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型涉农贷款
搜索文档
25万亿+15万亿!山东金融这两大核心指标实现“双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11-19 14:06
日前,山东省委金融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截至2025年5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迈过25万亿元台阶, 本外币贷款余额早在2024年11月便突破15万亿元大关。两大核心指标实现"双突破",标志着山东金 融"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目标提前兑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资金根基,在"走在前、挑大 梁"的征程上交出亮眼金融答卷。 金融资源的精准滴灌,让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受益。山东金融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关键赛 道,累计对接争取资金8644.45亿元;精准服务文旅项目343个,投放融资378亿元,为扩内需、促消费 注入动力;开展个体工商户"育苗"行动,为1.51万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58.7亿元,激活微观主体活 力。在普惠金融领域,"十四五"期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年均增长24.69%;普惠型涉 农贷款增加4802.36亿元,年均增长15.67%,让金融服务触达更广泛群体。 改革创新的纵深推进,为金融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山东充分发挥三大金融改革试验区"试验田"作用,济 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较获批前增长176.7%;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试验区形成100 余项示范性改革创新成果;临沂普 ...
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12.1%
人民日报· 2025-11-18 05:57
银行业总体情况 - 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1] - 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 [1] 银行业普惠金融贷款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万亿元 [1] 保险业经营情况 - 保险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 - 保险公司前三季度赔款与给付支出1.9万亿元,同比增长7.6% [1] - 保险公司前三季度新增保单件数846亿件,同比增长7.9% [1] - 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 [1]
9620.93亿元!山东辖区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五年翻番,金融助农成效显著
齐鲁晚报· 2025-11-18 00:34
涉农产业金融投入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9620.93亿元,较2020年末翻了一番 [1] - 联合多部门出台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等政策15项,强化政策协同 [1] - 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全省知名特色农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 [1] 粮食生产金融支持 -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534.39亿元,较年初增加167.92亿元,增幅45.82% [2] - 94个产粮大县各项贷款余额合计61126.61亿元,较年初增加4508.92亿元,增幅7.96% [2] - 拓展粮食及农产品生产、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 [2] 县域乡镇金融服务 - 纳入日常监测的99个县(市、区)各项贷款余额6.44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71万亿元,增幅36.15% [2] - 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全覆盖,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保险基础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 [2] - 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推动提高县域资金适配性 [2] 脱贫人口金融支持 - 累计带动脱贫人口5.96万户,累计贷款金额26.25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24亿元 [3] - 持续加大对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黄河滩区迁建群体及9市23县享受政策脱贫人群的金融服务 [3] - 推动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应贷尽贷 [3]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股份行净息差环比回升1个基点
券商中国· 2025-11-16 07:32
行业资产规模 -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升至43.88%,较2019年末提高4.74个百分点 [1][7] - 保险业总资产40.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5万亿元,增长12.5%,其中人身险公司资产35.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3% [2] 银行业盈利与效率指标 - 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3]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稳定,同比减少11个基点,其中股份制银行净息差环比回升1个基点 [3]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较去年末下降3.74个百分点,整体经营质效提升 [3] 资产质量与流动性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3亿元,不良贷款率1.52%,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6]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9.73%,净稳定资金比例127.67%,流动性比例80.10%,各项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 [8] 信贷投放结构 - 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整体6.6%的同比增速 [7]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万亿元 [7]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股份行净息差环比回升1个基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1-15 11:07
银行业整体资产与盈利状况 -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1] - 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升至43.88%的新高 [1][7][8] - 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2]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较去年末下降3.74个百分点,整体经营质效有所提升 [4] 净息差表现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42%,环比二季度保持稳定,同比减少11个基点 [2] - 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二季度末回升1个基点 [2] - 净息差企稳得益于存款利率下调、清理手工补息等负债成本节约措施,以及负债结构改善 [3] 信贷资产质量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3亿元 [7]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2%,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7] -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7] 流动性指标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9.73%,较上季末上升0.48个百分点 [10]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7.6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10]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80.10%,较上季末上升0.21个百分点 [10] 保险业资产状况 - 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40.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5万亿元,增长12.5% [1] - 人身险公司总资产35.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3% [1] - 财产险公司总资产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9% [1]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最新数据!股份行净息差环比回升1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11-15 10:49
银行业整体资产与盈利状况 -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9% [2] - 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升至43.88%的新高 [2][11] - 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4] - 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较去年末下降3.74个百分点,整体经营质效有所提升 [6] 净息差表现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42%,环比保持稳定,同比减少11个基点 [4] - 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二季度末回升1个基点,出现企稳迹象 [3][4] - 净息差企稳得益于存款利率下调、负债结构改善等措施 [5] 资产质量与流动性 -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3亿元 [9]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2%,较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9] - 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9.73%,净稳定资金比例127.67%,流动性比例80.10%,各项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 [13] 信贷投向与普惠金融 - 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1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万亿元 [11] - 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速6.6% [11]
“十四五”时期山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
新华财经· 2025-11-13 17:52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金融监管机构在“十四五”时期通过优化机构设置、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点人群等措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助力乡村振兴 [1] 涉农产业金融投入 - 辖区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9620.93亿元,较2020年末翻了一番 [1] - 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知名特色农产品的信贷支持力度 [1] - 出台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等政策15项,强化政策协同性 [1] 粮食生产金融支持 - 辖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534.39亿元,较年初增加167.92亿元,增幅为45.82% [2] - 94个产粮大县各项贷款余额合计61126.61亿元,较年初增加4508.92亿元,增幅7.96% [2] - 积极拓展粮食及农产品生产、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 [2] 县域乡镇金融服务 - 辖区纳入日常监测的99个县(市、区)各项贷款余额6.44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71万亿元,增幅36.15% [2] - 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全覆盖,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保险基础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 [2] - 强化对县域金融支持的日常监测,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 [2]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 累计带动脱贫人口5.96万户,累计贷款金额26.25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24亿元 [3] - 推动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应贷尽贷 [3] - 持续加大对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黄河滩区迁建群体等特定人群的金融服务 [3]
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普惠金融激活中国经济“微循环”
金融时报· 2025-10-20 09:51
普惠金融总体发展成就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 - “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实现历史性跨越,商业银行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大型商业银行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3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3.36倍,年均增长约30% [2] - 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提高政治站位、推进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等措施,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 [2] 中小银行与服务模式创新 - 中小银行坚守服务小微企业定位,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满足灵活用款需求 [3] - 探索形成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3] 信贷增长与覆盖面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幅约20%,是“十三五”末的2.36倍 [3] - “十四五”时期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达14.6% [3] 金融服务下沉与延伸 - 金融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畅通银企对接渠道 [5] - 农业银行将70%以上新迁建网点布局到城乡结合部和县域乡镇,在西藏农户贷款覆盖全区90%以上农牧民 [5] - 我国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超98%,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 [5] 数字化与技术赋能 - 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业务流程,部分场景下贷款可实现“秒批秒贷” [6] -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触达客户,普惠贷款投放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6] 长效机制建设 - 金融管理部门着力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7] -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尽职免责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单列信贷计划及强化业务培训来构建长效机制 [7] 融资成本与商业可持续性 - 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十三五”末下降2个百分点 [8] - 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政策制度创新有效激发了内部发展动力 [8]
普惠涉农贷款火热 多元金融主体瞄准乡村市场
中国经营报· 2025-10-12 20:17
普惠金融支持三农发展 - 金融科技力量正加速助力三农发展,时值秋收秋种时节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 - 除农信联社、农商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等传统主体外,财务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元新型普惠主体也在布局农村金融市场 [1] - 消费金融公司累计为8543万人次的县域客户提供了普惠金融服务 [2] 具体机构举措与成效 -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农信联社出台措施,加大金融对农业机械研发推广的支持力度 [1] - 国机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启动金秋购机专项金融服务,针对全国200余家合作农机经销商,以线上线下方式提供业务指导,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数亿元,为全国23个省区近5000户农户办理农机购置贷款 [1] - 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末服务新市民贷款余额达209.46亿元,累计服务新市民客户1078.16万人次,通过线下专属团队将服务嵌入农村生活场景 [2] -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自2018年布局小微企业与农业贷款,依托农业核心环节与生产资料企业切入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链 [2]
信贷供给重点领域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沃土
经济日报· 2025-08-27 07:21
信贷投放增长 - 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在上半年保持较快增长 [1]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2] -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5] 区域信贷表现 - 江苏省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210.5亿元,较年初增长9.2% [3] - 青海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75.48亿元,较上年年末增加38.9亿元,增长6.11% [3] 重点领域贷款 - 全国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5% [4] - 银行机构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信贷资源倾斜 [4] 金融服务创新 - 金融机构需设计更符合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产品,基于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民收入波动开发灵活信贷产品 [4] - 浙江开化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小微易贷",通过专项低息贷款支持景区升级基础设备 [5] - 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乡村服务团队,以人参种植和加工为破题点提供金融支持 [6] 数字金融应用 - 数字金融有助于解决乡村金融服务痛点,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7] - 中小银行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开发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探索信用体系建设 [8] - 手机银行APP可满足农村地区支付结算、转账汇款、办理贷款等服务,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 [8]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意见,从粮食安全、金融帮扶成果、乡村富民产业等方面深化改革 [3] - 多地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机构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优化"三农"金融服务 [3] - 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破银行、企业、政府监管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融资精准对接 [6] 产业振兴案例 -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推动人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银行支持当地企业扩大生产和延长产业链 [6] - 银行通过"景区+乡村"旅游模式支持特色民宿、农家乐经营户改造,激活乡村文旅产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