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5S Pro

搜索文档
再投2000亿,雷军还想赌一次
投中网· 2025-05-29 14:56
小米重启造芯业务 - 公司发布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已搭载于小米15S Pro和小米Pad 7 Ultra [2] - 业内评价该芯片为全球顶级序列SoC,采用台积电3nm N3E工艺,CPU部分采购Arm设计,GPU部分采购Imagination的Immortalis-G925型号 [3][7] - 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团队规模超2500人,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 [6][16] SoC芯片技术特点 - SoC芯片包含基带芯片、CPU、GPU、DSP、ISP等重要IP模块,核心作用是统筹手机运算、通信、影像等功能 [4] - 研发旗舰SoC芯片成本高昂,若销量仅100万台,单台芯片研发成本超1000美元 [5] - 公司计划未来5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 [7] 公司造芯历史 - 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发布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成为全球第4家能造芯的终端手机厂商 [9] - 初期团队仅20人,3年投入超10亿元,团队扩至200人 [9] - 第二代芯片澎湃S2研发遇挫,业务转向IoT芯片,保留"小芯片"研发路线 [9][10] 重启战略背景 - 2021年公司确定两大战略:造车和重启手机SoC芯片业务 [5][14] - 重启造芯是为支持高端化战略,计划至少投资10年、500亿元 [14][15] - 2020年公司手机出货量达1.46亿台,同比增长17.5%,重返全球第三 [15] 研发体系布局 - 设立三个研发层次:当前产品研发、1-3年预研、3-5年颠覆性创新研发 [10][11][12] - 2017年成立120亿元规模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已投资超45家半导体企业 [12] - 研发团队通过吸纳OPPO哲库关停后的行业人才快速扩张 [16][17] 市场机遇与挑战 - 自研芯片可带来手机定价优势,未来可能拓展至车载芯片领域 [20][21] - 面临原创性质疑,公司回应CPU/GPU多核及系统级设计均为自主研发 [21] - 实际性能需经市场检验,重点考验SoC系统集成能力 [22]
小米集团-W季报点评 —— 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创季度新高
东方证券· 2025-05-28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47%;经调整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创历史新高;毛利率达22.8%,同比提升0.5pct,创历史新高 [9] - 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5Q1高端机占比达25.0%,同比提升3.3pct [9]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和毛利率再创新高,多产品出货量同比高增,25Q1平板出货量同增56%,智能大家电收入同增114% [9] - 互联网服务增收增利,月活用户持续增长,25年3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2亿,同比增长9% [9] - 智能电动汽车SU7持续交付和产能扩充,YU7正式亮相,25Q1 SU7系列交付新车达7.59万辆,累计交付量已超25.8万台 [9] 各部分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为1.35/1.82/2.27元(原25 - 27年预测为1.26/1.66/2.09元),主要调整了营收和毛利率预测 [3][10] - 维持可比公司26年3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75.52港币(人民币港币汇率采用1:1.090) [3][10]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0,970|365,905|477,670|575,296|690,216| |同比增长(%)|-3%|35%|31%|20%|20%| |营业利润(百万元)|20,009|24,503|43,377|52,564|65,077| |同比增长(%)|610%|22%|77%|21%|2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7,475|23,658|35,118|47,319|59,004| |同比增长(%)|606%|35%|48%|35%|25%| |每股收益(元)|0.67|0.91|1.35|1.82|2.27| |毛利率(%)|21.2%|20.9%|22.5%|22.7%|23.1%| |净利率(%)|6.4%|6.5%|7.4%|8.2%|8.5%| |净资产收益率(%)|10.6%|12.5%|15.7%|17.4%|17.8%| |市盈率(倍)|70|52|35|26|21| |市净率(倍)|7.4|6.5|5.5|4.5|3.7|[5] 股价及相关信息 - 2025年5月27日股价51.55港元,目标价格75.52港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59.45/15.36港元 [6] - 总股本/流通H股(万股)2,594,738/2,143,110,H股市值1,337,588百万港币 [6] 公司季度盈利及预测 |百万元|24Q1|24Q2|24Q3|24Q4|25Q1|25Q2E|25Q3E|25Q4E| | ---- | ---- | ---- | ---- | ---- | ---- | ---- | ---- | ---- | |收入|75,507|88,888|92,507|109,005|111,293|113,929|119,828|132,620| |营业成本|(58,677)|(70,494)|(73,625)|(86,550)|(85,887)|(87,936)|(92,917)|(103,235)| |毛利|16,830|18,394|18,881|22,455|25,406|25,992|26,911|29,384| |销售费用|(5,481)|(5,899)|(6,280)|(7,729)|(7,200)|(7,686)|(8,084)|(8,947)| |管理费用|(1,523)|(1,183)|(1,415)|(1,480)|(1,530)|(1,593)|(1,676)|(1,854)| |研发费用|(5,159)|(5,498)|(5,957)|(7,437)|(6,712)|(7,256)|(7,632)|(8,447)| |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227)|(849)|549|2,578|2,827|200|200|200| |分占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亏损|155|86|38|(3)|64|64|64|64| |其他收入 - 经营|157|287|276|946|162|162|162|162| |其他经营净收益|(70)|550|(50)|(440)|109|42|(85)|(94)| |营业利润|3,683|5,889|6,041|8,890|13,125|9,924|9,859|10,468| |财务收入/(费用)|1,539|791|776|518|43|43|43|43| |除税前溢利|5,222|6,680|6,817|9,408|13,168|9,967|9,902|10,510| |所得税|(1,049)|(1,610)|(1,477)|(412)|(2,275)|(1,993)|(2,079)|(2,207)| |净利润|4,173|5,070|5,340|8,995|10,893|7,973|7,823|8,303| |少数股东损益|(9)|(28)|(12)|(30)|(32)|(32)|(32)|(32)| |归母净利润|4,182|5,098|5,352|9026|10,924|8,005|7,854|8,335| |经调整净利润|6,491|6,176|6,252|8316|10,676|9,197|9,046|9,527|[11] 附录(新品发布会相关) -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于5月22日举行,发布多款重磅新品,包括全新玄戒O1 3nm旗舰芯片、全新旗舰小米15S Pro与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 [13]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成功闭环,通过小米澎湃OS实现手机、汽车和智能家居无缝连接 [13] - 未来五年小米将投入2000亿元进行技术研发 [13] 新品介绍 - 玄戒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晶体管数量达190亿,芯片面积仅109mm²,能效比提升显著;CPU采用“2 + 4 + 2 + 2”四簇十核架构,GPU采用16核心设计,搭载最新Immortalis - G925,配备GPU动态性能调度技术 [14] - 玄戒O1在安兔兔平台综合跑分3004137分,GeekBench单核跑分3008,较苹果单核低约15%,多核跑分9509,较苹果多核高约9% [18] - 小米15S Pro配备6.73英寸全等深微曲2K低功耗屏,搭载小米龙晶玻璃2.0,峰值亮度3200nits;搭载玄戒O1自研芯片和翼型环形冷泵Pro,散热效率提升30%;影像方面可实现全焦段超级夜景视频;具备多项AI能力;支持UWB超宽带互联 [19] - 小米Pad 7 Ultra是小米首款OLED平板,配备14英寸3.2K屏幕,可选择纳米柔光屏;搭载玄戒O1芯片,最高主频达3.7GHz;内置12000mAh大电池,支持120W快充和7.5W反向充电,充电45分钟可至100%,日常待机61天,极限待机528天;采用全金属一体化设计,厚度5.1mm,重量609g,有黑色和迷雾灰紫两款配色;搭载小米澎湃OS 2,支持小米生态互联 [24] - 小米YU7保留和传承SU7优秀设计,针对SUV使用场景优化,车内主驾有1.1m长投影显示“天际屏”,后排有6.68英寸移动控制屏;提供单电机后驱版(续航835km)、Pro双电机四驱版(续航770km)、Max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续航760km)三个版本,7月正式上市 [27] - 小米YU7辅助驾驶系统全面升级,全系标配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座舱SoC芯片为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搭载英伟达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AI算力达700TOPS [28]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比率分析 [31]
小米集团-W(01810):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创季度新高
东方证券· 2025-05-28 1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47%;经调整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创历史新高;毛利率达22.8%,同比提升0.5pct,创历史新高 [9] - 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5Q1高端机占比达25.0%,同比提升3.3pct [9]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和毛利率再创新高,多产品出货量同比高增,25Q1平板出货量同增56%,智能大家电收入同增114% [9] - 互联网服务增收增利,月活用户持续增长,25年3月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7.2亿,同比增长9% [9] - 智能电动汽车SU7持续交付和产能扩充,YU7正式亮相,25Q1 SU7系列交付新车达7.59万辆,累计交付量已超25.8万台 [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为1.35/1.82/2.27元(原25 - 27年预测为1.26/1.66/2.09元),主要调整了营收和毛利率预测 [3][10] - 维持可比公司26年3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75.52港币(人民币港币汇率采用1:1.090) [3][10]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营收情况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9.7亿、3659.05亿、4776.7亿、5752.96亿、6902.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3%、35%、31%、20%、20% [5] 利润情况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00.09亿、245.03亿、433.77亿、525.64亿、650.7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10%、22%、77%、21%、24% [5]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4.75亿、236.58亿、351.18亿、473.19亿、590.0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06%、35%、48%、35%、25% [5]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1.2%、20.9%、22.5%、22.7%、23.1%;净利率分别为6.4%、6.5%、7.4%、8.2%、8.5% [5]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6%、12.5%、15.7%、17.4%、17.8%;市盈率分别为70、52、35、26、21倍;市净率分别为7.4、6.5、5.5、4.5、3.7倍 [5] 公司季度盈利及预测 - 24Q1 - 25Q4E收入分别为755.07亿、888.88亿、925.07亿、1090.05亿、1112.93亿、1139.29亿、1198.28亿、1326.2亿元 [11] - 24Q1 - 25Q4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2亿、50.98亿、53.52亿、90.26亿、109.24亿、80.05亿、78.54亿、83.35亿元 [11] - 24Q1 - 25Q4E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64.91亿、61.76亿、62.52亿、83.16亿、106.76亿、91.97亿、90.46亿、95.27亿元 [11] 新品发布情况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 5月22日举行,发布全新玄戒O1 3nm旗舰芯片、全新旗舰小米15S Pro与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新品 [13] 玄戒O1芯片 - 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晶体管数量达190亿,芯片面积仅109mm²,能效比提升显著 [14] - CPU架构采用“2 + 4 + 2 + 2”四簇十核架构,GPU采用16核心设计,搭载最新Immortalis - G925,配备GPU动态性能调度技术 [14] - 在安兔兔平台综合跑分成绩为3004137分,GeekBench单核跑分3008,较苹果单核低约15%,多核跑分9509,较苹果多核高约9% [18] 小米15S Pro - 配备6.73英寸的全等深微曲2K低功耗屏,搭载小米龙晶玻璃2.0,峰值亮度达到3200nits [19] - 搭载玄戒O1自研芯片和翼型环形冷泵Pro,散热效率再提升30% [19] - 延续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得益于玄戒O1对ISP结构全新设计,可实现全焦段超级夜景视频 [19] - 依靠自研模型 + 自研芯片,具备多项AI能力,支持UWB超宽带互联 [19] 小米Pad 7 Ultra - 作为小米首款OLED平板,配备14英寸3.2K屏幕,可选择纳米柔光屏 [24] - 搭载玄戒O1芯片,最高主频达3.7GHz,性能出色 [24] - 内置12000mAh大电池,支持120W快充和7.5W反向充电,充电45分钟可充至100%,日常待机可达61天,极限待机可达528天 [24] - 采用全金属一体化设计,厚度仅有5.1mm,重量仅有609g,提供黑色和迷雾灰紫两款配色 [24] - 搭载小米澎湃OS 2,支持小米生态互联,可带来PC级办公体验 [24] 小米YU7 - 保留和传承SU7优秀设计,针对SUV使用场景优化,主驾仪表和抬头显整合为1.1m长投影显示“天际屏”,后排提供6.68英寸移动控制屏 [27] - 提供单电机后驱版(续航835km)、Pro双电机四驱版(续航770km)、Max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续航760km)三个版本,7月正式上市 [27] - 辅助驾驶系统全面升级,全系标配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座舱SoC芯片为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搭载英伟达DRIVE AGX Thor车载计算平台,AI算力达到700TOPS [28]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存货分别为444.23亿、625.1亿、799.29亿、960.33亿、1146.09亿元 [31] - 2023 - 2027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21.51亿、145.89亿、190.45亿、229.37亿、275.19亿元 [31] - 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短期存款/受限现金分别为912.23亿、754.88亿、991.47亿、1435.38亿、2047.99亿元 [31]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9.7亿、3659.05亿、4776.7亿、5752.96亿、6902.16亿元 [31]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2134.94亿、2893.45亿、3699.76亿、4445.19亿、5305.01亿元 [31]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00.09亿、245.03亿、433.77亿、525.64亿、650.77亿元 [3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 3%、35%、31%、20%、20%;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分别为460%、28%、55%、36%、25%;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06%、35%、48%、35%、25% [31] - 2023 - 2027年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1.2%、20.9%、22.5%、22.7%、23.1%;净利率分别为6.4%、6.5%、7.4%、8.2%、8.5%;ROE分别为11.4%、13.4%、17.0%、19.1%、19.6%;ROIC分别为9.7%、11.5%、15.0%、17.6%、18.5% [31] - 2023 - 2027年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3%、53.1%、52.0%、50.7%、49.6%;流动比率分别为1.72、1.29、1.40、1.50、1.60;速动比率分别为1.34、0.93、1.00、1.09、1.19 [31] - 2023 - 2027年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2.6、27.4、28.4、27.4、27.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5、5.4、5.2、5.1、5.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1.0、1.1、1.1、1.1 [31]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7、0.91、1.35、1.82、2.27元 [31] - 2023 - 2027年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9、1.51、1.43、2.09、2.60元 [31] - 2023 - 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32、7.27、8.63、10.45、12.72元 [31]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70、52、35、26、21倍;市净率分别为7.4、6.5、5.5、4.5、3.7倍 [31]
3nm 工艺破局,玄戒 O1 重构小米竞争壁垒
国泰君安· 2025-05-27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2日小米发布自研旗舰SoC芯片玄戒O1,是小米技术实力展现和中国半导体产业高端芯片设计重要突破,小米正构建完整技术闭环,为“硬核科技公司”战略奠定基础 [4] - 玄戒O1是中国大陆首款3nm工艺手机芯片,使小米成全球第四家发布3nm芯片企业,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集成190亿个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采用创新“2+4+2+2”十核架构设计,处理能力强劲,能效优势明显,在AI推理任务中表现突出 [4] - 玄戒是小米“十年造芯计划”核心成果,考虑多终端适配能力,自2021年重启SoC研发累计投入超135亿元,未来五年计划投入超2000亿元,目标跻身全球芯片设计第一阵营,实现核心产品芯片自研闭环 [4] - 催化剂为搭载玄戒O1的相关产品出货量超预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推荐标的为兆易创新、慧智微,相关标的为小米集团 - W [4] 芯片性能 - 玄戒O1的CPU单核成绩3017 - 3119分,多核成绩9264 - 9673分,超越天玑9400+,某些测试小幅领先高通骁龙8至尊版,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约18%,配备6核心NPU,算力达44TOPS,搭载10MB专属片上缓存,在小米端侧大模型部署场景下实测生成速率达62.13 Tokens/s,优于iPhone 16 Pro Max,且功耗仅为后者的60% [4] 终端适配 - 手机方面,小米15S Pro为首发机型,支持2K 120Hz LTPO屏幕、UWB无感解锁等功能;平板方面,小米平板7 Ultra搭载该芯片,结合14英寸3.2K大屏和120W快充,强化生产力场景;手表方面,小米手表S4搭载玄戒T1芯片,为未来“芯片 + 通信”全栈技术闭环埋下伏笔 [4] 推荐公司估值 | 公司名称 | 代码 | 收盘价 | 盈利预测(EPS) | | | PE | |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兆易创新 | 603986.SH | 116.03 | 2.35 | 2.92 | 3.69 | 49.37 | 39.74 | 31.44 | 增持 | | 慧智微 - U | 688512.SH | 10.19 | 0.00 | 0.48 | / | / | 21.23 | / | 增持 | [5]
小米玄戒O1发布,赋能“人车家”AI生态进阶
天风证券· 2025-05-25 21: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发布玄戒 O1 芯片及系列搭载产品,以底层芯片为根基向人车家全面生态纵深布局;华为看好 PC 平板混合化及 OLED 在中尺寸的渗透;汽车领域多项利好催化,Robotaxi 商业化加速;消费电子新品发布,屏幕环节重点受益,关注折叠、HUD、叠层 OLED 等产品创新机遇 [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小米 - 首款自研 SoC 问世,玄戒 O1 芯片基于第二代 3nm 工艺,在 CPU、GPU 与 ISP 三大核心能力对标苹果 A18 Pro,玄戒 T1 芯片集成 CPU、GPU 及通信基带,实现智能手表 SoC 全栈自主 [12][13] - 自研芯片推动产品换代,小米 15S Pro 内核性能双提升,开启超宽带交互新时代;小米 Pad 7 Ultra 提升加载、多任务与显示性能;小米手表 S4 eSIM 跨生态联动,性能提升且功耗降低 [15][17][20] - 小米 YU7 发布,采用 TCL 华星与华阳集团全新 PHUD 系统,带来全新天际屏全景显示,提升行车安全与驾乘舒适性 [22] 华为 - 18 英寸折叠巨幕,MateBook Fold 展开 18 英寸、合上 13 英寸,搭载双层 OLED+LTPO 技术,显示效果行业领先且护眼 [25][26] - 水滴铰链赋能多角度悬停,采用全新玄武水滴铰链,融合液态金属与三段式阻尼结构,使用更灵活且保护屏幕 [27] - 鸿蒙 PC 版首次现世,搭载鸿蒙 5.0,打通多设备协同,完成鸿蒙生态闭环 [30] 汽车 - 文远知行获 Uber 追加 1 亿美元投资,Robotaxi 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22.3%,同比增长 10.4 个百分点,强化技术认证并深化合作 [34] - 小马智行与 Uber 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下半年接入 Uber 平台,2024 年营收增长,此次合作助力全球化商业验证 [37] - 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量产,采用 L5 级全自动驾驶技术,车内空间重新设计为移动休息舱 [39] 面板 - 各应用领域呈现分化特征,电视面板需求回调,5 月产能利用率预计环比下降 6 - 7 个百分点,价格有望平稳;显示器面板维持上涨行情,但涨幅或收窄;笔记本面板市场保持平稳,二季度预计价格稳定 [44][47][48] - TCL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 AI 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助力中国科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50] 本周(5/19 - 5/23)消费电子行情回顾 - 5 月 23 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为 4,259.53,本周跌幅 -2.17%,落后于沪深 300 指数;电子板块细分行业全体呈下跌趋势 [55][66] - 本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前 10 的个股为国光电器、隆扬电子等;跌幅前 10 的个股为鑫汇科、精研科技等 [67]
计算机周观察20250525:谷歌I/O大会跟踪,重点关注大模型多模态能力提升
招商证券· 2025-05-25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21日谷歌发布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重大更新,AI搜索引擎和多模态大模型亮眼,国内昆仑万维于5月22日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聚焦生产力场景,大模型多模态能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 [1] - 科技巨头全力押注AI,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迭代发展,建议关注云、算力芯片、应用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投资机会 [6][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关注:谷歌I/O 2025开发者大会 - 搜索侧:AI搜索引擎全面上线,推出AI Mode模式,以类似聊天机器人方式回答查询,月活用户已突破15亿,核心竞争力是多模态搜索技术;未来将上线Deep Search模式、Search Live功能、Project Mariner智能体等新功能;发布Shopping Graph 2.0,包含种草、推荐、下单三个环节,新图谱有500亿商品节点,每小时刷新20亿条价格与库存信息,能实时比价、推荐最优选择、提供AI试衣,用户可设定心仪价格,谷歌后台监控降价并“一键代购”,手续费1.5 - 2% [6][9][14] - 大模型侧:更新LLM语言大模型,推出Gemini 2.5 Flash升级版,推理效率提升22%,新增原声功能;Gemini 2.5 Pro新增Deep Think模式提高推理结果准确性;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3,首次实现原生音画同步生成,已向美国Ultra订阅用户开放,企业用户可在Vertex AI平台调用;图像生成模型Imagen4速度比Imagen3快10倍,支持多种纵横比与最高2K分辨率,文字拼写与排版能力提升,已在Gemini app、Whisk、Vertex AI等上线 [6][20][22] - 终端侧:发布基于Android XR的智能眼镜,谷歌与三星联手开发的安卓XR平台获数百家软件开发商支持,两款XR设备亮相,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智能辅助和无接触辅助功能,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谷歌将与三星等合作打造智能眼镜 [6][25] - 投资建议:关注云、算力芯片、应用等产业链环节投资机会;云计算厂商有望量价齐升,公有云关注阿里系和华为系相关企业,私有云&混合云推荐深信服、品高股份;资本开支上行拉动芯片和服务器需求,关注海光信息等;小参数模型利好私有化部署,关注星环科技等;AI应用推荐细分龙头,关注金山办公等 [6][28][29] 市场表现回顾 - 2025年5月第三周,计算机板块下跌3.02%,涨幅最大个股包括*ST迪威、盛视科技等 [30] - 涨幅前五:*ST迪威+16.89%、盛视科技+16.42%、*ST东通+14.82%、经纬恒润-W +13.20%、天迈科技+12.71%;跌幅前五:每日互动 -11.04%、科蓝软件 -10.28%、有棵树 -10.13%、青云科技-U -10.10%、新开普 -9.97%;换手率前五:微创光电115.08%、天利科技94.01%、天源迪科80.40%、华胜天成76.25%、盛视科技70.45% [31]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给出了金山办公、用友网络等多家公司的24EPS、25EPS、26EPS、25PE、26PE及市值等数据 [31] 重点公告回顾 - 网宿科技5名高管计划减持不超185.07万股(占总股本0.076%) [32] - 高伟达以1000万元对蓝芯算力增资 [32] - 盛视科技中标1.87亿元项目 [32] - 青云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215.10万股(4.50%) [33][34] - 宏景科技签署5.97亿元智算项目服务合同 [34] 重点新闻回顾 -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召开,小米15S Pro等将搭载玄戒芯片发售,小米15S Pro首发“玄戒O1”3nm旗舰处理器,售价5499元起 [35] - 华为鸿蒙折叠电脑预约人数超10万,售价23999元起 [35] - 腾讯85%程序员使用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使整体编码时间缩短40% [35] 往期报告回顾 - 公司篇:《地平线机器人-W深度报告》《奇安信:Q1企稳向好,紧抓回款与现金流管理》《恒生电子:短期成长承压,关注AI增量及信创落地》 [36] - 行业篇:《从科技龙头厂商财报看AI产业进展——计算机周观察》《鸿蒙PC正式亮相,关注华为链、AI链投资机会——计算机周观察》等多篇报告 [36]
小米集团-W:玄戒 Yu7 纵横开拓,品牌高端化迎来里程碑-20250524
长江证券· 2025-05-24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22日小米发布自研3nm芯片玄戒O1等消费电子新品及Yu7 SUV汽车新品,产品矩阵广度和产业链整合深度加强,品牌高端化迎来新里程碑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造芯成果 - 小米2014年投入SoC设计,澎湃S1失败后转型小芯片,2021年重启大芯片计划推出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集成双超大核10核CPU和16核GPU,晶体管规模190亿,实验室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CPU、GPU多核性能超苹果A18 Pro,能效达行业顶尖水平 [9] - 同期发布多款搭载玄戒芯片产品,如小米15S Pro、平板7 Ultra、手表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Civi 5 Pro等,国内仅华为与小米有旗舰手机SoC芯片设计能力,全球具备3nm手机SoC芯片设计能力厂商屈指可数,小米产品矩阵丰富,自研芯片应用基础庞大,有硬件定义、设计调教协调优势,未来玄戒芯片矩阵丰富、性能迭代后有望推动产品销量增长 [9] 汽车业务 - SU7初试即爆款证明小米造车能力,YU7作为首款SUV车型扩充产品矩阵,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SUV,车身尺寸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提供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版本,基础版续航835km为同级别最长,内饰有悬浮式中控屏与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电动内翻门把手兼顾美学与风阻,主驾零重力座椅挖掘消费需求,镂空水滴大灯等延续SU7美学卖点,全车标配激光雷达及4D毫米波雷达,智能化水平优异 [9] - YU7上市有望延续SU7成功成爆款,纯电SUV上市后单车均价及销量有望增长,毛利率和经营性支出将改善,2025年有望净利润转正,单车净利润达1万元以上,2026年单车利润有望突破2万元,远期小米具备多维度产品塑造能力,有望在高端化领域实现24%市占率,销量突破200万辆 [9]
万联晨会-20250523
万联证券· 2025-05-23 09:17
核心观点 - 周四A股三大股指缩量走低,上证指数收跌0.22%报3380.19点,深证成指跌0.72%,创业板指跌0.96%;两市A股成交额1.10万亿元,超4200股下跌;申万行业仅银行、传媒及家用电器行业上涨,美容护理、社会服务行业领跌;概念板块手机游戏、太赫兹概念领涨,环氧丙烷、石墨电极概念跌幅居前;港股香港恒生指数跌1.19%,恒生科技指数跌1.70%;海外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持平,标普500指数跌0.04%,纳指涨0.28%,欧洲股市及亚太股市全线下跌 [2][6] 重要新闻 特朗普减税法案 - 当地时间5月22日,特朗普签署的减税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将提交参议院审议;法案计划未来十年内减税逾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将美国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低于参议院希望的5万亿美元 [3][7] 小米新品发布会 - 5月22日小米召开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手表S4 15周年纪念版三款搭载自研玄戒芯片的新产品亮相;小米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全系超长续航,7月正式上市;小米创始人雷军称做芯片至少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以上,未来5年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再投入2000亿元 [3][7] 市场表现 国内市场 |指数名称|收盘|涨跌幅%| | --- | --- | --- | |上证指数|3,380.19|-0.22%| |深证成指|10,219.62|-0.72%| |沪深300|3,913.87|-0.06%| |科创50|990.71|-0.48%| |创业板指|2,045.57|-0.96%| |上证50|2,733.63|0.19%| |上证180|8,649.20|0.01%| |上证基金|6,912.17|-0.05%| |国债指数|224.58|-0.02%| [4] 国际市场 |指数名称|收盘|涨跌幅%| | --- | --- | --- | |道琼斯|41,859.09|0.00%| |S&P500|5,842.01|-0.04%| |纳斯达克|18,925.73|0.28%| |日经225|36,985.87|-0.84%| |恒生指数|23,544.31|-1.19%| |美元指数|99.93|-0.03%| [4]
小米 YU7 正式亮相!「天际屏」首秀,雷军的「豪华高性能 SUV」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33
新品发布 - 小米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多款产品,包括采用3nm工艺制程的小米玄戒O1芯片、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S4 eSIM版以及压轴产品小米YU7 [2] - 小米YU7拥有优雅设计风格,线条流畅且富有力量感,具备独特豪车气质和跑车般驾控体验 [2] 设计特点 - YU7采用宝石绿、钛金属色和熔岩橙三种颜色,宝石绿通过双层色漆工艺还原哥伦比亚绿宝石质感,钛金属色增加大颗粒金属铝粉实现多视角金属光泽 [4] - YU7设计比例包括3倍轮轴比、2.1倍轮高比和1.25倍宽高比,1.3倍头身比和后视角宽体肌肉感设计,可选配275mm后轮宽胎 [6][8] - YU7与法拉利Purosangue存在设计相似性,两款车型比例特殊,法拉利中国当天也展示了一款绿色Purosangue [10][12] - YU7和SU7设计几乎同步进行,YU7在SU7发布前已启动设计工作,目前评价多为正面 [14][16] - YU7采用光环尾灯设计,继承家族设计语言,夜间辨识度高 [16] 空气动力学 - YU7大灯上半部分开孔与A柱前开孔连通构成空气桥,引导气流减少紊流和涡流,提高空气动力学效率 [18][20] - YU7共进行40多处空气动力学优化,CLTC续航增加59km,整车风阻系数仅0.245Cd [20] 门把手设计 - YU7采用完全隐藏式门把手,取代SU7的半隐藏式设计,该设计基于小米2023年6月申请的"内翻式"机械结构专利,与法拉利Purosangue门把手类似 [24][27][30] 座舱配置 - YU7配备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通过投影技术在前风挡下方形成1.1米长一体式环绕信息光带,可视峰值亮度1200nits,全局903分区控光 [32][34] - 座舱配备16.1英寸中控大屏和6.68英寸后排移动控制屏(可拆卸),采用高通骁龙8 Gen 3芯片 [40] - 前排座椅支持123°零重力模式,后排座椅支持135°靠背调节,座舱大面积采用软质材料包裹 [42] - YU7标配141L电动前备箱,支持UWB手机感应自动开启 [44] 动力性能 - YU7提供三个版本:单电机后驱标准版(235kW/320马力,5.88秒零百加速,240km/h最高车速)、双电机四驱Pro版(365kW/496马力,4.27秒零百加速,240km/h最高车速)和双电机四驱Max版(508kW/690马力,3.23秒零百加速,253km/h最高车速) [46][49] - 全系搭载V6s Plus小米超级电机,最高转速22000rpm,标配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Pro版及以上配备闭式双腔空簧,Max版增加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钳(100km/h刹停距离33.9米) [48] - 全系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Max版充电倍率5.2C,15分钟最大补能620km,10%-80%最快充电时间12分钟 [51] - 标准版CLTC续航836km(中大型纯电SUV最长),Max版CLTC续航770km(四驱纯电SUV最长) [48] 智能驾驶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和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芯片 [51] 市场表现与战略 - 小米SU7在4月销量达2.8万辆,成为中国市场20万以上车型销量冠军 [53] - YU7是小米"两年三车"计划的关键产品,肩负拓展SUV主流市场重任,需延续SU7品牌热度并提升产品成熟度和用户口碑 [53]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可能下探至15万元区间的增程式SUV,形成覆盖主流价位的完整产品矩阵 [55] - YU7正式价格和上市时间将在7月公布,未在本次发布会披露 [57]
雷军发布自研大芯片,小米手机告别「组装厂」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08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 发布会核心产品为小米15S Pro手机和小米YU7汽车 [2] - 玄戒O1芯片成为发布会最大亮点,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硬科技"企业行列 [2][4] 玄戒O1芯片技术规格 - 采用台积电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性能对标高通骁龙8 Elite [2] - 十核心四丛集CPU架构(2超大核+4大核+2小核+2超小核)搭配16核GPU [8] - 安兔兔跑分达3004137分,图形性能优于A18 Pro且功耗低35% [6][11] - 多核性能超越A18 Pro但单核性能仍有差距 [10] 芯片研发战略与投入 - 2021年重启芯片计划后累计投入超135亿元,计划未来10年投资500亿元 [16] - 研发总投入将达2000亿元,短期难盈利但可迁移至车机/智能家居等生态 [16] - 首款4G基带芯片玄戒T1亮相,应用于Watch S4纪念版 [16][18] 市场竞争与产品策略 - 玄戒芯片不会完全替代高通,未来旗舰机将采用双平台策略 [21] - 小米16系列仍将搭载骁龙处理器,形成差异化产品线 [21] - 自研芯片使公司摆脱对高通单一代工依赖,掌握供应链主动权 [23] 产品定价信息 - 小米15S Pro顶配版(16GB+1TB)售价6799元,纳米柔光屏版加价600元 [26] - 小米Watch S4 eSIM纪念版定价1299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