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相关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铭利达:泰安赛晖计划减持291万股,泰安赛跃计划减持10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9:34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泰安赛晖及其一致行动人泰安赛跃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1] - 泰安赛晖持有公司约2608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66%,计划减持291万股 [1] - 泰安赛跃持有公司约938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39%,计划减持100万股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计划在公告披露后十五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进行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行业,占比56.06% [1] - 光伏行业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29.22% [1] - 安防行业收入占比为11.53%,消费电子占比1.78%,其他业务占比0.96%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铭利达市值约为88亿元 [2]
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
中银国际· 2025-10-16 09:19
总体进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6.1%,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1] - 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滑1.1%,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1] - 9月单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1] - 9月单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6.1个百分点[1] - 前三季度贸易顺差实现8750.8亿美元,9月单月顺差为904.5亿美元[1]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9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5.6%,对出口同比增速贡献2.4个百分点[1] - 9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4.2%,对出口同比增速贡献2.0个百分点[1] - 9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滑27.0%,拖累出口同比增速4.2个百分点[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3%,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长18.9%[2] - 前三季度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4%,汽车相关产品出口延续正增长[2] - 前三季度半导体器件进口同比增长3.0%,集成电路进口增长8.8%[2] - 前三季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同比增长27.2%,铜矿砂等原材料进口维持正增长[2]
铭利达:约1.08亿股限售股将于10月16日上市流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9:39
每经AI快讯,铭利达(SZ 301268,收盘价:23.3元)10月13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部分首次公开发行前 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称,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共计5户,解除限售股份的数量为 189,847,4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41%。由于此次解除限售股份中含质押股份81,905,000股,因此此次 实际上市流通股份数量为107,942,44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96%,该部分质押股份待解除质押后即可 上市流通。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铭利达市值为93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AI技术滥用调查:明星可被"一键换装","擦边"内容成流量密码,技术防 线为何形同虚设? 2024年1至12月份,铭利达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汽车占比56.06%,光伏占比29.22%,安防占比11.53%, 消费电子占比1.78%,其他业务占比0.96%。 ...
黄山谷捷:9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7:00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28日召开第一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44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中,汽车相关制造业占比高达97.27%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2.73% [1]
比亚迪(002594):国内竞争加剧影响盈利,坚定出海+高端化
东吴证券· 2025-09-02 11: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61元 [1][9] 核心观点 - 国内竞争加剧影响短期盈利 但公司坚定推进出海与高端化战略 [1][9] - 2025年Q2为业绩低点 预计Q3起盈利将逐步恢复 [9] - 智能化配置提升增加单车成本约0.5万元 同时为应对竞争给予一定优惠折扣 [9] - 预计2025年销量近500万辆 同比增长15%-18% 其中出口约100万辆 [9] - 高端车型和出海占比提升将驱动盈利改善 全年维持单车净利润0.7万元/辆 [9]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增长14% [9] - Q2营收2009亿元 同比增14%环比增18% 归母净利润64亿元 同比降30%环比降31% [9] - Q2毛利率16.3%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 [9] - H1汽车业务收入3025亿元 同比增32% 毛利率20.35% 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 [9] - 测算H1单车价格15.3万元(含税) 同比下降2% 单车毛利2.9万元 单车净利0.7万元同比下降15% [9] - Q2单车价格15.5万元环比增3% 单车毛利2.6万元 单车净利0.5万元环比降44% [9] - 经营性净现金流233亿元 同比增489%环比增171% [9] 业务运营 - 2025年H1销量215万辆 同比增长33% 国内市占率32%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9] - 出口46万辆 同比增长128% 高端车14万辆 同比增长70% [9] - Q2智驾车型占比提升至近80% [9] - 比亚迪电子H1收入806亿元同比增3% 权益利润11亿元同比增14% [9] - Q2比亚迪电子收入437亿元同比增4%环比增19% 权益利润7.3亿元同比增22%环比增78%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0/589/710亿元 同比增长12%/31%/21% [1][9]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4.94/6.46/7.79元/股 [1] - 对应PE为23.10/17.66/14.64倍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9244.84/10476.92/11826.23亿元 同比增长18.97%/13.33%/12.88% [1]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
北京商报· 2025-08-29 21: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1] 业务构成 - 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人民币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 [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约人民币308.8亿元,同比增长53.05% [1]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维持立讯精密“买入”评级,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齐驱并进
格隆汇APP· 2025-08-26 16:3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4亿元 同比增长23.1% [1] - 毛利率11.6%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率5.9% 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6.0亿元 同比增长23.1% 环比增长18.3% [1] 业务布局 - 构建消费电子 汽车 通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多元化战略版图 [1] - 三大业务板块齐驱并进 奠定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 [1] 发展机遇 - AI重塑产业格局 算力需求从云端向边缘及端侧渗透 [1] - 凭借精密制造 材料科学 系统集成积累紧握高端制造企业结构性机遇 [1] - 协同发展消费电子 通信与数据中心 汽车三大业务板块 [1]
美国25%关税重击日本飞机和工程机械
36氪· 2025-07-09 14:25
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10%对等关税和汽车等行业关税将使日本实际GDP降低0.2%,若提高至25%,影响将扩大至0.4% [2][5] - 对美出口比例较高的飞机零部件和工程机械行业将受到巨大打击 [2][4] - 日本政府计划继续谈判以重新调整税率 [2] 日本对美出口结构 - 2024年日本出口总额为107.0879万亿日元,其中对美出口占21.2947万亿日元(约20%) [2] - 飞机零部件出口总额为3079亿日元,其中76.5%出口到美国 [4] - 建筑和矿山机械对美出口比例超过50%,小松北美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30% [5] - 机床等金属加工机械对美出口比例为23.4%,美国订单占日本厂商订单总额约20% [5] 行业应对措施 - IHI公司生产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可能面临美国企业要求分担关税的压力 [4] - 建筑机械制造商小松计划将关税负担以"附加费"形式转嫁给客户,并调整供应链 [5] - DMG森精机和牧野铣床制作所等机床企业计划将关税成本作为附加费转嫁给客户 [5] 经济界反应 - 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新浪刚史表示新税率"非可自行消化水平" [5] - 经团连会长筒井义信指出加征关税将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担忧企业投资战略和盈利性 [5] - 帝国征信预测2025年度日本破产企业数可能超过1万574家,若关税提高至25%可能进一步增加 [6]
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2月同比增长10%
日经中文网· 2025-03-24 10:57
2月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 - 2月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为163万4979个(按20英尺集装箱换算),同比增长8%,创下2月单月数据的历史新高 [1] - 连续18个月超越上年同期 [1] - 环比下降11%,主要由于中国春节前后抢运势头放缓 [1] 按品类分析运输量变化 - 家具类和玩具·运动器材分别同比增长7% [1] - 鞋类同比增长6%,个人消费相关品类增长明显 [1] - 机械类同比增长13% [1] - 汽车相关产品同比减少5%,为日本发往美国的主要货物之一 [1] 按装货地分析运输量变化 - 中国出发的运输量占份额6成,同比增长10% [1] - 韩国出发同比增长17%,越南出发同比增长5% [1] - 日本出发同比减少20%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导致2024年下半年出现抢运现象 [1] - 特朗普3月4日启动对华追加关税,可能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及货物运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