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

搜索文档
科学仪器2024及2025Q1总结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仪器行业(示博器等仪器) 公司:浦源、鼎阳、万里眼、海外皮萨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现状与趋势 - 观点:行业增速受下游影响,2024年遇小行业贝塔,需求不佳 论据:2024年下游客户没信心,不购买贵的仪器,海外皮萨尔2024年财报相对一般 [1][4] - 观点:行业虽过去一年多没怎么增长,但毛利率上升 论据:高端化占比提升,浦源和鼎阳高端产品占比从基本为零到二三十;大客户突破 [2] - 观点:行业未因经济差破坏格局,各企业在不同产品线保持优势 论据:涉品、原载类产品等未因需求一般出现过度竞争影响毛利率 [2][3] - 观点:行业反转大逻辑未变,企业能力变强 论据:与前一年不同,几个企业能力在提升 [4] 股价相关 - 观点:2022 - 2023年股价和业绩变化大 论据:2022年股价上升、业绩好,因产品端突破;2023年收入增速下降,股价双杀,市场信任度变差 [4][5] - 观点:若业绩增长,股价有上升可能 论据:若2024年行业β高、业绩不错,股价会往上表现;按浦源和景阳收入增速30%预测,利润端反转,短期合理估值60亿多,业绩持续兑现则往上可看 [5][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仪器客户接触度提升慢,需长时间在大客户中试用和突破,但应用力在增强,如IC设计公司开始采购相关仪器 [5] - 招标和实际进展在提速,短期板块可能相对平稳,若行业β高有向上走势 [7]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
天风证券· 2025-07-11 1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但政策推动国产仪器设备发展,且贸易摩擦下国产厂商或迎来机遇 [2][6] - 各细分领域中,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3][4] 各章节总结 科学仪器行业:高端化海外品牌占主导,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 科学仪器用于收集、处理数据等活动,应用广泛,分为分析、生命科学、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四大类 [2][9] - 2023年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增幅超12%,全球市场中北美、欧洲占比高,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品牌占有率低 [12][16] - 2016 - 2019年部分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低,如光学显微镜为0%,电子显微镜为4.42%,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 [19][20]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如2024年增值税法规定相关进口仪器免税 [22][24] 分析仪器:市场广阔,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 - 2022年全球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2016 - 2022年年化复合增长率约5.6%,中国市场容量排第三,亚洲市场潜力大 [31] - 质谱仪核心作用是物质定量、定性及结构分析,应用广泛,全球市场被海外巨头垄断,CR6占比96%,2019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从111.23亿增至167.12亿元 [35][41] - 2024年政府采购质谱仪设备31.4亿元,占市场规模约17%,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采购主力 [45] - 质谱仪进口率从2018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1%,国产品牌中标头部集中,三重四极杆和高分辨质谱仪是主流产品,国内厂商已在攻克 [49][50] - 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中国占比16%,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60亿元,液相和气相色谱仪占比大 [63] - 国内色谱仪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2024年国产中标金额占16.4%,部分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 [67][68] - 2022年我国光谱仪市场规模约84.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政府采购中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占68%,国产品牌在中低端有优势 [79][80] 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 电子测量仪器分为通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应用广,包括示波器、射频类等 [89][90] - 2024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63.0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或超400亿元,占全球约35%,高端市场被国际厂商占据 [97] - 示波器及射频器在通用电测仪器中占比高,下游应用以IT和通信为主 [103] - 国内示波器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2025年达6.5亿美元,进口以高端为主但占比渐降,高端设备被国际品牌主导,国内厂商向中高端发展 [109][110][118] 贸易摩擦下的变局:美国进口仍有替代空间;打铁还需自身硬 - 2018年贸易战涉及科学仪器加征关税,2024年海外厂商加速本土化进程,如丹纳赫、安捷伦等 [129] - 质谱仪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金额减少,份额流向国产厂商,本轮关税下各仪器仍有替代空间 [135] - 2021 - 2025年部分科学研究等进口用品免税,2025年新政策调整,部分中低端设备进口不免税 [140] 建议关注:综合性科学仪器企业及在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标的 - 聚光科技拥有领先技术平台,推进高分辨质谱研发与推广 [150] - 莱伯泰科质谱仪产品实现应用,LabMS 5000 ICP - MS/MS入选首台套目录 [153] - 海能技术布局色谱领域产品,投资多家初创企业进行先期布局 [156] - 禾信仪器掌握质谱核心技术,2022年发布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159] - 皖仪科技业务多元,新产品在各领域取得进展,如半导体检漏仪、超声刀等 [164] - 普源精电自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提升,高端产品拓展顺利 [165] - 鼎阳科技具备四大主力产品研发能力,推出多款高端产品 [173] - 优利德布局多类仪器,2024年产品升级迭代,实现芯片流片 [177]
预算近1亿,华中科技大学采购大量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华中科技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核心观点:华中科技大学计划2025年4-9月采购25项高端科研设备,预算总额达9758万元,涵盖环保技术、光谱分析、数据中心、催化研究等领域[1][2] - 采购清单包括烟气净化系统、光谱仪集群、服务器等设备,凸显学校在碳中和、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布局[4] 环保技术设备 - 烟气深度净化子系统预算400万元,可实现粉尘/SO2/NOx协同控制,排放标准分别低于10/35/50mg/m³[4] - 烟气CO2直接富集子系统预算500万元,年捕集量100吨,效率达90%[6] - 堆叠式MEA电解槽装置预算450万元,可将CO2催化转化为燃料或高附加值化学品[6] 光谱分析设备 - 光谱仪一批预算569万元,包含高频率/低噪声/近红外等7类光谱仪,分辨率最高达3pm[4] - 高分辨扫描电镜预算550万元,分辨率0.7nm@15KV,配置EDS/EBSD等组件[10] 数据中心建设 - 购置45台服务器和4台存储器预算717万元,包含36台云计算服务器和9台存储服务器,配置20核CPU+512G内存[5] - 存储系统采用SAN/NAS统一架构,主存储裸容量≥1PB,电子书刊存储800TB[5] 催化研究设备 - 二氧化碳光电热催化子系统预算300万元,含气相色谱/光声光谱等6类仪器,可检测ppb级气体变化[7] - CO2热催化模块预算650万元,实现CO2加氢合成天然气/烯烃等产品,纯度>95%[8] 医疗科研设备 - 同济医院科研设备预算2240万元,含单分子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等7类医疗研究设备[10] - 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试剂耗材预算198万元,空间分辨率达亚细胞级,检测≥1000个靶基因[9]
2025年中国示波器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6-07 13:57
全球示波器行业概况 - 2024年全球示波器市场规模达107.4亿元,2018-2024年CAGR为6.11% [1][14] - 数字示波器占据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测试领域 [1][14] - 主要品牌包括是德、泰克、力科、罗德&施瓦茨等 [2][21] 中国示波器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39.28亿元,2018-2024年CAGR达8.16% [1][16] - 进口结构呈现低端产品(300MHz以下)需求量大(10877台),高端产品(6014台)单价高(21万元/台) [2][18] - 半导体、5G、AI、新能源等行业驱动需求增长 [1][16] 技术发展水平 - 国际领先产品:是德UXR系列(110GHz带宽/256GSa/s采样率),泰克DPO70000系列(70GHz带宽/200GSa/s) [2][21] - 国内代表企业:普源精电(13GHz)、鼎阳科技(8GHz) [2][21] - 技术演进方向:高带宽、高采样率、多功能集成 [21][3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集成电路)、显示屏、传感器、软件 [11][12] - 中游:示波器制造 [11][12] - 下游:通信、科研教育、医疗、电力等行业应用 [11][12] 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被是德、泰克、力科三大品牌垄断 [21][36] - 中低端市场成为竞争重点,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21][36] - 区域集中度分析显示产业集群特征明显 [36] 未来发展趋势 - 2025-2031年预测电子测量仪器市场持续增长 [37] - 技术向更高带宽(>110GHz)和采样率(>256GSa/s)发展 [21][37] - 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成为产品升级方向 [1][37]
当前时点如何看待科学仪器板块的投资机会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科学仪器行业 - **公司**:华盛昌公司、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莱博泰科、普源精电、鼎阳、优利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中国对科学仪器实施出口限制和设备采购政策,推动国产替代,国产科学仪器在工业端取得突破,市场询价增加,订单预计在第三、四季度落地,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 **论据** - **政策推动国产替代**:2024 年 11 月美国对细胞流式细胞仪和色谱仪实施出口限制,2025 年 1 月正式立法,今年 5 月中国明确设备采购政策,支持国内科学仪器发展[2] - **行业市场规模和进口依赖度**:实验室分析仪器和电子测量类占科学仪器市场 60% - 70%,质谱、色谱和光谱等进口占比 80% - 85%,通用电子测量设备进口占比 60% - 75%,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 300 亿 - 420 亿元,通用电子测量类约 350 亿 - 400 亿元[4] - **国产产品在工业端突破**:国内科学仪器在工业端应用取得突破,部分国产产品性能接近海外品牌,如华为部分示波器产品达到 60G,但多数厂商仍停留在 10 - 15G 之间[1] - **企业发展情况** - **华盛昌公司**:成立于 1991 年,业绩稳定增长,核心产品人工智能电能质量分析仪和 AI 直流拉弧检测产品增长迅猛,AI 直流拉弧检测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公司营收可能翻倍,智能电能质量分析设备今年预计收入 5000 万元[6][7] - **聚光科技**:国内首家实现三重四级杆质谱仪量产,环境监测产品市场占有率超 30%,与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厂商合作密切,有望受益于进口限制政策加速国产替代[10] - **皖仪科技**:专注实验室分析仪器,氦质谱检漏仪跻身全球前三,国内市占率领先,有望受益于国内核电发展获得更多订单[3] - **莱博泰科**:成功供货华为、中兴产业链,推出第二代 SP Max 产品可替代安捷伦 800 系列,2024 年销售良好,计划推进产品放量瞄准海外高端工业端市场[3] - **通用电子测量类设备厂商**:2024 年整体销售略低于预期,截至今年 5 月普源和优利德订单恢复超预期,优利德今年推出新产品有望带来业绩高增长,环境监测类产品预计维持较高增长[14] - **市场进展**:国产科学仪器设备市场询价数量显著增加,预计最快订单落地在第三季度,真正转换可能到第四季度,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和莱博泰科在相关领域市场占比高[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科研和高校领域仍偏好高精尖进口设备,国内产品性能存在差距,工业端应用是国产替代突破口[5] - 全球部分国家将相关安全检测技术作为标配,中国出台相关技术规范,推动华盛昌新产品发展前景[8] - 科学仪器市场稳定且稳中有升,股价波动受政策及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当前 90 天关税博弈期内投资者可提前布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