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鞋帽
搜索文档
开俄语夜校推中医康养 “雪城”牡丹江稳接“跨境游流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4:23
开俄语夜校推中医康养 "雪城"牡丹江稳接"跨境游流量" 中新网牡丹江11月5日电 (唐凤来 记者姜辉)开办职工俄语夜校、完善休闲购物服务、推出中医理疗康 养……自中国对俄试行免签政策生效以来,"雪城"牡丹江不断优化服务、丰富业态,打造特色消费新场 景,以高质量文旅体验稳稳接住"流量"和"机遇"。 绥芬河市绥芬河镇干部职工俄语夜校培训班课堂上,近百名干部职工跟着俄语教师逐字练习发音。 牡丹江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俄罗斯游客在绥芬河市选购钱包等商品。 牡丹江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俄罗斯游客在东宁市体验中医理疗康养。 牡丹江市委新闻中心供图 提升俄方游客就医体验;在东宁市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保健部,开设中医健康调理区、医疗康美区等不 同特色专区,将中医药服务与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群体保健相融合,为俄方游客提供更好的中医康养 服务。 东宁市还面向俄罗斯入境旅客推出10余项优质服务举措,在东宁市酒店、商场等场所设置中俄双语标 识,提供俄文商品价格表及餐饮菜单;组织旅行社推出东宁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入境旅游套餐,开设东宁 入境旅游大巴专线;打造特色消费打卡地,开展三岔口镇民俗体验活动,吸引中外游客体验当地朝鲜族 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 ...
牡丹江跨境电商贸易额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15
截至8月底,绥芬河市、东宁市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额同比呈现迅猛增长之势,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 时,位于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企业也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该市的跨境电商领域优惠政策,努力扩 大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加快开拓国内、国际销售市场。 近年来,牡丹江市以跨境电商、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经济新业态为重点,积极打造拉动牡 丹江外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超过3000种的俄罗斯等国进口商品零售及经销权, 建成海外仓7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3个,通过加快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助力牡丹江高 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记者 刘晓云) 牡丹江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推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今年8月底,全市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40.1%。 据了解,今年牡丹江市相关职能部门和外贸企业依托牡丹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持续调 整优化全市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本地优质绿色农产品和部分工业品畅销国际市场的同时,抢抓"龙粤 合作"机遇,积极与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企业加强合作,以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为重点,组织大批国产家 电、服装 ...
昆明线下商场“双十一”提前开战 部分门店销量增长超20%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55
线上平台简化优惠规则 37天超长促销创纪录 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双十一早已从"一日狂欢"升级为"超长促销季"。2025年,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 台将活动周期拉长至历史新高。京东自10月9日启动促销,持续至11月14日,总计37天;淘宝天猫虽于 10月15日开启预售,但同样将会场延续至11月14日。其他平台也纷纷跟进,目前来看,只有拼多多延 续"天天都像双11"的无固定时间安排,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双十一"各大平台纷纷摒弃复杂的满减套路,转而采用直观透明的优惠方 式。京东推出官方直降活动,部分商品低至一折,单件即可享受优惠;淘宝推出"无需凑单"的官方立减 玩法,其他平台立减力度也普遍达到15%以上。这一变化不仅让消费者轻松获取实惠,也帮助商家简化 运营流程,实现双赢。 国庆假期刚落幕,2025年"双十一"促销战便提前打响。10月23日,记者走访昆明多家购物商场发现,线 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同步发力,早早便开启双十一促销活动,部分品牌门店销量较平日增长超20%。从服 装鞋帽到电子设备,从美妆护肤到家居用品,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线下商场凭借直观优惠与沉浸式体 验,在这场双十一消费盛宴中占据 ...
扩需求、丰供给、购物更便利!离岛免税新政再升级 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10-18 12:15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旨在扩大政策效应,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政策于11月1日起实施 [1] - 政策调整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和丰富商品供给两方面,使免税政策更加便利和给力 [1] 商品品类与供给优化 - 免税商品品类从45类扩大至47类,新增宠物用品、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大类 [3] - 小家电和电子消费品品类新增扫地机器人、迷你无人机、键盘鼠标等商品 [3] - 新政允许陶瓷、丝巾等国货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改变了以往清一色进口货的局面 [3] 适用人群与购物便利性提升 - 政策适用人群扩大,从海南出境的游客与从海南回国内的旅客一样,均可进入离岛免税店购物 [5] - 针对海南本地居民,新政放宽购物条件,一年内离岛一次后,返回海南即可随时购买化妆品、香水、衣服、包包等15类商品,并享受"即购即提"便利 [5] 政策历史成效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20年实施5年来,累计购物金额约1958亿元,购物人数约2858万人次,购物件数约2.4亿件 [7] - 离岛免税已成为海南旅游消费的强劲增长极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靓丽新名片 [7]
2025年9月份山西省市场监管类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暨消费提示
搜狐财经· 2025-10-15 17:24
总体受理情况 - 2025年9月全省市场监管12315机构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27650件,同比微增0.73%,但环比大幅减少22.16% [1] - 其中投诉15565件,同比显著增加39.67%,占受理总量的56.29%;举报5656件,同比增加36.65%,占20.46%;咨询6429件,同比大幅减少47.16%,占23.25% [1] - 投诉案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2.52万元 [1] 地区分布情况 - 投诉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太原市(2524件)、临汾市(1943件)、吕梁市(1850件) [3] - 举报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太原市(1394件)、运城市(913件)、临汾市(765件) [3] - 太原市总受理量最高,为3918件;运城市咨询量异常高,达5401件,使其总受理量达8019件 [3] 投诉热点分析 - 商品类投诉共10073件,占投诉总量的64.72%;服务类投诉5492件,占35.28% [4] - 商品类投诉热点排名前三为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家居用品类 [4] - 服务类投诉热点排名前三为餐饮和住宿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 [8] - 从投诉问题看,售后服务(2789件)、食品安全(2979件)、质量(2399件)、合同(1497件)是主要问题,合计占比62.09% [6] - 8月被投诉较多的企业包括中国黄金、山西袋鼠先生商贸有限公司、山西海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 [6] 举报情况分析 - 广告违法行为是举报首要问题,达1209件,占举报总量的21.38%,主要反映商家虚假宣传 [7][9] - 其他主要举报问题包括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972件)、不正当竞争行为(897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761件) [9] - 8月被举报较多的企业多为个体工商户,如临县伟湘际百货店、洪洞县阳妮纺织品坊等 [9] 咨询情况分析 - 咨询量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减少47.16%和47.14%,至6429件 [10] - 涉及市场监管的咨询中,消费维权知识(1761件)是主要类别,所有市场监管类问题合计占咨询总量的29.51% [10] - 非市场监管系统的咨询占4406件 [10]
2025年8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统计分析:当期值与累计值分别为1045.1亿元和9400.4亿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01 10:47
2025年8月服装鞋帽零售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为1045.1亿元 [1] - 2025年8月零售额环比增长8.72% [1] - 2025年8月零售额同比增长3.1% [1] 2025年1-8月服装鞋帽零售累计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为9400.4亿元 [1] - 2025年1-8月累计零售额同比增长2.9% [1]
全球脉动和中国新动力:2025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6 10:17
全球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态势 - 全球网络零售市场2020-2024年复合增速7.6%,预计2025-2029年维持7.5%增速,亚太、北美、欧洲三大市场占全球90%份额 [2][25] - 亚太地区为增长主力,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2.7万亿美元,东南亚地区2029年市场规模达2649亿美元,成为亚太第二大市场 [2][28] - 北美市场2024年规模达12546亿美元,渗透率76.3%,美国占93%份额,预计2029年规模扩大至17116亿美元 [37][40] - 欧洲市场区域分化明显,西欧占64%份额,北欧占19%,中欧占9%,东欧占6%,南欧占2% [48][51] 中国市场发展特征 - 中国网络购物人数2024年达9.74亿人,下沉市场潜力凸显,三线及以下城市零售份额升至58%,乡村网络零售额2022-2024年复合增速11% [2][16]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兴模式成为增长引擎,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近5年规模增长超10倍 [2][19] - 2025年网络零售TOP100企业销售额超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4家千亿级企业,20家百亿级企业 [2][17] 企业业态分布与增长表现 - TOP100企业中消费品牌企业63家(占比63%),实体零售企业24家(占比24%),电商企业13家(占比13%) [2][17] - 超六成企业实现正增长,40家企业同比增速达两位数及以上,消费品牌企业增长占比超六成,增速领先 [2][17] - 实体零售线上化成效显著,TOP70实体零售企业中超六成线上销售占比超10%,其中10%-30%占比企业20家,30%-50%占比企业9家,超50%占比企业1家 [20] 细分品类表现 - 家居家电类规模领跑,美的成为首个千亿级消费品牌企业 [3][17] - 食品饮料类头部效应明显,百亿元级企业占比41%,西部白酒龙头加快线上渠道拓展 [3][10] - 服装鞋帽类六成企业逆势增长,十亿元级企业贡献56%份额 [3][10] - 家清个护化妆品类超八成企业正增长,65%实现两位数增长,直播和短视频带货是主要推手 [3][10] 区域市场特点 - 亚太地区食品饮料和家居家电零售占主导,分别占零售品类41.6%和37.3%,竞争格局由头部跨国电商与本土电商差异化发展 [30][31] - 北美市场由亚马逊、沃尔玛、eBay主导,呈现高购买力基础(2024年人均GDP达6.4万美元)、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数字化消费习惯固化等特点 [40][43][44] - 欧洲市场服装鞋帽类占21.6%份额,消费电子产品占20.8%,兴趣休闲类产品占20.4%,食杂产品占9.8% [57][59] 行业发展趋势 - 零售媒体化通过全渠道精准营销、程序化管理平台等拓展用户触点,提升销售和行业竞争力 [21] - 差异化定位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依托数据洞察优化产品与服务 [3] - 业务模式创新推动零供协同,回归零售本质强化商品力与体验力 [3]
欧盟打响“不宣而战”:俄油气遭封杀,普京“盟友”成下一个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56
欧盟对俄能源及中欧贸易的政策动向 - 欧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全切断对俄罗斯的低价石油和天然气进口[1] - 欧盟将打击目标转向来自亚洲国家的平价消费品 指控中国商品涉嫌逃税进口导致欧盟损失约8亿欧元税收[1] 欧盟针对中国贸易的具体行动 - 欧盟海关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查封2400多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 涉及电动自行车和服装鞋帽等商品[1] - 波兰以军演为由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 导致大量过境货物积压 此举被视为针对中国经俄白通道对欧贸易的变相制裁[3] 中欧陆路贸易通道现状与影响 - 经俄罗斯的陆路运输线是中国商品进入欧洲最高效通道 运输时间仅需12天 2024年经此通道的中欧贸易额激增1.5倍达到250亿欧元[5] - 波兰边境关闭导致此前每天近百列货运列车穿越波兰边境的通道陷入瘫痪 其中三成装载发往德比荷等国的中国商品[5] - 边境关闭导致超过1400辆波兰货车被困白俄罗斯境内 分析指出这是北约国家对中国施压的新手段[7]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新贸易路线开发 - 中国已启动北极航线测试 首航集装箱船伊斯坦布尔桥号将于9月20日从宁波出发开辟新贸易通道[11] - 北极航线将使俄罗斯获得新的战略支点 并重塑全球物流版图[11]
美“小额包裹免税”取消,商家民众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18 13:03
美国关税新政核心内容 - 美国政府于8月29日取消跨境电商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美国消费者在网购后收到意外的高额关税账单 [1] - 该政策最初于5月2日取消了对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随后推广至全球贸易对象 [4] - 此前享受“800美元免税门槛”的商品中,约四分之三(75%)来自中国 [4] 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影响 - 消费者收到远高于商品价值的关税账单,例如价值640美元的零件需支付1196.12美元政府收费和128.17美元报关费 [1] - 其他案例包括价值750美元的计算机零件被要求支付1400美元关税,价值300美元的机壳需支付620美元关税 [2] - 政策取消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额外支出至少109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多支出136美元 [5] 对商业运营的冲击 - 许多外国商家已宣布暂停向美国发货,导致进入美国的邮件流量下降约80% [3] -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自行消化关税成本或转嫁给客户,后者可能吓跑潜在生意 [3] - 国际电商平台如Etsy、eBay、Shopify上的数百万家小企业此前都依赖该政策降低跨境发货成本 [5] 中国跨境电商的应对策略 - 部分企业将贸易方式从跨境小包裹运输转为海外仓模式,将产品提前囤积在美国仓库以避免政策影响 [6][7] - 例如有公司在美东、美西和美南共设有6个海外仓,并囤积足够6个月销售的货品 [6][7] - 企业模式从直面客户改为向美国采购商发货,由美商户承担关税成本 [4] - 企业通过改进产品、提升附加值和推进品牌运营来拓宽抵抗关税冲击的“护城河” [7] 政策引发的行业观察 - 尽管增加了关税,但由于中国产品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中美买卖双方仍能盈利,成本最终转嫁至美国消费者 [4][5] - 有从业者观察到美国客户的消费能力正在迅速缩水 [5] -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商品(如水晶饰品)的需求持续存在 [4][6]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9-12 12:16
执法检查行动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 检查经营主体60户次 抽查商品30余件 [1] - 立案查处涉嫌知识产权违法案件3件 重点打击假冒专利和商标侵权行为 [1] - 检查覆盖食品药品 家居用品 服装鞋帽 儿童玩具 电子产品等重点领域 [1] 检查方式与范围 - 执法聚焦大型商超 专业市场 校园周边 电商线下体验店等重点场所 [1] - 通过现场检查 抽样送检 查验进销货台账 核对专利商标标识等方式开展稽查 [1] - 对存疑商品进行证据固定和抽样送检 核查商标侵权 假冒专利 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1] 宣传教育措施 - 向市场开办方和经营主体发放宣传资料 开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法律知识宣传 [1] - 引导市场主体增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督促把好商品准入关 [1] - 鼓励建立知识产权商品索证制度 强化源头管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