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热管理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溯联股份股价微跌0.10% 股东户数增至1.12万户
金融界· 2025-08-05 03:3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15时股价报31.2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0% [1] - 当日开盘价30.81元最高触及31.38元最低下探至30.51元 [1] - 成交量3.60万手成交额1.11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产品涵盖汽车热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 [1] - 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并涉及新能源车相关领域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1.01%至1.12万户 [1] - 户均持股数量降至6298股户均流通市值19.34万元 [1] - 户均流通市值低于汽车行业31.45万元的平均水平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73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入1055万元 [1]
松芝股份股价微涨0.25%,汽车热管理业务受关注
金融界· 2025-08-02 00:57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为8 0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25% [1] - 盘中最高触及8 14元 最低8 00元 [1] - 成交额0 85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热管理系统 储能温控等领域 [1] - 产品应用于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市场 [1] - 属于汽车零部件板块 同时涉及飞行汽车 储能等概念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 [1] - 8月1日净流出1237 58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5575 11万元 [1]
奥特佳发布2030战略蓝图 剑指汽车热管理领军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22:30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发布2030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技术一流、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供应商,2027年跻身国际汽车零部件百强,2030年冲击汽车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场份额前三 [1] - 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成功实现从单一汽车压缩机供应商向热管理系统集成商的战略转型,收入规模和业绩水平持续提高,技术能力领先同业,跻身国内汽车热管理市场龙头地位 [1] - 2024年公司正式纳入长江产业集团战略版图,完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转变,构建"一核四心两翼+N平台"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精益化管理、组织变革和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实现经营质效双提升 [1]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五年汽车产业将保持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行态势,智能化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2] - 零部件企业是技术突破的先锋和保障产业变革速度的关键力量,领军企业应加速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升级 [2] 集团协同效应 - 长江产业集团将汽车产业确立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构建"链主引领、链长统筹"产业生态体系,公司加入进一步完善集团汽车产业链布局,为抢占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制高点提供支撑 [2] - 集团将公司确立为汽车产业核心旗舰,明确"技术一流、全球领先"目标,支持其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公司与集团旗下企业在联合研发、市场开拓和供应链优化等方面形成合力 [3] - 集团通过整合资本、政策和管理等资源为公司创造更优质发展环境,将在资本注入、产业协同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3]
三花智控赴港上市,背刺A股投资者,打折促销也难敌暗盘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6-22 23:27
定价悬殊与股东权益稀释 - 三花智控H股发行价21.21至22.53港元,较A股现价25.26元人民币折让30% [2] - H股发行市盈率约20倍,A股动态市盈率达27倍,价差反映A/H股溢价常态 [3] - 低价增发新股导致A股股东权益被摊薄,相当于A股投资者利益转移至港股打新者 [3]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A股股价从2025年2月28日的36.62元下跌至6月20日的24.95元,4个月内跌幅达32% [5] - 暗盘交易下跌近4%,基石投资者认购44亿港元超半数新股仍未能阻止破发 [2][5] 经营压力与客户依赖 - 第一大客户特斯拉占营收12.6%,2025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暴跌13%,导致公司来自特斯拉收入下滑22% [6] - 赛力斯收入下滑47%,特斯拉在华销量4月腰斩43%,5月单周同比大跌33.6% [6] - 汽车业务一季度仅增长5%,远低于预期的20%增速 [6] 关税冲击与成本压力 - 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关税从29%飙升至99%,墨西哥出口关税从4%涨至53%,越南出口关税升至14% [6] - 北美市场占营收25%,家电板块美国收入占比25%,6月美国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进一步加剧压力 [7] 业务前景与增长瓶颈 - 仿生机器人业务仍处于研发阶段,预计2029年人形机器人产量超百万台,但利润贡献需多年孵化 [8] - 家电板块受国内补贴退坡与海外关税夹击,汽车业务面临大客户销量塌方,新业务难解短期困境 [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科学制定汽车行业HFCs削减路线图,助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专家解读③
中国环境报· 2025-05-07 08:13
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与汽车行业HFCs削减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中国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方案》,明确2025-2030年氢氟碳化物(HFCs)管控方向,汽车行业需落实削减替代工作 [1] - 《基加利修正案》将HFCs纳入国际管控范围,其作为强效温室气体(高GWP值),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主要应用领域 [2] - 中国自2021年加入《基加利修正案》后,汽车行业HFCs排放量随产销量增长呈上升趋势,削减替代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2] 具体管控目标与技术路径 - 2029年7月1日起,新申请公告的M1类车辆空调系统禁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鼓励电动汽车热系统采用自然工质制冷剂 [3] - 行业需加快替代技术研发,重点推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自然工质制冷剂产业化 [3] - 政策法规将完善HFCs使用、维修、回收全流程管理体系,并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 [4] 行业协会行动规划 - 中汽协会将组织制定行业HFCs削减路线图,明确分阶段技术路线 [3] -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引入先进经验,参与全球汽车行业HFCs替代标准制定 [4] - 开展行业培训与宣传,提升企业替代技术能力并强化自律管理 [5][6]
奥特佳首季盈利4669万 经营现金流增2倍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4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9.11亿元,同比上涨16.28% [1][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669.48万元,同比上涨19.20% [1][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4407.49万元,同比大增37.09%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2亿元,同比激增229.8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6亿元,较2023年的7325万元强势反弹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19亿元,较2023年的4867万元增幅达144.89% [2] 业务亮点 - 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涵盖汽车空调系统、空调压缩机、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 [2] - 2024年电动压缩机销量707.19万台,同比增长21.54%,连续五年刷新纪录 [3] -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销量增幅达74%,适配车型种类数量增长,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 [3] 市场与客户 - 深度绑定比亚迪、理想、蔚来等头部车企 [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6% [3] - 公司在北美、欧洲、南亚、东南亚、北非等地拥有7家生产基地,加速全球化布局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3.11亿元,同比增长37.2%,占总收入比重由3.31%增至3.81% [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5664万元,在热漆空调系统、R290新型制冷剂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4] - 行业趋势聚焦热管理系统模块化、智能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 [4]
众捷汽车:热管理系统“小巨人”,新能源业务加速渗透,锚定千亿赛道未来可期
梧桐树下V· 2025-04-23 21:05
公司概况 - 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560)即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年出货量超1亿件,营业收入超9亿元 [1] - 公司产品矩阵涵盖空调热交换系统、动力冷却系统及新能源热管理组件,客户网络覆盖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终端应用包括主流汽车品牌及新兴电动车企 [1]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由海外企业主导,日本电装、韩国翰昂、德国马勒等国际龙头合计占据全球约50%份额 [2] - 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切入马勒、翰昂等顶尖一级供应商供应链,并在墨西哥、巴塞罗那设立海外基地,构建24小时跨时区响应机制 [4] - 产品已进入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大众等20多个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供应链 [4]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3亿元、8.22亿元、9.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1% [4]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分别为29.16%、33.57%、37.41%,成为业绩增长重要支撑 [4] - 2022年至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62%、23.80%、25.94%,盈利能力稳定 [6]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 公司拥有24项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8项软件著作权,另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办理登记 [6] - 自主开发双工作台夹具、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等核心技术,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精度 [5] - 实施精益生产战略,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工艺优化实现质量提升与成本管控,制造成本低于国外同行 [6] 新能源领域布局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至5000-11500元,较传统车型提升约3倍 [9] - 公司产品通过百万次耐久测试验证,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与特斯拉、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建立直接合作 [12] - 2024年比亚迪相关收入达1363.39万元,在手项目定点函预计年量达8048.11万元 [12] 市场前景与募投项目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超1000亿元,全球市场空间超3000亿元 [12] - 公司拟募集资金4.22亿元,重点投向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及扩产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3] - 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4144万件(套),提升产品品质与交付能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