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百

搜索文档
京东重新估量了外卖这件武器?
虎嗅APP· 2025-08-16 21:54
京东外卖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可能重新评估外卖业务的战略定位 超过一半的财报会议提问聚焦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 涉及投入产出比 用户增长和利润率等核心问题 [4] - 高盛提出关键质疑:在美团 阿里等强劲对手竞争下 京东作为第三名需明确长期投入决心 并评估获客成本 交叉销售机会及用户体验提升空间 [4] - 公司CEO许冉强调以生态视角看待外卖业务 认为其已与核心零售产生协同效应 带来用户增长和交叉销售机会 不视为孤立板块 [5] 财务表现与业务影响 - 二季度公司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 但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1% 主因新业务亏损达148亿元 外卖业务投入是亏损骤增关键因素 [6] - 营销开支同比激增127%至270亿元 主要投向外卖等新业务推广 但核心电商板块(3C类增长23% 日百增长16.4%)保持稳健 [6] - 新业务对基本盘的拉动效应尚未显现 3C和日百增速仅稳中小增 未达爆炸式增长预期 [6] 用户转化与战略转向 - 公司认为外卖已带来高价值用户 其在超市 生活服务及数码配件等品类的交叉购买比例持续提升 二季度已搭建相关算法系统推动转化 [7] - 公司否定"烧钱换市场"模式 探索更科学投入策略 当前市场份额约10% 短期内难以超越前两名 酒旅场景布局尚不成熟 [7] - 核心战术是将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用户 将外卖投入视为基本盘"拉新费" 需在未来1-2季度快速提升转化效率 [8][9] 竞争环境与长期规划 - 外卖行业核心用户(年轻人 高净值人群)具有高单价产品偏好 是公司潜在价值来源 但需应对美团 阿里高强度补贴竞争 [9] - 公司认为从零搭建外卖体系的优势是可应用AI等新技术 无历史包袱 但成熟团队需15-24个月培育期 [10] - 战略定位转向长期主义 目标建立可持续5-20年的商业模式 而非追求短期业绩 [10]
京东重新估量了外卖这件武器?
虎嗅· 2025-08-16 18:56
京东外卖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高层在财报会议上超过一半的提问围绕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展开,核心关注点包括投入产出比、用户增长和利润率 [1] - 高盛提问聚焦行业竞争格局,强调耐力、执行力和差异化是关键,并询问公司如何评估获客成本、交叉销售机会及用户体验提升空间 [1] - 公司CEO许冉提出以生态视角看待外卖业务,强调其与核心零售的协同效应及交叉销售机会,而非孤立板块 [2] 财务表现与业务投入 - 第二季度收入达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1%至62亿元 [2] - 新业务整体亏损148亿元,外卖投入增加是亏损骤增的关键因素,同时营销开支同比增幅超127%至270亿元,主要用于外卖等新业务推广 [2] - 核心电商板块(3C类和日百类)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收入同比增23%,日百收入增16.4%,但未因新业务带来爆炸式增长 [3] 用户增长与交叉销售潜力 - 外卖业务带来新用户增长,这些用户在超市、生活服务及数码配件等品类的交叉销售比例持续提升 [3] - 外卖用户购买核心电商品类的转化率提升,尤其在商超品类存在大量交叉购买,公司已在算法和系统层面建设相关能力 [3] - 公司否定"烧钱换市场"模式,研究更科学的投入策略,并探索多元新业务方向 [3] 市场竞争与战略定位 - 公司外卖市场份额约10%,排名第三,短期内难以超越前两名,且在酒旅场景布局处于早期阶段 [4] - 公司将外卖投入视为电商基本盘的"拉新费",需尽快搭建转化体系并提高拉新效率 [5] - 外卖核心用户为年轻高净值人群,其电商购物倾向高单价产品,对公司具有关键价值 [5] 长期战略与执行挑战 - 公司转向"持久战"思维,目标建立可持续5-20年的外卖商业模式,而非追求短期成绩 [6] - 从零搭建外卖体系的优势是可直接采用AI等新技术,但成熟团队通常需15个月至两年成型 [5] - 面对美团和阿里的高投入,公司资源相对有限,需高效打通转化关节 [5]
商贸零售周报:永辉进入规模化调改阶段,618电商全域协同趋势明显-20250622
国金证券· 2025-06-22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线下永辉调改店超100家进入规模化新阶段,预计8月底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 线上618收官全域协同趋势明显,国补品类为主要增长动力,即时零售加入618战场,各平台表现亮眼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及公司动态 线下零售 - 2025年6月13日永辉全国第100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亮相,标志“胖东来化”进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调改门店员工薪酬结构优化,一季度41家“稳态调改店”向一线员工发放奖金与分红2634万元,6月15日六店合计成交客流突破76000人次,GMV近1000万元 [11] - 预计8月底全国“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总数将突破178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11] 线上零售 - 天猫是品牌主场,高净值用户驱动增长,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24%),88VIP会员超5000万,会员客单价达行业均值1.93倍,参与国补品类成交额较去年“双11”增116%,潮玩、珠宝饰品、宠物、酒水等行业高增长 [15][16] - 京东全业态爆发,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超100%,京东APP的DAU创历史新高,3C、家电等品类表现出色,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即时配送覆盖350城,七鲜超市线上订单增150%,大模型调用量同比增130%,数字人服务超1.4万品牌 [16] - 抖音电商全域协同,6.7万中小商家成交破百万,店播贡献50%直播成交额,商城GMV同比增77%,搜索GMV增56%,国补、护肤品、非遗好物快速增长,手机成交额同比+165%,数码成交额同比+87% [17] - 快手电商全域电商持续推进,货架场高增长,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超53%,搜索GMV同比增长超143%,快手商城大牌大补频道百万GMV单品数同比增长超124%,内容场消费繁荣,挂车短视频GMV同比增长超29%,GMV成交破千万和破亿的商家数同比分别增长超43%和超61%,中小商家GMV同比增长30%,新入驻商家店效年同比提升超24% [17] - 美团闪购首次参与618,超1亿用户下单,整体成交额创新高,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翻倍,近850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翻倍飞跃,手机、白酒等20余类高单价“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下单用户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 [18] 行业数据跟踪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整体GMV同比-9.63% [2][19] - 6月第2周天猫+京东品类增速表现前5的为玩具、汽车及自行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鞋包 [2][19] 行情回顾 - 上周(2025/06/16 - 2025/06/2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商贸零售(申万)分别变动-0.51%、-1.16%、-0.45%、-1.52%、-2.03%、-2.75%,商贸零售板块上周涨幅在9个申万大消费一级行业板块中位列第4 [3][25] - 个股方面浙江东日、吉峰科技、翠微股份、友阿股份、怡亚通涨幅居前,南京商旅、青木科技、国联股份、汇嘉时代、若羽臣跌幅居前 [3][25] 投资建议 线下零售 -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其商业模式变革走向精选型零售路线,具备后消费时代长期快速增长潜力,独特竞争优势在于中国人对生鲜蔬菜的钟情、规模优势长期赋能、上市地位融资优势 [4][32] 线上零售 - 腾讯控股潜在边际改善在于AI+与产品端结合加深有望受益于云服务需求提升,基本盘稳健,微信生态蓬勃发展,核心游戏健康增长,广告业务增速快,若消费复苏有望受益 [33] - 美团格局改善,利润快速释放,外卖及到店均有望受益于国内宏观修复,外卖开启出海新征程,海外外卖平台Keeta9月上线中东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量 [5][34]
51岁刘强东,又干了3000亿
创业家· 2025-05-26 18:10
京东外卖业务表现 - 京东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外卖业务首次披露完整数据,贡献收入57.53亿元,日订单量即将突破2000万单 [3][4] - 京东外卖上线42天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扩张速度远超美团(3年)和饿了么(10年)达到相同量级的时间 [6][9] - 外卖业务增长迅猛:3月24日突破100万单,4月15日达500万单,4月22日突破1000万单,5月13日宣布即将突破2000万单 [6] - 外卖业务带动京东整体流量转化率提升,激活3C家电、日百等核心品类的低频消费,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 [18] 京东外卖面临的挑战 - 系统与运力承压:4月22日和5月14日因订单暴增两次出现系统崩溃,导致用户下单异常、骑手调度失灵 [10] - 运力不足问题突出:全职骑手从3月1.6万增至5月3万,加上达达130万众包骑手,仍难以支撑日均近2000万单,业内估算需50万以上活跃骑手才能稳定履约 [14][15] - 配送压力大:按10万全职骑手计算,每人每天需送200单,远超美团骑手人均日送23单的水平 [13][15] - 新业务整体亏损13.3亿元,同比扩大10个百分点,反映"烧钱换市场"与"盈利平衡"间的艰难取舍 [35] 京东核心业务表现 - 核心零售业务收入2638.4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3C家电增长17.1%,日百品类增长14.9%,商超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29] - 零售经营利润率提升至4.9%,实现"增收又增利" [29] - 物流业务收入496.67亿元,同比增长12.5%,但为外卖业务调配达达骑手导致物流板块利润率环比微降0.3个百分点 [32] - 国际业务通过Joybuy平台在欧洲试运营,工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8%,成为B端市场新增长极 [33] 行业竞争格局 - 刘强东亲自参与外卖业务,通过培训、送外卖、联名营销等方式推动业务破圈,与美团、饿了么"高管隐身"形成对比 [22][26] - 京东以"品质外卖"为差异化定位,推出"零佣金入驻""骑手全额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依靠7000万单日均配送量和生态壁垒应对,饿了么则通过补贴争夺下沉市场 [27] - 监管部门约谈京东、美团和饿了么,要求停止恶性竞争,指向贴标签、煽动对立等行为 [27] - 补贴战带来短期用户增长,但如何转化为长期生态粘性成为挑战,行业需思考让效率与人性不再对立的商业价值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