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倍斯特嘉槟汽水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超预期 燕京啤酒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11.03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11 15: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 [1] - 啤酒销量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 [1] - 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超过2024年全年10.56亿元水平 [1][8] - 扣非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39.91% [1] - 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同比增长45.4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42.99%,创上市以来单季度新高 [5] - 2020-2024年四年间营业收入增长34%,净利润增长4.4倍 [8] 产品结构 - 中高档产品收入55.36亿元,同比增长9.32%,占比提升至70.11%(去年同期68.54%)[3] - 毛利率51.71%,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 [4] - 燕京U8大单品2022年销量增长超50%,2023年增长36%,2024年达69.6万千升 [4] - 中高档产品矩阵包括狮王精酿、酒號原浆等 [4] - 2025年3月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实施"啤酒+饮料"双轮驱动战略 [4] 行业对比 - 2024年行业产量同比下降0.6%,仅为2013年高峰期的70% [7] - 2024年行业营收同比下滑5.7%,是食品饮料唯一负增长品类 [7] - 2025年1-6月行业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7] - 2024年公司营收146.67亿元(+3.2%),成为TOP5中唯一正增长企业 [7] - 2024年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 [7] 战略举措 - 持续推进九大变革,深化卓越管理体系、市场布局和供应链建设 [3] - 通过"啤酒+饮料"组合营销策略拓展消费场景和客群覆盖 [4] - 改革推进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和管理效率提升 [9] - 目标将"增长"和"变革"塑造为公司发展新标签 [8]
净利预高增、押注汽水业 燕京啤酒还有什么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亿元至11.37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扣非净利润9.26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长25%至35%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8.27亿元,净利1.65亿元,二季度净利预计8.97亿元至9.72亿元,环比增长显著 [3] - 2024年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扣非净利10.41亿元,同比增长108.03% [4] - 以2020年为基数,4年来营收增长约34%,净利增长约4.4倍 [4] - 2024年拟分配现金股利约5.36亿元,占当年净利的50.73%,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44.97亿元,平均分红率38.54% [5] 产品策略 - 明星产品燕京U8 2024年销量同比增31.40%至69.60万千升,2025年一季度增幅超30% [6] - 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从2020年59.81%提升至2024年67.01% [7] - 毛利率从2020年39.19%提升至2024年40.72%,净利率从2.61%升至9.03% [7] - 2025年3月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计划通过"啤酒+饮料"双轮驱动拓展市场 [9] 运营管理 - 2024年通过生产管理体系优化、集中采购议价、数字化跟踪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4] - 2024年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7.51%,人数减少1440人 [1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33亿元,同比大增49.02%,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下降27.10% [14] - 2024年存货13.56万千升,同比增长23.16%,存货周转天数达160天左右 [14] 市场布局 - 2024年华北市场营收占比53.4%,同比增长5.39%,华南占比26.23%,同比增长仅0.28%,西北市场营收同比下降12.52% [12] - 江苏华东燕京啤酒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燕京啤酒全资控股 [14]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滑0.6%,行业营收减少5.7% [5] - 碳酸饮料市场规模预计以8.58%速度增长,2027年有望达1622亿元 [10]
燕京啤酒2025上半年预盈超10.62亿 聚焦大单品中高档产品收入占超六成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2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0.62亿元至11.37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1][3] - 2024年营收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 [2][4] - 2020-2024年营收从109.28亿元增至146.67亿元(累计增长34%),净利润从1.97亿元增至10.56亿元(累计增幅超4倍) [1][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61.10%,创历史最佳开局 [3] 产品与战略 - 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0年59.81%提升至2024年67.01%,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 [1][4] - 核心单品燕京U8自2020年上市后年均增速超30%,2024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占啤酒业务收入35%),2025年一季度增速仍超30% [4] - 推出燕京V10、狮王精酿等中高端产品线,并跨界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首月进入5万家终端门店) [4][5] - 非啤酒业务2024年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2%),酸梅汤产品通过组合销售带动单店客单价提升15% [5] 品牌与市场 - 2025年品牌价值达2379亿元,较2023年(1805.75亿元)和2024年(2236.95亿元)持续提升 [3] - 通过东南亚代理商进入越南、马来西亚市场,2024年出口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0%) [4] - 计划深化高端化、国际化、数字化布局,推动民族品牌全球化 [5]
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浪潮,啤酒巨头纷纷涉足饮料市场,饮料大佬也反向加码酒饮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37
行业跨界现象 - 啤酒与饮料行业正经历双向跨界浪潮,传统边界逐渐模糊 [1] - 啤酒企业如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以低价策略抢占餐饮渠道 [1] - 饮料企业如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元气森林推出低度气泡酒"浪" [3] 市场潜力与增长 - 啤酒行业产量自2013年顶峰下降29.3%,2024年同比再降0.6% [7] - 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达18816.9万吨,同比增长7.5% [9] - 燕京啤酒茶饮料业务营收1.06亿元,同比增长48.43%,青岛啤酒旗下崂山产品销量增长74%和47% [11] 协同效应与渠道优势 - 啤酒企业利用现有渠道和工厂产能实现低成本跨界,如重庆啤酒在强势市场的分销优势 [12][13] - 啤酒与饮料在餐饮、商超渠道高度重合,可共享供应链和物流资源 [16] 消费趋势驱动 - Z世代追求健康与个性化,推动饮料企业跨界低度酒,如元气森林"0糖0脂"气泡酒 [15] - 消费偏好倒逼企业创新,通过低度酒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18] 跨界挑战 - 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与新品牌并存,夏季销量同比暴跌30%-80% [20][22] - 啤酒消费场景占餐饮、夜场渠道超60%,饮料企业需重构产品设计和渠道策略 [22][24] 战略布局关键 - 跨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捕捉场景变迁,而非简单延伸产品线 [24]
啤酒、饮料攻防战:互相卷进对方的赛道|新酒饮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9:02
新式酒饮市场扩容 - 酒业调整期持续演进,精酿啤酒、预调酒、无醇酒、果酒、米酒、西打酒、低度气泡酒、国产威士忌等新式酒饮持续扩容,成为酒业谋增量的重要方向 [1] - 酒企纷纷加码无酒精饮料等其他品类,打破酒水、饮料的界限 [1] - 鲜啤福鹿家以茶饮思路做精酿,推出6块6的鲜啤、9块9的IPA等低价产品,加快全国布局 [2][5] 啤酒企业跨界饮料 - 重庆啤酒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天山鲜果庄园汽水,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青岛啤酒整合崂山矿泉水、崂山可乐等饮料品牌 [6][9] - 啤酒与饮料在生产、渠道、供应链等环节高度协同,加码饮料业务有先天优势 [6]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收入接近1800亿元,切入碳酸饮料市场意味着找到另一个体量相当的天地 [12] 饮料企业反向加码酒饮 - 元气森林推出气泡酒"浪",东鹏饮料推出VIVI鸡尾酒,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也曾推出低度酒 [7][23][25] - 饮料企业的低度酒产品在市面上并未掀起水花,主要因目标消费群不清晰或市场投入不足 [26] - 5度以下的低度酒度数对男性消费者偏低且偏甜,5度以上预调酒需要较高费用投入铺货 [27] 行业竞争策略 - 啤酒企业从熟悉的既有业务出发,从优势市场拓展覆盖饮料品类 [16] - 低价是饮品的核心竞争指标,啤酒企业和饮料企业推新产品初期多掏费用换市场 [19][20] - 饮料行业门槛越来越低,3000箱定制生产降至1000箱,对产品创新迭代速度要求更高 [22] 未来发展展望 - 啤酒企业、饮料企业之间的攻防战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28] - 国外知名饮品企业的跨品类产品经历了漫长探索,但一旦抓住核心消费者就有机会成为长期热卖的大单品 [27]
燕京啤酒跨界布局无酒精饮料:一场供应链协同驱动的战略突围
新浪证券· 2025-05-21 13:49
公司战略 -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跨界布局无酒精饮料市场,已在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份上市,构建"啤酒+汽水"消费组合 [1] - 跨界战略基于生产端与渠道端的深度协同:汽水与啤酒在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仓储物流体系上高度兼容,30余个生产基地可直接用于汽水生产 [3] - 依托50万家餐饮终端网络,优先在火锅店、烧烤店等场景推广汽水产品,采用"啤酒主销、汽水补充"组合策略提升单店SKU渗透率 [3] 行业背景 - 中国啤酒行业连续十年波动下行,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9%,而碳酸饮料市场以8.58%年均增速扩张,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622亿元 [2] - 餐饮场景中无酒精饮品需求显著,火锅店每10桌顾客中有3桌需要非酒精饮品组合,Z世代对酒精接受度低于千禧一代 [2] - 头部酒企集体探索"去酒精化"路径,如百威英博的苏打水、青岛啤酒的咖啡饮料等 [6] 财务表现 - 2024年燕京中高端产品营收占比达67.01%,吨酒收入同比提升1.6% [4]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74%至10.5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正增长 [4] - 燕京U8大单品2024年销量69.6万千升,同比增长31.4% [3] 产品策略 - 汽水产品以"倍爽倍欢乐"为核心传播语,包装延续啤酒瓶经典造型,强化"本土健康标签" [3] - 产品定位差异化:口味以橙味、荔枝味为主,定价预计3-5元/瓶 [5] 竞争挑战 - 碳酸饮料赛道已形成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元气森林等巨头割据格局,本土品牌市占率不足30% [5] - 跨品类运营需应对啤酒与汽水在消费场景、营销逻辑上的差异,如汽水需更高频次品牌曝光与终端陈列 [5] - 品牌认知迁移难度大,需解决消费者对"啤酒企业做饮料"的固有认知 [5] 行业趋势 - 传统酒企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需求驱动"转型,探索品类延伸与场景创新 [6][7] - 行业进入"量稳价增"阶段,头部企业通过中高端产品提升吨酒收入 [4][6]
观酒周报|新规要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不得供烟酒;茅台本轮回购已完成2/3;富邑集团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8:51
酒业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香烟和酒类,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严格执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 [2] 茅台动态 - 贵州茅台截至5月16日累计回购股份264.21万股(占总股本0.2103%),回购金额达40.5亿元,已完成本轮回购计划(30亿-60亿元)的2/3,最高回购价1639.99元/股,最低1417.01元/股 [3] - 茅台集团与五粮液集团座谈,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行业周期调整,聚焦白酒年轻化、国际化发展,承诺"不内卷、不内战、不内耗" [4][5] 酒企战略与业务布局 -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瞄准餐饮终端非饮酒消费者需求,利用啤酒渠道协同优势切入火锅、烧烤等场景,预计2027年碳酸饮料市场规模达1622亿元(年均增速8.58%) [10][11] - 青岛啤酒表示不排除整合优质资产(如崂山可乐等饮料业务),强调啤酒主业仍有增长空间,同时布局非啤酒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13] - 泸州老窖否认停货传闻,称渠道正常供货备战端午销售,计划6月推出《三体》联名酒,持续探索年轻化产品如中式果酿酒、精酿啤酒等 [12] 行业趋势与业绩 - 张裕管理层表示国产葡萄酒市场短期未见起色但长期不悲观,公司仍将聚焦主业发展 [15] - 中国规上企业啤酒产量2023年同比下降1.9%,而碳酸饮料市场保持增长,燕京啤酒借汽水业务拓展新消费群体 [11] 国际酒企动态 - LVMH旗下酩悦轩尼诗计划全球裁员1200人(占员工总数10%),因葡萄酒及烈酒部门2025年Q1有机销售额下降9%,运营成本较2019年上涨35% [7] 人事变动 - 富邑集团CEO Tim Ford将离职,Sam Fischer(曾任帝亚吉欧高管)10月起接任 [8] - 上海贵酒副董事长陈琪辞职,仍代行董事长职责,公司正确定新人选 [9] 资本市场表现 - 杜甫酒业港股上市首日股价飙涨80%,公司名称由"中国环保能源"变更为"杜甫酒业集团" [6]
燕京啤酒谈推倍斯特汽水:聚焦餐饮现饮场景,优先切入火锅店、烧烤店、夜市等
财经网· 2025-05-15 18:03
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饮料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对饮品选择呈现多样化需求,尤其是餐饮终端非饮酒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酒精饮料 [1] - 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以8 58%年均增速持续发展,预计2027年达1622亿元 [1] - 2024年中国啤酒产量规模以上企业产量3590万千升,同比下降1 9% [1]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推出倍斯特汽水,瞄准细分赛道,迎合消费者需求 [1] - 选择汽水赛道因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潜力显著,头部企业在餐饮渠道快速崛起 [1] - 啤酒与汽水在生产设备、供应链、终端渠道(餐饮、商超)高度协同 [1] 渠道与品牌优势 - 利用分布全国的啤酒渠道网络,聚焦餐饮现饮场景,优先切入餐饮终端(火锅店、烧烤店、夜市等) [2] - 形成"啤酒+汽水"的消费组合,利用现有餐饮渠道快速铺货 [2] - 依托燕京啤酒品牌优势,绑定年轻群体,强化健康与本土标签 [2] - 结合年轻消费者畅饮汽水"倍爽倍欢乐"形成情感共鸣,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联系 [2]
青岛啤酒要卖黄酒了
搜狐财经· 2025-05-10 19:42
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 - 青岛啤酒拟以6.65亿元收购即墨黄酒100%股权 交易对价包括6.65亿元和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 [2] - 即墨黄酒注册资本5500万元 由新华锦集团持股45.45% 鲁锦集团持股54.55% 收购后将成为青岛啤酒全资子公司 [4] - 即墨黄酒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5% 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 总资产9.08亿元 净资产2.03亿元 [4] - 即墨老酒产品零售价多在30元左右 如八年陈酿730ml装售价36.9元 十年陈酿480ml装售价26.9元 [8] 收购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增强产业协同性 丰富青岛啤酒产品线 拓宽市场渠道 实现跨品类产品组合 [8] - 即墨黄酒与青岛啤酒同属发酵酒类 可在品牌推广 销售网络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8] - 通过收购拓宽业务领域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及股东利益 [9] 啤酒行业现状 - 2024年青岛啤酒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 销量753.8万千升同比下降5.9% [9] - 2024年国内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行业需求整体疲软 [11] - 啤酒巨头纷纷寻求多元化发展 华润啤酒收购白酒 燕京啤酒推出汽水产品 [11][12] 黄酒行业现状 - 2024年黄酒市场规模约210亿元 占酒类市场总量不到2% [13][14] - 黄酒消费场景单一 地域性强 分南北派系 即墨老酒为北派代表 [13] - 2024年黄酒上市公司业绩分化 古越龙山营收不足20亿元且净利润下降近50% 金枫酒业净利润下降近9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