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SU7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半征收落地在即 小米、理想等车企发布补贴方案
中国经营报· 2025-11-01 04:54
随着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进入倒计时,众多车企纷纷推出"补贴方案",以锁定潜在消费 需求。 近日,继理想、蔚来之后,小米汽车宣布针对2026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推出补贴方案。 根据此前发布的政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但减免力度逐步调整。2024—2025 年,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购 置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这意味着,明年购买发票价33.9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的购置税将超过1.5万元。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车市有望实现超预期 增长。购置税政策退坡有望推动四季度市场表现,尤其在12月可能出现'翘尾'行情。若四季度车市能够 保持5%的增速,预计全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 车企"自掏腰包"兜底,是车企产能爬坡、交付周期长,以及车市传统促销期双重推动的结果。 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 ...
从“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退坡进入倒计时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23:23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31日,已有包括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坦克、smart品牌 在内的16家车企"自掏腰包"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即将在2026年1月1日开始 减半征收的背景下,各大车企试图通过这一举措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夺更多份额,以为年底冲量蓄 力,打好2025年"收官战"。 按照国家此前制定的既定政策,从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新 能源汽车购置税最高减征额度也将从2025年的3万元降为1.5万元。 "明年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要开始征收购置税。"一位业内受访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插混和增程汽车的纯 电续航里程只要超过43公里就能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然而,伴随着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实施,以及 近期发布的《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的落地,明年政策对 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航里程要求是不能低于100公里。受上述政策波动的影响, 今年年底车企会加大对低纯电续航里程车型的销售力度,相关车型的销量会迎来一波增长。与此同时, 汽车市场中的一些落后产能会面临淘汰出清,这将倒逼企业进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落地在即 小米、理想等车企发布补贴方案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17:53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调整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续至2027年,但减免力度逐步退坡:2024-2025年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2] - 2026年购买发票价33.9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的购置税将超过1.5万元 [2] - 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技术门槛提高,明确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航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 [7] 车企应对策略与市场影响 - 多家车企如小米、理想、蔚来、问界、智己等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核心内容为“今年限时完成锁单、明年开票补差额”,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000元,通过尾款减免形式进行 [2][3][4] - 车企推出兜底方案是应对政策变化、自身产能爬坡、交付周期长以及年底冲量多重因素的结果,旨在稳定预期、提前锁定用户、降低明年政策波动风险 [3][4][5] - 此策略被视为一套防御性策略和金融化营销手段,旨在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眼前的确定性,提前抢市场、锁增长、稳现金流 [5] 四季度及全年车市展望 - 购置税政策退坡有望推动四季度市场表现,尤其在12月可能出现“翘尾”行情 [2] - 若四季度车市能够保持5%的增速,预计全年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2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 [2] - 四季度为传统冲量期,厂商与经销商为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和获取返点奖励而加大促销力度 [6] - 政策技术门槛提高倒逼车企在四季度加速促销,以集中清理低续航里程库存车型,消化已生产的零部件 [7] 具体车企案例与产能状况 - 小米汽车针对SU7系列、YU7系列、SU7 Ultra系列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要求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锁单 [4] - 10月28日下订小米YU7,预计交付时间长达45-48周 [5] - 理想汽车i6车型的预计交付时间为16-19周,排产已排至明年,“十一”期间交付订单就已排至明年2月,订单量持续攀升 [4][5]
近30万亿财富大洗牌,首富稳坐4连冠,雷军涨出马云!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10
钟睒睒财富与农夫山泉 - 钟睒睒以5300亿元身家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财富同比增长56%,创下历史纪录 [1] - 财富增长主要得益于旗下农夫山泉公司股价翻倍上涨 [1] - 公司在经历去年舆论风波后,今年业务出现大反转 [3] 雷军财富与小米集团 - 雷军身家达3260亿元,同比增长150%,一年内财富增加1960亿元,进入富豪榜前五 [3] - 小米集团上半年营收2272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70% [3] - 小米汽车业务上半年交付15.72万辆,实现收入213亿元,首款车型SU7平均售价23.8万元,在20万以上纯电轿车市场占有率一度达43.7% [4] - 第二款车型YU7计划于2025年6月上市,18小时内锁定24万台订单 [6] 互联网与AI行业 - 富豪榜前12位中有6位来自互联网行业,AI浪潮推动互联网巨头财富增长 [6] - AI应用豆包月活跃用户达1.59亿 [6] - AI芯片公司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身家1800亿元,同比增长460%,排名从第140位升至前20位 [6] 新能源与汽车行业 - 新能源行业财富高歌猛进,代表人物包括宁德时代曾毓群、吉利李书福、比亚迪王传福 [6] 消费与娱乐行业 - 泡泡玛特因Labubu产品爆火,创始人王宁身家达1820亿元,其中1500亿元为过去一年增长 [6] - 消费电子产业链中,蓝思科技周群飞、郑俊龙夫妇财富增长近500亿元,进入榜单前50 [6] 无人机行业 - 大疆创始人汪涛身家首次突破1000亿元,一年内增长800亿元 [8] 企业家地域分布 - 上海以152位上榜企业家位列第一,较去年增加40位 [8] - 深圳以147位上榜企业家位列第二,较去年增加39位 [8] - 北京以146位上榜企业家位列第三,较去年增加31位,时隔十多年首次被上海和深圳超越 [8] 行业趋势总结 - 富豪榜变化反映出行业风口从资源驱动转向认知驱动,新质生产力占据重要地位 [8]
9点1氪:苹果彻查iPhone 17 Pro褪色;1.6万元LV大衣被指撞衫86元中学校服;三大外卖平台被市场监管总局上门调查
36氪· 2025-10-25 09:16
苹果公司产品与诉讼 - iPhone 17 Pro系列因制造工艺瑕疵出现褪色问题,苹果已启动回收评估,但案例数量不多,影响范围有限 [3][4] - 苹果公司在英国应用商店佣金诉讼中败诉,被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30%不公平佣金,可能面临15亿英镑(约20.1亿美元)赔偿,该诉讼代表约2000万英国用户提起 [9]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 - 特斯拉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汽车产量提升至300万辆,主要得益于其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扩展 [13] - 小米汽车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11月30日前锁单且因公司原因导致2026年交付的车主可享受最高15000元补贴 [16] - 英伟达宣布与优步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共同探索利用基于大规模真实驾驶数据训练的基础模型 [20]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与赛力斯合作,推动豆包大模型上车,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将实现语音、视觉等全方位交互 [21][22] - 小马智行计划两周内在香港上市,拟融资逾5亿美元 [26] 科技与人工智能动态 - OpenAI收购由前苹果员工创立的AI初创公司Software Applications,以改善AI工具在计算机上的任务执行 [12] - OpenAI向丹麦制药公司LUNDBECK提供ChatGPT Enterprise版本 [20] - 阿里夸克"C计划"下一阶段重点为打造一款对标谷歌Chrome的AI浏览器,相关功能已进入打磨阶段 [20] - 百度智能云研发的FM Agent登顶OpenAI机器学习工程基准MLE-Bench,取得SOTA成绩 [23] - 大模型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将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 [35] 消费品牌与市场策略 - 泡泡玛特发布15周年系列手办,隐藏款"甜心派对"价格从69元上涨至519元,溢价6.5倍,普通款溢价在1.3倍至1.9倍之间 [10] - 泡泡玛特股价连跌6天,10月17日至24日跌幅超过20%,10月23日盘中一度跌近10% [10][11] - 娃哈哈经销商大会定于11月召开,宏胜集团收紧经销商合作门槛与回款要求,保证金规则新增负增长部分需按1.5倍追加的条款 [11] - 海底捞孵化出"如鮨寿司"等14个餐饮品牌,今年以来已申请"捞派小面"等多枚商标 [9] - 五粮液通知经销商正常回款,酒厂将控制发货节奏以坚挺市场价格 [14] 资本市场与公司财报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24]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 [25] - 北汽蓝谷第三季度营收58.67亿元,同比下降3.45%,净亏损11.18亿元 [27] - 芒果超媒第三季度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33.47% [28] - 东阿阿胶第三季度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0.27% [29][30] - 歌尔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4.51% [31] -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22.98亿元,同比下降31.23% [32] 融资与投资 - 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英伟达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参投 [33] - 新加坡智能跨境支付云平台EurewaX完成首轮融资,由KAIROUS、RUIFENG与iPayLinks等机构共同投资 [33] - 北美茶饮品牌UMe Tea优米茶铺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Conductive Ventures领投 [34] 行业监管与政策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进行上门调查,事涉食品安全、商家资质审核等问题 [7]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反"内卷式"竞争倡议,要求仓储经营者遵循《价格法》,抵制低质低价恶性竞争行为 [14] - 深圳市自11月1日起将公积金租房提取比例从100%调整为80%,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0月31日 [15] 人事与架构变动 - TikTok架构调整,1992年出生的支颖成为总负责人,并在脉脉上发布多个百万年薪岗位进行招聘 [4][7] - 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发文官宣离职比亚迪 [14] - 宗馥莉心腹严学峰岗位由"待定"恢复为"生产中心总监兼迅尔公司总经理",祝丽丹岗位仍为"待定" [20]
氪星晚报|淘宝出海正式上线跨境家具直邮服务;Rivian计划裁员超600人;雷军回应小米K90定价
36氪· 2025-10-24 18:16
电动汽车行业动态 - 全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计划裁员逾600人,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1] - 特斯拉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将汽车产量提升至300万辆,主要得益于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扩展[3] - 小米汽车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针对SU7及YU7系列等车型,最高补贴限额为15000元,以应对订单超预期及跨年交付问题[6] - 法国A10高速公路测试电动车动态感应充电技术,在1.5公里路段下安装900个铜线圈,实现车辆“边开边充”[11] 电池技术发展 - 亿纬锂能预计在第四季度继续推出全固态电池的下一代产品,并考虑通过小额资金投入改造现有产线以生产半固态电池[10] 消费电子与汽车企业策略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回应K90手机定价问题,表示因内存涨价太多,希望消费者理解定价决策[5] - 娃哈哈经销商接到通知,要求打款缴纳保证金,明年继续销售“娃哈哈”品牌产品,而非“娃小宗”[2] 科技公司与平台业务 - TikTok进行架构调整,任命1992年出生的支颖为总负责人,并在脉脉上发布多个百万年薪岗位进行招聘,部分岗位年薪超过120万[7] - 淘宝出海正式上线跨境家具直邮服务,首批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平台支持跨境直邮商品总数超过百万件,有超过8万个商家参与[4] 投融资与上市计划 -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计划两周内在香港上市,拟融资逾5亿美元[12] - 大模型Kimi母公司月之暗面近期将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13] 行业政策与倡议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倡议,要求仓储经营者遵循《价格法》,抵制低质低价恶性竞争,严禁以低于成本价参与竞标[8]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未来10年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发展,以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13]
小米汽车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最高补贴1.5万元
北京商报· 2025-10-24 12:58
补贴车型包括小米SU7系列、小米YU7系列及小米SU7 Ultra系列。补贴金额将根据车辆在2026年购置时 较2025年政策产生的购置税差额计算,通过购车尾款减免的形式发放,最高不超过1.5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10月24日,小米汽车发布的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显示,为消除部分车主对 于车辆跨年交付,可能导致购置税优惠减少的顾虑,小米汽车将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最高1.5万元的 购置税补贴。 小米汽车表示,凡在2025年11月30日24时前完成锁单,因小米汽车生产、运输等原因导致车辆需到2026 年完成开票交付的用户,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 ...
揭秘小米汽车的产品方法论
雷峰网· 2025-10-23 16:16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义、对标顶级品牌的产品力以及极致的C端用户思维,实现了从行业不被看好到成为市场“鲇鱼”的逆袭 [2][3][6][7] 产品定义 - 公司创始人亲力亲为,强调在正面战场打败对手,产品力是成功的基石,营销是锦上添花 [8] - 产品定位对标全球顶尖品牌保时捷,以“保证好用,努力好看”为基本理念,将驾驶性置于极高优先级 [8][12] - 公司为造车进行了密集调研,创始人带队在70天内完成85场调研,并计划投入至少100亿美元,目标进入全球前五 [9][10] - 大力吸纳行业顶尖人才,如前吉利研究院院长等,为产品研发注入成熟经验与高标准 [11][12] - 产品规划采用SKU组合策略,旨在占领最大市场份额或成为细分市场第一,早期聚焦于20万+价格区间 [14][15] 产品力 - 公司强调将资源用在“刀刃上”,以极致性价比满足用户需求,不浪费一分一厘 [13][14] - 吸取手机业务经验,造车直接走高端化路线,采用顶级电机和材料,并以强劲续航能力作为核心卖点 [16][17] - 成熟研发流程与质量标准的引入,确保了产品的基本下限,而消费电子经验则助力其在正面竞争中取胜 [12][13] - 产品外观设计、定义获得认可,庞大的用户基础为产品提供了品牌认知和容错空间 [13] C端思维 - 目标用户画像为30岁左右、生活在一线城市、有个人积蓄且悦己属性强的年轻人 [19][20] - 产品外观起到决定性作用,提供多种颜色、轮毂等个性化选择,内饰用料达到“母婴级”标准,在同价位段表现突出 [20][24] - 公司深度洞察用户需求,通过App收集超10万条反馈以快速迭代产品,例如防晒玻璃、隐形挂钩等设计均源于用户意见 [22][23] - 创始人注重与真实用户沟通,亲自参与并敲定针对女性和年轻市场的产品细节 [22] - 尽管整体优秀,但在部分配置(如电动方向盘)和产能、交付等后置环节仍有提升空间 [25][26]
五年千亿研发淬炼,小米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筑“同心圆”
搜狐财经· 2025-10-18 12:44
论坛概况 - 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主题为“同心湾区,论道未来”,由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主办 [1] - 论坛汇聚粤港澳三地专家及企业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及在大湾区的产业化应用 [1] 珠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 珠海市科技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省实验室2家、省重点实验室19家,并布局“天琴计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 [3] - 珠海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900余家 [3] - 珠海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国地级市第2,“澳门-珠海”科技集群连续2年跻身全球创新百强 [5] - 珠海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24亿元,初步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产业链生态 [13] 珠海市产业支持政策 - 珠海市政府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11项措施 [13] - 设立5亿元“算力券”和1亿元“模型券”,并超前部署10000P智能算力,旨在打造高性价比算力洼地 [13] 小米集团技术布局与成果 - 小米集团代表出席论坛,分享其人工智能技术布局,AI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力 [9] - 过去五年小米研发投入超千亿元,致力于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12] - 小米17系列手机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3nm工艺,并在屏幕、电池、影像实现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12] - 在智能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成为近一年20万以上最畅销轿车,小米YU7实现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 [12] 行业前景与协同发展 - 与会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产业链和丰富应用场景,为AI技术落地提供条件,有望成为全球AI产业创新高地 [11] - 论坛展现出政企学研多方协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意愿,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15]
雷军亲述玄戒芯片及造车幕后故事:压上10年家底、5年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9-29 14:11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包括标准版、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 定价分别为4499元起、4999元起和5999元起[5] -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3nm工艺芯片 GPU性能相比A19 Pro提升34.6%[6] - Pro系列采用"妙享背屏"创新设计 支持个性时钟、AI壁纸、背屏自拍及掌机模式等交互功能[7][9] 核心技术突破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达82.1cd/A实现国际领先水平[11] - 全系搭载金沙江电池 能量密度最高达894Wh/L Pro系列采用L形异形叠片电池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13] -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LOFIC技术 实现超高动态范围 Pro系列配备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13]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YU7车型交付量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其中85%为有孩家庭[16] - 推出高端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 起订价10万元[5][18] - 定制服务每月限量40台 在北京工厂店设立400余平定制服务中心[18] 生态链产品矩阵 - 小米平板8系列定价2199元起 Pro版2799元起[5] -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 冰箱Pro微冰鲜双系统版6399元[5] -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提供65-98英寸四款尺寸 首销价5199元起[5] - 同步发布BE10000 Pro路由器(1699元)和Sound 2 Max音箱(1999元)等高端配件[5] 公司战略转型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达300亿元[23] - 研发人员数量从1万人翻倍至超过2万人[23] - 自研3nm芯片玄戒O1发布 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设计能力的公司[23] - 手机业务连续站稳国内4000-5000元价位第一 Q2欧洲市场超越苹果[25] 市场表现成果 - YU7车型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15] - 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25] - 科技家电Q2收入同比增长66.2% 空调产品7月跻身全渠道中国第三[25] - 首座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建设 预计年底投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