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极智嘉-W(02590)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0.25亿元 同比增长31%
智通财经· 2025-08-29 2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10.25亿元 同比增长31% [1] - 毛利3.6亿元 同比增长43.1% [1] - 经调整净亏损1189万元 同比收窄94% [1] - 2025年前六个月订单额17.6亿元 同比增长30.1% [2] 业务发展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 受益于电商零售、时尚快销、第三方物流等核心垂直领域需求 [1] - 新增超60家终端客户 在杂货零售、食品饮料行业取得重大进展 [2] - 最大单笔订单额超亿元 [2] - 全球客户复购率超80% 服务超850家终端客户包括65家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 [1] - 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66,000台机器人 [1] 战略推进 - 持续深化大客户合作 赢得全球知名跨国消费品公司、跨境电商公司、汽车制造公司、欧洲知名服装公司复购 [2] - 加快渠道拓展 2025年上半年新增超40家渠道商 [2] - 通过扩大渠道网络拓宽市场覆盖范围 驱动业务增长 [2]
极智嘉-W上半年实现收入约10.25亿元 同比增长31%
智通财经· 2025-08-29 20:2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10.25亿元,同比增长31% [1] - 毛利约3.6亿元,同比增长43.1% [1] - 经调整净亏损1189万元,同比大幅收窄94% [1] 业务增长驱动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机器人解决方案销售,反映电商零售、时尚快销、第三方物流等核心垂直领域的强劲需求 [1] - 2025年前六个月取得订单约17.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0.1% [2] - 客户复购率超80%,服务全球超850家终端客户,包括65家福布斯世界500强企业 [1] 市场拓展与客户发展 - 新增超60家终端客户,在杂货零售、食品饮料行业取得重大进展 [2] - 赢得全球知名跨国消费品公司、跨境电商公司、汽车制造公司、欧洲知名服装公司等大客户的复购 [2] - 最大的单笔订单额超亿元 [2] 全球化布局与渠道建设 - 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66,000台机器人 [1] - 2025年上半年增加渠道商超40家,积极扩大渠道网络以拓宽市场覆盖 [2] - 通过渠道拓展与赋能驱动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2]
工业机器人厂商翼菲科赴港IPO:本体业务占比仅两成,三年亏2.38亿盈利困局待解
证券之星· 2025-07-04 15:20
公司概况 - 翼菲科技是一家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2] - 产品线包括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控制器及视觉系统等[2] - 客户包括富士康、蓝思科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呈现稳健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3] - 累计亏损2.38亿元,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5] - 综合毛利率波动明显,分别为26.7%、18.3%、26.5%[7] - 机器人本体业务毛利率从10.8%(2022)降至7.1%(2023)后飙升至35.6%(2024)[7] - 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8.6%(2022)降至20%(2023)后回升至24.1%(2024)[7] 业务结构 - 2024年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占比20.8%,解决方案占比79.2%[3] - 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从2022年8143万元(5%)增长至2024年55724万元(20.8%)[4] - 并联机器人营收占比从2.1%(2022)提升至7.4%(2024)[4] - 移动机器人业务从无到有,2024年营收占比达3.9%[4]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83.3%(2022)降至50.1%(2024)[4]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1.2%(2022)大幅下滑至23.7%(2024)[4] - 海外收入占比9.5%(2024),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研发与营销 - 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元(2022)、3310万元(2023)、3870万元(2024),占营收比例从21.1%降至14.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1478.9万元(2022)增至5314.9万元(2024),费用率从9.1%升至19.8%[5] - 拥有202名研发人员,平均年薪14.7万元,获得271项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6]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三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73%、55%[11] - 募资用途:30%用于技术开发、25%产能建设、20%海外业务、15%供应链投资[11]
翼菲科技报考港股上市:营收增长、持续亏损,多名股东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44
公司上市计划 - 翼菲智能于6月30日递交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农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此前已完成多轮融资,包括2025年3月1.4亿元E轮和5月1.04亿元Pre-IPO轮融资 [5][6][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前身为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2025年6月迁至浙江台州玉环市 [3] - 注册资本5508.8492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创始人张赛 [3]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领域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3] 股权结构 - 上市前张赛控制约25.07%表决权,包括直接持股11.17%及通过三家合伙企业控制的股份 [4] - 主要股东包括张赛(12.31%)、济南梓道(9.79%)、CBC宽带资本(9.57%)、上海峰瑞(9.53%)等 [4] - 2025年E轮融资后估值达21.4亿元,Pre-IPO轮融资后估值增至36.039亿元 [6][7] 融资历程 - 成立至今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显著:2014年600万天使轮,2015年1800万Pre-A轮,2016-2017年共6000万A轮,2019年8900万B+轮,2020年1.3亿C轮,2021年7100万D轮 [5] - 2025年关键融资包括:3月玉环投资1400万E轮,4月玉环国投1.1亿股权转让,5月Pre-IPO轮1.04亿 [6][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1.62亿(+24.1%)→2.01亿(+23.9%)→2.68亿(+33.3%) [10][11] - 毛利率波动:26.7%→18.3%→26.5%,2024年毛利7101.8万同比大幅提升92.6% [10][11] - 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5755万→1.11亿→7149万,2024年亏损同比减少35.4% [10][11] - 经调整净亏损:5057万→1.06亿→5232万,2024年改善50.7% [12]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机器人解决方案,2022-2024年占比95.0%→87.2%→79.2%,金额1.54亿→1.75亿→2.12亿 [11] - 机器人本体业务占比逐步提升,显示产品结构多元化趋势 [11] 行业地位 - 公司定位为工业全品类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建立全覆盖技术生态体系 [1][3] - 专注于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领域,在国内细分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3]
广和通港股IPO背后:募投必要性存疑?市场格局好但产业链话语权是否强
新浪证券· 2025-04-30 16:16
A股上市公司赴港股上市热潮 - 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或发布港股上市公告 [1] - 代表性公司包括蓝思科技、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其中宁德时代已通过备案 [2] - 港股国际化属性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多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提及"全球化战略"目标 [2][3] 政策支持与市场背景 - 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证监会同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3] - 港股二次上市成为企业拓展国际资本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广和通港股募资案例 - 拟募集资金用于AI技术研发(通信/机器人领域)、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深圳)、战略并购及偿还债务 [5]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11%降至2024年8.78%,但募资仍强调技术投入 [6] - 账面资金14亿元覆盖有息债务12亿元,财务费用三年下降45%(2022年0.49亿→2024年0.28亿) [8]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块(96.1%收入占比),细分领域数传模组(43.7%)和智能模组(52.4%) [11][12] - 2024年新增端侧AI解决方案(收入8000万)和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百万级) [11] - 全球市场份额15.4%排名第二,汽车电子(24.6%)、智慧家庭(36.6%)、消费电子(75.9%)细分市场均居首位 [12][14]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8.3%,最大客户贡献17% [18] - 应收账款达20亿元占总资产25.78%,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32.74% [16][18] - 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不足1亿)与可转债募资项目(土建投入占比56%-90%)存在矛盾,项目最终终止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