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

搜索文档
“亏30%稳如泰山,涨1%坐立难安”,曾被深套的基民如今陷入更深纠结
第一财经· 2025-08-20 23:10
本文字数:3598,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曹璐 2025.08. 20 "亏30%稳如泰山,涨1%坐立难安",投资者小胡的自嘲,道出了当下无数基民的心声。 随着8月上证指数突破十年高点,超千只主动权益基金创净值新高,近1300只"毛基"重返1元以上。 然而,当市场从冰点回暖,那些曾被深套的投资者,反而在浮盈出现时陷入了更深的纠结:是"落袋 为安"还是"错失行情"?有人为求心安清仓离场,有人在"这次是真的吗"的自我怀疑中举棋不定。 苦熬两年多的投资者小胡,在基金账户翻红的那一刻,手指却迟迟无法按下"赎回"键。他告诉第一财 经记者,被套多时的基金刚解套并实现微薄盈利,曾经"躺平"到懒得打开账户的他,如今却成了基金 相关APP的高频用户,在"怕错过大涨"与"怕浮盈消失"的拉扯中焦虑不堪。 而对于机构而言,主动权益类产品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应对赎回压力。在一位渠道人士看来,应 当尊重客户赎回的决定,"该走就让大家走"。如今行业更应跳出"单纯控赎回"的思维定式,转而聚焦 客户需求的核心痛点。 这场由行情回暖引发的赎回困局,正成为A股新一轮上涨中最真实的投资者群像。 从"躺平"到"纠结" "基金刚涨1 ...
不只智选,布局“空天地海”,“赢”在科技未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9:33
硬核科技驱动的投资新时代 - 当前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深海科技为代表的硬核科技领域成为国家战略布局核心与产业升级前沿 [1] - 新质生产力正将幻想转化为现实图景,普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成为时代受益者 [1] - 历史表明紧跟国家政策与产业变革方向的投资者能收获时代机遇,如十年前互联网、五年前芯片 [1] 公募机构布局硬核科技 - 永赢基金构建"空天地海"产品工具箱,覆盖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四大领域 [2][7] - 产品矩阵包含6只特色产品,涵盖被动指数型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精准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 [7] - 主动产品如永赢低碳环保智选A、永赢高端装备智选A等深度聚焦特定硬核科技领域 [8] 四大硬核科技领域投资潜力 低空经济 - 2025年为商业化元年,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 [4] - eVTOL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卫星互联网 -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基础底座,低轨轨道资源竞争激烈 [5] - 2023-2027年卫星制造+发射市场空间达8313亿元,带动6万亿地面设备和5万亿卫星服务市场 [5]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进入方案确定与小批量生产阶段,从1到N的帷幕拉开 [5] - 2035年中国工业制造领域市场空间或达1.6万亿元,生活服务领域或达1.9万亿元 [5] 深海科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并列为重点培育方向 [6] - 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6] 产品工具特色 - 通用航空ETF(159378.SZ)为全市场首只低空经济ETF且同类规模最大 [8] - 卫星ETF(159206.SZ)为首只同时聚焦商业航天、6G通信、卫星通信的创新ETF [8] - 主动产品采用"产业专家+基金经理"组合模式,深扎产业一线调研 [12] 投资方法论 - 采用"1+N"权益投资生态图谱,"1"为协同作战的投资研究体系,"N"为多元化产品形态 [11] - 前瞻性预判结构性机会,摒弃简单牛熊思维,聚焦新兴产业趋势 [11] - 投研团队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如实地考察卫星产线、深海材料研发 [12]
不只智选,布局“空天地海”,“赢”在科技未来
券商中国· 2025-08-18 19:19
核心观点 - 硬核科技驱动的投资新时代已来临,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四大领域成为国家战略布局核心与产业升级前沿 [1] - 公募机构如永赢基金通过"空天地海"产品矩阵,为投资者提供参与硬核科技投资的工具,包括指数型和主动管理型基金 [2][8] - 军工板块行情由技术创新、全球博弈与国家战略转型驱动,新质战斗力与新质生产力交汇处成为市场焦点 [5]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低空经济(空) - 2025年为商业化元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从"积极培育"升级为"培育壮大",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 [6] -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6] 卫星互联网(天) - 卫星通信是6G技术基础底座,低轨轨道资源竞争激烈,我国产业建设迫在眉睫 [6] - 2023—2027年卫星制造+发射市场空间达8313亿元,带动6万亿地面设备和5万亿卫星服务市场 [6] 人形机器人(地) - 2025年为量产元年,2035年中国工业制造领域市场空间或达1.6万亿元,生活服务领域或达1.9万亿元 [6] 深海科技(海)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并列为重点培育方向 [7]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7] 产品矩阵与投资工具 指数产品 - 通用航空ETF(159378.SZ):全市场首只低空经济ETF,覆盖飞行器制造、基建、运营全链 [4][9] - 卫星ETF(159206.SZ):首只聚焦商业航天、6G通信、卫星通信的ETF [4][9] 主动管理产品 - 永赢低碳环保智选A(016386.OF):捕捉eVTOL商业化及载人场景红利 [4] - 永赢高端装备智选A(015789.OF):掘金卫星制造、运营、应用环节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018124.OF):狙击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供应链 [4] - 永赢启源A(016560.OF):市场稀缺的深海科技基金,攻坚"卡脖子"技术 [4] 投资策略与体系 - "1+N"权益投资生态:1个协同研究体系+N种产品形态,前瞻性布局结构性机会 [14] - 产业专家+基金经理组合:深度理解产业逻辑,匹配能力圈契合的基金经理 [15] - 投研团队深入产业一线调研,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考察卫星产线、深海材料研发 [15]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申万军工指数6月23日至8月18日涨幅超20%,航海装备、地面兵装等细分领域表现强劲 [5] - 军工主题ETF交投活跃,资金加速涌入 [5]
A股开启“欢乐派对” 公募机构“冷静而持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创逾三年新高 8月15日收于3696 77点 [1] - 政策端持续发力带来供需两端改善预期 7月以来流动性驱动明显 [1][3]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反映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 [3][4]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 全球资金交易流动性宽松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利好港股及A股 [2]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受光模块龙头业绩超预期及GPT-5问世催化 算力进入二次抢筹阶段 [2] - 算力产业趋势明确 海外订单乐观 光模块为性价比突出的AI核心资产 [7] - 创新药板块市销率A股4倍 港股3 5倍 处于正常水平 需挖掘基本面支撑个股 [8] - 消费医药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结构性机会集中在科技制造领域 [6][7] 基金市场动态 -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表现突出 鹏华碳中和主题A年内回报73 46%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回报65 27% [3] - 基民风险偏好上升 债券基金赎回转向股票型产品 投顾咨询量环比增加100% [4] - 万得全A成交额破2万亿元天数达27天 换手率处2015年以来88 10%分位水平 [4] 机构观点与策略 - 公募机构认为短期需消化涨幅 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优质板块仍被低估 [5][6] - 市场情绪未达过热 两融余额/总市值分位水平66 10% 低于2015年峰值 [4] - 建议权益仓位不超过70% 利用ETF参与轮动 定投平滑成本 [8] - 下半年关注国内科技突破领域及全球高市占率制造板块 [7]
“百亿级”基金业绩回暖,机构: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慢牛”
证券时报· 2025-08-17 07:28
权益市场回暖 - 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表现强势 [1] - 多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实现业绩反弹,工银前沿医疗A、睿远成长价值A年内收益率超30%,兴全合宜A、中欧医疗健康A、广发多因子、中欧时代先锋A年内收益率超20% [1] - 上述基金提前布局了年内热门的医药、科技等行业 [1]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市场共计有22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截至8月15日多数实现正收益 [3] - 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年内收益率分别为73.46%、65.27%,重点持仓了人形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 [3] - 工银前沿医疗A、睿远成长价值A年内收益率超30%,兴全合宜A、中欧医疗健康A、广发多因子、中欧时代先锋A年内收益率超20% [3] - 工银前沿医疗A大幅配置创新药板块,中欧医疗健康A配置创新药板块,睿远成长价值A重点配置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和医药等板块 [3] - 兴全合宜A涉猎港股、医药股、消费股等热门领域,广发多因子重点配置高端制造、金融、创新药、公用事业等细分行业龙头 [3] - 中欧时代先锋A对人工智能产业链有较高投资比例,并在二季度加大资源品公司、养殖行业、创新药及其上游行业配置比例 [3] 基金具体数据 - 鹏华碳中和主题A年内回报73.46%,规模108.63亿元 [4]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年内回报65.27%,规模138.45亿元 [4] - 工银前沿医疗A年内回报34.06%,规模105.90亿元 [4] - 睿远成长价值A年内回报32.00%,规模186.66亿元 [4] - 兴全合宜A年内回报28.77%,规模159.60亿元 [4] - 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回报27.40%,规模308.01亿元 [4] - 广发多因子年内回报22.95%,规模126.90亿元 [4] - 中欧时代先锋A年内回报21.16%,规模108.11亿元 [4] 行业布局分析 - 工银前沿医疗A超配创新药板块,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能力迅速与全球接轨,部分子领域取得全球优势 [7] - 国内创新药行业迎来"供给侧改革",利好产品进度靠前、研发执行力强、资金储备雄厚、销售兑现能力强的创新药龙头公司 [7] - 睿远成长价值A二季度港股标的和PCB标的净值贡献明显 [7] 市场展望 - 多家公募较为乐观,认为市场已进入热度提升期,资金面持续形成正循环,驱动指数再上台阶 [1] - 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预期以及产业端升级创新持续等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和持续性的"慢牛"阶段 [1][11] - 永赢基金认为市场进入热度提升期,资金面持续形成正循环,驱动指数再上台阶 [9] - 兴证全球基金表示当前A股市场情绪较为高涨,市场板块分化显著,但整体估值尚未达到泡沫水平 [9] - 鹏华基金研究部认为A股市场有望步入"慢牛"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升级和政策深度改革下的传统行业转型将共同推动中国资产价值体系重塑 [11]
“百亿级”基金业绩回暖!机构: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慢牛”
券商中国· 2025-08-16 23:53
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反弹,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20%-70% [1][2] - 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等热门行业布局是基金业绩回暖主因 [1][2][6] - 机构普遍看好A股进入"慢牛"阶段,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产业升级构成核心驱动 [1][7][9] 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22只"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多数实现正收益,鹏华碳中和主题A(73.46%)、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65.27%)领跑 [2][4] - 工银前沿医疗A(34.06%)、睿远成长价值A(32%)收益率超30% [4] - 兴全合宜A(28.77%)、中欧医疗健康A(27.4%)、广发多因子(22.95%)、中欧时代先锋A(21.16%)收益率超20% [4][5] 行业配置策略 - 医药行业:工银前沿医疗A超配创新药板块,中欧医疗健康A重点配置创新药 [2][6] - 科技领域:睿远成长价值A布局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中欧时代先锋A重仓人工智能产业链 [2][6] - 先进制造:鹏华碳中和主题A、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重点持仓人形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 [2][4] 市场展望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资金面正循环驱动指数上行,高风险偏好资金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共振 [7] - "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升级(AI/机器人/高端制造)与传统行业转型将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塑 [9] - 宏观数据显示"强供给弱需求"特征,需关注地方项目开工和"反内卷"政策成效 [7]
三年深套阴影难消,基金业绩回暖难阻“解套即赎”
第一财经· 2025-08-08 14:09
基金业绩回暖 -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带动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修复,部分2021年高位入场的投资者开始回本 [3] - 截至8月6日,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40只产品涨幅翻倍,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212.25%涨幅领跑 [3] - 2021年成立的基金中,153只累计回报扭亏为盈,较去年同期22只大幅提升 [6] 百亿基金表现 - 27只百亿规模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全员正收益,超七成区间回报超10% [5] - 招商优势企业A、银河创新成长A、广发多因子涨幅超60% [5] - 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产品净值修复显著:易方达蓝筹精选近一年涨18.29%,中欧医疗健康A涨31.72%,兴全合宜A涨50.29% [6] 投资者行为分化 - 净值回升后投资者呈现三类操作:回本即赎回、亏损收窄时赎回、坚持等待完全解套 [9] - 基金渠道反馈显示净值回升至面值附近时赎回压力显著,如0.8元和1.05元区间 [10] -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净赎回1076.04亿份,环比增56.43%,上半年合计净赎回1764亿份 [10] 市场困局与挑战 - 业绩修复未转化为资金信任,主因2022-2024年长期亏损记忆导致"解套即赎回"行为普遍 [11] - 行业需通过基金经理长期稳定回报和生态优化缓解投资者短期焦虑 [11]
实盘赚了!更多基金经理加入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8:37
基金经理晒实盘趋势 - 蚂蚁财富平台上已有数十位基金经理加入晒实盘行列,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明显增加 [3] - 晒实盘基金经理类型涵盖主动权益基金、指数基金、QDII基金、固收基金等多种类型 [4] - 目前至少有30位基金经理在蚂蚁财富平台晒出实盘 [5] 实盘金额与收益表现 - 百万元级实盘数量增多,最高金额达400万元 [3] - 国金基金姚加红实盘总金额达407.53万元,持有收益和累计收益均为106.95万元 [12] - 德邦基金雷涛实盘总金额为173.79万元,持有收益为33.52万元,累计收益为52.32万元 [15] - 国金基金马芳实盘总金额接近200万元,3只量化产品收益率均超30%,最高达45% [16] - 天弘基金郭相博实盘总金额突破100万元,持有收益率分别达40.56%和28.8% [17] - 永赢基金张璐实盘总额超50万元,持有收益为18.30万元,收益率超70% [19]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多数基金经理采取定投方式,方正富邦基金吴昊建议以周为单位进行定投 [21] - 富国基金张圣贤表示实盘布局从长期角度出发,每笔定投锁定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6]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狄星华持有自己管理的QDII基金,总金额为44.71万元 [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基金经理晒实盘能增强投资者信心,传递与基民"进退与共"的态度 [9] - 晒实盘为投资者提供操作参考,引导更理性、更长期的投资 [3] - 行业透明度提升,这种"真金白银"的互动模式有望成为常态 [21]
43只发起式基金未过三年之坎,清盘高发为何反成布局热土?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07
发起式基金清盘潮 - 截至7月15日年内有43只发起式产品因三年期满规模未达2亿元而被动清盘 数量创同期历史纪录 [1] - 这些清盘产品多具鲜明赛道特征 平均跌幅达18.65% 近半数跌超20% [1][3] - 新能源赛道产品表现尤为惨淡 如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A累计回报-53.43% 清算时净值仅0.47元 [2] - 医疗保健板块同样承压 鑫元健康产业A累计回报-22.45% 净值0.78元 [3] - 目前还有183只发起式产品将在今年运作期届满三年 其中98只规模不足2亿元 [7] 发起式基金运营现状 - 发起式基金需自掏腰包并承担运营成本 但35只清盘产品三年累计管理费均不足300万元 14只低于10万元 [5] - 东财品质生活优选三年管理费合计仅50.39万元 难以覆盖运营成本 [5] - 基金公司需"垫付"资金 实际资金占用成本较高 [5] - 发起式基金"迷你基"身份可能伴随整个生命周期 [5] 基金公司布局逻辑 - 发起式基金成立条件宽松 便于快速布局细分赛道或赶上市场热度 [6] - 可作为培养新基金经理的方式 解决募集新发2亿元门槛的压力 [6] - 具有"孵化"功能 为布局新领域、尝试新策略提供机会 [6] - 成立流程更快捷 便于抓住市场机遇 [6] - 2022年起每年发行数量超300只 2023年达404只 [4] 少数成功案例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累计回报82.35% 规模超115亿元 [7] - 银华数字经济A、东方红医疗升级A等产品规模超10亿元 [7] - 2023年仍有178只发起式产品成立 多只处于发行期 [5]
“赢”接硬核科技时代!永赢基金2025年中策略会精彩回顾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8:15
永赢基金2025年中策略会核心观点 - 永赢智选系列产品凭借对高成长、高潜力方向的前瞻布局,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永赢科技智选A近半年涨幅均超45%,其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近1年业绩排名同类第一 [1][2] - 公司构建了"1+N"权益投资生态图谱,将主动权益产品线科学划分为全基型、风格型、工具型(智选系列)和策略型(慧选系列)四大类,不断完善一站式资产配置平台的权益货架 [3][5] - 智选系列产品聚焦成长空间大、政策支持的新兴行业,为每只产品匹配能力圈契合的基金经理,将仓位集中在优质方向和个股上 [5] - 慧选系列为策略型产品,挑选在A股中长期维度较为有效的投资策略,通过策略选择和Alpha增强,追求长期维度实现净值"震荡中新高" [6] 投研体系与投资策略 - 公司权益投研体系重心在于发掘新兴产业的结构性机会,把握未来几年新兴的产业趋势,摒弃简单的牛熊思维 [5] - 产品布局是投资思路外化的过程,投资的前瞻性预判是所有产品布局的基础 [5] - 公司致力于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权益投研体系和团队,围绕潜在的结构性机遇,提供颗粒度更细的投资表达工具 [5] - 投资策略强调"始终锚定主导科技",在中美世纪博弈下,重视和围绕"科技创新"和"国防安全"两大领域的机遇 [10] 下半年重点投资方向 - 人形机器人将超越手机与汽车成为百亿台量级的超级终端,未来6年复合增速或达100%,2025年量产元年后有望开启"三年十倍"的爆发式增长 [14] - 海外算力需求进入爆发通道,中国光模块/PCB厂商有望在25/26年持续扩大在全球云计算产业链中的核心供应份额 [17] - 国产算力今年可能是大规模投资的元年,头部云厂商的算力资本支出同比大增,三巨头投资近4000亿 [19] - 创新药产业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中国创新药正借力'专利悬崖'东风,通过BD合作抢占千亿美金海外市场 [21] - 低空经济被赋予国家战略高度,测算显示eVTOL与无人机凭借成本优势打开千亿级制造市场 [22] - 光刻机是突破'卡脖子'的战略基座,国产替代深水区里的硬骨头正是从0到1的超额收益沃土 [24] 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 中国首次在AI科技革命中大幅缩小与海外国家差距,DeepSeek与华为高性能算力芯片取得突破 [10] - 全球进入逆全球化时代,只有依赖科技创新方能不断提升各产业竞争力 [10] - 地产去杠杆去泡沫、发展新质生产力、严控地方债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10] - 中国科技加速突破正催生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投资机遇,新质生产力作为驱动大国崛起的核心引擎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