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持续动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3 11:01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王海林)10月21日,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 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携手绿色发展,构建美好未来"为主题,东盟多国驻华使节、企业代表等百 余位嘉宾与会。大会还通过政策解读、项目签约、企业对接等环节,为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东盟的经 贸合作、绿色协同搭建起高效平台。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首次纳入的"绿色经济"章节,为双方 在绿色贸易、投资、标准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支撑,未来须进一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优质技 术与产品流通。 "中国作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全球绿色技术领导者,在实现这一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 用。"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泰中两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 作前景广阔。泰国正在实施的"30@30"政策(该政策旨在确保到2030年泰国国内生产的汽车中有30%为 电动汽车)需要中国企业在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参与。"期待双方共同推动区域绿色产业链 整合,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持续动力。" 中国与东盟开展绿色产业合作优势明显。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上也各有所 长、互补 ...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23
徒步活动热度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均超过400% [3]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3]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3] - 徒步热催生“徒步+民宿”、“徒步+露营”等融合玩法,带动沿线城市和乡村目的地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受益 [3] 户外运动市场规模 -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5] - 我国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5] 户外装备消费表现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 [5] - 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入坑1年以上用户中人均消费过万的用户数增长了1倍 [5] - 近三年共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通过不同模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国产品牌伯希和、坦博尔冲击港股IPO [5] 相关智能设备需求 - 国庆前一周美团“数码相机租赁”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5]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5] - 华为、小米、苹果等厂商布局户外智能手表,佳明2024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6] 徒步活动安全现状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受伤92人,死亡84人,失踪11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9]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9] - 徒步活动商业化速度快于安全配套完善速度,“野路”缺乏应急设施与风险提示,领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参与者准备不足、风险意识薄弱 [9]
霜降·徒步登高正当时,户外经济热潮涌|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11
徒步热潮趋势 - 2024年“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笔记攻略数量增幅超190%,“徒步一日游”等关键词增幅超过400% [5]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户外徒步”关键词在美团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53% [5] - 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带周末关键词的户外笔记发布数超106万篇,互动次数超7000万次,累计曝光超76亿次 [5] 徒步相关消费市场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10] - 国庆期间京东平台户外鞋服销售额同比增长55%,近6成户外用户年装备消费金额超过8000元 [10] - 国庆前一周美团平台“数码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753%,“运动相机租赁”搜索量环比增长91% [10] 户外装备与智能设备行业 - 近三年有超过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72亿元 [10] - 大疆Osmo Pocket3总销量已突破1000万台 [10] - 佳明Garmin 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63亿美元,其健身休闲产品线营收增长32%,户外导航产品线营收增长16% [11] 徒步安全与行业规范 - 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事故数量最多,涉及822人,占总人数的73% [15] - 徒步事故中最大比例的原因是迷路 [15]
张伊娜:上海前三季度消费回暖增强势头及关键指标排名表现并非偶然
搜狐财经· 2025-10-23 08:4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在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3] - 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回暖、活力增强的势头,增长得益于消费信心回升、入境游红利释放、政策精准发力等多方因素 [3] - 消费市场进入恢复性增长与结构性升级的双重通道,去年相对较低的基数效应进一步凸显了增长态势 [5][6] 政策驱动与消费潜力激活 - 以《2025年本市扩消费行动方案》为指引,通过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加大消费补贴力度 [3] - 大宗消费领域“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家电、家具、汽车等品类,直接带动近1100亿元消费 [3] - 两轮“乐·上海”消费券精准辐射餐饮、零售、文旅、体育等场景,激发大众消费热情 [3] - 政策注重供给侧创新,培育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向供需双向赋能转变 [3] 本地消费与居民信心 - 2025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整体保持在3800点以上运行区间,A股市场在9月日均成交额高达2.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三倍 [4]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3%,为本地消费注入动力 [4] - 限额以上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7.7%、22.1%、28.2%,体现消费升级趋势 [4] 入境旅游与外来消费 - 前三季度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7%,浦东、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 [5] - 落实免签政策及口岸外国人团体旅游签证政策,升级通关、支付、免税退税等便利化举措 [5] - 开发“航空+铁路”、“机票+邮轮”等多元化入境游产品,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火爆,形成外来消费与本地消费的联动增长 [5]
海鲜市场迭代升级,“烟火气”变文旅名片
新华日报· 2025-10-23 07:11
□ 通讯员 徐黎一 易敏 "没想到湖南卫视芒果TV节目组联系我们,让海鲜市场也上回电视,展示我们连云港的山海特色。"近 日,连云区海棠路海鲜市场接待《假期中的她们》节目组时,市场总经理胡可刚难掩激动。凭借"烟火 气",这座老牌农贸市场不仅迎来八方客,更成了聚焦海鲜特色的文旅金招牌,其圈粉密码值得探寻。 吃"活"的,来一场最"鲜"的旅行 新媒体与网红经济的崛起,为菜市场文旅发展注入动力,口碑传播吸引更多人前来。不少年轻摊主靠网 络营销引客,而"留客"则依赖长期积累的口碑与服务。如今,诚信透明的市场氛围,让节假日日销十几 万元的热门摊位不断涌现。 当下,不少年轻人旅行的关注点,已从景区门票转向时令菜价,菜市场俨然成了新的"城市会客厅"。和 云南菌菇市场、东北早市等本地人天天光顾的菜市场一样,海棠路海鲜市场如今已成为游客打卡的新 宠。这些新晋地标不仅代表当地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氛围的场景之一,在这里, 游客可以近距离体验目的地真实的生活节奏和地域口味。 "就在市场买鲜活的,不到20分钟就吃上了。追求鲜的极致,价格也是明码标价。"来自安徽的游客刘女 士直言体验感很好,"一家五口人买海鲜花了不到300 ...
光影为笔 添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图景 北京朝阳 高标准打造消费活力之城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朝阳区作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主承载区,正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系统性推进消费空间优化、品牌集聚和体验创新,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活力之城 [1][3][8]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构建 - 连续三年以“潮朝阳夜精彩”为主题,通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国际灯光秀等特色IP,构建夜间消费新图景 [2] - 2025北京朝阳国际灯光消费季打造53处光影场景,以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与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两大阵地,联动六大片区 [2] - 推出北京首个水上光影漂浮舞台“魔方”、首个水岸声光社交空间“孤独星球”等多场“首秀首演”,并与艺术季联动举办近百场“光影+”活动 [2][3] 商业空间布局与地标建设 - 构建“一纵一横一核”商业布局,即地铁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和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4] - “十四五”时期新开31个重点商业项目,释放商业空间超180万平方米,全区商业综合体超百个 [4]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北京太古坊等新地标 [4] 消费品牌集聚与国际化 - 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数量分别占全市的30%、50%、60%、70% [5] - “十四五”时期累计引进首店约1900家,居全市第一,首店和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的50% [5] - 汽车及配件业、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占全市近40%,累计发放汽车消费专项支持资金1.7亿元 [5] 消费体验创新与融合 - 依托近百家影院、演艺新空间及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实施“文旅+百业”政策,打造国际灯光消费季等标志性活动 [7] - 推动演艺、票根、水岸、假日经济发展,将城市“热度”转化为文旅“流量”和消费“增量” [7]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 - 完成重点商圈交通治理,打通慢行系统,重点商圈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7] - 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国贸商城入选全市首批“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7] - 优化消费领域产业政策,新增首发经济、互联网零售支持条款 [7] 未来发展规划 - 提升首店首发能级,强化SKP、郡王府等全球首发中心功能,发展“谷子经济”支持二次元IP活动 [6] - 建设首都“入境消费第一站”,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发展离境、跨境消费新场景 [8] - 持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研究发放新一轮汽车消费券,并出台互联网零售企业伙伴成长计划 [8]
赏漫山红叶、逛非遗大集 山东这个秋天好看又好玩
央视网· 2025-10-23 01:41
央视网消息:时值金秋,气温适宜,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这个秋天,山东的旅游选择格外丰富。您既可以到淄博,看看漫山遍野的红叶,住住特色民 宿;也可以去聊城东阿县,赶一个非遗大集,尝尝各地特色小吃,体验一下传统手工艺。 山东淄博:"红叶经济"蓬勃兴起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眼下,山东淄博迎来红叶最佳观赏期,漫山红枫与黄栌错落交织,将山野晕染出绚烂的秋日图景,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红叶经济"持续升温,成为当地 激活文旅消费、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赵大肚子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赵国权:赵大肚子烧麦最大的特点是皮子特别薄,上面的花朵也是有数量的,是36 朵。一边24朵一边12朵,代表着中国的24个节气和一年的12个月份。 除了非遗市集,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非遗演出、非遗巡游系列活动,为游客带来集"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于一体的健康养生文旅体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第三代传承人井秋红,特地带来了徒弟设计的新款香包,款式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喜好。井秋红表示,只有让传统的工艺火起 来,它才能够有新鲜的生命力。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大街上,美食的香味常常使人迈不动脚步。 博山区某酒店 ...
广东向全球发出文旅邀约,前三季度入境游总人次领跑全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3:31
视频丨王学权 记者丨 吴佳霖 编辑丨蒋韵 广东正将入境游视为文旅消费增量的关键拓展方向,并力图打造成为"入境游客体验中国生活 首站"。 10月22日晚上,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携程集团与Tripadvisor猫途鹰联合承办的"发现 精彩广东"广东入境游全球宣推启动仪式在广州塔举行。作为广东向世界递出的文旅合作邀 约,此次活动是扩大广东入境游全球影响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 一步。 当晚,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巴基斯坦、科威特、巴林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国际旅行商和国际旅游达人相聚广 州之巅,赏文化、品粤味、探惊喜,在光影与文化的交融中,共同开启一场深度探索广东的精 彩旅程。 多维体验解码广东魅力 从踏入签到区的瞬间,一场沉浸式的广东文化之旅便已开启——传统舞狮与机械小狮子跃动着 迎宾,嘉宾们获赠印有广州CBD夜景的仿古纸质相片;移步至互动区,既能体验"即买即退"离 境退税便捷流程,更能与陆丰皮影、潮州工夫茶、莞香、广绣等8项岭南非遗技艺面对面,在 指尖触摸、耳畔聆听中感受文化温度。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仪式感"细节,让海 ...
锐评|这张成绩单,“含金量”与“含新量”都足足的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42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0% [1]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1] 消费市场与服务业 - 电影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收入增长超过10% [1] - 航空和铁路客运量持续提升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等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 [2] -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演唱会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北京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1] -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 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前三季度给力!全国GDP超101.5万亿,四川近5万亿,那河南、广东呢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47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总量突破101.5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 - 消费复苏发挥关键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贡献率接近65% [1] - 外贸领域释放积极信号,“新三样”出口额同比增长21% [1] 产业发展与动能转换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幅超30%,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维持两位数增速 [1] - 智能化家电、文旅服务等升级类消费表现抢眼 [1] - 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关键力量 [1] 政策支持与投资 - 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2.8万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现代化基建等领域 [2] - 政策精准发力有效激活市场预期 [2] 区域经济发展亮点:四川省 - 四川省前三季度GDP逼近5万亿元,名义增速达4.93% [4] -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京东方、长虹等龙头企业产值增幅超过行业均值5个百分点 [4] - 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晶硅光伏产业贡献工业增加值超600亿元 [4] - 文旅消费爆发式增长,全省旅游收入突破7500亿元,餐饮住宿业营收环比提升22% [4] 区域经济发展亮点:河南与广东 - 河南预计前三季度粮食加工转化率将突破70%,生物经济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6] - 广东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已有3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运营,预计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15%以上 [6]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或贡献超2000亿元增量 [6] 经济增长底层逻辑 - 经济增长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区域平衡框架下的动能转换 [7] - 新旧动能正在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