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负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vivo X Fold5折叠屏手机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 ,望驱动硅负极材料市场空间加速打开
选股宝· 2025-06-25 23:26
vivo X Fold5折叠屏手机技术突破 - 行业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能量密度达866Wh/L,常温下提升13%,低温环境下提升20% [1] - 行业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实现-30℃电池正常供电 [1] - 采用双层电极架构,负极硅含量达12%,约为上一代2.5倍 [1] - 硅负极电池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且安全性更高 [1] - 第四代气相沉积硅碳技术通过多孔碳和CVD沉积工艺降低硅体积膨胀率,提升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 [1] 硅负极技术应用前景 - 硅负极技术已在3C电子产品小批量试用,并逐渐向动力电池和高端乘用车领域渗透 [1] -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硅负极材料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1] 相关公司动态 - 中科电气:锂电负极业务持续投入硅基类负极,已建设中试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2] - 翔丰华:储备硅碳负极、硅氧负极材料生产技术,适用于固态/半固态电池,产品已移交电池厂商测试,计划2025年小批量试产 [2]
400Wh/kg+电池应用,无人机率先享受技术红利
高工锂电· 2025-06-17 18:34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同期举行,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1] - 会议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1] 锂电池技术发展 - 锂电池能量密度正迈向400Wh/kg及以上水平[1] - 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硅负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进程明显提速[7] - 金羽新能"无际"系列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实现单月超万支量产,52Ah版本电芯能量密度超420Wh/kg[8] - 金龙羽集团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固态电芯已获客户十万支年度采购订单[8] 无人机市场发展 - 中国工业无人机2024年市场规模已超1200亿元人民币[1] - 物流无人机正经历超30%的年增速,成为增长最快赛道[2] - 深圳已累计开通近300条无人机航线,完成载货飞行超170万架次[7] - 美团无人机在上海杨浦区航线累计完成超45万笔订单,单日峰值达189单[7] 技术商业化进程 - 高比能技术商业化周期正在缩短,原预计2026年Q2实现[8] - 固态电池初创公司Factorial、高硅负极电池Amprius已开始面向无人机供货[8] - 卫蓝新能源自2020年起已量产用于无人机的小动力固态电池[8] - 固态电池成本目前是液态锂电池1.5倍,预计2026年底差距将收窄至1.2-1.5倍[9] 应用场景 - 吨级eVTOL旨在替代部分传统空运货机,实现跨城半日达[6] - 小型物流无人机与地面接驳柜配合,解决"最后1公里"配送问题[6] - 5G通信技术将传输延迟降低至20毫秒以内,为大规模商业化奠定基础[3] 商业价值 - 电池包在小型无人机整机成本中占比仅2%-3%[7] - 运营商普遍能接受为性能提升付出20%-30%的电池成本溢价[7] - 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三倍以上[7]
苹果iPhone 17 Air将采用硅负极电池,兼具续航与轻薄
环球网· 2025-05-22 10:32
产品创新 - iPhone 17 Air将首次采用硅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15%,显著提升超薄机型续航能力[1] - 新型电池由TDK供应,原计划第三季度出货,现已提前至6月底交付以配合新机发布[1] - 搭载苹果自研C1基带芯片,相比高通方案更省电,进一步优化续航表现[4] 硬件配置 - 配备6.6英寸OLED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与全天候显示功能[4] - 采用直角中框设计,机身厚度仅5.65mm,成为苹果最薄机型[4] - 后置4800万像素单摄,前置2400万像素镜头,相比Plus版本减少一颗摄像头[4] - 取消实体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技术[4] 产品线布局 - iPhone 17系列包含四款机型: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及新增的iPhone 17 Air[4] - iPhone 17 Air定价预计899美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与iPhone 16 Plus持平[4] 供应链动态 - TDK加速生产进程,确保新型硅负极电池提前交付[1] - 苹果采用横置相机模组设计,后盖与摄像头衔接处采用弧面处理以提升手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