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盛美上海(688082)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88.02%
新浪财经· 2025-08-07 09:09
盛美上海2025年半年度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06日共有31个机构投资者持有盛美上海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3.90亿股占总股本的88.2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88.02%较上一季度下跌0.33个百分点 [1] - 前十大机构包括ACM RESEARCH INC、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情况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4个包括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等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4个包括诺安成长混合、东方人工智能主题混合A等持股减少占比达0.42%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20个主要包括南方信息创新混合A、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发起式A等 [2] - 本期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11个主要包括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新华增怡债券A等 [2]
关于2024年省级决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7月28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四川日报· 2025-08-07 08:48
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 2024年四川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35.6亿元,为预算的97.5%,增长1.9% [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47.2亿元,完成预算的90.6%,增长5.6% [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761.2亿元,为预算的96.2%,支出6025.5亿元,完成预算的88.2% [4]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1.8亿元,为预算的142%,支出90.8亿元,完成预算的80.5% [4] -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827.4亿元,为预算的101.5%,支出5965.3亿元,完成预算的99.3% [4]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5.7亿元,为预算的96.3%,下降1.8% [5] - 税收收入844.7亿元,为预算的94.4%,其中增值税434.9亿元,企业所得税207亿元,个人所得税63亿元 [6] - 非税收入131亿元,为预算的111% [6]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60.3亿元,教育支出235.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68.6亿元 [6]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 -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1.9亿元,为预算的115.4% [9] - 筹集资金4692.3亿元,其中支出160.8亿元,补助市县416.7亿元,转贷市县专项债务4017.5亿元 [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3亿元,为预算的125.3% [10] - 筹集资金38.7亿元,其中支出16.4亿元,补助市县1.7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3.8亿元 [10]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 -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227.2亿元,为预算的101.1% [10] - 筹集资金13639.9亿元,其中支出5607.1亿元,上缴中央87.2亿元 [10]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 2024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079.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531亿元,再融资债券2548.2亿元 [11] - 2024年末全省债务余额24028.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074.3亿元,专项债务15954.6亿元 [12] 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 统筹20亿元支持前沿科技攻关,投入13亿元支持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14] - 投入53.6亿元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和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14] - 下达8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过650万件 [14] - 投入228.5亿元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5] - 安排专项债券1542亿元支持18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 [16] - 投入18.8亿元支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17] - 投入8839.3亿元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18] 财政管理改革 - 出台《关于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33项政策措施 [20] - 建立财政支持战略找矿投入机制,调整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比例 [20] - 修订《四川省省级财政性资金管理决策程序规定》,加强预算编制质效 [21] - 建立财政绩效监督"三管三必须"工作机制,推动绩效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22]
个人养老金收益率最高超20%,特斯拉欧洲销量腰斩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8-07 08:29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强调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2] - 要求分类施策、有扶有控,防止"内卷式"竞争,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2] - 指出高新技术产业中同样存在落后产能,需控制对低效重复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 [3] 特朗普拟提高药品进口关税 - 特朗普宣布将对美国进口药品征收关税,计划一年内逐步提升至250%,以迫使制造业回流 [4] - 近90%美国生物科技公司至少一半获批产品依赖进口成分,高关税可能首先冲击跨国设厂的美国药企 [4] - 分析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供应链完整迁移,关税政策更多是谈判筹码 [5]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欧洲主要市场销量连续七个月下滑:德国7月销量同比下降55.1%,前7月累计下降57.8% [6] - 英国7月注册量下降60%,法国下降27%,瑞典暴跌86%,比利时下降58% [6] - 西班牙和挪威市场表现亮眼,注册量分别增长27%和83% [6] AMD二季度业绩 - AMD二季度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2%,高于预期的74亿美元 [8] - GAAP净利润8.7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29% [8] - 客户端业务营收25亿美元(增长67%),游戏业务营收11亿美元(增长73%) [8] OpenAI发布开放权重模型 - OpenAI首次发布开放权重语言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可在本地设备运行 [10] - 开放权重介于开源和闭源之间,允许查看和修改模型权重但不开放源代码 [10] - 分析认为此举意在挽回用户,但难以形成社区生态 [10] 茶饮行业受益外卖补贴 - 高盛上调古茗2025年净利润预测9%至22亿元,蜜雪冰城上调1%至54亿元 [12] - 二季度外卖平台总投资达250亿元,推动日均订单量超1亿单(增长27%) [12] - 预测若2026年补贴退出,古茗单店GMV可能下滑5%,蜜雪下滑1% [12] 个人养老金产品表现 - 2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超10%,最高达21.36% [14] - 近一年20只产品收益率超20%,整体成立以来回报率中位数4.97% [14] - 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 [1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45%报3633.99点,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0.66% [16] - 两市成交额1.73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80亿元 [16] - PEEK材料、军工、机器人概念股表现强势,医药板块调整 [16]
美国满盘皆输!中方减持3000亿美债,最大接盘者诞生,巴菲特自救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28
美债减持动态 - 中国自2020年起系统性减持美债,累计规模达3000亿美元,持仓从峰值1.32万亿美元降至7674亿美元,创16年新低 [1][3][4] - 2025年3月单月减持76亿美元,呈现节奏性撤离特征而非暴力抛售 [4] - 日本成为最大接盘方,2025年3月持有量达11878亿美元,被动承接中国减持份额 [8][9] 减持动因分析 - 减持是对美国高科技封锁、军工制裁及威胁中俄合作的战略性回应 [6] - 美国财政赤字激增至34万亿美元,美元信用风险上升,巴菲特同步减持苹果股票避险 [7][13] - 中国采取"金融冷处理"策略,配合商务限制措施(如吊销美军工企业高管签证)形成组合拳 [12] 市场影响评估 - 日本被迫持续增持美债,国内面临经济衰退与通胀压力却无法停止接盘 [9][10] - 中国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对美债稳定性的质疑,形成"慢刀子"式压力 [11][12] - 美债市场脆弱性暴露,34万亿美元规模如同"膨胀气球"等待破裂 [13] 未来趋势展望 - 中国可能进一步分散美元资产配置,扩大人民币结算网络 [15] - 中俄、中阿能源交易或完全脱离SWIFT系统,建立替代支付通道 [15] - 金融战场重要性超越传统军事对抗,中国已掌握战略主动权 [16][17]
报道:特朗普顾问们推动临时填补美联储理事的职位空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21
美联储理事提名动态 - 特朗普顾问团队正推动提名临时美联储理事填补即将出现的席位空缺 该职位任期至2026年1月 此举可为特朗普争取更多时间挑选接替鲍威尔的人选[1] - 临时理事人选可能来自特朗普政府现有成员 且需通过参议院确认流程 若施压国会可能加速推进[1] - 特朗普计划周三与顾问讨论美联储人选 表示将在本周决定接替库格勒的人选 但白宫强调正式宣布前任何决定非最终[2] 美联储人事战略考量 - 特朗普考虑两种提名方案:短期人选(剩余数月任期)或长期潜力主席人选 库格勒提前离职使其更早获得任命符合低利率偏好理事的机会[2]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降息迟缓 认为2025年维持利率不变推高政府债务成本并抑制经济增长[2] - 分析指出即便新增鸽派理事也难以立即改变政策方向 FOMC由7位理事和5位轮值主席组成 利率调整需多数票通过[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6月FOMC会议中19位政策制定者多数预计今年两次降息 9月降息可能性较高[2] - 7月会议出现1993年以来首次两位理事(沃勒和鲍曼)反对维持利率不变 两人均为特朗普任命[3] 美联储主席潜在候选人 - 特朗普透露正考虑四位主席人选 包括前理事凯文·沃什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财政部长贝森特已退出竞争[3]
货币政策新信号 | 海外因素会否影响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09
货币政策自主性 - 我国货币政策有充分条件坚持"以我为主",下半年海外货币政策调整对自主性影响有限 [1][2][3] - 货币政策松紧取决于国内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情况,而非跨境资本流动或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 [3] - 若美联储降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扩大,但最终决策仍基于国内经济状况 [4] 海外货币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下半年可能重启降息,但节奏和路径不明朗,受经济下行压力与通胀因素双重影响 [3] - 欧洲央行可能适时降息,日本央行大概率温和加息 [3] - 美欧货币政策宽松或推动国际资本回流中国,但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性可能趋于缓和 [7] 汇率政策与支撑因素 - 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国内经济基本面牵动,与境内外利差关联性较低 [4] - 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是稳汇率的最大确定性因素,财政加力、货币宽松及房地产政策是关键支撑 [5][6] - 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弹性,发挥"减震器"作用,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 [6] 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 我国已建立"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有效控制套利引发的跨境资金流动 [4] - 需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平衡对外开放与防范外部冲击风险 [7] - 监管部门优化汇市调控工具箱,有能力防控汇率超调风险 [4][5]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1705亿
Wind万得· 2025-08-07 06:35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8月6日开展13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投标量和中标量均为1385亿元 [1] - 当日逆回购到期3090亿元 单日净回笼1705亿元 [1] 资金面 - 央行连续净回笼未影响银行间资金面宽松 DR001微升至1.31%低位 [3]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3% [3]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成交利率1.63% 较上日微降 [7]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10年期持平 5年期和2年期均涨0.02% [13] 证券行业动态 - 证券业协会正就《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标准》征求意见 提出组织/制度/过程"三位一体"保障框架 [14] 地方政府债务 - 内蒙古宣布退出债务重点省份序列 机构认为将改善区域投融资环境 [14] - 江苏省获财政部下达2025年新增债务限额2801亿元 [18] 全球宏观 - 美国将拍卖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4周期国债 规模较上周增50亿美元 [16] - 印度央行维持逆回购利率3.35%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4% [17] 债券市场 - 年内券商发债规模近7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32% [18] - 中兴通讯完成发行35.84亿元零息可转债 [18] - 甘肃银行拟153亿元出售低效益资产包予甘肃资管 [18]
英国央行或率先启动降息周期 美联储下月紧跟在望
智通财经· 2025-08-07 06:32
货币政策动向 - 英国央行预计将在本周四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概率高达96%,成为主要央行中率先采取宽松政策的代表[1]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1%,市场预期其将跟随英国央行的政策路径[1] - 英国经济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失业率升至4.7%,为降息提供数据支持[1] 宏观经济形势 - 英国面临"高通胀+低增长"困境,6月通胀率升至3.6%,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2] - 美国7月服务业活动疲软,就业市场表现不佳,引发滞胀风险担忧[1] 股市表现 - 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年内上涨12%,受国防开支增加和英美贸易协议推动[2] - 标普500指数年内上涨7%,反映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乐观预期[2] - 英美贸易协议将美国对英商品基准关税设定为10%,低于市场预期[2]
“+”出来的收益: 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6:05
资产收益表现分化 - 7月下旬以来债市调整导致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调 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81% 环比下跌0.23个百分点 到期开放式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2.43% 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 [2] - 纯固收类产品因缺乏权益资产对冲 债市回调时净值波动更显著 叠加信用利差走阔压缩票息收益空间 导致收益率降幅较大 [2] - 理财公司为降低波动减持长久期债券 进一步加剧收益率下行 [2] 债市调整原因分析 - 市场对"反内卷"政策预期增强叠加股市走强 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资金从债市流向权益市场形成"股债跷跷板"效应 [3] - 债券市场交易拥挤 久期处于历史高位 杠杆率接近历史高点 信用利差被压缩至低位 市场脆弱性加剧 [3] - 出口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降低 部分投资者对"低通胀、弱复苏"逻辑动摇 导致债市重新计价基本面因素 [3] "固收+"产品策略优势 - 工银理财恒睿日升月恒系列固收增强型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 通过存单、高等级信用债打底 并配置优先股、A股、港股、美股、黄金等多资产增厚收益 [4] - "+"部分包含黄金策略、高股息策略、红利策略、优先股策略等 通过股票、黄金ETF、红利资产等标的争取净值向上空间 [4] - 采用FOF策略实现风险二次分散 通过量化指数增强策略、券商浮动收益凭证等工具捕捉市场红利 [4][6] 多元化资产配置实践 - 招商银行"固收+"产品采用"固收+黄金+中性"策略 投资二级资本债、永续债、高等级信用债及黄金ETF、场外期权 [6] - 部分产品配置2%高股息率股票拉高收益率 指数策略主投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指数增强ETF [6] - 理财公司建议布局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稳定现金流资产 开拓跨境投资配置海外高息资产 [7] 未来配置方向展望 - 面对资产荒 理财资产配置或减弱对债券票息依赖 增加利率债配置 公募基金或成重要选项 [8] - 信用债ETF可实现低成本、高流动性资产的分散配置 丰富理财资产选择 [8] - 含权"固收+"产品因风险等级适中、收益弹性较高 有望成为平衡收益与波动的重要工具 [7]
“+”出来的收益:固收打底 理财驾驭多元资产有术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资产收益表现分化 - 7月下旬以来债市调整导致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调 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81% 环比下跌0.23个百分点 到期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2.43% 环比下跌0.21个百分点 [1] - 纯固收类产品因缺乏权益资产对冲 债市回调时净值波动更显著 叠加信用利差走阔压缩票息收益空间 导致收益率降幅较大 [2] - 债市调整主因包括政策预期增强 股市走强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 债券市场交易拥挤 久期和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 信用利差被压缩至低位 [2] 固收+产品优势凸显 - 权益市场和商品市场回暖使部分"固收+"产品收益可观 如工银理财恒睿日升月恒系列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 其配置存单 高等级信用债 并灵活调整银行优先股 A股 港股 美股 美债 黄金 转债等资产比例 [3] - "固收+"产品通过黄金策略 高股息策略 红利策略 优先股策略等配置股票 黄金ETF 红利资产等标的 利用不同资产低相关性捕捉大类资产轮动机会 [3] - "+FOF"策略通过投向基金组合实现风险二次分散 如招商银行产品采用"固收+黄金+中性"策略 投资二级资本债 永续债 高等级信用债及黄金ETF等 [4] 多元化配置策略 - 理财公司采用指数策略主投沪深300ETF 中证500ETF和指数增强ETF 部分产品配置2%高股息率股票提升收益率 [4] - 未来资产配置将减弱对债券票息依赖 增加利率债和公募基金配置 通过信用债ETF实现低成本 高流动性资产分散配置 [6] - 重点布局方向包括基础设施公募REITs 量化指数增强策略 券商浮动收益凭证 FOF投资及跨境配置海外高息资产 [5] 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债市震荡或延续 优质资产荒背景下含权"固收+"产品配置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4] - "固收+"产品因风险等级适中 收益弹性较高 成为平衡收益与波动的重要工具 规模有望扩容 养老与ESG主题产品或成差异化竞争热门赛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