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

搜索文档
全球首款干眼鼻喷药物走进中国医院 临床专家:不要把这个病当绝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8:56
干眼症市场概况 - 中国干眼症发生率从2013年的21%-30%上升至2024年的52.4%,中青年对屏工作者成为主力患者群体[2] - 国内干眼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1.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53亿元,四年复合增长率达16.5%[4] - 眼科门诊中干眼患者占比超30%,预计未来5-10年将升至40%[4] 创新药物进展 - 全球首款干眼鼻喷药物酒石酸伐尼克兰鼻喷雾剂(OC-01)国内定价599元/支,较美国售价600美元(约4200元)低86%,上市一年内在美开出超9.7万份处方[3] - 该药物通过激活鼻内三叉神经副交感通路增加原生泪液分泌,临床数据显示52%患者治疗4周后泪液分泌量提升≥10mm,疗效可持续12周[3] - 恒瑞医药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国内获批,专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OC-01形成差异化机制[9] - 爱尔康Tryptyr在美国获批,作为TRPM8受体激动剂可快速刺激自然泪液分泌[9] 治疗药物分类 - 专家共识将干眼治疗药物分为7类:人工泪液/促分泌剂/抗炎药/促修复药/全身非抗生素/抗生素/其他药物[4] - 人工泪液占据主流但无法完全模拟天然泪液成分,部分含防腐剂影响患者依从性[3] - 抗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效果最强但可能引发眼压升高,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为研发热点[10] 研发趋势 - 国内超10家药企布局干眼新药,包括远大医药/恒瑞医药/欧康维视生物/迪哲医药等[10] - 研发聚焦两大方向:1)优化人工泪液成分接近天然泪液并增强泪膜稳定性 2)开发靶向性更强的抗炎药物[10] - 发病机制研究从泪膜/角膜扩展到眼表微环境/泪腺/睑板腺等多系统,推动个性化治疗发展[11] 患者分层治疗 - 轻度患者(占比超80%)可通过行为干预/物理治疗或人工泪液缓解[8] - 中重度患者需联合抗炎治疗(如皮质类固醇)和促分泌剂(如OC-01)以打破炎症-损伤循环[8] - 阶梯疗法下轻中度患者有望实现"功能治愈",逐步减少用药依赖[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