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SU7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Q2财报数据亮眼:汽车业务改写小米增长逻辑
36氪· 2025-08-21 16: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2% [1][4]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5% [1][4] - 汽车业务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总营收比重17.8% [1] - 经营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28.2%,环比增长2.4% [4] 汽车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单季交付8.13万辆新车,规模效应降低零部件成本约25% [1][5] - 电池采购成本降低18%,自研电机成本为博世同类产品50% [5] - SU7 Ultra车型售价52.99万元,推动含税均价达28万元 [7] - 北京亦庄工厂月产能3.2万辆,每76秒下线一辆车 [8] 盈利能力优化 - 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3.2%提升至26.4% [4] - 单车毛利达6.7万元,经营亏损从5亿元收窄至3亿元 [4] - 集团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2.5%(计算自财报数据) [4] 生态协同优势 - IoT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 [10] -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75.4%,单季贡献69亿元毛利 [10] - 车机与米家设备联动场景达32个 [10] - 苹果用户占比52.4%,女性用户占比达30% [12] 产能与订单状况 - 二期工厂Q3投产,年产能将突破50万辆 [8] - YU7系列积压订单超20万台,开售一小时大定28.9万台 [12] - 月交付3-3.5万辆可实现全面盈利 [12]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采用"生态赋能+供应链革命"模式差异化竞争 [13] - 主销25-35万元市场面临比亚迪、特斯拉等竞品降价竞争 [9] - 累计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单季研发投入78亿元同比增长41.2% [9]
汽车行业周报:中国长安集团成立,电动商用车出海亮眼-20250804
国元证券· 2025-08-04 18:0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与数据 - 乘用车市场7月1-27日零售144.5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19%,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 [2] - 同期批发150.5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5%,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增长13% [2] - 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同比增长15%,渗透率达54.6%,累计零售625.8万辆同比增长31% [2] - 新能源批发81.6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54.2%,累计批发726.4万辆同比增长35% [2] 央企整合与战略布局 - 中国长安集团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目标2030年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3][43] - 旗下深蓝汽车计划5年内推出超30款新车,阿维塔规划2030年前推出17款产品 [44] - 重点发展智能汽车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布局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五大海外市场 [3][43]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0%,预计全球非中国市场销量将达45万辆 [4][49] - 智己汽车登陆澳大利亚市场,IM5/IM6起售价6.09万澳元,布局60余家体验中心 [56] 技术创新与产品动态 - 问界M9实现行业首例卫星救援,搭载华为星河通信支持30米外卫星通话 [32] - 理想i8上市起价32.18万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续航720公里 [40] - 小米SU7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优化高速领航功能 [42] 数据跟踪 销量榜单 - 新能源品牌周销量Top3:比亚迪(5.86万辆)、银河(2.23万辆)、五菱(1.35万辆)[29] - 新势力周销量Top3:问界(1.05万辆)、零跑(0.87万辆)、小鹏(0.84万辆)[30] 月度表现 - 比亚迪7月销量34.4万辆(同比+1%,环比-10%),吉利新能源同比大增120% [31] - 小鹏/零跑同比分别增长229%/126%,理想同比下滑40% [31] 行业要闻 政策与基础设施 -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4%,同比降0.2个百分点 [35] - 交通运输部计划建设1000个标准化"司机之家",已设29.6万个货车停车位 [37][38] 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 - 大众集团1.31亿美元追加投资QuantumScape固态电池,目标年产40GWh [52] -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磷酸铁锂电池订单,供应储能系统 [55] - 三星与特斯拉达成芯片代工协议,金额达22.8万亿韩元(165亿美元起)[53] 资本市场表现 - 汽车板块周跌2.36%,跑输沪深300指数0.61pcts,子板块中汽车服务跌幅最大(-3.88%)[13] - 个股涨幅前三:西菱动力(+22.6%)、中马传动(+13.71%)、超捷股份(+11.55%)[17]
见证历史!刚刚,雷军宣布大消息!网友:终于!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11:52
小米汽车交付量表现 - 2025年7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创成立以来首次月度交付量突破3万台[1][6] - 2025年6月交付量超25000台,5月超28000台,3月超29000台[6] - 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超30万台[7] - 2024年4月开启首批交付,7个半月达成首个10万辆交付,10万到20万辆仅耗时4个月[9] - 2025年5月SU7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25 8万台[9] 产能与目标调整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9] - 一期二期工厂双班制满产状态下月产量可达6万或以上[11] - 2025年销量预计40万~50万辆,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11] 新车型市场表现 - 首款SUV车型YU7标准版售价25 35万元,Pro版27 99万元,Max版32 99万元[9] - YU7开售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达28 9万台[9] - YU7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三倍,受众面更大[10] 渠道与服务网络 - 7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97城已有352家门店[10] - 8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覆盖包头、龙岩等8座城市[10] - 截至7月31日全国181家服务网点覆盖106城[10] 产品配置调整 - 8月1日起下架SU7和SU7 Ultra两款车型的熔岩橙、寒武岩灰车漆颜色[10] - 下架曜石黑和银河灰内饰及20英寸五辐花瓣轮毂等配置[10] - 调整目的是提升交付效率,已购车主维保权益不受影响[10]
ChatGPT推出学习模式;小米呼吁理性使用辅助驾驶;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
观察者网· 2025-07-31 09:27
OpenAI产品更新 - 推出ChatGPT学习模式 通过逐步指导辅助学习 该功能对免费版 Plus Pro Team版用户开放 ChatGPT Edu版用户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该功能 [1] AI内容授权与合作 - 亚马逊与《纽约时报》签订每年2000万至2500万美元AI授权协议 允许利用其内容训练AI模型 并通过Alexa提供报纸摘要和摘录 [2] - 谷歌确认签署欧盟自愿性AI行为准则 旨在帮助开发人员遵守欧盟AI法案 而Meta本月早些时候拒绝签署 称欧盟AI立法"过度" [2] 消费电子与AI硬件创新 - 中兴终端亮相首款情感陪伴AI宠物"麻薯"Mochi 拥有类生命体交互体验 并宣布"Mochi领养计划"招募首批深度体验用户 [3] - 华为宣布鸿蒙5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 [7] AI对就业市场影响 - 微软研究报告显示翻译和口译人员受AI冲击最严重 AI工具可提供多语言语音旁白和实时翻译 作家 销售代表和客服也高居受影响前列 [4] - 护理助理 按摩师和重型设备操作员受AI影响较小 因工作涉及实体存在或亲手护理等AI无法复制的要素 [4] 科技公司人才动态 - 苹果一个月内被Meta挖走四位人工智能专家 表明公司AI战略遇挫 [5] 企业营销与品牌事件 - 苹果官方微博账号误传三星Galaxy Z Flip7宣传视频 配文为苹果家长控制功能介绍 该微博已被删除 猜测或因与三星使用同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导致操作混淆 [6]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小米汽车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 覆盖SU7 Pro Max及Ultra车型 新版本在复杂路况应对和决策逻辑上较300万Clips版本有提升 公司强调该技术非自动驾驶 要求用户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8]
小米汽车呼吁理性使用辅助驾驶 全新小鹏P7首秀定档8月6日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7:04
|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 | NO.3 阿维塔拟于明年推出与华为共创的首款产品 7月30日消息,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透露,目前公司与华为正在顺利有序地推动Hi Plus模式,双方联合 团队已经将近千人入驻在阿维塔重庆总部,第一款联合共创的产品也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推出。2030年 前,阿维塔计划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点评:阿维塔与华为深化Hi Plus模式合作,联合团队规模近千人,首款共创产品预计明年下半年面世, 长期规划至2030年推出17款新车。此举凸显智能汽车产业强强联合趋势,华为技术赋能将提升阿维塔产 品智能化竞争力,可能重塑高端电动车市场格局。消息对智能驾驶产业链形成利好预期,尤其利好华为 汽车生态链伙伴。 NO.4 全新小鹏P7首秀定档8月6日 7月3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通过微博发文称,8月6日,全新小鹏P7将进行中国首秀。何小鹏表 示,该车定位为时尚的豪华轿跑,由小鹏中外团队原创设计。 NO.1 小米汽车呼吁理性使用辅助驾驶 7月29日,小米汽车宣布,其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已面向小米SU7系列车型推送,覆盖 SU7 Pro、Max及Ultra车 ...
小米汽车再次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呼吁正确理解和使用
新浪科技· 2025-07-30 13:14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开始向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推送 [1] - 新升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且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1000万Clips智驾与旧版有何不同?小米汽车详解
凤凰网· 2025-07-30 08:25
小米汽车技术升级与功能适配 - 公司升级至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相较300万Clips版本在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上实现七大核心优化:加减速更柔和、绕行更灵活、变道逻辑升级、路口通过更顺畅、窄路通行提升、防御性驾驶增强、高速场景优化 [2]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用户需始终关注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3] - 公司计划在下个OTA版本为SU7系列及SU7 Ultra同步更新多项YU7同款座舱新功能,包括车内超级小爱语音交互升级、小米生态互联互通、苹果生态深度适配及行车桌面UI革新 [3] YU7方向盘功能细节 - YU7方向盘右滚轮支持长按自定义功能,用户可绑定"开启泊车影像""启动泊车辅助""保存行车记录"等功能 [4] 纽北赛道合作进展 - 公司宣布已成为纽北高级合作伙伴,将有团队常驻纽北进行测试,未来将持续挑战纽北赛道 [5]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 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7:20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已开始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1] - 新版本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1000万Clips版本性能提升 - 相比300万Clips版本,纵向舒适性提升57%,加减速更线性柔和,驾乘体感更舒适 [2] - 绕行成功率提升67%,绕行更灵活,障碍识别更精准,决策更果断 [2] - 路口通过能力有所提升,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仍需注意观察路况 [2]
小米汽车:1000万Clips版本决策更贴近真实“老司机”驾驶习惯 但呼吁正确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02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推出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1] - 新系统相比300万Clips版本在复杂路况应对和驾驶决策方面有显著提升,更接近人类驾驶习惯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提醒用户保持对路况的关注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1]
雷军立下“超越SU7”军令状,小米YU7如何在竞争中创造奇迹
贝壳财经· 2025-06-27 12:59
小米YU7上市及市场表现 - 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同时发布小米AI眼镜等十余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1] - 小米YU7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大定超28.9万辆,雷军称"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 [1][6] - 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全系搭载小米V6s超级电机、智能底盘和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标准版CLTC续航835km [5] - 小米辅助驾驶第一期总投资57.9亿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1000万Clips版辅助驾驶 [5] 小米YU7产品及竞争分析 - 推出三个配置版本:标准版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共9款配色 [6]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小鹏G7、特斯拉Model Y、理想L7,售价均低于Model Y同版本 [6] - 雷军表示Model Y是"史诗级神作",但小米YU7仍制定挑战Model Y的目标 [6] - 2024年初启动整车测试,历时539天,覆盖296个城市,道路实测里程649万公里 [4] 小米汽车业务发展及产能规划 - 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智能电动汽车收入321亿元,SU7系列交付13.69万辆 [7] - 2025年Q1小米SU7系列单季交付75869辆,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186亿元 [7] - 雷军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由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 [7] - 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已投产(年产能15万辆),二期预计7月投产,三期工业用地6.35亿元竞得 [10] 小米AI眼镜发布及技术布局 - 小米AI眼镜定位"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搭载超级小爱,支持10种语言同声传译、视觉扫码支付 [15][16] - 支持跨设备相机协同、三方APP视频通话和直播,配备独立Type-C接口 [17]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17] - 雷军宣布未来五年(2026-2030)在核心技术领域再投2000亿元 [19] 行业及市场反馈 - 分析师认为小米汽车业务是互联网思维延伸,基于用户大数据驱动快速迭代优化 [6] - 国元国际预计小米YU7销量超预期,汽车业务有望2025年Q3/Q4实现盈利 [11] - AI眼镜从业者评价小米AI眼镜"国内该品类做得最好" [13] - CINNO Research认为AI/AR眼镜将从小众走向大众消费级市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