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搜索文档
辅助驾驶征求意见发布,Figure完成10亿美金融资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10:40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具身智能行业研究: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发布了"公开征求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要求》作为强制 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应对高频、高风险场景的基础安全能力,减少 因系统安全能力不足或驾驶员误用导致的事故。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辅助驾驶:景气度加速向上,辅助驾驶征求意见发布,政策持续推进下,看好智驾芯 片、激光雷达、Robo+等。 辅助驾驶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发布,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9月17日,工业和信息 化部装备发布了"公开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 意见"。《要求》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应对高频、高风险 场景的基础安全能力,减少因系统安全能力不足或驾驶员误用导致的事故。 英伟达孵化Robotaxi项目,行业在激烈竞争中向好发展。近期,英伟达在内部一项All hands meeting上正式宣布孵化Robotaxi项目,进军Robotaxi行业。相较于英伟达此前参与的 辅助驾驶项目,此次孵化的Robotaxi项目是一个"预计投入30亿美金,未来会在美 ...
软硬件场景多维共振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产业软硬件发展提速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5至10年重塑产业生态 在工业制造 医疗康复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渗透 [1] - 全球具身智能企业通过头部企业攻坚量产 初创公司技术破局的方式推动行业发展 2025年有望成为海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4]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实现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 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 推广200个以上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7]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集成柔性显示屏 麦克风阵列 深度相机等功能 搭载多模态AI交互系统实现主动语音交互和人脸识别跟随 [1] - 均胜电子推出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AI算力达2070TOPS 是上一代产品的7.5倍 CPU性能提升3.1倍 支持端侧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 [1] - 特斯拉Optimus已具备上肢重物搬运 动态抓握及下肢复杂地形自主运动能力 正在优化崎岖地形步态 速度响应及跌倒恢复功能 [2] - 1X Technologies发布人形机器人Neo Gamma 能执行冲咖啡 洗衣和吸尘等家务 计划2025年底前部署数百至数千台进行早期测试 [4] 量产计划与商业部署 - 特斯拉计划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Optimus目标 Optimus 3将在2025年底推出 2026年开始量产 预估售价2万至3万美元 [3] - 优必选预计2025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 当前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分拣 搬运和质检三类 [6]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即将入驻工厂 成为国内工业领域规模化商业签单典型案例 [5] 资本运作与产业合作 - Figure AI完成C轮融资 承诺投资资金超10亿美元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百汇创投领投 英伟达 英特尔创投 LG科技风投等机构跟投 [3] - 均胜电子2025年以来与智元机器人 银河通用 瑞士RIVR等达成合作 基于车规级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 [2] - 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具备天然优势 可依托车端客户资源快速切入机器人供应链 [5] 应用场景拓展 - 海康机器人推出控制器集成套件 通用型3D集成物流仿真平台PlantMirror 移动机器人系统EasyAMR 解决非标场景适配难和仿真成本高问题 [2] - 富临精工以药箱搬运为切入点 具身智能机器人搬运效率约为人类的60%-70% 计划通过机器人与AMR小车协同作业构建完整物料配送体系 [6] - 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使用"天工ultra"机器人进行跑鞋测试 机器人当天就能出结果 相比传统人工测试需要1个月大幅缩短周期 [7] 政策支持与产业基础 - 工信部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具备从关键芯片 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将加快高端算力芯片 工业多模态算法等技术攻关 [8] - 智能汽车 智能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作为聚合智能"三大件" 具有技术同源 链条相通特征 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新引擎 [5]
均胜电子(600699):机器人+智驾重磅发布 核心产品矩阵驱动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22:25
重大订单与业务拓展 - 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从2027年开始量产[1] - 公司近期新获150亿元国际头部客户订单 持续开拓全球竞争力 助力主业稳步增长上行[3] 机器人产品与技术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电子机器人AI头部总成产品 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高度集成柔性显示屏 麦克风阵列 深度相机 转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基于AI大模型使其具备全域多模态交互体验[1] - 头部总成产品与此前的胸腔及底盘总成 关节 传感器等机器人解决方案 打造更为完善的机器人产品矩阵体系[1] - 公司发布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 AI算力高达2070 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14核高性能计算CPU性能提升3.1倍 整体能效比提升3.5倍 支持百亿级大模型实时推理[2] - 公司发布嵌入式机器人高能量密度电池包与新一代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新一代无线充电系统能让机器人彻底摆脱人工干预 在多种环境下自动充电[2] 战略合作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与瑞士机器人公司RIV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RIVR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机器人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2] - 公司依托全球灵活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 赋能RIVR在北美 欧洲及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 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2] - 公司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 定制化开发 测试验证 构建"部件-本体-场景-模型"的闭环迭代 推动机器人工业场景应用落地[3] - 公司有望斩获智元 银河通用 T客户等多客户重要订单 持续深化海内外重要万亿增量市场[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631.3亿元/674.7亿元/719.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6.9%/6.6%[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8.3亿元/21.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57.6%/20.9%/16.4%[3]
押注零部件总成,均胜电子切入机器人赛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8 18:32
公司机器人产品发布 - 9月18日发布三款机器人产品:机器人AI头部总成、基于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的全域控制器及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 [1] - 产品强调集成概念 包括双目深度相机、嗅觉传感器、全固态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组件 [1] - 新品与胸腔及底盘总成、传感器套件形成互补 构建完整机器人产品体系 [1] 业务战略定位 - 以"汽车+机器人Tier1"定位发展机器人业务 Tier1指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并深度参与研发生产的一级供应商 [1] - 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4月成立 [3] - 基于汽车零部件供应经验 采用总成方案提升机器人产品稳定性和单品价值 [3] 技术性能参数 - 机器人全域控制器AI算力达2070 TOPS 是上一代Orin的7.5倍 CPU性能提升3.1倍 [3] - 基于英伟达Thor芯片 引入车规级接口和协议 实现大脑小脑一体化芯片架构 [3] - 一体化架构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和一致性 满足高精度复杂环境操作需求 [3] 客户合作进展 - 为瑞士RIVR Technologies AG提供定制化机器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3] - 机器人能源管理产品已向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企业送样 [3] 行业发展阶段 - 机器人业务与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 [4] - 业务规模取决于产品研发创新速度和技术投入力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