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服务
搜索文档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
搜狐财经· 2025-11-19 07:09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服务消费表现亮眼。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 增长9.6%。今年9月,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提出,"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把握升级趋势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扩大服务消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服务消费未来发展潜力? 谭永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 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升级趋势 日益明显,正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需充分认识发展服务消费的重大意义及其发展潜力,坚持扩大 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扩大服务消费是扩内需的现实需要。商品消费多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主,边际效用会逐步递减,如居民 不会在短时间内重复购买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更强调情感和体验层面的满足,具有持续 升级和反复消费的特性,这 ...
南昌市岁颖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8 12: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南昌市岁颖珠宝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郭小勇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万人民币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公司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为珠宝首饰零售、批发、回收修理服务及金银制品销售 [1] - 业务拓展至互联网销售、市场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及广告设计发布等多元化服务 [1] - 涵盖文化艺术相关服务,包括文化娱乐经纪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及工艺美术品销售 [1] - 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网络技术服务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涉及企业服务与咨询,如企业管理咨询、咨询策划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及会议展览服务 [1] - 公司可开展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及采购代理服务 [1]
新财观 | 如何提升消费?——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变迁的国际经验
新华财经· 2025-11-06 10:30
文章核心观点 - 经济体发展普遍经历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历史性跨越,反映出需求从物质基础到品质体验的递进 [1] - 服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占比快速提升 [2] - 服务消费因其劳动密集属性及催生新业态的能力,对就业增长带动效应显著 [3] - 不同经济体服务消费的发展方向存在差异,如日本的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美国的互联网、医疗、高奢服务 [4] - 中国正处于向服务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医疗保健和文体娱乐等领域发展空间较大 [5] 消费结构变迁历史路径 - 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消费核心是非耐用品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 [1] - 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后,居民消费支出重心转向耐用品,如日本1960年代后期 [1] - 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居民开始注重内心感受和体验感,转向服务消费主导 [1] - 日本于1989年服务消费占比首次与商品消费持平,1993年彻底反超,1990年家庭服务消费支出是商品的1.2倍,2024年升至1.4倍 [1] -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服务消费支出首次超过商品,2024年服务消费占比达到68.5% [1] 人均GDP与服务消费升级 -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节点,标志着居民消费向“发展享受型”转型加速 [2] - 1970年美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50.7%时人均GDP为5233美元,2024年服务消费占比升至68.5% [2] - 1992年日本居民服务消费占比50%时人均GDP为31993美元,2024年服务消费占比为55.8% [2] - 当前中国人均GDP处于1万到2万美元区间,是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 [2] - 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56.6%,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9.9%,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46.1% [2] 服务消费对GDP的带动效应 - 1944-2024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从48.4%升至67.9%,增加19.5个百分点 [2] - 同期美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从21.4%升至46.5%,增加25.1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引擎 [2] 服务消费带动就业增长 - 服务消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显著高于商品制造业,能带动大量传统就业 [3] - 服务消费催生新业态与细分岗位,带动新兴就业,如美国信息业、金融活动、私立教育和保健服务从业人数从1939年401.1万人增至2024年3908.1万人 [3] - 服务消费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间接带动就业,如日本老龄化推动医疗护理需求,带动相关上下游就业 [3] -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990年12.2%升至2024年29.8%,直接推动医疗健康、日常照护等就业 [3] 服务消费重点发展方向 - 日本家庭服务类消费支出中,占比前三分别为交通和通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 [4] -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人口老龄化,使得家庭将更多钱投入到教育、医疗保健、娱乐、旅游等服务性消费中 [4] - 美国婴儿潮一代消费焦点转向医疗、养老及财富管理,千禧一代注重体验轻物质的消费观念 [4] - 美国贫富差距大,富豪群体规模大,带动了部分高奢服务消费 [4] - 中国随着老龄化深化和居民健康理念提升,医疗保健发展空间大 [5] -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向发展型、享受型、体验型转变,服务场景创新带动文体娱乐发展 [5] - 2013-2024年,中国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占比由10.6%提升至11.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由6.9%提升至9% [5]
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变迁的国际经验
国海证券· 2025-11-05 19:35
服务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 经济体普遍经历从非耐用品到耐用品再到服务消费的转型,反映从物质到精神需求的递进[5] - 日本1993年服务消费占比彻底反超商品消费,2024年家庭服务消费支出是商品消费的1.4倍[7] - 美国1970年服务消费支出首次超过商品,2024年服务消费占比达68.5%[9] -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关键节点,2024年中国服务消费占总消费46.1%[10] - 1944-2024年美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从21.4%升至46.5%,增加25.1个百分点[11] 服务消费带动就业增长 - 日本1981-2001年服务业从业人数从1055万人增至1764万人,增幅67.2%,占比提升8.9个百分点[57] - 美国1939-2024年服务业从业人数从1538.7万人增至11370.9万人,增幅639.0%,占比提升22.76个百分点[62] - 美国新兴服务行业(信息业、金融活动、私立教育和保健服务)从业人数从401.1万人增至3908.1万人,增幅874.3%[66] 服务消费发展方向 - 日本2024年家庭服务类消费支出前三为交通和通信(13.4%)、文化娱乐(10.2%)、医疗保健(5.1%)[72] - 中国2013-2024年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占比从10.6%提升至11.3%,医疗保健从6.9%提升至9.0%[89]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专家点评)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4
服务消费增长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1] - 扩大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1] - 服务消费连接经济和民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1] 服务消费市场潜力 - 行业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空间大且成长性好 [1] - 养老育幼和医疗健康等服务领域潜力巨大 [1] - 新型城镇化加快带动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居住服务等新需求 [1] 技术驱动服务消费 - 移动支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服务领域加快应用 [1] - 新技术为扩大服务消费注入新活力 [1]
菏泽惠民消费展激发“双节”经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09 11:24
活动概况 - 2025菏泽国庆汽车惠民消费文化展于10月2日至4日在菏泽大剧院牡丹广场举行,为期3天 [2] - 活动由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指导,菏泽日报社主办 [2] - 活动为国庆、中秋"双节"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有效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2] 展会现场情况 - 展会打造多元消费与文化体验场景,现场音乐激昂、人流如织 [2] - 尽管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众多市民仍穿行于汽车、食品、游乐等各类展位间,询价比选、试用体验,气氛热烈 [2] - 展会选址优越、展品丰富、服务周到、促销力度大,获得广泛好评 [2] 汽车展区表现 - 汽车展区人气格外火爆,不少市民驻足详细了解车辆性能、配置与价格 [2] - 销售人员耐心解答疑问,推出多项购车优惠,并提供专业建议,有效拉动汽车消费 [2] 其他展区表现 - 在食品、文化娱乐等展区,工作人员积极介绍产品特色,市民踊跃咨询选购 [2] - 现场欢声笑语与动感音乐交织,充满浓厚节日氛围,成功将"假日人气"转化为"消费热情" [2] 配套活动 - 10月3日上午,菏泽报业小记者团在牡丹广场举办"百米长卷绘祖国"大型公益活动 [2] - 小记者手持画笔描绘家乡发展变迁,抒发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为消费展增添人气与活力 [2] 展会品牌影响力 - 菏泽惠民消费文化展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凭借鲜明主题、可靠质量与丰富内容,成为促进市民文化生活、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平台 [3] - 展会逐步成长为菏泽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消费文化品牌 [3]
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9
政策核心目标与特点 - 政策核心目标为扩大服务消费,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提出五方面19项任务举措 [1] - 政策特点体现为三个坚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相结合 [1][2] 惠民生与促消费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 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1]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1] -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1] 优化供给与激发需求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2] - 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支持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2] - 在需求侧加强消费信贷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增加服务消费时间以增强消费意愿和能力 [2] 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 对外开放方面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对外开放方面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等市场 [2] - 对内放开方面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限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 [2]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3] - 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并拓宽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以增强资金供给能力 [3] 服务供给提质扩容方向 - 推动企业向“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鼓励企业打造消费新场景 [3] - 推动行业向“优”,依托职业院校和龙头企业增加高技能服务人才供给,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4] - 推动市场向“活”,扎实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发挥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作用 [4][5]
宏观深度报告:2025重振消费之路(四)
平安证券· 2025-08-13 21:59
服务业与消费的联动机制 - 服务业最终使用中78.5%流向消费领域,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35.5%,农村居民消费占8.4%,政府消费占34.6%[12][15] - 服务业增加值52.9%流向劳动报酬,高于工业的34.8%,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劳动报酬占比高达74%[23][25] - 服务业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员62.4%,高于其在GDP中60.5%的占比,每亿元GDP吸纳就业人数显著高于制造业[27][28] 服务业发展短板与国际比较 - 中国医疗和社会保障行业占GDP比重2.6%,远低于样本国家7.2%的平均水平[38] - 住宿餐饮业占GDP比重1.8%,低于样本国家2.6%的平均水平[38] - 文化体育娱乐业占GDP比重0.7%,显著低于样本国家2.5%的平均水平[38] 服务消费结构特征 - 2024年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46.1%,居住分项占比22.2%[42] - 饮食服务和医疗服务是最大服务分项,分别占居民消费支出7.5%和6.7%[43] - 文化娱乐消费占比3.1%,较OECD经济体均值低5.4个百分点[48][49] 政策建议方向 - 医疗养老领域建议财政补贴养老机构建设,并向中低收入老人直接发放补贴[51][56] - 文娱旅游行业需增加政府文化事业投入,2024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支出同比下降4.8%[60][64] - 住宿餐饮行业74%从业人员为个体户,建议通过税费减免和消费券刺激需求[65][66]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方向(美团研究院)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11
服务消费结构演进的国际经验 - 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投资型、精神享受型进阶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 -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进入加速增长期,美国1979-1990年服务消费占比从53.5%升至60.8%,2024年达68.5%[1] - 日本1985年服务消费占比首次超过商品消费,1995年达57.3%[1] 消费结构变迁三阶段特征 - 生存保障型消费占比非线性下降,呈现"外部化"和"服务化"趋势,如美国家政服务支出增速14.2%高于消费总支出增速9.6%[2][13] - 发展投资型消费中医疗保健与教育重要性凸显,1970-1990年美日该类消费占比分别提升8.8和0.8个百分点[2] - 精神享受型消费在人均GDP 1-2万美元阶段占比提升,日本1990-2010年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从9.7%升至11.0%[21] 中外服务消费结构对比 - 2020年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约37%,远低于美国(超60%)和日本(近60%)[2] - 中国医疗保健消费占比12.2%低于美德日韩平均23.7%,餐饮住宿(5.8%)和休闲娱乐(1.4%)占比也偏低[24][25] - 教育支出占比14.1%高于四国平均12.4%,但对其他服务消费有挤出效应[24][26] 中国服务消费发展建议 - 强化政策支撑,扩大覆盖品类,制定专项资金方案[3] - 激发民生领域消费活力,丰富餐饮休闲娱乐供给,促进医疗健康融合,发放家政补贴[3][29] - 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引入大数据工具,建立即时数据平台[31]
优化供给质量,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6:52
消费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1] - 从商品零售看 我国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 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已是美国的1.6倍 [1] - 汽车、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等销量全球第一 物质供给日益丰富且质量快速提升 [1] 消费结构转型与潜力 -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 1万到2万美元区间 消费需求加速分化 消费结构加快转变 [1] -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占比达46.1% 较发达经济体60%以上仍有差距 [2] - 服务消费优质供给短缺 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有待提升 高品质住房医疗教育供给不足 [2] - 年轻一代更重视情绪价值和精神体验 但当前支付能力相对较弱 [3]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地方政府过去更重视基建地产与制造业投资 服务业发展积极性不足 [2] - 服务业属于轻资产和慢变量 发展滞后影响了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2] - 消费观念上 传统储蓄偏好仍存 服务消费更关注效率和成本而非体验 [3] - 文娱消费比重和旅游住宿服务消费偏低 精神体验类消费增长空间大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1] -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地方政府需投入更多政策性资源引导市场创新 [4] - 重点发展健康、养老、托育、赛事、文娱等服务消费 激励新兴服务业投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