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烟酰胺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公布,关注反内卷和AI投资机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5 09:37
市场行情走势 - 基础化工指数周涨跌幅1.11% 跑输沪深300指数1.60个百分点 位列所有板块第11位 [1][2] - 子行业涨幅前五包括锦纶5.68% 橡胶助剂5.44% 钾肥4.65%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99% 氟化工2.99% [1][2] 化工品价格表现 - 周涨幅前五品种:NYMEX天然气11.11% 粗酚7.12% 烟酰胺5.78% 酚油5.16% 氢氟酸5.00% [3] - 周跌幅前五品种:液氯-75.00% 钠-6.78% 煤焦油-4.17% 蒽油-4.11% 碳酸锂(工业级)-4.09% [3]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1238.25亿元 同比增长3.03% 归母净利润697.24亿元 同比增长4.43%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870.98亿元 同比增长0.80% 环比增长9.38% 归母净利润357.17亿元 同比下降2.66% 环比增长5.03% [4] 细分领域业绩亮点 - 制冷剂企业表现突出: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84% 三美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22% 永和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82% [6][7] - 农化企业高速增长:亚钾国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6.64% 利尔化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1.21% 长青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7.75% [7] 政策与产业机遇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度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 [8] - AI应用推动特种工程塑料 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 [8] 投资主线 - 重点关注制冷剂 化纤 优质标的 轮胎 农化 成长型六大主线 [9] - 制冷剂板块关注金石资源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永和股份 [9] - 农化板块关注亚钾国际 盐湖股份 兴发集团 云天化 扬农化工 [9]
中瑞药业因安全生产违法被罚
齐鲁晚报· 2025-08-25 16:2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天津中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3月4日 注册资金2600万元 [2]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生产化学原料药 药用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主要产品包括烟酸 烟酰胺 肌醇烟酸酯 盐酸特拉唑嗪 硫酸氢氯吡格雷 盐酸法舒地尔和盐酸多巴胺 均已取得GMP证书 [2] - 公司注册商标为"津瑞" 住所位于武清区城关镇北环路路东侧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为王祥团 [2] 行政处罚事件 - 公司因安全生产违法被武清区应急管理局罚款1.5万元 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 [1][2] - 具体违法事实为安全设备的安装不符合国家标准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十六条第一款 [1][2] -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津武)应急罚《2025》危-04号 处罚类别为罚款 未涉及没收违法所得或吊销证照 [2]
上周化工指数与石油指数出现两极分化
化工与石油板块指数表现 - 化工指数全线上扬 其中化工原料指数上涨2.81% 化工机械指数上涨1.53% 化学制药指数上涨3.70% 农药化肥指数上涨1.03% [1] - 石油指数全线下跌 其中石油加工指数下跌1.10% 石油开采指数下跌1.22% 石油贸易指数下跌1.02% [1]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变动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2.80美元/桶 较8月8日下跌1.69% [1] - 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5.85美元/桶 较8月8日下跌1.11%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产品:液氯上涨29.05% 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8.57% 工业级碳酸锂上涨14.53% 叶酸上涨6.38% 烟酰胺上涨5.00% [1] - 跌幅前五产品:丁酮下跌8.91% 有机硅DMC下跌8% 有机硅D4下跌7.69% 生胶下跌7.41% 合成氨下跌6.95% [1] 上市化工企业股价表现 - 涨幅前五企业:双一科技上涨41.17% 凯美特气上涨34.73% 宏和科技上涨33.09% 唯科科技上涨31.54% 新瀚新材上涨31.43% [2] - 跌幅前五企业:至正股份下跌13.04% 东华能源下跌11.49% 仁智股份下跌10% 丰山集团下跌8.51% 河化股份下跌8.20% [2]
化工与石油指数两极分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0:30
行业指数表现 - 化工指数全线上扬 其中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2.81% 化工机械指数上涨1.53% 化学制药指数上涨3.70% 农药化肥指数上涨1.03% [1] - 石油指数全线下跌 其中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下跌1.10% 石油开采指数下跌1.22% 石油贸易指数下跌1.02% [1] 大宗商品价格 - 国际原油价格偏弱震荡 WTI原油期货结算价62.80美元/桶 较8月8日下跌1.69% Brent原油期货结算价65.85美元/桶 下跌1.11% [1] - 现货市场涨幅前五产品:液氯上涨29.05% 电池级碳酸锂上涨18.57% 工业级碳酸锂上涨14.53% 叶酸上涨6.38% 烟酰胺上涨5.00% [1] - 现货市场跌幅前五产品:丁酮下跌8.91% 有机硅DMC下跌8% 有机硅D4下跌7.69% 生胶下跌7.41% 合成氨下跌6.95% [1] 上市公司股价表现 - 涨幅前五上市化企:双一科技上涨41.17% 凯美特气上涨34.73% 宏和科技上涨33.09% 唯科科技上涨31.54% 新瀚新材上涨31.43% [2] - 跌幅前五上市化企:至正股份下跌13.04% 东华能源下跌11.49% 仁智股份下跌10% 丰山集团下跌8.51% 河化股份下跌8.20% [2]
维生素B3+绿茶使衰老脑细胞重获新生
科技日报· 2025-08-11 07:36
核心观点 - 维生素B3与绿茶活性成分EGCG协同作用可修复衰老脑细胞功能并清除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有害蛋白 [1][2][3] 研究机制 - 联合疗法显著提升脑细胞关键能量分子GTP水平 实验数据显示其修复神经元功能缺陷并增强β淀粉样蛋白清除能力 [1] - 老年神经元经治疗后GTP水平恢复至年轻细胞标准 伴随能量代谢改善 关键运输蛋白激活及氧化应激减轻 [2] 实验方法 - 使用GEVAL基因编码荧光传感器实时监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神经元GTP动态 发现线粒体中GTP水平随年龄持续降低 [1] 应用前景 - 维生素B3与EGCG作为天然膳食补充剂组合可能成为对抗认知衰退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工具 [3]
2025年中国烟酰胺行业生产方法、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随着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26
烟酰胺行业概述 - 烟酰胺是维生素B族重要成员,化学式为C₆H₆N₂O,分子量122.125,是烟酸的酰胺化合物,易溶于水或乙醇 [3] - 按用途可分为食品级、化妆品级、医药级和饲料级,按浓度分为2%、3%、5%和10% [3] - 主要生产方法包括烟酸与氨水反应成盐后脱水,收率达89% [5] 烟酰胺功效与应用 - 祛痘抗炎:临床用于治疗光敏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病,安全性高 [7][8] - 美白淡斑:抑制黑色素转移,加速角质细胞脱落 [7][8] - 抗衰老:减少皱纹、毛孔粗大,修复皮肤屏障 [7][8] - 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三大领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17.26% [1][15]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原材料包括3-氰基吡啶、烟酸、氨水等,中游为生产加工,下游为医药、化妆品、食品应用 [9] - 全球竞争分三梯队:第一梯队为龙沙集团、凡特鲁斯、兄弟科技等国际龙头 [17] - 中国主要企业包括兄弟科技、崴尼达化工、泓达生物等,兄弟科技2024年医药化工营收33.41亿元,同比增长21.85% [19][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聚焦高纯度、高生物利用度产品,如纳米包裹技术提升透皮吸收率 [26] - 应用场景多元化,从营养补充剂扩展至口服美容、宠物健康等新兴领域 [27] - 化妆品零售规模从2015年2049.4亿元增至2024年4356.5亿元,CAGR达8.74% [12] - 2025年中国烟酸产量预计突破10.8万吨,2030年达14.8万吨 [11]
化工行业周报:异丁醛、TDI价格涨幅居前,建议关注Q2业绩环比有望高增的标的-20250707
招商证券· 2025-07-07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预计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的中触媒、苏利股份以及海工涂料有望通过认证的广信材料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走势 - 7月第1周化工板块(申万)上涨0.80%,上证A指上涨1.40%,板块落后大盘0.60个百分点 [13] - 涨幅排名前5的个股分别为蓝丰生化(+16.97%)、华西股份(+13.28%)、丰元股份(+9.09%)、东材科技(+7.49%)、顾地科技(+5.92%) [13] - 跌幅排名前5的个股分别为鸿达兴业(-11.06%)、*ST榕泰(-8.92%)、世龙实业(-8.62%)、广信材料(-7.13%)、中泰化学(-5.14%) [13] - 本周化工板块(申万)动态PE为24.98倍,低于2015年来的平均PE 8.33% [13] - 7月第1周化工行业24个子行业上涨,7个子行业下跌 [17] - 上涨子行业前五是玻纤(+17%)、复合肥(+3.2%)、其他塑料制品(+3.08%)、氟化工及制冷剂(+2.97%)、轮胎(+2.66%) [17] - 下跌子行业前五是合成革(-4%)、石油贸易(-2.19%)、无机盐(-1.91%)、石油加工(-0.57%)、纺织化学用品(-0.54%) [17] 化工品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 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分别为二氯丙烷 - 白料(+8.82%)、异丁醛(+7.2%)、TDI(+7.02%)、丁酮(+6.39%)、硫铁矿(+3.82%) [23]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分别为液氯(-86.51%)、苯胺(-7.67%)、丙酮(-6.69%)、环氧丙烷(-6.53%)、烟酰胺(-6.35%) [23] 价差统计 - 周涨幅排名前5的产品价差分别为DMF价差(+24.73%)、软泡聚醚价差(+21.54%)、丙酮加氢法异丙醇价差(+17.26%)、顺丁橡胶价差(+16.69%)、硬泡聚醚价差(+14.62%) [45] - 周跌幅排名前5的产品分别为乙烯价差(-86.49%)、PTA价差(-60.66%)、丁二烯(碳四制)价差(-49.73%)、苯胺价差(-26.97%)、丙烯(甲醇制)价差(-18.5%) [45] 重要品种周度库存变化 - 库存变化排名前五的产品为涤纶长丝(+36.09%)、毒死蜱(-19.05%)、乙二醇(+15.61%)、环氧丙烷(+11.25%)、草甘膦(-8.84%) [60] 行业要闻回顾 - 6月30日,受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收紧、美元汇率走软和驾车出行季开始影响,欧美原油期货连续三日小幅收涨,后受欧佩克增产报道及以色列和伊朗战争风险溢价消退影响,国际油价先回调后创下三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87] - 7月1日,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缓解及欧佩克增产预期使国际油价小幅收跌 [87] - 7月2日,因担心美国原油库存继续下降,国际油价小幅反弹 [87] - 7月3日,伊朗暂停与IAEA合作使欧美原油期货创下两周以来最大涨幅,后因需求不确定和OPEC+可能继续增产,国际油价小幅下跌 [90]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整理 - 6月30日,安诺其控股子公司安诺其科技收到政府补助款165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4.77% [91] - 7月1日,贝肯能源全资子公司引恒科技拟增资扩股引入新投资者,各投资者拟合计出资489.68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480万元 [91] - 7月2日,永东股份大股东东方富海计划在预披露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本总数的1.26% [91] - 7月3日,宁新新材2023年3月31日发行普通股23,273,4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41,653,512.00元 [91] - 7月4日,博汇股份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的相关议案 [91]
成分大变局,宝洁资生堂选中的美白新顶流
新浪财经· 2025-06-09 14:34
传明酸市场崛起 - 传明酸从医用止血领域跨界至护肤赛道,近年因研究深入证实其美白、抗炎、抗泛红等多重功效而重新受到关注[1] - 2025年Q1传明酸跻身美妆成分TOP10榜单,排名从2024年同期的第15位跃升至第10位[5][6] - 名称含"传明酸"的备案产品2024年新增918个,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0%,截至2025年5月总量超3000个,同比增长100%[6] - 含传明酸成分的新品2025年超7000个,近三年复合增长率60%,相关品牌数和工厂数分别增长63%和70%[6][8] 行业竞争格局 - 美白成分市场长期由烟酰胺、377等经典成分主导,但已现审美疲劳,传明酸作为新兴成分提供差异化机会[13] - 宝洁通过学术研究为传明酸背书,在OLAY第三代淡斑小白瓶中首次添加传明酸,与烟酰胺形成协同效应[9][12] - 资生堂、第一三共等跨国企业重启传明酸应用,资生堂HAKU精华采用高浓度传明酸组合配方,第一三共TRANSINO系列侧重抗炎舒缓[14] - 国产品牌如珀莱雅推出含传明酸的恒光净透精华液,敷尔佳、优斐斯等通过面膜、院线产品实现品类创新[15][16] 技术发展与挑战 - 传明酸透皮吸收率低是主要技术瓶颈,部分厂商探索微针+传明酸疗法提升渗透效率,采用可降解材料降低副作用[18] - 当前传明酸价格约500元/千克,是烟酰胺的3倍以上,成本因素限制产品普及[19] - 多数产品仍将传明酸作为辅助成分与烟酰胺复配,消费者认知建立面临经典成分的竞争压力[19] - 行业需突破纯度提升、包裹技术及协同配方创新,开发喷雾/凝胶等新剂型以扩大应用场景[19] 市场趋势展望 - 传明酸应用从单一美白向抗炎、修复等全周期护肤方案扩展,产品形态覆盖精华、面膜、院线专业护理等多品类[14][16] - 品牌通过"成分命名"策略强化专业形象,名称含特定成分的产品中烟酰胺/玻色因各1.6万件,胶原蛋白1.39万件,传明酸正成为新命名热点[4] - 未来增长依赖高效复配技术、医美跨界应用及成本优化三重驱动,或重塑美白市场格局[20]
2025年中国护肤品功效研究:科技赋能新边界,解码功效成分与市场应用密码
头豹研究院· 2025-05-30 2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护肤需求增长,护肤品市场呈现功效细分化、成分专业化趋势,报告聚焦构建科学的护肤品功效分类体系[2] - “泛成分党”时代消费者选购更注重产品成分透明度和功效宣称科学性,2021 - 2023年功效型护肤市场关注度增358%,核心用户群体规模扩23%[5][21] - 消费者护肤需求从基础保养向精准修护升级,敏感性皮肤护理向综合管理转变[6][23] - 各功效护肤品有其独特成分、机理和市场需求,如滋养保湿类高使用率体现其重要性,美白祛斑类呈现“烟酰胺阻断转运 + 植物成分多效协同”路线等[33][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护肤品功效全息图 护肤品功效分类与市场动态趋势 - 护肤品按功效分为普通与特殊品类,普通需备案,特殊需注册审批,体现风险管控原则[17] - 普通护肤品包括滋养、保湿等功效,特殊护肤品包括防晒、美白祛斑等功效[18] - “泛成分党”使消费者科学决策,2021 - 2023年功效型护肤市场关注度和核心用户群体规模显著增长[21] 消费者偏好与现状 - 消费者护肤需求从基础保养向精准修护升级,75.27%消费者将舒缓维稳列为首要需求[23][25] - 敏感性皮肤护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修护与舒缓需求占比高,防晒需求位列第二层级[26][28] 功效护肤品参与者图谱 - 普通护肤品有滋养、保湿等功效,特殊护肤品有防晒、美白祛斑等功效[30] 护肤品功效矩阵 滋养保湿类 - 通过仿生机制与三重促渗原理调控角质层水合状态,2023年使用率达96.4%[33] - 油脂类、吸湿类、亲水性聚合物和屏障修复成分发挥不同保湿作用[36][38][39] 舒缓修护类 - 舒缓与修护协同恢复肌肤健康稳态,2024年部分成分添加增强排名靠前[41][42] - 干敏肌和油敏肌用户对护肤品期望不同[42] 抗皱紧致类 - 消费者选择含肽类等成分的护肤品改善暗沉松弛问题,54%抗皱需求聚焦改善暗沉,40%解决皮肤松弛[44][46] - 不同成分通过不同机理发挥抗皱紧致作用[48] 控油祛痘类 - 氨基酸类成分应用占比首位,植物/草本类成分在祛痘产品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52] - 通过促进角质代谢、调节皮脂分泌和缓解炎症刺激来控油祛痘[51] 去角质类 - 通过多种作用机制精准剥离废旧角质,实现多维焕肤效果[54] - 不同类型去角质成分适用于不同肤质和场景[57] 防晒类 - 防晒机制分为物理和化学防晒,消费者对复合功效防晒产品需求增加[61][67] - 新型防晒剂应用呈增长态势[66] 美白祛斑类 - 呈现“烟酰胺阻断转运 + 植物成分多效协同”技术路线,2024年葡萄籽提取物成热销成分[68][70] - 烟酰胺、熊果苷等成分通过不同方式抑制黑色素生成[69]
Nature子刊:烟酰胺可加速新冠患者康复
生物世界· 2025-05-21 08:00
COVID-19与烟酰胺研究 - COVID-19仍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头,造成显著劳动生产力损失,呼吸系统症状与体能急剧下降相关[2] - 尽管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降低总体死亡率,但仍需有效缓解症状的干预措施[2] - 烟酰胺可加速轻中度COVID-19患者身体功能康复,并调控相关肠道菌群变化[2][12] 烟酰胺的生物学机制 - 烟酰胺是生成NAD+的关键前体,NAD+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辅酶,病毒感染期间其可用量减少[5] -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色氨酸分解代谢增强,导致NAD+合成途径受阻,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5] - COVID-19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紊乱表现为多样性降低和有益菌减少,与炎症加剧及免疫失调相关[5] 临床试验设计及结果 - 研究开发pH依赖型烟酰胺片剂,靶向小肠下部和结肠释放,兼顾全身供应与局部调节[6] - COVit-2试验纳入900名有症状患者,烟酰胺组57.6%在第2周恢复体能,显著高于安慰剂组42.6%[7] - 治疗组肠道宏基因组特征改善与临床疗效一致,且6个月随访中后遗症发生率更低[8] 技术应用前景 - 烟酰胺制剂成分均获食品和药品批准,具有临床转化可行性[6] - 肠道靶向递送技术优于全身补充,显示出剂量依赖性抗炎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