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菱宏光MINI EV
icon
搜索文档
“得用户者得天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1:04
行业宏观前景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超过3800万辆,在汽车总保有量中占比超过10%,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60% [1] - 纯电车型在整体销量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预计达到约60% [1] - 行业正彻底告别政策驱动的"温床期",全面迈入用户价值主导的"深水区" [4] 用户需求演变 - 用户购车动机中,驾驶感受、舒适性及智能化配置已跃升为核心驱动力,权重分别占据18%、10%和9% [1] - 续航里程和补贴政策等因素占比显著下降,购车理由从外在激励转向对产品综合价值的深度认可 [1][2] - 用户购车时平均关注因素数量从去年的4.2个上升至5.9个,关注焦点高度集中在整车安全性与智能化配置 [2] - 用户购车前的平均对比车型数量大幅增加,且对比范围全面转向与同级纯电车型进行细致比较 [2] 市场竞争格局 - 用户购车决策场景全面迈入"电动化跨品牌对标"新阶段,理想L6的竞品对比从涵盖燃油与混动车型转向问界M7、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等一系列纯电与智能车型 [3] - 2026年汽车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行业面临补贴政策进一步退坡、产品同质化加剧以及燃油车技术迭代的反击 [8] - 多款车型创下短时间高额订单数等现象印证精准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依然能引爆市场 [8] 产品技术发展 - 纯电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已从2022年的450公里提升至2025年的530公里,"续航焦虑"得到实质性缓解 [3] - 智能化从分化属性和魅力属性进化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机等多个方面 [7] - 2026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大幅提升电池安全门槛 [8] 核心消费诉求 - 性价比、安全性与智能化是用户购车持之以恒的三大核心诉求 [5] - 在不同价格区间,"性价比"因素均位列用户购车决策前三,其内涵已涵盖长期使用成本及情绪价值感知的综合体现 [6] - 安全性是用户普遍关注的基础需求,在购车决策中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 [6] - 产品质量问题呈现出新特征,更多与车机系统、智能化配置等电子设备相关 [6]
“得用户者得天下”!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或超60%,智能出行是未来3至5年竞争高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12:28
每经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余婷婷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拐点。卓思天成(即北京卓思天成数据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需求趋势研究》 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超过3800万辆,在汽车总保有量中占比超过10%,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60%。在整体销量 结构中,纯电车型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预计达到约60%。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宏观销售数据的量变,更深刻反映在用户决策逻辑的质变之中。《报告》显示,在用户购车动机中,续航里程和补贴政 策等因素占比显著下降,而驾驶感受、舒适性及智能化配置已跃升为核心驱动力。具体来看,上述三项因素在购买动因中分别占据18%、10%和9%的权重。 图片来源:《报告》 与此同时,"性价比不错""配置高""加速动力强劲"等关键词成为消费者在购车决策中最常提及的关注点。这一结构性变化充分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 从早期的"政策依赖"与"技术试水",正式步入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综合产品力为竞争基础的价值驱动新阶段。 用户决策从"尝鲜体验"转向"理性对比" 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首先源于用户决策逻辑的系统性重构 ...
【联合发布】一周新车快讯(2025年11月8日-11月14日)
乘联分会· 2025-11-14 16:4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性地汇总了2025年11月7日至11月14日期间上市的多款新车型信息,涵盖14款不同品牌和细分市场的产品[2][4] - 新车发布呈现密集态势,在8天内有14款新车上市,显示出汽车行业强劲的产品更新节奏[2][4] - 新能源车型占据主导地位,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2][4] 新车上市概览 - 北京奔驰E级于2025年11月7日上市,定位C级轿车,工程更改规模为MCE1(小改款),指导价区间42.98万元至59.98万元[2][8] - 北京现代ix35于2025年11月7日上市,定位A级SUV,工程更改规模为MCE1(小改款),指导价区间12.18万元至14.28万元[2][16] - 特斯拉中国Model Y于2025年11月8日上市,定位B级SUV,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指导价28.85万元,纯电续航821公里[2][23] - 广汽埃安UT super于2025年11月9日上市,定位AO级掀背车,工程更改规模为NP(全新产品),指导价8.99万元,纯电续航500公里[2][31] - 长安启源A06于2025年11月9日上市,定位C级轿车,工程更改规模为NP(全新产品),提供纯电和增程双版本,指导价区间10.99万元至14.99万元[2][39] - 东风奕派eπ007于2025年11月10日上市,定位C级轿车,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提供增程和纯电版本,指导价区间14.49万元至15.49万元[2][46] - 奇瑞瑞虎8于2025年11月10日上市,定位B级SUV,工程更改规模为GP(换代产品),指导价区间9.99万元至12.99万元[2][54] - 广汽传祺E8于2025年11月11日上市,定位B级MPV,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指导价23.28万元,插电混动续航150公里[4][62] - 五菱宏光MINI EV于2025年11月11日上市,定位A00级掀背车,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指导价5.58万元,纯电续航301公里[4][70] - 智己LS9于2025年11月12日上市,定位D级SUV,工程更改规模为NP(全新产品),指导价区间33.28万元至36.28万元,增程式续航320公里至402公里[4][78] - 五菱星光730于2025年11月12日上市,定位A级MPV,工程更改规模为NP(全新产品),提供燃油、插混和纯电多版本,指导价区间7.30万元至10.98万元[4][86] - 东风风行游艇新能源于2025年11月13日上市,定位B级MPV,工程更改规模为NP(全新产品),指导价区间15.49万元至15.99万元,插电混动续航92公里[4][94] - 北京BJ40于2025年11月13日上市,定位A级SUV,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指导价20.48万元,增程式续航152公里[4][102] - 比亚迪海豹06于2025年11月14日上市,定位B级轿车,工程更改规模为NM(新增年型),指导价区间9.68万元至10.68万元,插电混动续航128公里[4][110] 工程更改规模分类 - MCE1(小改款)车型包括北京奔驰E级和北京现代ix35,主要涉及配置和外观造型的小范围变化[2][8][16] - NM(新增年型)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Y、东风奕派eπ007、广汽传祺E8、五菱宏光MINI EV、北京BJ40和比亚迪海豹06,为现有车型线新增车款[2][4][23][46][62][70][102][110] - NP(全新产品)车型包括广汽埃安UT super、长安启源A06、智己LS9、五菱星光730和东风风行游艇新能源,均为全新上市车型[2][4][31][39][78][86][94] - GP(换代产品)车型为奇瑞瑞虎8,车型平台发生改变[2][54] 动力技术趋势 - 纯电动车型占比显著,包括特斯拉Model Y、广汽埃安UT super、五菱宏光MINI EV等,电池容量覆盖25.1kWh至78.4kWh[23][31][70] - 插电混动技术广泛应用,如广汽传祺E8、比亚迪海豹06、东风风行游艇新能源等,纯电续航里程从92公里至150公里不等[62][94][110] - 增程式技术呈现多样化,智己LS9配备1.5T增程系统,北京BJ40采用1.5T增程,功率输出差异明显[78][102] - 传统燃油动力仍占一席之地,如奇瑞瑞虎8搭载1.6T发动机,五菱星光730提供1.5T燃油版本[54][86] 价格区间分布 - 高端市场由北京奔驰E级主导,价格区间42.98万元至59.98万元,定位豪华C级轿车[8] - 中高端市场包括智己LS9(33.28万元至36.28万元)和广汽传祺E8(23.28万元)[62][78] - 主流价格带集中在10万元至20万元,涵盖长安启源A06、东风奕派eπ007、北京BJ40等多款车型[39][46][102] - 经济型市场由五菱系列主导,五菱宏光MINI EV定价5.58万元,五菱星光730起售价7.30万元[70][86]
年终重头戏,抢最后一轮“国补”
凤凰网· 2025-11-10 18:47
国补政策总体情况 - 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持续近两年的消费刺激计划将暂时告一段落 [2] - 2025年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国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除餐饮外)约7% [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全国累计发放面向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汽车补贴占比高达38%-51% [16] 汽车行业影响 - 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型可获2万元补贴,购买2.0升及以下燃油车补贴1.5万元 [5] - 2025年上半年,A00、A0级新能源车受政策拉动保持超85%的高增速,而A00级、A级和C级燃油车销量均有所下降 [6]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成为最大受益者 [7] - 其他车企如上汽、吉利、长城等在价格战下增收不增利,小鹏、蔚来、小米等依旧没有摆脱亏损 [7] - 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结合1-8月1476.5万辆的乘用车销量,超过一半消费者享受国补 [17] 3C数码行业影响 - 购买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可获销售价15%的补贴,单件最高不超过500元,售价在3000-600元的机型最受益 [7] - 2025年一季度小米国内手机出货量达1330万台同比增长约40%,市场份额19%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8] - 小米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64.5%至107亿元 [8] - 2025年二季度国补覆盖6000元以上机型,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4%至153.7亿美元,出货量逆势增长1% [9] - 2025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快于整体手机大盘2%的增速 [18] 家电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申万家电板块102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大涨9.19%、12.79% [17] - 美的、海尔、格力利润均超过百亿元,科沃斯、长虹的利润增速超过60% [17] - 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油烟机销量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一二级能效家电合计销量占比达八九成 [18] 电商平台表现 - 京东因自营为主、地方分公司多、供应体系成熟,成为国补获益最大的平台方 [10] - 淘天反应迅速,在消费者侧和商家侧均采取措施,抓到了不少红利 [10] - 拼多多因模式所限,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7%至147亿元 [11] 地区执行差异 - 江苏2025年上半年全省社零总额达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累计2598万人次享受补贴,资金使用173.77亿元,拉动消费超1400亿元 [26] - 江苏将补贴范围扩至58类家电,并重点扶持地方优势品类,实行“限额分配”机制控制节奏 [26] - 重庆因财政压力在5月末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8月调整补贴方式并设置上限 [24] - 云南从8月12日开始下调汽车置换更新标准,新能源车单辆补贴从1.5万元调整为1万元 [24]
4500亿国补落幕,谁是最大受益者?
虎嗅APP· 2025-11-08 21:39
国补政策概况与市场影响 - 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持续近两年的消费刺激计划将暂时告一段落 [4] - 2025年1月~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国补,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额(除餐饮外)约7% [5] - 国补资金提前透支,社零总额和商品销售额增速自5月以来放缓,汽车、家电等行业销售下滑明显 [5][18] 汽车行业影响 - 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1.5万元,对售价低于5万元的A00级新能源车刺激作用最明显 [7] - 2025年1月~8月,A00、A0级新能源车受政策拉动保持超85%的高增速,而A00级、A级和C级燃油车销量下降 [7] - 比亚迪成为最大受益者,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亿元,但其他多数车企在价格战下增收不增利或亏损 [8] - 国补加速了汽车行业洗牌,截至9月10日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超过同期1476.5万辆乘用车销量的一半 [17] 3C数码行业影响 - 2025年1月起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可获销售价15%的补贴,单件最高500元,售价3000元~6000元的机型最受益 [8] - 小米反应迅速,2025年一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达1330万台同比增长约40%,市场份额19%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大家电业务收入翻倍,IoT业务收入超300亿元同比增长58.7% [9] - 华为一季度出货1300万台同比增长12%,OPPO出货量下降2%,苹果下降8% [9] - 二季度国补覆盖6000元以上机型,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4%至153.7亿美元,出货量逆势增长1% [10] - 国补改写了3C产品价格带,2025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快于整体手机大盘2%的增速 [17]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凭借自营模式和成熟供应体系,国补覆盖范围最广,成为最大获益平台 [11] - 淘天反应迅速,在消费者侧和商家侧积极布局,也抓到了红利 [11] - 拼多多因模式差异和商家结构问题,国补覆盖范围小且入口隐蔽,2025年一季度营收957亿元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12][13] 行业资金分配与结构性影响 - 汽车是国补资金最大受益行业,截至2025年5月31日汽车补贴约618亿元~824亿元,占比高达38%~51% [16] - 家电行业迎来增长,2025年上半年申万家电板块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涨9.19%、12.79%,美的、海尔、格力利润均超百亿元 [17] - 家电产业结构升级,智能冰箱、空调等销量同比增长超10%,一级能效电视销量同比暴增863% [17] - 国补刺激是短期的,提前透支了未来需求,2025年8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自5月以来接连放缓 [18] - 冰箱、空调市场保有量分别超5亿台和6亿台,市场饱和,手机换机周期拉长至40个月,国补过后行业可能面临需求萎缩和洗牌加速 [21] 地区执行差异与效果 - 国补资金分配遵循“央地共担”原则,中央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承担85%、90%、95% [23] - 经济发达地区在实际资金使用效率上更具优势,例如江苏2025年上半年资金使用173.77亿元,拉动消费超1400亿元,占比全国12.7% [25] - 江苏通过扩围补贴品类、实施“限额分配”机制、政策协同等做法成为转化率最高省份之一 [25] - 西部地区如云南因财政压力下调汽车补贴标准,重庆则因资金消耗过快而暂停并调整补贴政策 [25] - 城市及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参与更便捷,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因信息不对称、网点少等障碍参与率偏低 [23]
338款车型9月销量不足千辆,问界M8和小米SU7双双掉出TOP10
第一财经· 2025-10-14 21:14
市场整体竞争格局 - 9月中国狭义乘用车总销量为224.1万辆,市场在售车型数量为667款,较上月增加17款 [1][2] - 市场两极分化严重,有329款车型月销量超过1000辆,同时有338款车型月销量不足1000辆,其中16款车型月销量仅为1辆 [2] - 销量排名前17的热门车型单月销量均超过2万辆,合计销量达49.1万辆,占据整体市场21.9%的份额 [2] 头部车型销量表现 - 五菱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Y成为今年首批月销突破5万辆的车型,销量分别为51,743辆和51,173辆 [2] - 特斯拉Model Y是销量前十名中唯一单价超过20万元的车型 [1][2] - 8月销冠吉利星愿9月交付46,057辆,销量环比增加2,023辆,但排名降至第三 [2] 纯电小型车市场动态 - 长安Lumin成为市场黑马,9月交付23,188辆,环比大幅增加8,618辆,首次进入销量前十名 [3] - 比亚迪海鸥和海豚销量表现强劲,海鸥月销25,252辆(环比增2,221辆),海豚月销21,671辆(环比增7,703辆,排名升至第13) [3] - 上汽MG4销量出现飙升,9月销售11,790辆,较上月增加11,227辆 [3] 部分热门车型销量下滑 - 问界M8和小米SU7双双跌出销量前十名,问界M8月销量环比下降293辆至第14名,小米SU7月销量环比下降269辆至第19名 [1][4] - 小米SU7已连续两个月销量低于2万辆 [4] - 东风日产N7销量出现暴跌,从8月的10,148辆下滑至9月的6,410辆,跌幅达36.8% [4]
338款车型9月销量不足千辆
第一财经· 2025-10-14 15:17
车市整体竞争格局 - 9月中国车市共有667款车型有零售数据,其中338款车型月销量不足1000辆,占比超过一半,显示市场长尾效应显著,大量车型销量低迷 [1] - 当月有17款车型单月销量超过2万辆,这17款热门车型合计销售49.1万辆,占9月狭义乘用车总销量224.1万辆的21.9%,市场集中度较高 [1] - 销量TOP3车型为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Y和吉利星愿,但具体排名顺序发生变化 [1] 头部车型销量表现 - 五菱宏光MINI EV 9月销量达51,743辆,特斯拉Model Y交付51,173辆,两者成为今年首批月销突破5万辆的车型 [2] - 特斯拉Model Y是销量TOP10车型中唯一单价超过20万元级别的车型 [1][2] - 8月销冠吉利星愿9月交付46,057辆,较上月微增2,023辆,但排名降至第三位 [2] 纯电小车市场动态 - 长安Lumin成为9月黑马,当月交付23,188辆,较上月增加8,618辆,首次进入销量TOP10榜单,这也是该车型近三年来首次月销突破2万辆 [3] - 比亚迪海鸥销量25,252辆,较上月增加2,221辆,稳居第八名;比亚迪海豚销量21,671辆,较上月增加7,703辆,排名从第31位大幅上升至第13位 [3] - 上汽MG4在9月销量出现飙升,当月销售11,790辆,较上月大幅增加11,227辆 [3] 部分热门车型排名变动 - 问界M8和小米SU7双双跌出销量TOP10榜单,问界M9销量较上月下降293辆,排名第14位;小米SU7销量较上月减少269辆,排名第19位 [4] - 小米SU7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维持在2万辆以下 [4] - 东风日产N7在9月销量出现暴跌,从8月的10,148辆下滑至9月的6,410辆,跌幅达36.8% [4] 9月TOP17车型销量榜单 - 销量前17名车型具体数据为:五菱宏光51,743辆、特斯拉MODEL Y 51,173辆、吉利星愿48,080辆、东风日产轩逸33,323辆、比亚迪秦PLUS DM-i 30,283辆、吉利博越L 28,090辆、比亚迪元UP 25,919辆、比亚迪海鸥25,252辆、一汽大众速腾24,622辆、长安Lumin 23,188辆 [5] - 第11至第17名车型为:小米SU7 22,369辆、上汽大众朗逸22,310辆、比亚迪海豚21,671辆、问界M8 21,244辆、比亚迪海狮06 EV 20,956辆、广汽丰田凯美瑞20,517辆、特斯拉MODEL 3 20,352辆 [5] - TOP17车型销量总计491,092辆 [5]
为什么别人家的产品又贵又好卖?
虎嗅APP· 2025-10-10 21:43
文章核心观点 - 挑战“东西越便宜越好卖”的常识,提出在特定条件下“价格越贵,卖得越好”的现象普遍存在 [7][31][59] - 价格策略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属性(炫耀性商品 vs 非炫耀性商品)和消费者心理(凡勃伦效应、吉芬现象) [14][21][23] - 有效的定价需综合考虑消费者收入水平和产品的可替代性,而非简单追求低价或高价 [34][36][60] 奢侈品与凡勃伦效应 - 青岛即墨内衣产业带通过将保暖内衣价格从50元/套提升至140-150元/套,带动产业带集体提价10%,并实现订单量增长30% [9] - 泡泡玛特在美国市场将LABUBU 3.0玩偶单价从21.99美元提升30%至27.99美元,其联名款玩偶二手价从599元炒至1.3万元,涨价21倍,初代作品拍卖价达108万元 [10][11] - 老铺黄金在2025年8月调价幅度达10%-12%,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2% [12] - 梵克雅宝2024年将经典五花手链价格上调11%,导致门店大排长龙,线上需全款预订且预售期达120天 [12] - 香奈儿每年两次提价,如CF手袋涨幅4%-8%,推动销售额增长9% [13] - 凡勃伦效应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常见于炫耀性商品 [11][14] 吉芬现象与土豆案例 - 吉芬现象指低档日用商品在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反而上升,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小,以1845年爱尔兰土豆灾荒为例 [22][23] - 该现象的发生需满足特定条件:商品为低档必需品且缺乏替代品,消费者因买不起更贵食物而增加对涨价主食的购买 [23][24] - 现象背后存在纵向比较心理,即消费者预判商品未来将持续上涨而增加购买,例如前几年中国房价上涨期间的需求量增加 [27][28]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曲线 - 消费者行为模式呈现“V字价格曲线”:从拒绝高价,到追逐降价,再到不满足于低价,最终追求昂贵但优质的商品 [43][44] - 消费者并非始终要求便宜,而是对认为有价值的产品不吝花钱,其“没钱”的表述潜台词是不愿为低价值商品付费 [44][45] - 消费者可大致按2:6:2法则划分:上层20%绝不买特价品,中间60%特价品与一般品都买,下层20%只买特价品 [46][47] - 高消费力顾客行销应针对上层20%和中间60%的消费者,放弃只买特价品的下层20%可节省应对不合理投诉的成本 [48][50] 需求价格弹性与薄利多销 - 薄利多销策略适用于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富有弹性),而生活必需品(如大米、盐)需求弹性小于1(缺乏弹性) [55][56][57] - 五菱宏光MINI EV以2.88万元起步价实现薄利多销,但其电池成本已过万元,基本不赚钱 [53][54] - 长期依赖薄利多销可能引发行业价格战,导致所有商家受损,例如21世纪中国彩色电视机价格大战 [59] - 企业应避免陷入低价成本桎梏,努力提升产品价值以支撑更高价格 [59][60]
为什么别人家的产品又贵又好卖?
虎嗅· 2025-10-10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品价格提升可能刺激销量增长,而非遵循“越便宜越好卖”的传统认知 [4] - 价格策略的成功取决于商品属性(炫耀性或非炫耀性)、消费者心理及需求弹性等多重因素 [40][43][76] - 企业需根据消费者水平和产品可替代性制定定价策略,盲目提价或降价均可能导致失败 [41][43][48] 奢侈品与凡勃伦效应 - 青岛即墨内衣工厂将保暖内衣价格从50元/套提至140-150元/套,带动产业带集体提价10%,实现订单量增长30% [6] - 泡泡玛特在美国市场的LABUBU 3.0玩偶单价从21.99美元增长30%至27.99美元,联名款二手价从599元炒至1.3万元,涨价21倍 [8] - 老铺黄金2025年8月调价幅度达10%-12%,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2% [13] - 梵克雅宝2024年将经典五花手链价格上调11%,导致门店排队、线上全款预订且预售期达120天 [14] - 香奈儿每年两次提价(如CF手袋涨幅4%-8%),推动销售额增长9% [15] - 凡勃伦效应指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因标价较高而增加,常见于炫耀性商品 [11][17] 非炫耀性商品与吉芬现象 - 吉芬现象表现为低档日用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如爱尔兰灾荒期间土豆涨价后需求上升 [25][26] - 该现象需满足特定条件(如缺乏替代品、消费者收入有限),本质是消费者基于未来涨价预期的纵向比较心理 [27][34][35] - 类似案例包括房价上涨时购房需求增加,以及股票市场的追涨行为 [37][38] 消费者行为与价格策略 - 消费者并非始终追求低价,其行为模式呈现“V字价格曲线”:从拒绝高价到接受低价,最终转向追求高价值商品 [55][56][57] - 消费者可分为三类:20%绝不买特价品、60%混合购买、20%只买特价品,企业应聚焦前80%的客户群体 [65][66][67] - 低价策略可能吸引高投诉率客户,摆脱该群体可降低服务成本 [69][70][71] 需求价格弹性与薄利多销 - 薄利多销需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富有弹性),但生活必需品(如大米、盐)弹性低,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小 [77][78][79] - 五菱宏光MINI EV起步价2.88万元,基本无盈利,依赖薄利多销模式 [73][74][75] - 长期薄利多销可能引发行业价格战,如中国彩色电视机行业曾因价格战整体受损 [81][82] - 企业应避免盲目降价,需确保价格与产品效用匹配 [83][84]
柳州五菱新能源入局乘用车,首款瞄准微型车
贝壳财经· 2025-09-24 09:44
公司动态 - 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埃尚汽车”,定位年轻时代的微型纯电动车,首款车型A100C将于9月26日上市 [1] - 柳州五菱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6月,控股股东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3.1084% [1] - 埃尚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基于三个自主技术平台推出多款车型,包括轿车、SUV和MPV [1] - 由于缺乏乘用车生产资质,埃尚汽车首款车型A100C由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1] 市场竞争格局 - 微型纯电动车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已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奔腾等车企布局 [2] - 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奔腾小马等车型占据销量前列 [2] - 小型和紧凑型纯电动车价格下探,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微型纯电动车的市场 [2] 公司市场地位与挑战 - 柳州五菱新能源及其控股股东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相对较弱,在乘用车市场属于新玩家 [2] - 公司的竞争力和产品力弱于主流乘用车车企,其车型与主流车企车型正面竞争的市场压力较大 [2] - 微型纯电动车细分市场的利润空间很小,如果没有形成规模则很难持久做下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