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保健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变迁的国际经验
国海证券· 2025-11-05 19:35
服务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 经济体普遍经历从非耐用品到耐用品再到服务消费的转型,反映从物质到精神需求的递进[5] - 日本1993年服务消费占比彻底反超商品消费,2024年家庭服务消费支出是商品消费的1.4倍[7] - 美国1970年服务消费支出首次超过商品,2024年服务消费占比达68.5%[9] -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关键节点,2024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总消费46.1%[10] - 1944-2024年美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从21.4%升至46.5%,增加25.1个百分点[11] 服务消费带动就业增长 - 日本1981-2001年服务业从业人数从1055万人增至1764万人,增幅67.2%,占比提升8.9个百分点[57] - 美国1939-2024年服务业从业人数从1538.7万人增至11370.9万人,增幅639.0%,占比提升22.76个百分点[62] - 美国新兴服务行业(信息业、金融活动、私立教育和保健服务)从业人数从401.1万人增至3908.1万人,增幅874.3%[66] 服务消费发展方向 - 日本2024年家庭服务类消费支出前三为交通和通信(13.4%)、文化娱乐(10.2%)、医疗保健(5.1%)[72] - 中国2013-2024年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占比从10.6%提升至11.3%,医疗保健从6.9%提升至9.0%[89]
agilon health(AGL)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5 06: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14.4亿美元,医疗利润为负5700万美元,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负9100万美元 [4] - 第三季度医疗利润为负57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负5800万美元 [19] - 第三季度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负91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负9600万美元 [19] - 重新发布的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中点为:营收58.2亿美元,医疗利润500万美元,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负2.58亿美元 [6] - 2025年全年医疗利润指引区间为负5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指引区间为负2.7亿美元至负2.45亿美元 [23] - 第三季度末现金及有价证券为3.11亿美元,表外ACO实体持有现金1.72亿美元 [20] - 预计2025年末现金余额约为3.1亿美元,其中包括ACO实体持有的约6500万美元 [23] - 预计2026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现金至少为1亿美元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末Medicare Advantage会员数为50.3万名,去年同期为52.5万名 [17] - 第三季度ACO REACH会员数为11.5万名,去年同期为13.2万名 [17] - 2025年全年Medicare Advantage会员数预计在50.3万至50.6万之间,ACO模式会员数预计在11.3万至11.5万之间 [22] - ACO REACH项目本季度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800万美元,超出预期 [20] - 在实施虚拟药房解决方案的市场中,约50%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30% [12] - 当虚拟药房解决方案与过渡期心脏病护理结合时,30天再入院率低于5%,而全国平均水平约为20% [13] - 公司已将MA人群中新发住院心力衰竭诊断率从2024年的18%降至2025年的5%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风险调整收入低于预期的影响约为1.5亿美元 [18][23] - 已退出市场对第三季度产生200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对2025年全年影响约为6000万美元 [19][23] - 上半年医疗成本趋势约为5.7%,第三季度记录的成本趋势略高于6% [19] - 上半年成本趋势重述后表现良好,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有所下降 [36] - 约75%的Agilon会员预计将处于四星及以上评级的计划中,高于2026支付年度的71%,整体Medicare Advantage市场该比例为65% [11] - Agilon在2026年星级评定中,各市场综合平均达到4.2星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正采取更严格的支付方合同管理方法,包括减少Part D风险敞口、扩大质量激励、改善Part C经济条款以及通过更好信息缩小补充福利风险 [9] - 公司准备对福利设计和定价与市场动态不符的支付方采取果断行动,这可能导致会员数减少,但专注于盈利性增长 [9][10] - 公司正在优化成本结构以适应当前市场动态,包括更平衡的近期增长前景,通过集中职能、实施技术和与PCP合作伙伴结盟,减少了人员编制和资本需求 [14] - 这些运营费用举措预计将在2026年减少约3000万美元的成本 [15][24] - 公司正在利用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的临床路径来改善护理,例如心力衰竭和姑息治疗项目,并计划在2026年扩大COPD和痴呆症试点项目 [11][13][50] - 增强的数据管道现已覆盖约80%的会员,提供更及时的直接支付方数据馈送,包括经过验证的成员级临床和索赔数据以及风险评分 [7][18] - 公司预计2026年将成为一个强劲的转型踏脚石,拥有改善的预测能力、更低的波动性以及显著的内外部市场推动的有利因素 [4][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6年预计将出现多个有利因素,包括9%的基准费率增长、更协调的支付方合同以及纪律性的成本行动 [24] - 基于对支付方投标的初步审查,预计支付方将为盈利性进行投标设计,包括提高保费、自付额和最高自付限额,并减少补充福利,这预计将对2026年的成本趋势产生积极影响 [9][25] - 公司对2026年业绩改善持乐观态度,预计医疗利润起点为1.35亿美元,其中包括2025年风险调整贡献低于预期的约1.5亿美元 [23] - 公司相信其负担疾病项目和临床路径计划将带来超越B28最后一年影响的效果 [27] - 行业环境仍然充满挑战,但公司采取的措施预计将对2026年及以后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9] - 鉴于当前股价,公司预计将进行并股,并计划在2026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寻求股东批准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仍在进行首席执行官遴选工作,已有优秀候选人,进程对所有候选人开放 [35] - 公司日常由执行董事长办公室管理,专注于关键优先事项和目标,以确保2025年强劲收官和2026年良好开局 [36] - 公司正与支付方就2026年合同进行积极谈判,已就相当一部分合同达成基本商业条款,最终细节将在第四季度完成 [46][47] - 谈判得到医生合作伙伴的广泛支持,他们在社区中拥有患者关系,协助向支付方传达信息 [48] - 公司不预计《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会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5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ACO REACH项目在2026年因风险走廊收窄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抵消,这是否会与ACO REACH合作伙伴产生摩擦 [30] - 风险调整的重新基准化对公司而言意义更为重大,ACO REACH项目的几项变更预计会带来较低的经济效益,但该项目仍将贡献非常好的利润 [31] - 公司正在审查其ACO,并决定哪种模式更优,已决定将部分ACO转入MSSP项目,因为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在2026年会更佳,但未具体说明影响规模 [31] 问题: 关于可能退出支付方合同的范围和规模,是否包括整个市场退出,还是仅针对特定支付方 [32] - 目前处于合同谈判中期,关键要点是公司采取非常严格的方法,如果经济效益与所创造价值不匹配,则不必与该支付方合作 [33] - 部分会员可能转移到该市场的其他支付方,或转为护理协调收费安排,任何会员数减少最终都将有利于公司的医疗利润和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但无法量化具体规模 [33] - 公司已向支付方明确其医生合作伙伴在星级计划和关闭护理缺口方面创造的价值,并明确合同是基于未来而非历史关系,以及更规范的趋势和利用率,部分合作伙伴支持此目标,但公司专注于实现盈利和期望的利润 [34] 问题: 关于首席执行官搜寻的更新,以及是否已决定内部或外部候选人 [35] - 首席执行官遴选过程已有优秀候选人,进程对所有候选人开放,对进展和时机感到满意,但未预测结束时间 [35] - 在没有永久首席执行官期间,执行董事长办公室每日开会,专注于关键优先事项和目标,以确保2025年强劲收官和2026年良好开局,这不是临时看管,而是积极参与和专注执行 [36] 问题: 关于第三季度医疗成本趋势的亮点以及第四季度的展望 [36] - 趋势亮点与过去几个季度一致,主要是住院和Part B肿瘤药物支出较高,住院费用也略高 [36] - 上半年医疗成本趋势重述后表现良好,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有所下降,略高于5.5%的中段范围 [36] - 第三季度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方法,记录在略高于6%的低位,由于季度结束后已付赔款数据有限,需观察第四季度该估算如何演变 [36] 问题: 关于ACO REACH实体所需的最低现金金额,以及2026年末现金余额中ACO REACH层面的考量 [37] - 第三季度末REACH实体持有1.72亿美元,第四季度进行现金结算后,预计将降至约6500万美元 [37] - 2025年末预计现金余额3.1亿美元包括这6500万美元,2026年末现金余额预计至少1亿美元也包括ACO REACH实体的现金 [37] - 没有要求必须将资金留在REACH实体中,主要是出于税务效率考虑,但公司需要时可以使用这些资金 [37] 问题: 关于剩余28%会员的风险收入影响高于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其对2026年的潜在影响 [38] - 影响主要来自一个在2024年新增的支付方,且没有其2023年的数据,这使得估算更具挑战性 [38] - 好消息是该支付方现已纳入增强的数据管道,公司现在有能力计算成员级风险评分,这与一年前相比是重大改进,为2026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38][39] 问题: 关于CMS对ACO REACH计划内2025年按服务收费趋势的估算,以及支付方投标设计作为2026年有利因素的具体情况 [40] - 最新的按服务收费成本趋势数据为8.5% [41] - 投标细节因支付方而异,但总体趋势是"为利润定价",包括提高最高自付额等杠杆,在整个业务范围内预计将对2026年产生积极影响,但并非所有支付方都相同 [41] 问题: 关于2025年从姑息治疗和心力衰竭项目中预期的节省,以及这些项目是带来一次性提升还是持续的利润增长 [42] - 许多临床项目在2024年末或2025年初实施,因此存在爬坡期,部分效益将累积到2026年,但未提供具体的每会员每月节省金额 [43] - 这些项目旨在减少医疗支出和改善疾病负担识别,将是永久性项目,持续产生价值,并会不断迭代改进 [43] - 公司将通过丰富数据集和AI算法来持续进步,以识别未检测到的疾病负担,并预计在未来推广其他项目 [44] 问题: 关于提供商方合同是否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风险分担方面,以及这是否会改变提供商方的接受度 [45] - 提供商方合同没有变化,提到的3000万美元运营节省中包括与医生合作伙伴的激励调整,但这部分占比较小 [45] - 3000万美元节省中约一半来自公司管理费用,另一半来自市场运营成本,医生激励部分相对较小 [46] 问题: 关于支付方合同错配是更集中于小型地区健康计划还是大型国家运营商,以及目前有多少会员已签订2026年合同 [46] - 合同错配是市场层面的问题,需要分析每个市场的福利设计及其影响,而非广泛适用于某个支付方 [46] - 约50%的合同需要续签,已与相当一部分支付方就基本商业条款达成大致协议,但最终细节待定,预计第四季度完成大部分工作,并在年终财报电话会议上更新 [46][47] - 谈判得到医生合作伙伴的广泛支持,他们在社区中协助向支付方传达信息 [48] 问题: 关于2026奖金年星级评定的波动性,如果支付方合作伙伴星级下降,该不利因素是否会转嫁给公司,或者公司是否能获得公平的保费增加以抵消 [49] - 星级评定是合同谈判的关键组成部分,公司寻求对合作伙伴总体合理的经济效益,这是严格管理方法的一部分 [49] 问题: 关于临床项目从试点到永久推广的阶段和时间安排,基于姑息治疗的成功,更广泛推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节省,以及2026年是否计划推出新的试点项目 [50] - 试点阶段通常为6到8个月或更长,以验证项目能改善会员护理,然后按市场分阶段推广,从可能产生最大价值的市场开始 [50] - 计划在2026年将COPD和痴呆症试点推广到更多市场,新的试点也在考虑中 [50] - 所有项目均与合作伙伴协商开发,并由网络咨询委员会审查和认可,公司从心力衰竭项目的推广中积累了经验 [51][52] 问题: 关于《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是否预计对Medicare方面业务产生影响 [52] - 不预计该法案会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52] 问题: 关于主要支付方合作伙伴Humana专注于2026年福利稳定性,这对公司明年医疗成本的影响,以及公司业务的最低营运资金要求 [53] - Humana的情况已包含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公司会分析其各市场的福利设计,并寻求总体合理的经济效益,此流程适用于所有支付方 [53] - 关于最低营运资金要求,未提供具体数字,建议后续跟进 [54]
Here’s What Makes Graham Holdings Co. (GHC) a Good Investment?
Yahoo Finance· 2025-11-04 21:16
投资组合表现 - 第三季度美国股市因美联储降息、稳健的企业盈利和对人工智能的热情而继续上涨[1] - 伦敦公司小盘策略投资组合在第三季度升值1.9%(净收益2.4%)[1] - 同期罗素2000指数涨幅为12.4% 投资组合表现显著落后于基准指数[1] 格雷厄姆控股公司(GHC)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多元化控股企业 截至2025年11月3日股价为每股1,036.52美元 市值为45.22亿美元[2] - 其一个月回报率为-5.47% 但过去52周股价累计上涨20.50%[2] - 2025年第二季度末有20只对冲基金投资组合持有该公司 数量与前一季度持平[4] 格雷厄姆控股公司(GHC)业务表现与前景 - 公司因强劲的第二季度业绩表现超越基准 主要驱动力为卡普兰教育的稳健增长和医疗保健板块的持续扩张[3] - 股价可能受益于广播电视并购监管可能放松的预期 这可能有利于未来电视台的货币化或地方整合[3] - 公司受到认可的优势包括其受托人领导力、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向股东返还资本的良好记录[3]
今年1-9月波黑服务业年化核心通胀率为4.33%
商务部网站· 2025-11-01 00:40
通胀整体表现 - 2024年1月至9月波黑服务业年化核心通胀率为4.33% [1] - 同期服务业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化涨幅为4.84% [1] 月度通胀影响因素 - 9月份单月通胀受电话和传真服务价格影响最为显著 [1] - 电话和传真服务价格的实际涨幅过低,未对1-9月核心通胀整体走势产生实质影响 [1] 核心通胀主要驱动因素 - 医疗保健服务价格是维持1-9月核心通胀率持续走高的最主要推手之一 [1] - 酒店及餐饮服务价格是维持1-9月核心通胀率持续走高的另一最主要推手 [1] - 个人护理服务价格同样录得上涨,且因价格权重较高对核心通胀产生显著影响 [1]
Cigna (CI) Q3 Earnings: Taking a Look at Key Metrics Versus Estimates
ZACKS· 2025-10-30 22:35
财务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695.7亿美元,同比增长9.2% [1] - 季度每股收益为7.83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51美元 [1] - 营收超出市场共识预期671.6亿美元,实现3.59%的惊喜 [1] - 每股收益超出市场共识预期7.70美元,实现1.69%的惊喜 [1] 关键运营指标表现 - 信诺医疗的医疗护理比率(Medical Care Ratio)为84.8%,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84.2% [4] - 药房索赔量达5.58亿次,高于分析师预估的5.466亿次 [4] - 国际健康业务的医疗客户覆盖人数为171万,略高于分析师预估的170万 [4] - 总医疗客户覆盖人数为1806万,与分析师的预估完全一致 [4] 各业务板块收入分析 - Evernorth健康服务业务收入为60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并超出分析师预估的571.7亿美元 [4] - 药房业务收入为5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6.1%,超出分析师预估的531.4亿美元 [4] - 费用及其他收入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超出分析师预估的42.9亿美元 [4] - 净投资收入为2.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74.1%,但低于分析师预估的2.4597亿美元 [4] - 信诺医疗业务收入为109.3亿美元,同比下降18%,与分析师的109.5亿美元预估基本持平 [4] - 保费收入为90.8亿美元,同比下降20.6%,略高于分析师预估的90.3亿美元 [4] 细分保费收入 - 信诺医疗的保费收入为89.4亿美元,同比下降20.9%,与分析师的90亿美元预估基本一致 [4] - 美国商业自留停损保费收入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与分析师的19.2亿美元预估基本一致 [4] 股价表现与市场比较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上涨2.6%,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3.6% [3] - 公司股票目前被列为第三级(持有),预示其近期表现可能与整体市场同步 [3]
美国7月CPI数据点评:通胀温和,无碍降息
长江证券· 2025-08-13 13:12
通胀数据表现 - 7月美国整体CPI同比增速持平前值2.7%,低于预期的2.8%[6] - 核心CPI同比增速升至3.1%,略高于预期的3.0%[6] - 整体CPI环比涨幅降至0.2%,核心CPI环比增速升至0.3%[9] 分项通胀变化 - 食品CPI环比增速归零,家庭食品价格由升转降,非家庭食品价格涨幅收窄[9] - 能源CPI环比增速显著放缓至-1.1%,能源商品和能源服务价格均由正转负[9] - 核心商品CPI环比增速维持在0.2%,其中二手车CPI环比增速升至0.5%[9] - 核心服务CPI环比增速回升至0.4%,住房通胀稳定在0.2%[9] 降息预期 - 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概率从85.9%升至92.2%[9] - 短期内就业走弱、通胀温和,9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9] - 四季度《大美丽法案》或承托经济,但12月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9]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存在超预期可能性,关税影响未完全显现[40]
服务业通胀“再点火” 美国7月核心CPI增速冲至1月以来峰值
智通财经· 2025-08-12 21:33
通胀数据 - 美国7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3% 创1月以来最大涨幅 同比涨幅升至3.1% [1] - 整体CPI环比上涨0.2% 低于6月的0.3% 同比上涨2.7% 与6月持平 [1] - 不包括能源的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4% 创今年以来最大涨幅 机票价格出现三年来最大跳涨 医疗保健和娱乐服务价格同步上行 [4] - 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商品价格涨幅温和 受关税影响的玩具 体育用品及家居用品价格增速较上月放缓 [4] 市场反应 - 美国国债市场上涨 交易员押注美联储下月降息 美元指数下挫 标普500指数期货震荡上行 [4] 服务业成本 - 住房成本作为服务业最大组成部分 7月居住类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2% 住宅成本稳定 酒店住宿价格回落 [5] - 美联储重点监测的另一项服务业指标(剔除住房和能源)上涨0.5% 创2024年初以来最大涨幅之一 [6] 政策影响 - 服务业成本再度加速上涨 凸显抑制通胀的持久难度 消费者需求可能加剧服务业通胀压力 [4] - 美联储官员正就关税对商品价格的持久通胀压力展开辩论 尽管特朗普呼吁降息 但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以观察实际影响 [4] - 上周几乎所有国家实施更高关税 可能持续施压未来通胀数据 [6] 薪资与消费 - 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时薪同比增长1.4% 较6月有所回升 [6] - 部分企业因担心消费者缩减开支暂缓提价计划 [6] 数据采集问题 - 劳工统计局暂停内布拉斯加州 犹他州和纽约州各一个城市的CPI数据采集 其余72个地区样本采集量平均缩减15% [7] - CPI数据中"跨单元估算"占比从5月的30%骤升至6月的35% 跨单元估算占比从2024年6月的8%持续攀升 [7][8] - 预算削减和人员压缩导致CPI分项数据采集暂停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开支和公务员裁员加剧问题 [7]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向(美团研究院)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11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 - 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投资型、精神享受型进阶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 -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进入加速增长期,美国1979-1990年服务消费占比从53.5%升至60.8%,2024年达68.5%[1] - 日本1985年服务消费占比首次超过商品消费,1995年达57.3%[1] 消费结构变迁三阶段特征 - 生存保障型消费占比非线性下降,呈现"外部化"和"服务化"趋势,如美国家政服务支出增速14.2%高于消费总支出增速9.6%[2][13] - 发展投资型消费中医疗保健与教育重要性凸显,1970-1990年美日该类消费占比分别提升8.8和0.8个百分点[2] - 精神享受型消费在人均GDP 1-2万美元阶段占比提升,日本1990-2010年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从9.7%升至11.0%[21] 中外服务消费结构对比 - 2020年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约37%,远低于美国(超60%)和日本(近60%)[2] - 中国医疗保健消费占比12.2%低于美德日韩平均23.7%,餐饮住宿(5.8%)和休闲娱乐(1.4%)占比也偏低[24][25] - 教育支出占比14.1%高于四国平均12.4%,但对其他服务消费有挤出效应[24][26] 中国服务消费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支撑,扩大覆盖品类,制定专项资金方案[3] - 激发民生领域消费活力,丰富餐饮休闲娱乐供给,促进医疗健康融合,发放家政补贴[3][29] - 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引入大数据工具,建立即时数据平台[31]
Cigna (CI) Q2 Earnings: How Key Metrics Compare to Wall Street Estimates
ZACKS· 2025-07-31 22:3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6713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1] - 每股收益720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672美元 [1] - 营收超出Zacks共识预期709% 共识预期为6269亿美元 [1] - 每股收益超出共识预期084% 共识预期为714美元 [1] 关键业务指标 - 医疗护理比率(Medical Care Ratio)为832% 与分析师平均预期一致 [4] - 总医疗客户数达1805万 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792万 [4] - 美国医疗客户数1636万 高于预期的1623万 [4] - 国际健康医疗客户数169万 与预期持平 [4] 收入构成 - 药房业务营收5365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远超分析师预期的4916亿美元 [4] - Evernorth健康服务营收5783亿美元 同比增长167% 高于预期的5443亿美元 [4] - Evernorth药房业务营收5399亿美元 同比增长169% 超过预期的5133亿美元 [4] - 医疗保费收入899亿美元 同比下降215% 略高于预期的887亿美元 [4] - 总保费收入916亿美元 同比下降201% 高于预期的87亿美元 [4] - 费用及其他收入41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4% 超过预期的405亿美元 [4] - 医疗业务总收入108亿美元 同比下降182% 与预期的1078亿美元基本持平 [4] - 净投资收益236亿美元 同比下降265% 高于预期的21984亿美元 [4]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下跌7%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27% [3] - 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示短期表现可能与大盘同步 [3]
联合医务(00722.HK)6月19日收盘上涨6.74%,成交17.0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28
市场表现 - 6月19日港股收盘,联合医务股价上涨6.74%至0.475港元/股,成交量36.2万股,成交额17.09万港元,振幅8.9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95%,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2.1%,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8.2%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3.44亿元,同比减少1.22% [2] - 归母净利润1662.06万元,同比增长14.55% [2] - 毛利率92.51%,资产负债率34.61% [2]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1.64倍,行业中值0.36倍 [3] - 联合医务市盈率8.41倍,行业排名第10位 [3] - 同业比较:巨星医疗控股0.33倍、京玖康疗0.38倍、永胜医疗4.25倍、环球医疗4.64倍、瑞慈医疗5.2倍 [3]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0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代号722.HK),香港及澳门领先医疗保健平台 [4] - 业务涵盖个人医疗保健服务、企业医疗福利计划管理及内地家庭医生培训 [4] - 2020年度年就诊人次超135万,旗下80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覆盖港澳及内地主要城市(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