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智元开源灵渠OS 抢攻人形机器人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0
行业背景 - 2025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元年 人形机器人在春晚、半程马拉松、人工智能大会等多项活动中展示多种技能如扭秧歌、跑步、打拳、唱歌、跳舞、泡制咖啡 [1] - 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无数创业者进入该领域争当上游 [1] 公司概况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 由前华为高管邓泰华掌舵 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军担任CTO [1] - 公司在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 成为与宇树科技并驾齐驱的行业领头羊 [1] 操作系统战略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源自研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旨在助力国产操作系统占领全球机器人市场 [3] - 灵渠OS是全球首个原生支持具身智能的操作系统 包括云系统和本体系统 本体系统包含具身算法平台、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三大平台和工具链 [6] - 公司通过开源策略应对ROS系统的垄断地位 借鉴华为拓展欧拉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成功经验 [5] - 此前已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 并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GO-1和行业首个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8] 生态建设举措 - 推出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 该平台是AI加成的机器人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编辑工具 可降低二次开发难度到0门槛 [8] - 实施"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在研发、市场、交付等方面的垂直能力 打造行业具身智能体覆盖八个应用场景 [11]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包括总经销商、VAP、金/银/认证注册经销商 其中金牌经销商要求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13] - 渠道销售比例计划从2025年的30%提升至2026年的70% [13]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旨在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首期创业营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招募 [14] 市场目标 - 2024年机器人出货量600台 2025年目标5000台 2026年目标30000台 [14] - 2025年1月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突破1000台 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11]
DeepSeek目标年底前发布AI智能体;智元机器人走穴日入1.5万元;华为手表出货量超苹果
观察者网· 2025-09-05 09:39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家标准委将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循环利用、能耗能效、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4000余项 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并推动与产业政策协同 [1] - 今年以来已发布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国家标准600余项 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 [1]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竞争 - DeepSeek目标在2024年底前发布AI智能体 [2] - OpenAI将与博通合作批量生产自研AI芯片 计划2025年出货 [2] - 苹果计划为Siri开发基于AI的网页搜索工具 拟于2025年推出该功能 并与谷歌合作评估GEMINI模型用于新版Siri [3]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智元机器人商演业务单台每日出场费约1.5万元 已完成境内外商单超百单 涉及景区、金融机构、商场及政府部门 [4] - 优必选获得国内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以Walker S2为主 系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 计划2024年内启动交付 [5] - 优必选7月曾获近亿元订单 此前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 [5] 消费电子与智能设备市场动态 - 华为发布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起售价17999元 搭载麒麟9020芯片和鸿蒙5.0系统 整机性能提升36% [6] - 华为智能手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首次超越苹果 跃居全球第一 当季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8% [7][8] - 中国市场成为智能手表增长重要动力 华为、小米与小天才等品牌带动需求回升 [8] 产业链与生产供应 - 富士康、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加大招工力度 工价显著高于非果链企业 [9] - 蓝思科技省外工厂小时工价达37元/小时 伯恩光学惠州工厂达33元/小时 非果链厂商广东省内工价多低于25元/小时 [9] - 当前处于产品生产旺季 部分工厂实行上午应聘下午入职的快速流程并要求做好加班准备 [9] 软件生态与内容合作 - 多款鸿蒙游戏将于9月登陆HarmonyOS 5系统 包括腾讯《金铲铲之战》《三角洲行动》《火影忍者》《元梦之星》及金山世游《鹅鸭杀》 [8] - 《金铲铲之战》定档9月25日正式登陆HarmonyOS 5系统 [8]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特斯拉Optimus 3人形机器人原型亮相;上半年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9:3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1.25%收于3765.88点 科技股大面积下跌 光模块、光芯片、光通信等概念指数跌幅居前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收跌6.99% 近5个交易日跌幅达14.37% 持仓股凌云光领跌14.61% 寒武纪下跌14.45% 澜起科技、航天宏图、云天励飞均下跌超8% [1] - 机器人ETF收跌3.80% 持仓股云天励飞领跌8.13% 秦川机床下跌7.99% 科沃斯下跌7.34% 中大力德、绿的谐波等跌幅超6% [1] - 机器人ETF当日成交总额达21.33亿元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共8.56亿元 [1] 行业动态 - 特斯拉疑似Optimus 3人形机器人原型首次曝光 采用浅金与黑色配色 印有特斯拉Logo 可通过语音指令唤醒并响应寻物请求 预计可替代年薪20-50万美元的人类劳动力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73% 无屏AI眼镜以463%同比增速成为核心增长点 [2] - 2025年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预计达90万台同比涨133% 行业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2] 技术进展 - DeepSeek正在研发更先进AI智能体模型 可自动完成多步骤任务 具备从以往操作中学习并自我改进的能力 [3] - 人形机器人技术方案从多样化走向聚拢集中 第三代机器人在协调性和执行复杂任务能力上有重大突破 可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场景任务 [3] 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 [3]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是机器人的大脑 具有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特性 [3]
优必选再获2.5亿大单,Walker S2成“吸金王”
经济观察网· 2025-09-05 09:33
公司近期订单与产品技术突破 - 优必选于9月3日宣布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 继7月近亿元订单后再获大额订单 [1] - 核心产品Walker S2具备全球首创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 支持7×24小时不间断作业 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3C制造等高连续性要求行业 [1] - Walker S2搭载群脑网络2.0(BrainNet 2.0)及自研智能体技术Co-Agent 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 通过AI双循环提升多机器人协作效率 [2] - 换电技术突破传统充电瓶颈 机器人可快速换电恢复工作 避免生产线中断 以汽车制造工厂为例 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年度生产效益 [1][2] 公司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累计获得近4亿元合同 上半年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 [3] -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 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毛利2.17亿元 同比增长17.3% [3] - 人工智能教育业务与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业务均实现近50%同比增长 [3] - 公司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 未计入当前订单统计 [3]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动态 - 行业龙头企业版图逐渐清晰 极智嘉(2590.HK)作为全球仓储机器人龙头 成立子公司并发布通用机械臂操作方案及仓储场景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 Brain [3] - 越疆科技(2432.HK)为全球首家推出"机械臂+人形+多足"全形态具身机器人平台的企业 产品覆盖超100个国家地区 第10万台协作机器人已下线 [3] - 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95.25亿元 中国市场预计达52.95亿元 约占全球27% [4]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涵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老人照料、儿童陪伴)、交通(自动驾驶辅助)、教育(个性化学习伙伴)等领域 [4]
双融日报-20250905
华鑫证券· 2025-09-05 09:31
市场情绪状况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34分 处于较冷状态 [3][6][10]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会出现阻力 [10][15][23] - 近60个交易日华鑫全A情绪指数运行图显示市场情绪在20分位过冷线和50分位均值线之间波动 [15][23]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显著提升 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6] - 生物医药主题:国务院国资委与中科院联合举办央企生物研修班 提出以创新、长周期、差异化思路发展生物医药 打造国家队 [6] - 国产芯片主题: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在无锡举行 集中展示刻蚀、薄膜、检测等关键设备的最新突破 [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胜利精密(78,653.61万元)、天通股份(68,102.23万元)、步步高(67,075.13万元)等 [11][12]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江淮汽车(38,424.14万元)、宁波华翔(37,418.77万元)、中际旭创(30,153.23万元)等 [13]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包括岩山科技(-302,588.65万元)、中际旭创(-206,339.70万元)、新易盛(-184,302.62万元)等 [13]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包括太平洋(1,192.52万元)、中科创达(892.92万元)、农业银行(818.90万元)等 [14]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SW商贸零售(127,033万元)、SW石油石化(26,595万元)、SW建筑装饰(22,107万元)、SW银行(11,667万元)、SW交通运输(6,715万元) [16][17]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SW计算机(-1,302,526万元)、SW电子(-1,262,679万元)、SW通信(-917,287万元)、SW机械设备(-689,700万元)、SW汽车(-476,810万元) [18][23]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SW电力设备(114,398万元)、SW汽车(33,917万元)、SW交通运输(23,369万元)、SW家用电器(22,564万元)、SW医药生物(20,150万元) [19][20]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SW非银金融(1,941万元)、SW通信(1,863万元)、SW银行(1,252万元)、SW汽车(523万元)、SW房地产(420万元) [20][23] 市场特征与策略建议 - 较冷市场特征为波动较小 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 [22] - 策略建议谨慎操作 关注基本面良好的股票 避免追高 [22] - 融资净买入表明投资者乐观态度 但融资余额过高可能意味着过度投机风险 [23] - 融券净卖出表明投资者悲观态度 但存在无限亏损风险 [23]
英思特(301622.SZ):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的客户送样
格隆汇· 2025-09-05 09:24
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单磁体应用器件和磁组件应用器件 [1] - 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配件产品等领域 [1] 机器人行业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行业领域 [1] - 产品已在工业机器人、家具扫地机器人领域供应 但占比较小 [1] - 正积极开发并储备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和客户资源 [1] - 已给人形机器人电机的客户送样 当前进展正常 [1] 商业合作信息 - 涉及与客户的具体合作及进展 基于商业保密协议不便透露 [1]
特斯拉强化机器人战略地位,26年有望放量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09:24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强调FSD和Optimus的规模化是公司未来最重要事项 未来公司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1][3] - 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业务版图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 有望成为特斯拉新的增长引擎[1][3] 战略地位 - 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被定位为未来核心价值来源[3]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4)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2] 技术发展 - 第三代机器人在协调性和执行复杂任务能力上将有重大突破 可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场景任务[3] - 人形机器人技术方案正从多样化走向聚拢集中 Optimus 3一旦落地将成为全球参考重要对象[3] - 技术迭代速度快 结构和设计方向逐渐趋于统一[3] 产业化进程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处于设计升级、数据积累和泛化训练阶段[3] - 预计2025年底部分工厂应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可定型 行业进入销量上升期[3] - 随着产业链成熟度提升 人形机器人价格将逐渐下降[3] - 2026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放量[3] 产业链影响 - 供应链或将走向集中 板块格局确定性有望提升[3] - 关注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包括本体、执行器、传感器、减速器、万向节、腱绳等环节[4]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发基金联合上海证券报举办机器人产业链沙龙-基金-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09:23
活动背景与主题 - 广发基金联合上海证券报和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在广州举办"上证投资汇"活动 主题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机遇[1] - 活动邀请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围绕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产业链协同和成本降低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商业化进程持续提速[1] - 行业面临成本高、交期长、服务难等痛点 高端减速器、力矩传感器、编码器等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推高生产成本[1]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被视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1]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展 - 已有企业攻克高性能谐波减速器、高精度编码器、一体化关节模组、六维力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技术 打破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实现全国产化[2] - 机器人产业数字化进程呈现三大趋势: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化平台化延伸、市场应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加速渗透、产业协同创新模式不断成熟[2] 供应链管理与成本优化策略 - 产品研发阶段优先保障质量与性能 待规模效应形成后依托中国企业量产能力优化生产流程与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3] - 供应链管理遵循"可靠性—性能—成本"优先级原则 可靠零部件可避免问题排查延误 让团队聚焦功能开发与算法优化[3] - 新产品设计阶段需从系统性设计整体视角出发统筹规划 通过提升产品良率与生产效率减少损耗优化流程进一步降低成本[3] 行业应用与产业化成果 - 企业技术已在家居制造行业实现部署应用 自主研发轨道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上下料机器人深度融入智能生产线 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人均产值[4] - 广发基金"新质生产力"主题系列活动覆盖智能物联、低空经济、智能家居、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产业领域 助力企业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向[4]
宇树科技要上市了,但人形机器人还“很弱”?
钛媒体APP· 2025-09-05 09:16
公司上市计划 - 宇树科技积极推进IPO筹备工作 预计10月至12月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 - 公司C轮融资约6亿元 估值超120亿元[1] 公司财务与业务数据 - 公司营收达10多亿元 员工约1000人[3] - 产品销售额占比:四足机器人65% 人形机器人30% 零部件5%[3] - 四足机器人应用分布:科研/教育/消费领域80%(5.2亿元) 工业领域20%(1.3亿元)[3] - 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消费领域(3亿元)[3] - 科研/教育/消费领域总收入8.2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80%[3] 行业市场分析 - 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5年3.8亿元增长至2024年132.4亿元 2025年预计达142.4亿元[4]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年增速63% 规模从2025年3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亿美元[17]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数量预计达25.2万台 2050年预计增至3.02亿台[17] 可比公司业绩表现 - 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6] - 教育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2.4亿元 同比增长48.8% 占营收38.6%[6] - 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收入2.6亿元 同比增长48.9% 占营收41.8%[9] - 境外营收2.09亿元 同比增长29.0% 占比33.6%[9] - 优必选市值490亿港元 宇树科技上市后市值预计不低于500亿元[9] 股权结构与投资回报 - 创始人持股34.76% 上市后身价预计不低于100亿元[10] - 美团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8% 将收获数十亿元回报[10] - 主要股东包括红杉中国6.92% 顺为资本4.93% 金石投资4.62%[10] 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机器人行业融资活跃 主要投资方包括美团、京东、中移动等龙头企业[12] - 优必选获Infini Capital 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15]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等战略投资 估值150亿元[12] - 傅利叶智能完成E轮8亿元融资 估值超80亿元[12] 应用场景拓展 -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获得大额订单 优必选中标9051万元汽车科技采购项目[15] - 中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创国内单笔最高纪录[7] - 魔法原子启动"千景共创"计划 覆盖医疗、零售、制造等1000个落地场景[16] - 优必选预计2025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15] 技术发展现状 - 消费级机器人以非人形产品为主 石头科技上半年营收79.03亿元[13] - 人形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表演和展示场景 家庭应用尚不成熟[13] - 需要突破泛化环境、自适应能力、运动控制精度等关键技术难题[12]
2025年中国机械臂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应用场景多元化,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5 09:12
机械臂行业相关概述 - 机械臂是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够根据空间位姿要求移动物体或操作工具,执行多种工业任务和智能化操作 [2] - 现代机械臂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核心价值在于替代或协助人类完成重复性、高精度或危险环境下的作业任务 [2] - 机械臂系统由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交互系统五大子系统构成,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3] - 机械臂分类方式多元,包括按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按运动轨迹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按坐标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和关节型,其中关节型机械臂灵活性最高,是工业领域最主流形态 [5]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政策 - 国家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械臂在汽车、电子等20+重点领域深度落地 [6]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赋能机械臂远程操控与云边协同 [6] - 《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公告》加速手术机械臂等医疗装备审批上市 [6] - 政策组合拳从技术攻关、场景拓展、网络支撑到监管创新形成全链条赋能,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商用"的良性发展生态 [6] 中国机械臂行业产业链 -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基础材料涵盖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及钢铁、冶金等,谐波减速器、高精度伺服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但部分高端减速器、精密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8] - 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国际"四大家族"占据高端市场,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加速替代 [8] - 下游应用以汽车制造25%、3C电子24%为核心,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并向物流、医疗等新兴场景渗透 [8] - 减速器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25年将跃升至1510亿元,人形机器人量产推动需求指数级增长 [8] - 伺服系统2024年市场规模约223亿元较上年增长144%,预计2025年将突破250亿元 [10] - 智能传感器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2025年将突破17955亿元,其中工业级多模态传感器占比超45% [10] - 下游应用市场中汽车行业占比约32%,3C电子占25%,金属加工占12%,物流占9%,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 [11]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速达255% [11] - 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7亿元同比增长1616%,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857亿元增速2985%,特种机器人市场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17% [11] - 2024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达1934亿元同比增长376%,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2089亿元 [12] - 技术革新是核心驱动力,大疆睿炽智能机械臂可识别超2000种零件分拣效率达1200件/小时,优傲UR20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呈现"本土崛起加速、国际巨头固守高端、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三元结构特征 [12] - 国际品牌如ABB、发那科、库卡、安川在汽车焊接、半导体精密装配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2] - 本土头部企业如埃斯顿、新松、汇川技术覆盖全系列产品,在SCARA机器人、重载机械臂等领域市占率超40% [12] - 腰部企业如节卡、珞石、越疆深耕协作机械臂、物流分拣、医疗手术等细分场景形成差异化优势 [12]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推动机械臂从"执行工具"向"智能伙伴"跃迁,实现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柔性协作 [13] - 协作机械臂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加速普及,负载<10kg并能与人类在1米范围内安全协作 [14] - 应用场景从传统工业向医疗、农业、服务等非工业领域爆发式拓展 [13] - 医疗领域手术机械臂定位精度将达005mm,农业场景果蔬采摘机械臂潜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服务机器人领域2030年全球出货量或突破500万台 [15] - 产业链上下游通过"硬件国产化+软件生态化+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闭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预计2025年突破80%成本降低40% [16] - 中国机械臂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获取技术资源,依托"一带一路"输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2030年海外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15%提升至30% [16] - 中国有望在2030年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从"市场跟随"到"规则引领"的跨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