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仰望U8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大赛聚焦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三大赛道火热开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31 22:32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全球科技竞争进入具身智能时代,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 - 昆山作为长三角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重要区域,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与场景创新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1] 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 - 大赛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和昆山高新集团联合主办,是国内首次聚焦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三大类具身智能产品场景应用的赛事 [1] - 创新采用"场景化+产业化"竞技模式,依托工业制造、无人运输、智慧物流等真实应用场景,考验产品任务执行能力 [4] - 吸引了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领域的优秀企业和创新团队,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融合趋势 [4] 三大赛道亮点 机器人赛道 - 8月1日在昆山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参赛队伍包括上海节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山东珞石等知名企业及高校团队 [2] - 设置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商用服务三大场景,考察机器人精准操作、环境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2] - 包含机器人踢足球、叠衣服、番茄采摘、跳舞等才艺展示项目 [2] 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 7月31日在玛吉斯测试场开赛,比亚迪仰望U8、赛力斯问界M8、小米SU7等24款主流智能车型参赛 [2] - 比赛内容包括复杂路况建图、动态路径规划、辅助泊车和避障等实战场景 [2] - 重点考察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与控制、精细化操作能力 [2] 低空飞行器赛道 - 8月1日在昆山市白莲湖低空飞行试验场举行,杭州智翔航空、上海翰动浩翔等20余支团队参赛 [3] - 设置智慧物流与工业巡检两类场景,包括城市定点投放和河道巡检2个赛项 [3] - 重点考察无人机数据采集分析、精确定位及巡检能力 [3] 赛迪机器人检测实验室 - 依托多项核心资质,是国内首批国家授牌的第三方机器人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5] - 拥有3000余平米专业测评环境,25类百余款软硬件测试工具和专用仪器设备 [5] - 具备80余项机器人相关标准检测能力,牵头/参与制定50余项机器人领域相关标准 [5] - 提供检测、认证、标准、咨询、培训、供需对接等一站式公共服务 [5] 参赛企业名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 [9]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 [10]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 [11]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 [13]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 [14]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 [15]
长城汽车“超跑”浮出水面 入局百万级超豪华车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7-24 19:09
长城汽车超跑项目进展 - 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发布35周年高管合影,C位出现被黑布遮盖的神秘超跑车型轮廓,引发行业猜测 [2] - 内部人士证实超跑项目正在推进,2025年1月已成立"长城品牌超豪车事业群",由魏建军亲自挂帅 [3] - 技术层面显示五年前已启动超跑项目,目标为打造激发驾驶激情的车型,采用自研4.0T V8发动机技术 [3][6] 自主品牌超豪华车行业趋势 - 行业出现明显高端化趋势,比亚迪仰望U9定价168万元,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尊界S800定价100-150万元 [4] - 公司此前通过魏牌、坦克品牌尝试高端化,但坦克主销车型价格仅30万元级别 [4] - 超豪华车溢价能力更强,可为公司带来更高财务收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23.67亿元(+1.03%),净利润63.37亿元(-10.22%) [4] 超豪华车市场挑战 - 2024年国内百万级新车销量12.8万辆(-34%),保时捷等国际品牌销量均大幅下滑,2025年1-5月颓势延续 [5] - 政策调整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新能源车首次纳入征税,101.7-146.9万元车型需缴9-13万元消费税 [5] - 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存疑,比亚迪仰望U9上半年月均销量不足200辆,其他车型多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5] 项目筹备与市场策略 - 公司注册"自信汽车"商标,疑似为超豪华品牌做准备,但未获官方确认 [4] - 高管轮番试驾法拉利等标杆车型形成制度,技术团队耗时十年开发4.0T V8动力系统 [3][6] - 具体上市时间、定价策略尚未披露,内部人士称暂无更多信息可公开 [6]
豪车税起征点降至90万元 车企火速“兜底”
每日商报· 2025-07-24 06:16
政策调整内容 - 新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价格门槛调整为101.7万元[1][2] - 受影响车辆含税价格区间为101.7万-146.9万元,需额外缴纳10%消费税,税额范围为9万-13万元/辆[2] - 政策调整后,90万-130万元区间的豪华车型首次被纳入征税范围[1][2]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传统豪华品牌:奔驰S级/GLS、宝马X7/X5M雷霆、保时捷911/帕拉梅拉/卡宴等主力车型均在新政范围内[2][3] - 国产新能源豪华车:比亚迪仰望U8(101.8万元)、尊界S800顶配版、蔚来ET9等被波及[2][4] - 特斯拉Model X原价92万元,调整后89.9万元精准避开起征点[4] 市场反应 - 政策公布后出现抢购潮,宝马7系/X7、保时捷等品牌库存快速消化,消费者提前购车可节省10余万元[3] - 乘联会认为调整合理,90万元起征点与2016年税基(含税145万元)保持稳定[3] 车企应对策略 - 捷豹路虎:7月20-31日对揽胜盛世版提供全额消费税补贴[3] - 奔驰:8月31日前对迈巴赫S级/GLS指定车型实施经销商全额承担税费[4] - 鸿蒙智行:7月20日前锁单的尊界S800用户免缴新增消费税[4] - 特斯拉:Model X降价3万元至89.9万元,并将FSD功能改为6.4万元选装包[4] 行业影响 - 超豪华车仅占车市总量0.1%,政策主要引导合理消费和环保可持续发展[5] - 车企快速响应表明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价格策略灵活性提升[3][4]
豪车税新规前夕保时捷掀抢购潮!销售:晚买一天贵十几万
新华网财经· 2025-07-19 13:12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 - 消费税征收范围从零售价130万元(含税146.9万)下调至90万元(含税101.7万),覆盖101.7万-146.9万区间新车 [2][4] - 新规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动力类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所有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 [2] - 政策直接影响保时捷、奔驰、宝马等高端走量品牌,而非劳斯莱斯、法拉利等300万以上超豪华品牌 [7][8] 保时捷市场反应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进入征税范围,现车资源紧张,单店单日成交6-7台 [5] - 7月19日为免税最后期限,消费者抢购导致销售激增,延迟开票将导致购车成本增加十几万元 [7] - 保时捷60万-300万价格带中90万-200万区间车型占比最高,受影响程度远超其他豪华品牌 [7] 其他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及宝马X7、X5M雷霆版等车型纳入征税范围 [9] - 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车型同样受新政冲击 [10] 超豪华品牌市场表现分化 - 玛莎拉蒂Grecale经销商清库存价低至38.88万元(指导价65.08万起),150台限时售罄,品牌前5月累计销量仅384辆 [14][15][17] - 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前5月销量同比下滑20%-39%,超高端消费群体购买力放缓 [20][21] 国产百万级电车崛起 - 比亚迪仰望U8售价109.8万元,2024年累计销量达7254辆 [25] -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超6500辆,部分消费者未试驾即下单 [25][26] - 至少7家自主品牌布局百万级市场,包括红旗金葵花国雅、东风猛士917等,岚图计划推出百万元级车型 [31]
自主品牌的设计觉醒不能倒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17:55
小米汽车设计策略 - 小米YU7采用与法拉利Purosangue相似的"回旋镖"大灯设计和保时捷卡宴风格的腰线,引发社交媒体热议并登上热搜[2] - 公司回应称设计是对高端车语言的"解构重组"而非简单模仿,但争议持续[2] - 从SU7到YU7,小米通过融合超跑元素建立"高端感知",SU7首月订单突破6万张,75%为30岁以下首次购车者[3] 汽车行业高端化趋势 - 一季度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7%,10万元以下市场萎缩19%[3] - 70%消费者对高端车的认知来源于设计,技术同质化下设计成为品牌关键标识[3] - 新兴品牌采用"高街品牌"逻辑,通过平价复刻奢侈设计满足年轻人"轻奢"需求[3] 设计借鉴与行业现象 - 日本车企早期曾借鉴捷豹、保时捷设计,最终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品牌升级[4] - 蔚来ET9激光雷达布局和理想MEGA车头设计引发行业模仿,但导致同质化风险[4] - 68%消费者认为小米汽车缺乏独特性,35岁以上群体该比例达79%[4] 设计元素的文化价值 - 超跑设计元素是传递速度、力量等抽象价值的文化图腾,技术参数无法复制[6] - 比亚迪仰望U8和红旗S9获国际奖项但市场认知度低于"保时米"等标签化产品[6] - 缺乏技术底蕴的品牌使用经典设计元素可能被视为无意义装饰[6] 自主品牌设计创新 - 吉利银河E8"光之涟漪"前脸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带动品牌均价提升15万元[7] - 90后和00后购车者中分别有62%和71%将"设计独特性"列为首要考量[7] - 高合HiPhi Z数字机甲和极氪X"无界"车机等创新设计获得年轻消费者共鸣[7] 电动化时代设计变革 - 电动化技术(如电池包取代发动机)为汽车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9] - 红旗S9"中轴线"设计在米兰设计周与国际超跑同台展出[9] - 小鹏P7"星际"语言和极氪001"光刃"大灯分别源自科幻迷调研和《三体》灵感[9] 未来设计发展方向 - 问界M9结合鸿蒙座舱与"鲲鹏展翼"语言,开创生态化设计新范式[10] - 理想L9通过空间重构定义SUV新逻辑,融合实体与数字体验[10] - 行业需超越符号崇拜,在技术、文化、生态交汇点寻找原创设计哲学[10]
车展观察 | 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从“西洋景”到“中国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20:37
车展规模与历史演变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规模达26万平方米,汇聚112家整车品牌、1039款车型及50场新车发布会,前三日观众45万人次,预计成交额40亿元,较上届增长27.84%和8.1% [6] - 车展从1991年临时展棚起步,2009年升级为深港澳三城联袂国际车展,2020年扩展为十一城联动的A级车展 [3][6] - 深圳早期车展需穿越84.6公里"二线关",现通过地铁便捷观展,反映城市交通与展会基础设施的升级 [3] 汽车消费与产品变迁 - 1990年代购车成本高昂,桑塔纳2000售价19.5万元,相当于当时深圳罗湖10平方米房价 [7] - 车型从"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过渡到"新三样"(福美来、伊兰特、凯越),均为合资品牌主导 [7] - 2025年车展新能源车成主角,比亚迪仰望U8定价150万元,鸿蒙智行馆百万级尊界S800订单破1000辆 [9] 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发展 - 2025年4月深圳新能源车销量占比67.6%(2.5万辆/3.7万辆),纯电动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30%,均价17.4万元 [9] - 比亚迪展示"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技术,宣布与小桔充电共建10000座、新电途共建5000座闪充桩 [11] - 华为与江淮推出百万元级尊界S800,依托深圳240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构建软硬件融合生态 [13][14] 产业生态与区域优势 - 深圳凭借无传统燃油车包袱优势,快速崛起为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策源地 [14] - 车展设立"未来驭行空间站",峰飞航空、亿航智能等展示低空飞行器,呈现"空地一体化"出行生态 [14] - 深圳集聚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通信运营商等全产业链,形成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的协同效应 [14][15]
高端市场卖爆,智能化奋起直追,捷豹路虎未来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1:52
产品发布与营销策略 - 捷豹路虎举办"2025揽胜之夜"活动,推出两款限量车型:全新揽胜SV中国十周年高定版(定价3,795,000元,全球限量2台)和全新揽胜运动SV Edition Two(定价2,180,000元)[1] - 活动旨在通过差异化营销精准触达目标客户,推动品牌向"新现代豪华"转型[1] - 全新揽胜SV中国十周年高定版融入东方元素设计:定制古铜色车漆与罗塞洛红亮光车顶撞色、哑光白色陶瓷饰板、龙鳞纹样排布等[2] - 全新揽胜运动SV Edition Two搭载635马力V8发动机,峰值扭矩800牛·米,0-100km/h加速3.8秒,极速290km/h,配备900mm涉水深度和45°爬坡能力[2]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大型SUV市场整体销量下滑19%,但揽胜逆势增长6%,销量达19,825台,连续27个月蝉联150万级以上超豪华SUV销冠[1] - 卫士车型以18,379辆销量位居细分市场亚军,与揽胜共同构成品牌护城河[1] - 比亚迪仰望U8以7,226辆销量位列全球百万级SUV第四,华为尊界S800和小米SU7 Ultra等国产新能源车型正冲击高端市场[3] 电动化战略与技术布局 - 2021年发布"重塑未来"战略,计划2025年起将捷豹品牌全面转型为纯电动豪华品牌,起售价约90万人民币[4] - 纯电概念车Type 00基于JEA架构打造,WLTP续航770公里,支持800V快充(15分钟充电可行驶321公里),最大功率970马力[5] - 量产版Type 00计划2024年投产,四门版本已在巴黎时装周亮相[5] - 揽胜纯电版将保留传统优势(如900mm涉水深度),强调"更安静、更快"而非电动属性[5] 智能化转型与合作 - 公司采取选择性技术路线,认为智能化"有就可以",重点保持产品核心优势[5] - 正积极与中国智能化领域顶级合作伙伴寻求共同发展,探索"英系品牌+中系技术"模式[6] - 定制化服务是差异化竞争关键,SV部门自2014年起推出SVA/SVR/SVX系列满足个性化需求[2] 用户定位与市场洞察 - 通过精准用户定位实现高端市场增长,发现年轻群体(包括女性)购买揽胜比例上升[1] -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进行文化定制(如中国十周年高定版融入瓷艺元素),强化品牌本土化连接[2] - 品牌历史资产显著,揽胜自1974年起作为英国皇室御用座驾,维持高端形象[3]
车展变身科技秀场 人气激活消费“磁场”
南京日报· 2025-05-02 09:01
展会概况 - 2025第十八届中国(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江苏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于4月30日—5月4日举行,展会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吸引全球70多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型超800款 [1] - 开展首日人流量约2.4万人次,次日到场观众接近5万人次 [1] - 该展会已连续18年在南京举行,成为汽车品牌展示、科技展示和消费促进的重要平台 [1][5] 科技创新 - 比亚迪展示"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50%以上,续航里程提升50%以上,通过针刺测试和46吨重卡碾压测试 [2] - 阿维塔06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搭载华为乾崑ADS 3,配备192线激光雷达等27个高感知传感器,具备离车泊入辅助等功能 [2] - 红旗"天工06"搭载司南智驾、灵犀座舱,比亚迪"仰望U8"搭载易四方和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鸿蒙智行"问界M8"采用HUAWEI ADS 3.3系统 [6] - 奥迪A5L Sportback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展示中国智能化技术的输出 [6] 消费促进 - 2025年南京市第二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启动,每辆最高补贴4000元 [2] - 东风、荣威、长安马自达等品牌在展会上标注"国补"、"厂补"和以旧换新政策,吸引消费者 [3] - 消费者王颖通过新能源车"国补"2万元、南京市补贴3000元、厂家置换补贴15000元、保险补贴5000元等政策,最终以134300元购得新车 [3][4] 行业发展 - 2009年首届南京国际车博会举行,响应国务院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 [5] - 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换技术"到凭借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向外输出,实现从学习者到创新者的转变 [6] - 汽车供应链企业加快向南京集聚,如芯擎科技全球自动驾驶总部落地南京江北新区,南京银尚科技汽车产线自动化集成项目开工 [6]
GDP同比增长5.2%!解码深圳经济增长背后的内生动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19:57
深圳一季度经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8950.49亿元,同比增长5.2%,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及结构调整优化成效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 新能源汽车出口74.5亿元,同比增长2.2倍,显示外贸"新三样"的强劲势头 [3]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同比增长38.8%,机器人产业集群增38.0%(增速较2024年加快22.1个百分点),民用无人机产量增48.2%,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增22.3% [3] - 3D打印设备、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0%、11.5%,体现高技术产品高速增长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且形成稳定产业链 [5] 固定资产投资与重大项目 - 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安排79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同比增长3.0%),1-3月完成投资770.0亿元(进度25.0%) [6]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增9.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8.5%,制造业投资增4.6% [8] -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至2.1%(较1-2月收窄1.1个百分点),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首轮发债76.76亿元,强化资金效率 [8][9] - "三铁"在建里程达598.7公里,"轨道+"生态联动超千家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8] 消费市场与科技文旅融合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3.1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1-2月加快1.4个百分点) [11] - 商文旅融合通过"科技消费+烟火经济"双引擎驱动,推出比亚迪仰望U8、华为三折叠终端、无人机配送等创新场景 [12] - 家电/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59.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27.9%,通讯器材类增3.8%,政策补贴显效 [14] - 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次达160万(同比增32%),轨道交通客运强度等指标全国领先 [11]
不敢吹牛的上海车展:雷军缺席,网红翻车,老外取经
吴晓波频道· 2025-04-25 02:04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上海车展是经历700多天"价格战"短暂停火后的第一场车展 [3] - 头部企业地盘扩大,吉利集团、华为展台规模明显增大,奇瑞集团亮相53辆车 [4] - 品牌多样化消失,新面孔多为大车企子品牌,合创、哪吒、高合、极越等新势力及雪佛兰、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国外车企缺席 [4] 国际化程度提升 - 本届车展规模高于上届 [8] - 17号线开通使进馆更方便,外国人大量涌入反映国际化程度提高 [9] - 比亚迪展台成为全球人种聚集地,吸引巴基斯坦网红和中东青年 [12] - 奥迪、宝马高管参观小鹏和蔚来展位,大众、保时捷、法拉利和宾利高管围观比亚迪仰望U8 [15] 技术趋势 - 闪充大战:极氪009光辉是全球充电最快MPV,发布1.2MV全液态充电桩,5分钟补能300km;比亚迪超级e平台搭配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km [28] - 底盘革命:宝马"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 [28] - 大模型上车:DeepSeek成为技术关键词,宝马、吉利、东风等十几家车企宣布深化AI大模型应用 [28] - 车企大模型布局分三类:比亚迪、吉利、广汽采用"自研+DeepSeek融合";小鹏、鸿蒙智行全栈自研;奇瑞雄狮智云开发方言语音包 [31] 新技术与老技术 - "甲醇+电驱"新技术首次亮相并商用,吉利远程新能源甲醇车充一次续航1500公里,价格仅为汽油1/3 [33] - 内燃机技术仍有创新:大众第五代EA888、长城4.0T V8发动机、一汽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等 [35] 营销与安全 - 车企转向安全营销,鸿蒙智行余承东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赛里斯发布会名为"智能安全发布会" [38] - 国家加强对"智驾"监管,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接近L3"等误导性词汇基本销声匿迹 [37] - 华为乾崑宣布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但强调"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37]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技术存量竞争时代,从800V普及到1000V快充,纯视觉智驾受关注,通过降低能耗提升续航 [41] - 高度同质化可能使上海车展失去特色,如同慕尼黑或巴黎车展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