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

搜索文档
打卡世界啤酒之城福建莆田 探索全球啤酒工艺与文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13:0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是百威集团全球单体产量最大的生产基地 年产能达200万吨[1] - 公司生产百威 科罗娜 贝克 蓝妹等8大国际知名品牌啤酒[1] - 智能化车间全速运转 传送带上的啤酒瓶有序流动 产品运往世界各地[1] 产业链协同 - 长城华兴玻璃厂占地约500亩 4条生产线每月产出约1.4亿个啤酒瓶[1] - 玻璃厂60%的产品直接供应给百威雪津[1] - 莆田已构建起完备的啤酒产业链[1] 工业旅游拓展 - 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是福建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 - 博物馆集智慧工厂观光 啤酒文化展示 精酿啤酒体验等功能于一体[1] - 工业旅游成为莆田啤酒产业的又一道风景线[1]
百威集团全球CEO:啤酒消费渠道有新行情,百威中国要调整执行,需要有合适的人才,还会继续投资
36氪· 2025-08-06 10:23
公司业绩表现 - 百威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总销量同比下降1.9% [7] - 集团营收同比增长3.0%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6.5% [7][10] - 每股收益以美元计算增长8.7% 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4% [7][10] 中国市场表现 - 百威中国第二季度销量减少7.4% 收入减少6.4% [5] - 中国市场整体啤酒销量同比下降个位数 百威表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每百升收入增加1.1% 得益于品牌组合的正面影响 [5] 渠道策略调整 - 现饮渠道表现疲软 非现饮渠道增长空间巨大 [1][12] - 非现饮渠道目前占百威中国约50%生意 低于行业约60%水平 [17] - 公司正重新平衡渠道布局 加强非现饮渠道能力建设 [12][14] 产品与投资策略 - 加大对超级品牌投资 加快家庭渠道扩张 [7] - 重点推广哈尔滨0糖冰极纯生等创新产品 [7][17] - 向价格更低的核心+和核心++产品倾斜资源 [17] - 中国业务利润率保持良好 公司继续投资非现饮渠道 [19] 全球业务表现 - 占业务三分之二的其他市场保持增长势头 销量增长0.7% [7] - 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下降2.0% 收入增长2.3% [7] - EBITDA增长7.2% 利润率提升166个基点 [7]
百威亚太(01876.HK)非即饮破局,高端布局成效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05 17: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减少5.6% [1] - 每百升收入实现0.5%同比增长 [1] - 净现金储备规模达24亿美元 [1] - EBITDA利润率提升 [1] 渠道战略调整 - 战略重心调整至非即饮渠道 [1] - 非即饮渠道占行业总规模约60% [1] - 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在非即饮渠道份额超越中餐厅渠道 [2] - 安徽湖北非即饮渠道份额继续上升 [2] 品牌与产品策略 - 持续投入旗舰品牌百威和哈尔滨 [1] - 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销量与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创新包装设计理念优化消费体验 [3] - 通过优质分销网络完善产品矩阵 [2]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3] - 韩国业务在即饮与非即饮渠道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与太古合作推动业务增长潜力 [2] 运营与执行措施 - 精细化成本管控 [1] - 发展新一级和二级经销商扩充销售网点 [2] - 与经销商共同投资扩大非即饮销售团队 [2] - 货架管理和店内陈列作为关键执行动作 [2]
百威亚太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 战略调整效果待显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1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 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 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 [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9% 较第一季度降幅收窄3.6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2.4% 带动上半年整体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长0.5% [1]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8.2% 收入同比下降9.5% 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1.4% 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7.4% 收入同比下降6.4% [2]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呈双位数增长 上半年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及收入均双位数增长 [2] - 韩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高单位数下跌 收入高单位数下跌 每百升收入低单位数增长 上半年销量持平 [2] - 亚太地区西部上半年销量及收入分别下降6.9%和7.1% 东部地区销量下降0.5% 收入增长0.6% 每百升收入增长1.1% [2]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调整库存水平 第二季度库存量及库存天数均低于去年同期 [3] - 重点加大对百威、哈尔滨等品牌投资力度 着力拓展非即饮渠道并提升交易执行力 [3] - 中国市场非即饮渠道拓展成为下半年重点 预期基数走低将带来边际修复 [3] 行业分析 - 高端化战略逐步见效 产品结构优化对冲部分销量下滑影响 [1] - 啤酒行业整体消费疲软 夜场渠道增长乏力 餐饮和家庭渠道拓展需时 [3] - 传统分销体系与新兴渠道融合成为趋势 终端数据反馈对运营灵活性愈发关键 [3]
中金:维持百威亚太目标价9.80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01 09:45
业绩表现 - 2Q25收入同比下滑3.9% 销量同比下滑6.2% ASP同比增长2.4% EBITDA同比下滑4.5% [2] - 2Q25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6.4% 销量同比下滑7.4% ASP同比增长1.1% EBITDA同比下滑4.0% [2] - 亚太东部2Q25收入同比下滑8.4% 销量同比下滑10.4% ASP同比增长2.2% EBITDA同比下滑26.5% [4]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EBITDA预测6%至16.79亿美元 下调2026年EBITDA预测6%至17.71亿美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7.0倍EV/EBITDA 对应2026年6.5倍EV/EBITDA [1] - 维持目标股价9.80港币/股 对应2025年8.1倍EV/EBITDA 对应2026年7.5倍EV/EBITDA 较当前股价有11.7%上行空间 [1] 中国市场表现 - 2Q25销量同比下滑6.4% 但降幅环比收窄 ASP增速转正 [3] - 非即饮渠道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和收入占比已超过餐饮渠道 [3] - 渠道库存处于低位 优于历史同期及行业水平 [3]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2Q25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1H25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和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4] - 韩国市场因4月提价导致渠道在1Q提前备货 2Q销量承压 [4] 产品战略 - 持续侧重百威及哈尔滨系列产品投入 包括包装迭代和体育赛事活动 [3] - 通过百威和黑金等高端及超高端产品推进印度市场增长 [5] - 韩国市场继续投资凯狮等产品推进高端化 [5] 成本与费用 - 预计2025年大麦等原料价格仍处于低位 [5] - 规模效应有望助力利润率回升 [5] - 预计费用率基本平稳 因2025年有产品升级和配套营销投入 [5] 未来展望 - 中国区3Q或仍受餐饮渠道疲软影响 但公司积极扩展非即饮渠道寻找增量 [5] - 4Q基数逐步走低 有望企稳回升 [5]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中金:维持百威亚太(01876)目标价9.80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9:40
业绩表现 - 2Q25收入同比下滑3.9% 销量同比下滑6.2% ASP同比增长2.4% EBITDA同比下滑4.5% [2] - 2Q25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6.4% 销量同比下滑7.4% ASP同比增长1.1% EBITDA同比下滑4.0% [2] - 亚太东部市场2Q25收入同比下滑8.4% 销量同比下滑10.4% ASP同比增长2.2% EBITDA同比下滑26.5% [4]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EBITDA预测6%至16.79亿美元 下调2026年EBITDA预测6%至17.71亿美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7.0倍EV/EBITDA 对应2026年6.5倍EV/EBITDA [1] - 维持目标股价9.80港币/股 对应2025年8.1倍EV/EBITDA 对应2026年7.5倍EV/EBITDA 较当前股价有11.7%上行空间 [1] 中国市场运营 - 2Q25中国区销量同比下滑6.4% 但降幅环比收窄 ASP增速转正 [3] - 渠道库存降至优于历史同期及行业水平 渠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3] - 非即饮渠道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和收入占比已超过餐饮渠道 [3] - 持续侧重百威及哈尔滨系列产品投入 包括包装迭代和体育赛事活动 [3] 区域市场表现 - 印度市场2Q25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1H25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和收入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4] - 韩国市场因4月提价导致渠道在1Q提前备货 2Q销量承压 [4] - 韩国市场因疲软适当提升销售费率投入 导致EBITDA率下降 [4] 下半年展望 - 中国区渠道库存处于低位 3Q仍受餐饮渠道疲软影响 但积极扩展非即饮渠道寻找增量 [5] - 4Q基数逐步走低 中国区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5] - 韩国市场继续投资凯狮等产品推进高端化 印度市场通过百威和黑金等高端产品推进增长 [5] - 2025年大麦等原料价格预计保持低位 规模效应有望助力利润率回升 [5] - 费用率预计基本平稳 因2025年有产品升级和配套营销投入 [5]
啤酒拯救白酒?年轻人正用“平价快乐”定义酒桌江湖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15:19
酒水市场消费趋势变化 - 酒水市场主力消费群体从60、70后过渡到90、00后,啤酒超越白酒成为主导,红酒洋酒份额提升[1] - 消费场景从商务礼节性转向自饮,呈现年轻化、家庭化特征,低价裸瓶白酒需求增长[3][4] - 消费者偏好集中化,100-300元价格带成为最受欢迎区间,500-800元价格带产品生存压力增大[4] 白酒行业现状 - 高端白酒销售遇冷,部分门店日营业额从十几万降至百元级别,价格倒挂现象严重[2] - 白酒行业产量十年内下降69.5%至414.5万千升,但销售收入增长5.3%至7963.8亿元,利润增长7.8%至2508.7亿元[3]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6家企业利润占比达86%,茅台、汾酒营收增速超10%,ROE超30%,区域酒企营收下滑超35%[3] - 汾酒以360.11亿元营收超越洋河,形成"茅五汾"新三强格局[3] 啤酒行业表现 - 啤酒凭借平价、快消特性逆势增长,鲜啤销量增长40%,而瓶装/罐装啤酒销量下降50%[7] - 五大啤酒品牌(华润、青岛、燕京、重庆、珠江)占据70%市场份额,燕京啤酒净利润增长94.3%[7] - 精酿啤酒和特色啤酒(如果味)需求旺盛,社媒声量同比激增260%[7][8] - 消费场景多元化,从社交属性转向家庭自饮,"口粮酒"成为主流选择[6][7] 价格带与产品表现 - 黄盖玻汾(284元)累计购买超400万人,茅台王子酒(200元左右)位列热销榜第四[4] - 消费者对300元以内白酒接受度最高,认为该价位能满足家庭聚餐和自饮需求[4] - 啤酒消费呈现性别差异:男性偏好清爽略苦口味,女性经历从甜味到苦味的转变过程[7] 行业格局演变 - 白酒行业呈现"量降利升"特征,头部企业通过提价策略维持增长[3] - 啤酒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五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如鲜啤设备升级)抢占市场[7] - 00后消费群体更倾向啤酒/洋酒/红酒,预示未来市场结构可能进一步调整[8]
百威亚太(01876)2025年Q1业绩再下滑:高端化“失速”,破局急不可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1 10: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19.74亿公升同比减少6.1%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减少7.5%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减少18.47% [1] - 2024年全年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利润7.5亿美元同比下滑14.77%销量84.8亿公升同比下滑8.8% [1] - 2024年至今股价累计下跌超40%当前股价仅8港元出头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1.8%/-1.4%市场份额减少1.49pcts单Q4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8.9%/-1.4% [2] - 印度市场2024年全年及Q4收入增长均接近20%位列全球四大市场之一 [2] - 韩国市场2024年份额同增3.49pcts销量/吨价/EBITDA内生同比+3.6%/+8.7%/+33.2%单Q4销量同比高增8.5% [3] 高端化战略挑战 - 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近50%降至2020年42%目前约40% [6] - 本土品牌如华润啤酒中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超50%高档产品增长超10%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8.54% [6] - 公司调整战略聚焦百威和哈尔滨啤酒两大品牌强化供应链优化与本土化深耕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啤酒行业2024年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市场规模预计达2800亿元占比40% [8] - 8元价位成为竞争主战场华润啤酒指出8元细分价位扩容最快竞争最激烈 [8] - 行业销量结构从"大底尖顶"升级为"金字塔形"未来5年8元-10元取代6元价格带是确定性逻辑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聚焦产品创新如精酿、联名款开发超高端啤酒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9] - 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对夜场、餐饮等传统渠道投入开拓电商、便利店等新兴渠道 [10] - 关键突围点在于供应链效率提升、产品创新、渠道多元化及本土化深度执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