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

搜索文档
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
经济日报· 2025-09-24 09:24
在农田灌溉方面,慧尔智慧农场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温度等参数,精确计 算出所需水量,监测分析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反馈到终端设备上,由此可实现精准用水、节水灌溉。孙云 涛说,与传统的棉花耕种方式相比,智慧农场每亩地可节水40立方米、增收200元左右,肥料利用率提 升30%。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昌吉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昌吉州农业农 村局局长李强华表示,发展智慧农业不仅是打破传统种植局限、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更承载着推动农 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它让种地从"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升级为"手机一 点轻松管田",重塑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耕地标准、扩大智能装备覆盖面、应用面,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为此,昌吉州推进高标准 农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0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面积380余万亩,打造数字农田 112万亩。在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方面,推广卫星导航8966套、植保无人机2557架,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 到98.55%。 原标题: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科技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作用愈加凸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 ...
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新疆昌吉州智慧农业发展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24 06:15
智慧农业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 拓展人工智能 数据 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1] - 昌吉州将智慧农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旨在打破传统种植局限 保障粮食安全[3] - 发展智慧农业承载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 使种地从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3] 智能装备与技术应用成效 - 昌吉州推广卫星导航8966套 植保无人机2557架 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98.55%[3] - 慧尔智慧农场通过智能水肥系统实现每亩节水40立方米 增收200元 肥料利用率提升30%[2] - 玛纳斯县70万亩数字农田实现亩均节水30立方米 肥料利用率提高15% 亩均增产30公斤 亩均节本增效350元[7] - 奇台县51.45万亩土地实现耕作 水肥灌溉精准控制[6] 高标准农田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昌吉州建成高标准农田530万亩 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面积380余万亩 打造数字农田112万亩[3] - 玛纳斯县建成新疆首个数字农业县级算力中心 形成测管控协同的数字农业应用新模式[7] - 昌吉州推进80座中小型塘坝建设 建成后将新增调蓄库容550万立方米 满足3万亩农田抗旱需求[10]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实证 - 昌吉州冬小麦最高单产达840公斤 玉米迈进吨粮田时代 主要粮棉作物单产提升8% 亩均节本增收超150元[1] - 棉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后每亩产量提高40公斤至50公斤[4] - 九圣禾种业实现种子从收获到出库全程机械化加工 96小时内完成且基本零损伤[9] 应用场景创新与推广体系 - 昌吉州构建2+N应用场景体系 包括智慧棉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核心及多个技术模式[5] - 智慧示范棉田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单人管理数千亩土地成为现实[5] - 奇台县打造9个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区 建成数字农业 智慧农田7.5万亩[6] 产业协同与溢出效应 - 玛纳斯县建设新疆首个数字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 年产智能电动球阀20余万套 辐射带动240万亩耕地数字化应用[11] - 昌吉州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6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1249家 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34家[11] - 智慧农业促进农文旅融合 腰站子村前7个月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1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九圣禾种业拥有37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和联合选育的种子品种 今年科研投入保持在1亿元左右 力争审定新品种20个[10] - 企业应用前沿生物技术和大数据 推动品种选育时间压缩和成本下降[10]
Perfat Technologies获融资;奈雪进入纽约;盒马CEO将兼任CMO
搜狐财经· 2025-09-23 23:20
投资与融资活动 - 芬兰深度科技初创公司Perfat Technologies完成2087.9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Newtree Impact与Beyond Impact共同领投[3] - 美国麦当劳计划未来七年内投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推动再生农业实践 覆盖美国多达38个州、400万英亩牧场[5] - 美国奢侈品连锁百货公司Saks Global拟出售旗下Bergdorf Goodman 49%股权 交易金额约10亿美元 目前至少有四家潜在竞标者参与竞购[13][15] 并购与整合 - 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收购上海餐饮品牌RAC BAR RAC BAR安福路门店在收购后仍保持独立运营[8][9] - 英国烘焙制造商Regal Food收购软饮料品牌Suncrest Suncrest以热带水果味碳酸/非碳酸饮料闻名[10][12] - 美国食品自有品牌制造商Winland Foods与意大利La Doria合并创建新实体Windoria 合并后公司价值达40亿美元[18] 战略合作与产能布局 - 澳洲SPC与恒天然达成合作协议 SPC旗下Nature One部门将在其Carrum Downs工厂生产恒天然品牌产品并销往海外[19][21] - SPC乳制品部门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价值数百万美元对华分销协议 向澳门和香港地区公司出口澳大利亚生产奶粉产品[21] 市场扩张与区域布局 - 奈雪的茶在纽约法拉盛王子街以快闪店形式启动市场预热 该店位于日均人流量超过10万人次的华人聚集区 周边5分钟范围内已聚集喜茶、沪上阿姨等中国茶饮品牌[23]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巴黎春天百货前首席执行官Jean-Marc Bellaiche结束五年任期 将于1月1日出任度假村运营商Sani/Ikos集团首席执行官[24][26] - 盒马宣布组织架构调整 现任CEO严筱磊将兼任首席商品官(CMO) 全面负责商品研发、选品策略及供应链体系统筹管理[28]
“一个青果也不放过”,韧劲儿!小番茄“72变”闯出海外大市场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7 11:43
行业地位与规模 - 新疆是世界三大加工番茄核心区之一 番茄酱出口量占全国70% [1] - 2024年新疆加工番茄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 产业链实现全程机械化 [23] - 200余家加工企业产品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中亚 东南亚 中东 非洲及欧美市场 [23] 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 采收机配备色选仪 通过激光技术区分青果与红果 自动弹除不合格果实 [6][8] - 加工厂采用机器与人工双重筛选机制 确保用于生产果酱和果汁的纯红果品质 [14] - 色选仪工作过程被描述为"打乒乓球" 显示自动化设备的高效分拣能力 [6] 生产效率与规模扩张 - 种植户依托机械化设备 从过去20-30亩地需一周人工采收 转变为单户承包500亩地 [12] - 机械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提升采收效率 形成规模化种植模式 [12] - 焉耆县番茄采收旺季呈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场景 近8万亩番茄地实现集中采收 [3]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挖掘 - 研发发现未成熟番茄含六氢和八氢番茄红素 具备更高抗氧化活性及抗光损伤特性 [16] - 青果副产品应用于护肤品和保健品领域 创造更高经济价值 [16] - 产业从人工种植发展为覆盖育种 移栽 田间管理 加工及销售的完整现代农业产业链 [19]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番茄加工行业产业链、市场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发展难点分析:市场供需失衡矛盾持续激化,中国番茄加工产业承压运行[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9:17
全球番茄加工行业生产现状 - 2018-2022年全球加工番茄产量维持在3400-4000万吨之间 2023年产量增长至4438万吨 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4584.8万吨 主要因中国产量大幅增加[5] - 预计2025年全球加工番茄产量将较2024年减少超500万吨 因市场库存较高且农民种植积极性下滑[5] - 三大主产区(美国加州 环地中海沿岸 中国新疆及内蒙古)占全球加工总量82% 2024年中国 美国加州 意大利产量占比分别为22.8% 21.8% 11.5%[6] 全球番茄加工消费市场 - 2024年全球番茄产品销售量超4400万吨 同比增长2.3% 受益于健康饮食风潮及食品工业技术革新[8] - 番茄酱为市场主流制品 2024年全球销量达417.8万吨 同比增长3.0% 其番茄红素含量为新鲜番茄4倍以上且吸收率更高[10] - 零售渠道占番茄酱销量71%(295.4万吨) 餐饮渠道占29%(122.4万吨)[12] 中国番茄加工产业地位 - 中国为全球最大加工番茄生产国 产量从2018年380万吨增长至2024年1045万吨 占全球产量22.8%[14] - 新疆为核心产区 2024年产量862万吨占全国82.5% 内蒙古产量175万吨占16.7% 新疆番茄具"三高二少"品质优势[16] - 产业以出口为导向 约80%产量用于出口 易受汇率波动和全球贸易政策影响[20] 中国产区种植变化与贸易 - 2024年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约160万亩(新疆135万亩) 预计2025年降至不足100万亩 产量将大幅减少[18] - 2025年1-7月番茄制品出口金额显示:非醋制整个/切片番茄379.5万美元 绞碎番茄51087.5万美元 番茄汁6.0万美元 番茄调味汁1903.6万美元[20] - 2024年因海外局势复杂导致出口疲弱 境外客户暂缓提货[20] 行业核心挑战 - 缺乏产业准入标准和组织管理 投机性产能导致低层次竞争 资源整合与产能优化难度大[21] -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且资源分散 种质资源技术研发主体割裂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22] - 产品创新不足 80%为常规大包装原料酱 同质化严重 难以适配中式烹饪需求及国内市场需求[23]
“这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热土”
经济日报· 2025-09-02 08:57
农业现代化 - 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番茄种植基地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2] - 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全自动番茄丁及番茄酱生产线 产能在中国领先 [2] - 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示范棉田应用智能灌溉和长势遥感监测技术 实现1人管理数千亩土地并高产 [3]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建立工厂 产品已出口欧洲市场并正洽谈奥地利出口业务 [7] - 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与奥地利人工智能企业就未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4] - 新疆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优势 [3] 对外贸易与开放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21条 通达19国26座城市 [6] - 新疆外贸进出口额从2021年1569亿元增长至2024年4351亿元 与22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8] - 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引进70余个国家近万种商品 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购物 [7] 文旅产业 - 新疆1-7月接待游客1.8亿人次 旅游总花费1993.86亿元 其中国际游客156.73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4.59亿美元 [11] - 喀什古城、交河故城、葡萄沟景区及国际大巴扎展现多元文旅魅力 大巴扎步行街日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9][10] - 新疆拥有全国六分之一陆地面积 独特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形成得天独厚文旅资源 [9]
“这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热土” ——记奥地利商界及媒体新疆行
经济日报· 2025-09-02 06:17
农业现代化 - 新疆番茄种植基地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现代化程度获奥地利企业家赞赏 [2] - 新疆新茄食品引进全自动番茄丁及番茄酱生产线 产能在中国领先 产品坚持零添加并出口欧洲市场 [2] - 智慧示范棉田应用智能灌溉和长势遥感监测技术 实现1人管理数千亩土地并高产 [3] 工业与制造业 - 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与奥地利人工智能企业探讨未来合作 奥地利企业家对新疆创新型企业感兴趣 [4] - 广汽传祺新疆分公司利用区位优势出口中亚 西亚及欧洲市场 正洽谈奥地利出口合作 汽车自动泊车功能获高度评价 [7][8] - 新疆外贸进出口额从2021年1569亿元增长至2024年4351亿元 与22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8] 区位优势与对外开放 - 新疆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核心区 陆地边界线5700多公里占全国四分之一 与8国接壤 从内陆变成开放前沿 [5]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开行21条中欧班列线路 通达19国26城 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6] - 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引进70余国近万种商品 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购物 奥地利企业家计划在此展示酸奶 奶粉等产品 [7] 文旅产业 - 新疆1-7月接待游客1.8亿人次 总花费1993.86亿元 其中入境游客156.73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14.59亿美元 [10] - 喀什古城日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集民俗风情 非遗展示和歌舞表演于一体 奥地利商会发现与维也纳在音乐文化上的共同点 [10] - 交河故城为全国最大生土建筑遗址 葡萄沟景区民俗体验丰富 奥地利企业家积极采购特色产品 [9][10]
敦煌种业股东江苏融卓投资有限公司质押2350万股,占总股本4.45%
证券之星· 2025-08-29 01:45
股东股权质押情况 - 股东江苏融卓投资有限公司向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质押2350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4.45% [1] - 该股东累计质押股份2350万股 占其持股总数比例达56.09%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主营收入7.18亿元 同比增长21.63% [3] - 归母净利润5445.4万元 同比增长73.43% [3] - 扣非净利润4924.02万元 同比增长121.23% [3] - 毛利率达40.6% 负债率44.94% [3] 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单季度主营收入1.23亿元 同比下降16.11% [3]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942.59万元 同比下降16.79% [3] -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07.05万元 同比上升12.93% [3] 主营业务构成 - 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业务 [4] - 脱水菜、番茄粉、番茄酱生产加工销售业务 [4] - 棉花及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贸易业务 [4] 费用与投资收益情况 - 财务费用107.38万元 [3] - 投资收益-127.9万元 [3]
冠农股份20250828
2025-08-28 23: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冠农股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控股的上市公司)[3] * 番茄加工行业[2][9][10][11][12][13][14][15][16] * 棉花加工及棉籽深加工行业[2][3][6][7][8] * 钾肥行业[3][17][18][19] * 水电投资[3][4]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8.34亿元,同比下降24%[2][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89%[2][5]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93%[2][5] **分业务板块业绩驱动因素** * 油脂板块:受益于去年资产减值计提和2025年棉油、棉粕价格上涨,二季度实现利润800万元,总计约1800万元[2][6][7] * 棉花板块:因陆续出库贡献显著利润[2][6] * 对外投资:对国投罗钾(持股20.3%)和开都河水电(持股25.28%)的投资带来稳定收益和现金流,两项投资的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达100%和90%[3][4] * 贸易板块:二季度贡献了约1000万元的利润[7] * 番茄酱板块: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没有显著利润增长,基本持平[7] **番茄酱市场状况与展望** * 供需格局:2023年中国番茄总产量达160万吨,导致库存高企;2025年预计新季减产至60万吨,但加上库存总供应量仍达130万吨,远超国内外需求总量80-100万吨,供大于求局面持续[9][10] * 价格走势:大桶番茄酱出口价格自2023年6月起大幅下调,目前维持在每吨600-700美元之间;预计2025年底价格上涨机会很小[9][11] * 国内需求:国内年需求量约40万吨,预计2026年有10%增幅[12][16] * 出口市场变化:欧洲市场因维吾尔法案机会变小,主要出口转向中东地区;小包装番茄酱出口量因中东客户订单分散而逐步下降[14][15] * 产品结构变化:国内对番茄丁需求增长迅速,从2021年的2000吨增加到2025年的2万吨,同比增长翻倍;内销毛利率高于外销[2][16] **油脂业务情况** * 生产规模:2025年上半年棉油产量约2万多吨,预计全年可产出6万多吨;公司现有棉籽加工能力为60万吨[2][8] * 发展策略:公司计划通过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至90%-100%来满足需求,暂无扩张计划;主要生产食用棉籽油,用于调和油[8] **钾肥业务展望** * 价格与市场:2025年钾肥平均出厂价较2024年上涨约10%;市场整体走势预计保持平稳,硫酸钾价格维持现有水平(约每吨3600元)[3][17][18] * 季节性规律:行业存在明显季节性,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业绩较好,第三季度因进入检修期表现最为低迷[19]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分红规划: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30%;保持中期分红常态化;并根据经营情况、项目需求和控股股东要求适度提高分红比例,以响应国资委要求[3][2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是国内第二大番茄制品生产企业,年产32万吨各类番茄制品[3] * 公司棉花加工能力为13万吨,具备110万吨仓储能力,连续三年全国仓储量排名第一[3] * 公司甜菜制糖年处理能力为5万吨[3] * 正常年份新疆番茄酱产量为160万吨,但因维吾尔法案问题导致种植积极性下降,目前产量预计在60万吨左右[13]
冠农股份: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66%至18.3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0.89%至3.00亿元,主要受番茄行业下行周期影响,销量和毛利下降[2] - 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以总股本7.77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合计派发7769.94万元,现金分红比例25.90%[1] - 番茄、棉花、制糖三大主业面临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其中番茄产业全球减产预期强烈,棉花产业受益政策支持,制糖产业受进口冲击价格承压[3][4][9][10] 行业分析 - 番茄行业:全球加工番茄产量预计骤降42.6%至600万吨,中国种植面积锐减37.5%,出口价格低位运行,但国内需求因快餐和预制菜发展稳步增长[3] - 棉花行业: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45.3万亩同比减7.6%,新疆产量预计增3.5%至650.2万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延长至2025年推动提质增效[4] - 制糖行业:国内年消费量1500万吨以上,产量仅1000万吨左右,缺口依赖进口,新疆白糖受成本和运输制约主要覆盖西北市场[9] - 棉籽蛋白:蛋白质含量50%-70%,成本优势显著,受益于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政策,目标占比从14.5%降至13%以下[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34亿元同比下降24.66%,营业成本17.07亿元同比下降23.07%,毛利率略有收窄[2] - 销售费用1688.48万元同比增103.97%,因加大品牌建设投入;研发费用1535.63万元同比增106.95%,反映创新投入增加[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1亿元同比下降21.19%,因销售回款及出口退税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73亿元同比下降69.73%,因理财投资增加[2] - 存货6.06亿元同比下降65.38%,因库存商品销售;短期借款13.07亿元同比下降39.47%,偿债压力减轻[23] 业务运营 - 番茄产业:具备日处理1.6万吨原料能力,年产32万吨制品,产品出口70余国,国内主打健康无添加系列[13][14] - 棉花产业:加工能力13万吨,拥有110万吨仓储能力,为郑商所指定交割库,棉籽精深加工能力60万吨[14][15] - 制糖产业:日处理甜菜5000吨,年产白砂糖7万吨,糖分回收率和吨糖成本行业领先[16][17] - 对外投资:参股国投罗钾(20.3%)和开都河水电(25.28%),权益法核算贡献投资收益,国投罗钾上半年净利润14.09亿元[17][24] 战略举措 - 深化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压减法人户数,优化治理结构,实施三项制度改革[18] - 创新驱动:建设种业实验室,推动番茄沙棘汁等新品试产,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 - 数字化转型:升级"小铁牛"平台实现全流程追溯,大数据优化种植生产销售环节[19] - 风险防控:运用套期保值对冲商品和汇率风险,报告期衍生品合约与现货盈亏相抵收益3308.59万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