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系列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中国长安集团成立,电动商用车出海亮眼-20250804
国元证券· 2025-08-04 18:0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与数据 - 乘用车市场7月1-27日零售144.5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19%,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 [2] - 同期批发150.5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5%,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增长13% [2] - 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同比增长15%,渗透率达54.6%,累计零售625.8万辆同比增长31% [2] - 新能源批发81.6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54.2%,累计批发726.4万辆同比增长35% [2] 央企整合与战略布局 - 中国长安集团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目标2030年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3][43] - 旗下深蓝汽车计划5年内推出超30款新车,阿维塔规划2030年前推出17款产品 [44] - 重点发展智能汽车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布局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五大海外市场 [3][43]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0%,预计全球非中国市场销量将达45万辆 [4][49] - 智己汽车登陆澳大利亚市场,IM5/IM6起售价6.09万澳元,布局60余家体验中心 [56] 技术创新与产品动态 - 问界M9实现行业首例卫星救援,搭载华为星河通信支持30米外卫星通话 [32] - 理想i8上市起价32.18万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续航720公里 [40] - 小米SU7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优化高速领航功能 [42] 数据跟踪 销量榜单 - 新能源品牌周销量Top3:比亚迪(5.86万辆)、银河(2.23万辆)、五菱(1.35万辆)[29] - 新势力周销量Top3:问界(1.05万辆)、零跑(0.87万辆)、小鹏(0.84万辆)[30] 月度表现 - 比亚迪7月销量34.4万辆(同比+1%,环比-10%),吉利新能源同比大增120% [31] - 小鹏/零跑同比分别增长229%/126%,理想同比下滑40% [31] 行业要闻 政策与基础设施 -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4%,同比降0.2个百分点 [35] - 交通运输部计划建设1000个标准化"司机之家",已设29.6万个货车停车位 [37][38] 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 - 大众集团1.31亿美元追加投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目标年产40GWh [52] -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供应储能系统 [55] - 三星与特斯拉达成芯片代工协议,金额达22.8万亿韩元(165亿美元起)[53] 资本市场表现 - 汽车板块周跌2.36%,跑输沪深300指数0.61pcts,子板块中汽车服务跌幅最大(-3.88%)[13] - 个股涨幅前三:西菱动力(+22.6%)、中马传动(+13.71%)、超捷股份(+11.55%)[17]
见证历史!刚刚,雷军宣布大消息!网友:终于!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11:52
小米汽车交付量表现 - 2025年7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创成立以来首次月度交付量突破3万台[1][6] - 2025年6月交付量超25000台,5月超28000台,3月超29000台[6] - 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超30万台[7] - 2024年4月开启首批交付,7个半月达成首个10万辆交付,10万到20万辆仅耗时4个月[9] - 2025年5月SU7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25 8万台[9] 产能与目标调整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9] - 一期二期工厂双班制满产状态下月产量可达6万或以上[11] - 2025年销量预计40万~50万辆,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11] 新车型市场表现 - 首款SUV车型YU7标准版售价25 35万元,Pro版27 99万元,Max版32 99万元[9] - YU7开售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达28 9万台[9] - YU7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三倍,受众面更大[10] 渠道与服务网络 - 7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97城已有352家门店[10] - 8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覆盖包头、龙岩等8座城市[10] - 截至7月31日全国181家服务网点覆盖106城[10] 产品配置调整 - 8月1日起下架SU7和SU7 Ultra两款车型的熔岩橙、寒武岩灰车漆颜色[10] - 下架曜石黑和银河灰内饰及20英寸五辐花瓣轮毂等配置[10] - 调整目的是提升交付效率,已购车主维保权益不受影响[10]
小米汽车再次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呼吁正确理解和使用
新浪科技· 2025-07-30 13:14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开始向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推送 [1] - 新升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且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1000万Clips智驾与旧版有何不同?小米汽车详解
凤凰网· 2025-07-30 08:25
小米汽车技术升级与功能适配 - 公司升级至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相较300万Clips版本在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上实现七大核心优化:加减速更柔和、绕行更灵活、变道逻辑升级、路口通过更顺畅、窄路通行提升、防御性驾驶增强、高速场景优化 [2]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用户需始终关注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3] - 公司计划在下个OTA版本为SU7系列及SU7 Ultra同步更新多项YU7同款座舱新功能,包括车内超级小爱语音交互升级、小米生态互联互通、苹果生态深度适配及行车桌面UI革新 [3] YU7方向盘功能细节 - YU7方向盘右滚轮支持长按自定义功能,用户可绑定"开启泊车影像""启动泊车辅助""保存行车记录"等功能 [4] 纽北赛道合作进展 - 公司宣布已成为纽北高级合作伙伴,将有团队常驻纽北进行测试,未来将持续挑战纽北赛道 [5]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 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7:20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已开始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1] - 新版本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1000万Clips版本性能提升 - 相比300万Clips版本,纵向舒适性提升57%,加减速更线性柔和,驾乘体感更舒适 [2] - 绕行成功率提升67%,绕行更灵活,障碍识别更精准,决策更果断 [2] - 路口通过能力有所提升,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仍需注意观察路况 [2]
小米汽车:1000万Clips版本决策更贴近真实“老司机”驾驶习惯 但呼吁正确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02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推出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1] - 新系统相比300万Clips版本在复杂路况应对和驾驶决策方面有显著提升,更接近人类驾驶习惯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提醒用户保持对路况的关注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1]
雷军立下“超越SU7”军令状,小米YU7如何在竞争中创造奇迹
贝壳财经· 2025-06-27 12:59
小米YU7上市及市场表现 - 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同时发布小米AI眼镜等十余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1] - 小米YU7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大定超28.9万辆,雷军称"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1][6] - 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系搭载小米V6s超级电机、智能底盘和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标准版CLTC续航835km [5] - 小米辅助驾驶第一期总投资57.9亿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1000万Clips版辅助驾驶 [5] 小米YU7产品及竞争分析 - 推出三个配置版本:标准版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共9款配色 [6]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小鹏G7、特斯拉Model Y、理想L7,售价均低于Model Y同版本 [6] - 雷军表示Model Y是"史诗级神作",但小米YU7仍制定挑战Model Y的目标 [6] - 2024年初启动整车测试,历时539天,覆盖296个城市,道路实测里程649万公里 [4] 小米汽车业务发展及产能规划 - 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智能电动汽车收入321亿元,SU7系列交付13.69万辆 [7] - 2025年Q1小米SU7系列单季交付75869辆,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 [7] - 雷军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由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 [7] - 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已投产(年产能15万辆),二期预计7月投产,三期工业用地6.35亿元竞得 [10] 小米AI眼镜发布及技术布局 - 小米AI眼镜定位"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搭载超级小爱,支持10种语言同声传译、视觉扫码支付 [15][16] - 支持跨设备相机协同、三方APP视频通话和直播,配备独立Type-C接口 [17]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17] - 雷军宣布未来五年(2026-2030)在核心技术领域再投2000亿元 [19] 行业及市场反馈 - 分析师认为小米汽车业务是互联网思维延伸,基于用户大数据驱动快速迭代优化 [6] - 国元国际预计小米YU7销量超预期,汽车业务有望2025年Q3/Q4实现盈利 [11] - AI眼镜从业者评价小米AI眼镜"国内该品类做得最好" [13] - CINNO Research认为AI/AR眼镜将从小众走向大众消费级市场 [17]
智能制造加速赋能北京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7 05:13
智能制造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采用超过700个机器人实现压铸、冲压等关键工艺100%自动化,200多道关键工序实现精准监控[1] - 工厂引进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产线,将72个零部件整合为1个整体,焊点减少840个,生产耗时降低74%[4][5] - 小米SU7系列截至5月21日累计交付超25.8万辆,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辆[4] - 北京8家整车企业2024年汽车与交通产业产值超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15%[4] 技术创新 - 小米自研718吨压铸机及配套设备集群,采用"泰坦合金"材料,实现700℃液态铝在340倍大气压下成型[5] - 公司过去五年研发投入1020亿元,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5] - 北京拥有92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32所院校设汽车工程专业,智能网联从业人员达16万人[5] - 北京已建成3个国家级汽车创新中心,在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6] 产业生态 - 小米汽车22%零部件来自京津冀地区,体现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7] -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地正共建科技生态港[7] - 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协同推进"共造一辆车"战略,打造供应链保障基地[7] 市场影响 - 小米汽车工厂前5个月接待近4万人次参观,成为北京工业旅游新地标[4] - 工厂车身车间面积达7万平方米,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4] - 总装车间下线速度达每76秒一辆车[7]
小米汽车进入盈利倒计时,YU7定价反映品牌升维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7 12:54
小米汽车业务盈利预测 - 雷军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释放积极信号 [1]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毛利率达23.2% [1] - SU7系列第一季度交付75869辆,4月和5月交付量均超2.8万辆,为盈利预测提供现实基础 [1] 小米YU7定价策略 - 雷军否定网传23.59万元定价,表示正式定价将在开售前确定 [1] - 小米YU7将对标Model Y配置,售价三十几万较为合理 [1]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较高定价区间有助于塑造高端形象 [1] 比亚迪网络侵权案件 - 比亚迪公布6起网络侵权案件,打击有组织恶意攻击和造谣抹黑 [2] - 此举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与品牌声誉,响应国家反不正当竞争号召 [2] 晶科能源储能订单 - 晶科储能在德国签署150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2] - 将部署30套G2蓝鲸系统,计划于2025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分批交付 [2] - 标志欧洲高端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3] 京东广东荔枝销售 - 广东荔枝在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 [3] - 京东"产地直采+源头直发+高效物流+全渠道销售"供应链能力验证 [3] 阿里巴巴AI模型 - 通义千问3全新的向量模型系列Qwen3-Embedding开源 [3] - 性能较上一版本提升40%,揽获同类模型SOTA最佳性能表现 [3] 格力电器健康家门店 - 董明珠健康家郑州中原店开业,总面积531平方米 [5] - 通过个人IP强化品牌认知,但存在个人言行波及品牌的风险 [5] 中国船舶人事变动 - 胡贤甫当选中国船舶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6] - 财务背景出身,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6] 上海医药战略合作 - 上药控股与日健中外制药围绕骨骼健康产品达成战略合作 [6] - 整合日健公司创新药研发能力与上药控股全国医药商业网络 [6]
蔚来一季度亏损超67亿元,李斌想要四季度月销5万辆
金融界· 2025-06-06 18:36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汽车销售额99.39亿元,同比增长18.6%,环比下滑43.1% [1] - 一季度总收入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环比下滑38.9% [1] - 一季度净利润-67.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0.2%,毛利率7.6%同比提升但环比下降 [1] - 不计股权奖励的净利润-62.791亿元,同比增加28.1% [1] -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8.911亿元,同比增加31.1% [1] 交付量与竞争格局 - 一季度交付量4.21万辆,同比增长40.1%,其中蔚来品牌2.73万辆,乐道品牌1.48万辆 [3] - 竞争对手理想和小鹏一季度交付量均超9万辆,是蔚来的2倍多 [3] - 小米SU7系列一季度交付75869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186亿元,毛利率23.2% [3] - 萤火虫品牌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3680辆 [5] 管理层预期与战略 - 公司预计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70%以上,目标7.16万辆 [5] - 4月销量2.39万辆,5月2.32万辆,6月需达2.45万辆以实现目标 [5] - CEO提出四季度月销5万辆目标(蔚来品牌2.5万+乐道品牌2.5万) [5] - 主销"5566"车型完成更新,四季度将交付全新ES8 [7] - 乐道品牌人员精简40%后销量提升40%,年内将推出L80和L90两款新车 [7] 行业竞争动态 - 小米第二款车型YU7将于7月上市 [7] - 理想纯电系列即将推出,小鹏新款P7和G7蓄势待发 [7] - 零跑5月销量45067辆,1-5月累计173658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