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溯联股份:拟2.01亿元投资智能算力液冷研发中心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8:09
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2.01亿元在重庆市江北区建设智能算力液冷研发中心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 [1]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 公司将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 [1] 研发与生产布局 - 投资项目聚焦于智能算力液冷技术的研发 [1] - 投资项目同时涵盖电池热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 [1]
松芝股份(002454) - 002454松芝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9:08
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15亿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库存现金为9.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38亿元 [5] 业务与订单情况 - 小车事业部2025年上半年累计获得新增订单超过28亿元,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奥迪、上汽通用、长安汽车等 [4] - 2025年下半年多个重要项目进入量产阶段,源于比亚迪、上汽集团、江铃福特、长安汽车等客户 [6] - 公司为比亚迪旗下多款海洋网系列、王朝系列车型提供乘用车热管理产品 [6] - 公司为蔚来、零跑多款车型提供乘用车热管理产品 [6][11] - 公司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荣威、名爵、上汽通用五菱、大通等品牌提供汽车热管理产品 [19] - 公司为江淮尊界部分车型提供乘用车热管理产品 [2] - 公司已获得小鹏汇天汽车的压缩机部品定点 [20]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的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及小车热管理产品等业务板块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的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直接出口至南美等海外地区,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在当地具有较高市场份额 [5] - 公司购买厦门金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50%股权,旨在提升在大中型客车热管理领域的制造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0][12] 产能与生产基地 - 公司已于安徽合肥生产基地为尊界S800车型投入自动化产线,产能能够满足客户订单需要 [1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累计销量达到55,857辆,同比增长6.58% [17][18] - 2025年上半年大中型客车出口25,396辆,同比增长16.51% [17][18] - 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达到20,788辆,同比增长33.14% [17][18]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开发的液冷产品主要为能实现较宽制冷量范围的液冷式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 [6] - 公司正积极开展多业务板块协同的控制器相关技术研发工作,用于大巴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储能热管理系统的核心电控部件 [6] - 公司暂未批量生产配套固态电池相关的热管理产品,但预计未来固态电池对于热管理的需求仍然存在 [7][14] 战略规划与未来发展 - 公司决定暂不考虑涉足数据中心和人形机器人等其他细分领域,未来若有相关计划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14][15][16][17] - 公司始终重视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正积极开拓北美主机厂客户,并拟对外投资新设海外全资子公司以满足海外客户订单需求 [13][14][20]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公司已回购的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若未能在3年内实施则未使用部分将依法予以注销 [18][19] - 公司已采取多种保护股东权益的措施,包括现金分红和回购股份等 [8]
松芝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增长55.59% 小车事业部上半年新增订单超2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6: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3亿元,同比增长11.2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55.59% [1] 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 - 销售大中型客车空调系统超2万套,同比增长23% [1] - 针对海外市场开发集成电池热管理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及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 [1] 小车热管理业务 - 累计获得新增订单超28亿元 [1] - 开发双二次回路热泵空调系统、多合一集成控制器等产品,实现华为尊界、比亚迪等多个车型项目进入SOP阶段 [1] - 预计下半年多个重要项目进入SOP阶段 [1] 冷冻冷藏机组业务 - 销量超3300台,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 -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抢抓主机厂标配业务及海外订单 [2] 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 - 销售电动压缩机超3.91万台,同比增长超60% [2] - 获得一汽解放、东风柳汽、江淮汽车等客户新项目,实现乘用车电动压缩机业务重要突破 [2] 电池热管理业务 - 销售电池热管理系统超7500台,同比增长51% [2] - 紧抓商用车电动化和储能行业发展机遇,优化产品和客户布局 [2] - 为电动商用车及储能电站提供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 [2] 汽车电子业务 - 销售电子油门超67万套、各类风机产品超42万台 [3] - 对外配套电子油门、换挡器等产品,对内配套汽车空调有刷及无刷风机 [3]
克莱特(831689):2025Q2业绩环比改善,拟发可转债募资建设高速离心鼓风机等生产线
华源证券· 2025-08-28 12: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此评级 [5][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5] - 公司依赖产品技术优势,有望在输变电、舰船、数据中心等高景气度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5] - 公司发布可转债募资建设新生产线,有助于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供给能力并保持技术领先性,增加业绩增长点 [5] - 长期看好轨道交通、核电、海洋工程、数据中心等领域为公司带来的业务机遇 [5][6] 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08月26日,公司收盘价为42.70元,总市值为3,134.18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619.64百万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73.40百万股,资产负债率为43.14%,每股净资产为6.36元 [3]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8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2898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700万元 [5]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23%;实现归母净利润1791万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62%;扣非归母净利润1713万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74% [5] - 上半年冷却系统营收6063万元,同比增长9%;通风机营收21117万元,同比增长8%;两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05%和28.86%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5.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8亿元增长28.79% [5] - 2025年上半年境内业务营收24115万元,同比增长12%;境外业务营收3726万元 [5] 业务进展与市场布局 - 公司在输变电行业成功取得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变压器产品供应资格 [5] - 公司研发的低噪声、高风量、大压力舰用风机项目已通过试验,配套国内多款主力舰艇,船用订单充足,部分项目排产可到2027年 [5] - 公司的ECL630-1型数据中心用离心风机产品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是目录中唯一的数据中心用离心风机 [5] 融资与产能建设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2亿元,其中1.4亿元用于智能型高效风机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 智能型高效风机建设项目总投资16,279.72万元,建设周期36个月,规划建设高速离心鼓风机、智能变频高效风机和电池热管理系统生产线 [5] - 新生产线产品具有高效率、低噪声、轻量化、智能控制、节能、宽温域应用等特点,面向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化工、数据中心、医疗净化、半导体、轨道交通等行业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75亿元、0.92亿元 [5][8] - 对应2025-2027年当前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51.4倍、42.0倍、33.9倍 [5][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0亿元、7.30亿元、8.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57%、21.51%、20.23%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3元、1.02元、1.26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32%、14.06%、16.09% [8]
新国标对电池热管理要求升级,高管称设计是影响安全的主因
第一财经· 2025-07-21 23:47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 - 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事故主因 保障安全需依赖先进电池热管理系统 [1] - 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阶段需模拟性能 确保电芯均等冷却且完全密封 实际中常遇模组设计缺陷导致边角电芯无法有效散热 [1] - 浸没式冷却成技术趋势 液体直接接触电芯使温度反应更快 安全系数更高 但多用于高档性能车 其他车型倾向标准化方案 [1] 新国标对行业影响 - 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新增底部撞击和快充循环测试 2026年7月实施 [2] - 新国标将推动企业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和热管理系统 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可能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2] - 比亚迪 欣旺达 国轩高科 宁德时代等企业已宣布产品达到或超过新国标要求 [4] 技术升级与成本变化 - 满足新国标需改变热管理回路液体化学成分 材料选择决定成本 浸没式冷却系统成本比传统方案高约25% [3] - 固态电池因安全性能高被视为下一代技术 但需更高效散热设计 其热管理系统材料成本比液态电池高10%-15% [4] - 五矿证券指出新国标将推动热管理优化 锂电材料热稳定性改进 并带来电池热安全系统升级的投资机会 [4]
新国标对电池热管理要求升级,高管称设计是影响安全的主因
第一财经· 2025-07-21 23:24
电池新国标核心要求 - 新国标明确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强制要求,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测试,将于2026年7月施行 [2] - 首次提出内部短路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2] - 将推动企业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热管理系统等,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2] 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关键 - 热失控是电池安全事故主因,保障安全的核心是先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1] - 设计阶段需提前模拟系统性能,确保电池组内所有电芯均能得到大致均等冷却 [1] - 产品需完全密封以防液体接触电芯,实际中常遇客户提供的模组、电芯设计及回路存在问题 [1] - 电池热管理的安全性依赖设计、材料与技术创新,设计是主要影响因素 [1] 浸没式冷却技术趋势 - 浸没式冷却优势是液体直接接触电芯,对温度变化反应更快、安全系数更高 [1] - 适用于充电快、耗电快的性能车,但多应用于高档车 [1] - 其他车型更倾向于已证实有效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1] - 浸没式冷却成本可能比传统系统高25%左右 [3] 新国标对行业影响 - 将促进电池行业安全升级,推动新能源车和电池产品优胜劣汰 [4] - 企业有望在电池包PACK层面优化热管理、液冷散热系统 [4] - 推动锂电材料热稳定性改进,带来电池热安全系统升级的投资机会 [4] - 可能形成"强者恒强"格局 [2] 固态电池发展 -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先进技术,安全性能更高 [4] - 固态电池热管理系统与液态电池差异大,因固态电解质导热性低,需更高效散热设计 [4]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关键在材料选择 [4] - 固态电池热管理系统材料成本高10%~15% [4] 企业应对措施 - 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多家电池企业已宣布旗下产品达到或超过新国标要求 [4] - 新国标不会影响公司现有解决方案,关键在于选对材料 [3] - 温度要求不高时可用便宜材料,要求提高则需用温度、压力性能更优的材料 [3] - 成本高低取决于电池结构复杂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