术突破与商业精神相结合 探索商业化闭环最短路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