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财险
icon
搜索文档
过去15年财险公司前五大产品深度分析:近六成公司的车险为公司第一大险种,但利润却是四分天下!
13个精算师· 2025-08-15 19:03
行业概况 - 2024年财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达1.69万亿元,其中车险占比最高达9137亿元,意健险2576亿元,农险1484亿元,责任险1372亿元 [17] - 基于财险公司前五大产品汇总数据计算保费收入为1.50万亿元,占全部业务收入的89% [1] - 车险仍是行业第一大险种,2024年85家财险公司中有51家以车险为第一大险种,占比60% [17][19] 险种结构变化 - 车险作为第一大险种的公司数量占比从2010年的65%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60% [21] - 意健险作为第一大险种的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0%上升至2021年的13%,2024年略有回落至9% [21] - 企财险有11家公司作为第一大险种,责任险有7家,分别占比13%和8% [19] 承保利润格局 - 2024年车险承保利润147.7亿元,平均费率0.091%,承保利润率1.69% [29] - 意健险承保盈利19.8亿元,平均费率0.0042%,承保利润率0.852% [29] - 责任险承保亏损68.4亿元,是行业亏损最大险种,平均费率0.0022%,承保利润率-5.237% [29] - 企财险承保亏损25.6亿元,平均费率0.036%,承保利润率-5.464% [29] - 信用保证险承保盈利8.2亿元,平均费率0.593%,承保利润率5.189% [29] 公司经营表现 - 人保财险车险业务承保利润92.9亿元,承保利润率3.1%,位列行业第一 [33] - 平安产险意健险业务承保利润11亿元,承保利润率3.6% [40] - 美亚保险责任险业务承保利润率达21.4%,表现突出 [47] - 英大财产企财险业务承保利润率10.2%,鼎和财产达21.9% [52] - 众安财产信用保证险业务承保利润率9.6%,英大财产高达59.2% [59] 长期趋势 - 车险、企财险、意健险和责任险长期占据利润前四大险种位置 [24] - 虽然近六成公司以车险为第一大险种,但利润来源呈现"四分天下"格局,企财、意健、责任险也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9][24] - 保费风险基础因子与业务费率大致呈正相关性 [7]
建信财险: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 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
北京青年报· 2025-07-30 03:22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作为建设银行集团成员,坚持"银行+保险"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锚定非车险蓝海市场,重点发展工程险、企财险、责任险等险种 [1][2] - 2024年公司为京港澳高速广州至东莞段、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十堰至宜昌高速、北京地铁22号线等重点基建项目提供保险保障 [2] - 在科技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近1200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50亿元,落地武汉医疗器械园财产一切险项目 [2] - 绿色金融领域服务客户超8000户次,保障金额700亿元,与能源集团签订光伏项目战略协议(年保障20亿元) [2] - 普惠金融领域为15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抵押物保险,并为银行普惠客户提供"航延险"服务 [2]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第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盈利,保费收入稳中有进,综合成本率从2020年123%降至2024年103.3%(综合费用率降10个百分点) [3] - 投资端2024年收益率3.36%,2025年上半年年化收益率3.71%,主动退出高风险业务 [3] - 2024年新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超1000万元,2025年上半年新旧准则同时盈利,净资产同比增近1000万元 [3] - ROE指标自盈利后逐年提升,承保端全险种边际贡献率保持行业优良水平 [3] 产品创新与服务特色 - 针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专属保险,研发充电桩安全责任险、农业机械损失险等产品 [4][5] - 结合银行业务场景开发金融机构职业责任险,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多元化解手段 [4] - 2024年受理理赔案件超30万件,支付赔款超4亿元,应对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助力客户恢复生产 [6] - 2024年财险公司服务质量指数排名行业第4,监管转办投诉量行业最低 [6]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 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引领,开展"3·15"、"7.8保险公众宣传日"等消费者教育活动 [4][5] - 将廉洁文化、合规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学习张富清事迹强化风险管理 [5] - 坚守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 [6]
中国灾后恢复“隐形资本”大考
和讯· 2025-07-29 19:02
极端天气与保险行业响应 - 北京暴雨灾害导致30人死亡,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两家头部险企接报案超万件[1][2] - 人保财险接强降雨报案近8000件,报损金额约2亿元,平安产险接车险水淹报案708笔,已结案98笔[2][3] - 保险公司成立现场理赔中心,搭建临时网点,提供便民物资,配合政府救援部署[3] 保险理赔与服务进化 - 保险公司推动定损流程极简化,实现小额报案线上自动核赔,引入预赔、快赔、无单理赔机制[5] - 平安产险建立灾情动态监测机制,坚持"应赔尽赔、能赔快赔"服务承诺,调派查勘救援车辆深入受灾区域[4] - 保险核心作用向"响应式恢复"进化,支持受灾企业快速复产复工,对农户和个体工商户作用突出[5] 农业保险挑战与应对 - 河南经历罕见高温少雨大风天气,作为小麦主产地,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六成[5][6] - 农业保险责任涵盖多种自然灾害,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补助,使保费达到可接受水平[7] - 理赔金到账时间直接影响农户恢复效率,越短越能帮助抢回播种季,减少绝收风险[7] 保险角色转换与创新 - 保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型服务者角色,提供应急物资、心理援助等,形成"保险+服务+公益"模式[10] - 响应机制从灾后理赔转向全周期风险管理,灾前参与政府风险管理体系,共享数据提升模型精度[10] - 灾中启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科技工具,探索预估赔付额度提前划拨机制[10] 普惠保险与公众意识 - 家财险年保费可能不到百元,但许多市民未购买导致暴雨后出现保障缺口[13][14] - 需推动保险知识前置化普及,纳入社区宣传和学校课程,提高公众对低频高损失风险的认知[14] - 探索"政府+保险"协作推广基础型灾害保险产品,试点普惠型灾害保险机制[15]
保险保障 资金支持 科技赋能——2024年山东保险业:多维发力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中国发展网· 2025-07-16 12:48
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 山东人保财险协同集团落地投资项目17个,投资金额达498亿元 [2] - 泰康保险资金在鲁运用规模765.51亿元 [2] - 平安人寿精准投入山东实体经济项目资金1415.48亿元 [2] - 中汇人寿投资山东基础设施项目超8亿元 [2] - 太平人寿投资山东企业债券股票611.34亿元,参与地方基建债权投资49.41亿元 [2] - 阳光人寿提供保单借款6.54亿元 [2] 风险保障服务 - 人保财险为三代核电"国和一号"项目提供风险保障10亿美元,为山东钢铁集团提供374.9亿元企财险保障 [3] - 太平洋产险为2000余件专利提供超5亿元侵权风险保障 [3] - 中银保险为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提供8.18亿元关税险业务保障 [3] - 平安产险为济南轨道交通、新能源风电等重大工程提供超430亿元保障 [3] - 中华财险为709家清洁能源企业提供572亿元保障,助力近千家企业融资163亿元 [3] - 阳光财险为潍柴动力提供21.29亿元保险保障 [3] 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经济 - 平安产险为超11.4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超3.2万亿风险保障 [4] - 大地保险为8000余小微企业员工提供72.85亿元健康保障 [4] - 太平洋人寿为某生物科技公司累计提供超14亿元员工保障 [4] - 太平人寿通过保单贷款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76.1亿元周转资金 [4] - 英大财险依托"电e金服"平台提供5.1万余次投标保证保险,释放保证金46.23亿元 [4] 科技赋能保险服务 - 人保财险为3177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2838亿元风险保障,为3528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8574亿元风险保障 [5] - 建信人寿推出"科创贷+科创保",泰山保险推出"研发设备损失险"和"研发费用损失险" [5] - 平安产险推出超30款科技保险产品 [5] - 渤海财险使济南某机械制造企业IT运维成本降低30% [5] - 中银保险为1929笔科技保险业务承保278.12亿元 [5] - 中华财险承保科技保险1281.27亿元,试点人才创业保险 [5] 科技驱动风险减量 - 人保财险"库安保"覆盖3281个小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2座大型水库,提供风险保障超95亿元 [6] - 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2.0"发出2.3亿次灾害预警,水淹车报案同比下降79% [6] - 中国人寿财险"国寿—清华数据化管控项目"化解各类风险隐患107万余条 [6] - 安华农险投入事故预防费用于企业风险减量服务 [6] - 太平洋产险和泰山保险将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监测 [6]
福建平安产险闻“风”而动 全力筑牢“丹娜丝”防御屏障
中金在线· 2025-07-09 14:17
防灾应急准备 - 公司启动应急预案,统筹人力物资保障,前后线紧密联动,强化风险预警与客户协同,提升防灾减损效能 [1] - 全省理赔条线426人整装待命,车险领域配置施救车辆311台,重点区域设置保全场地12处 [1] - 全省盘点143处水淹黑点,完成全部走访工作,提示车主及时挪车,并联合行业建立雨势分级联动值守机制 [1] - 非车险领域组建四级人力梯队,储备152名应灾专业人员,同步完成大灾查勘强化培训及物资单证检查 [1] 客户防灾服务 - 累计完成102个企财险重点客户现场回访并出具风险报告,针对工程险18个隐患客户建立专项沟通群 [3] - 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向1773个企财险标的及215个工程险项目定向推送防灾指引 [3] - 农险领域落实72单大棚提前采收,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同步通过村委及农户微信群全覆盖预警通知 [3] 科技赋能 - 依托"鹰眼系统DRS"风控平台,精准锁定台风影响核心区域,向辖内高风险企业推送定制化防灾指南 [3] - 专业风控团队深入宁德、福州等沿海地区,对水产养殖、物流仓储等脆弱行业开展实地排查 [3] - 运用无人机巡检堤坝、红外设备检测电路隐患,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3] - 提醒客户提前下载好车主、企业宝APP,方便自助理赔,申请一键救援 [3] 预警信息发布 - 累计针对"丹娜丝"台风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指引逾1256万次 [3] - 好车主平台触客全通道积极响应,总计发布防灾指引超930万次 [3] 公司战略与执行 - 公司强调保险的价值不仅在于灾后补偿,更体现在灾前防控,各级机构要切实做到"预警跑在风险前、服务挺在需求前" [6] - 公司已开辟多种信息交流通道,实时汇报防台防汛相关进展,总经理室成员亲自坐镇,统筹调度 [6]
非车险“报行合一”终于来了!剑指“三大顽疾”:高费用、低费率和责任泛化...
13个精算师· 2025-07-02 15:42
金融监管总局拟执行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拟对责任险、企财险等10余类非车险实施"报行合一"政策,以解决低费率、高费用、责任泛化三大顽疾,优化行业考核导向[1][11][25] - 政策将分两阶段实施:2025年8月1日起新产品需合规,存量产品分批完成重新备案[14][15] - 涉及险种2023年保费占比约20%,其中责任险规模最大(1268.46亿元,占比8%)[18][19][20] - 近五年非车险累计亏损约400亿元,21家专营公司中11家综合费用率超40%[8][32] 政策具体内容 1. 实施范围与节奏 - 覆盖除车险、农险等5类外的10余险种,包括责任险、企财险(595.8亿元)、保证险(296.89亿元)等[19] - 分步骤推进:新产品2025年8月强制合规,存量产品如企财险、雇主责任险分批整改[14][15] 2. 考核机制改革 - 降低保费规模、增速考核权重,提升合规、质量效益指标占比[1][23] - 要求公司建立费率回溯机制,偏差过大需停售产品[37] 3. 费用管控措施 - 明确备案需包含附加费率、逐单手续费率上限[36][37] - 出台"七不得"禁令:禁止虚挂中介业务、虚列会议费等套费行为[38][39] - 责任险费率近五年显著下降,保费增长13%但保额增速更快[29] 4. 配套制度创新 - 推行"见费出单":首期保费不低于25%,分期缴费最长间隔6个月[42][44] - 行业协会将制定示范条款,精算协会测算行业基准纯风险损失率[48] 行业现状与政策背景 - 非车险亏损主因:中小公司定价能力弱,市场陷入低费率(如责任险)、高费用(部分公司费用率277%)竞争[9][31][35] - 对比车险"报行合一"成效:费用率降至24%,实现承保盈利[7][33] - 人身险先行试点效果:2024年行业利润增长,新业务价值率提升[5]
阳光财险山东分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26 19:22
安全生产月活动概况 - 公司于6月全面开展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覆盖山东16地市 [1] - 累计开展宣教活动30余场次,组织消防培训与应急演练20余次,显著提升安全素养与风险防控能力 [1] 多维宣传举措 - 临沂中支在皇山东夷文化园设立咨询台,通过案例讲解、资料发放普及安全知识,重点解读企财险、安责险、家财险的风险价值 [3] - 菏泽中支在牡丹广场针对消防、燃气、交通及校园安全等场景开展专项宣传,强化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3] - 济宁、潍坊、威海、枣庄、莱芜等中支进社区延伸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 [3] 安全隐患排查与演练 - 16地市组织全员学习安全论述、观看警示片,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激励员工参与安全监督 [5] - 对营业场所办公职场、消防通道、水电气设施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落实整改 [5] - 全省开展20余次消防应急演练,涵盖火灾模拟、疏散逃生、灭火救援等实战训练,确保员工掌握核心安全技能 [5] 专业风险减量服务 - 风控团队深入淄博、聊城等地,运用红外线测温仪等技术为62家在保企业提供电气线路检测服务,并出具防灾减损方案 [7] - 通过"伙伴行动"深化风险减量服务,强化客户夏季安全生产防线 [7] 后续规划 - 公司将推动安全管理常态化、智能化,持续深化风险减量服务,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础 [8]
五年裁撤万家分支机构 保险线下网点“退”中求“进”
金融时报· 2025-06-12 09:25
行业趋势 - 保险公司线下网点核心价值正在重构,2024年全国保险公司共撤销1037家分支机构,同比增长超20%,其中人身险公司占比高达八成 [1] - 2020年开始裁撤分支机构,2022年达到顶峰(3020家),2023年和2024年分别裁撤2065家和2012家,近五年合计超1万家机构被注销 [2] - 被裁撤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县域地区及少量三、四线城市,以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为主 [2] 线上化转型 - 2024年线上购保险率从2023年73%提升至78%,线下购保险率从85%降至79% [3] - AI技术重塑购保险体验,40%消费者使用智能化保险推荐工具,36%体验智能化理赔工具,行业整体理赔满意度首次突破95% [5] - 人身险公司代理人数量从2019年900万人峰值降至2024年不足300万人,削弱分支机构功能 [3] 政策与成本驱动 - 监管部门推动清理虚挂人力、低效机构,2021年提出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以降低运营成本 [4] - 车险综合改革、"报行合一"、"偿二代"二期等政策压缩保险公司费用空间,倒逼效益优先转型 [4] - 线上运营性价比远超线下渠道,线下网点租金、人力成本增长 [5] 线下网点转型方向 - 线下网点向综合服务转型,定位为提供财富管理、养老规划、健康管理的综合性服务站 [8] - 平安健康险江西分公司等逆势布局,2024年前5个月新设分支机构161家,注重诊疗和健康管理等线下服务 [7] - 81%客户选择向线下专业人员咨询并购买产品,复杂条款、大额保险业务仍依赖线下服务 [6][8] 市场差异化需求 - 三、四线及以下地区市场容量有限,优化分支机构网络布局成为险企提质增效的战略选择 [2] - 专业健康险公司中仅1家在江西设分支机构,平安健康险将发挥专业优势满足属地需求 [7] - 不同地区和人群对线上/线下使用习惯存在差异,线下网点仍具必要性 [6]
中国财险(02328):承保表现显著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4-30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6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1Q25业绩高增,受承保表现改善和投资收益提升双重驱动,考虑到承保与投资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承保表现 - 一季度自然灾害减少,公司加强风险减量服务、持续控费,COR同比降3.4pcts至94.5%,承保利润同比增183.0%至66.53亿元,领先行业 [2] - 预计2025年公司COR为97.1%,其中车险95.8%,非车险99.0% [2] 保费收入 - 1Q25公司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6.1%,由非车险驱动,车险个位数增长,同比增2.8%,非车险同比增11.7%,保费同比增3.8% [3] - 预计2025公司整体保险业务收入增长5.7%,其中车险和非车险分别增长3.8%/8.6% [3] 投资收益 - 1Q25公司总投资收益率(非年化)为1.2%,同比提升0.4pcts,总投资收益同比提升56%,带动利润上升,净资产环比提升4.7% [4] - 预计2025年公司ROE达14.7%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提高2025/2026/2027年EPS预测至RMB1.81/1.88/2.04(调整幅度:3.6%/12.9%/13.4%),维持基于DCF估值法的目标价16港币不变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毛保费收入 (人民币百万)|457,203|485,223|512,729|543,931|577,416| |+/-%|7.46|6.13|5.67|6.09|6.16| |总投资收益 (人民币百万)|15,475|27,881|27,772|28,842|31,756| |+/-%|(10.42)|80.17|(0.39)|3.85|10.10| |归母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4,585|32,173|40,160|41,911|45,279| |+/-%|(7.95)|30.86|24.82|4.36|8.04| |EPS (人民币)|1.11|1.45|1.81|1.88|2.04| |DPS (人民币)|0.49|0.54|0.60|0.66|0.72| |PB (倍)|1.24|1.11|0.99|0.90|0.82| |PE (倍)|11.67|8.92|7.14|6.84|6.33| |股息率 (%)|3.79|4.19|4.64|5.10|5.61|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6港币,收盘价(截至4月29日)13.88港币,市值308,730港币百万,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414.94港币百万,52周价格范围8.96 - 15.20港币,BVPS11.60人民币 [9] 估值方法 - 使用DCF模型并基于会计指标对公司估值,分三个阶段折现现金流量至今年年底,加入终值和股息,通过账面价值法得出估值,使用CAPM得出资本成本,假设无风险利率2.0%,beta1.3倍,股权风险溢价700个基点,目标价16港币基于账面价值法计算得出 [13] 盈利预测 |损益表| | | | | |资产负债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会计年度 (人民币十亿)|2023|2024|2025E|2026E|2027E|会计年度 (人民币十亿)|2023|2024|2025E|2026E|2027E| |毛保费收入|457|485|513|544|577|资产| | | | | | |分出保费|0|0|0|0|0|现金及存款|105|119|132|145|160|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0|0|0|0|0|债券|278|313|348|383|421| |已赚净保费|457|485|513|544|577|股票|148|167|185|204|224| |总投资收益|15|28|28|29|32|其他投资资产|63|72|79|87|96| |其他收益|(2)|(2)|(2)|(2)|(2)|总投资资产|595|671|744|819|901| |总收入|471|512|539|571|608|其他资产|109|107|116|125|135| |保险给付及赔付|(438)|(471)|(489)|(519)|(551)|总资产|704|778|860|944|1,036| |成本及其他费用|(10)|(10)|(10)|(11)|(12)|负债| | | | | | |总给付,赔付及费用合计|(448)|(481)|(499)|(530)|(562)|保险合同负债|374|404|445|490|540| |联营企业利润份额|6|7|7|8|8|投资合同负债|0|0|0|0|0| |税前利润|28|38|47|49|53|计息应付|48|60|64|69|74| |所得税|(3)|(6)|(7)|(8)|(8)|其他负债|47|54|59|65|72| |净利润|25|32|40|42|45|总负债|469|518|568|624|685| |归母净利润|25|32|40|42|45|权益| | | |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0)|股本|22|22|22|22|22| | | | | | | |储备|209|236|267|295|326| | | | | | | |其他|0|0|0|0|0| |估值与盈利水平| | | | | |股东权益|231|258|289|317|348| |会计年度 (%)|2023|2024|2025E|2026E|2027E|少数股东权益|3|3|3|3|3| |PE (倍)|11.67|8.92|7.14|6.84|6.33|权益合计|234|261|292|320|351| |PEV (倍)|NA|NA|NA|NA|NA| | | | | | | |PB (倍)|1.24|1.11|0.99|0.90|0.82| | | | | | | |PTNAV (倍)|1.24|1.11|0.99|0.90|0.82| | | | | | | |ROE|11.14|13.15|14.69|13.82|13.61| | | | | | | |ROA|3.38|4.34|4.90|4.65|4.57| | | | | | | |股息率|3.79|4.19|4.64|5.10|5.61|增长与盈利水平| | | | | | |派息率|44.25|37.34|33.14|34.88|35.53|会计年度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毛保费收入增长|7.46|6.13|5.67|6.09|6.16| |每股数据| | | | | |总投资收益增长|(10.42)|80.17|(0.39)|3.85|10.10| |会计年度 (人民币)|2023|2024|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增长|(7.95)|30.86|24.82|4.36|8.04| |EPS|1.11|1.45|1.81|1.88|2.04|每股盈利增长|(7.99)|30.86|24.86|4.36|8.04| |DPS|0.49|0.54|0.60|0.66|0.72|总资产增长|(6.42)|10.61|10.47|9.80|9.73| |BVPS|10.40|11.60|12.99|14.27|15.64|股东权益增长|10.28|11.45|12.00|9.89|9.61| [22]
中国人保(601319):财险COR显著改善 利润和NBV同比双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35
1Q25业绩概览 - 公司归母净利润128.5亿元,同比增长43.4%,与业绩预告基本一致 [1] - 综合成本率(COR)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承保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183% [1]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5% [1] 财险业务表现 - 财险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92.7%,显著拉动集团整体利润增长 [1] - 财险总保费1,804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分别为717亿元/1,087亿元,分别增长3.5%/3.8% [2] - 非车险增速分化:意健险(+6.5%)、农险(-4.1%)、责任险(-1.3%)、企财险(+1.2%)、其他险种(+11.3%) [2] - 财险总投资收益率1.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3] 人身险业务动态 - 人保寿险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4.4%;人保健康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59.9% [1] - 人保寿险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12.7%,但NBV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业务价值率(NBVM)提升 [3] - 人身险首年期交保费分化:人保寿险(-48.8%) vs 人保健康(+47.1%),反映医疗健康需求回升与短期储蓄需求回落 [3] 投资与资本状况 - 投资收益122亿元,同比增长390%,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72亿元(上年同期收益20.7亿元) [1] - 期末净资产2,793亿元,环比增长3.9%,债券贬值影响68.5亿元,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61.7亿元 [3] - 财险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6.3%/237.5%,环比提升5.3/4.9个百分点 [3]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493/511亿元,同比增速8.4%/6.0%/3.6%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动态市净率(P/B)1.08/1.01/0.95倍 [4] - COR改善趋势有望延续,承保利润或大幅增长;人身险NBV增速或随需求回暖提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