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月梨
icon
搜索文档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14:21
湖北大冶:金秋时节果飘香 尽享丰收喜悦 在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水果迎来丰收季。产业基地里不仅结出"致富果",更托起 农户的"增收梦"。 在大冶金牛镇晏公村的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硕大饱满的猕猴桃密密匝匝垂挂枝头,馥郁果香弥漫林 间。游客们兴致盎然地穿梭其中,品尝、采摘,尽享丰收喜悦。游客表示,现场体验采摘之后,这边猕 猴桃的个头比超市卖的大一点,现场品尝之后,感觉汁水比较多,比较丰富,非常甜。 近年来,当地流转土地2.6万亩,发展猕猴桃、翠冠梨、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带动 就业近4000人。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各类新鲜水果、蔬菜都迎来了丰收季,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这两天,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的千亩生态梨园迎来丰收,翠冠梨、秋月梨、黄金雪梨等品种挂满枝头。 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梨园负责人开心地说:"今年,我们的梨园采用了科学种植技术,梨子 个头又大、糖分高,预计今年总产量能达到500吨。" 眼下,浙江浦江县的6.7万亩葡萄迎来丰收季,当地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冷链物流等方式,帮助果 农打开销路。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不只是解决眼前的销售问题,更在于推动 ...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10:58
这两天,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的千亩生态梨园迎来丰收,翠冠梨、秋月梨、黄金雪梨等品种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梨 园负责人开心地说:"今年,我们的梨园采用了科学种植技术,梨子个头又大、糖分高,预计今年总产量能达到500吨。" 眼下,浙江浦江县的6.7万亩葡萄迎来丰收季,当地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冷链物流等方式,帮助果农打开销路。电商平台负责人表 示,不只是解决眼前的销售问题,更在于推动农业走向标准化和品牌化,让优质农产品通过数字化渠道走得更远。 在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的千亩黄瓜种植基地,种植户正忙着采摘新一茬的黄瓜。为了引导农户进入基地建设的现代化设施大棚种植黄 瓜,当地从改变传统小地块分散种植模式入手,实施跨村联建,整合2000多万元各级涉农资金,流转4个临近村土地近千亩,建起了黄瓜种植 基地,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各类新鲜水果、蔬菜都迎来了丰收季,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近年来,当地流转土地2.6万亩,发展猕猴桃、翠冠梨、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带动就业近4000人。 位于洞庭湖平原的湖南澧县,巧用经济林木生长间隙,在林下种植冬瓜。眼下,树下的冬瓜已经 ...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11:29
经济日报记者 刘成 初秋的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湿地,不时有大闸蟹探出水面,仿佛等不及中秋就要抢着"惊艳"八 方食客。"今年又是好收成!"一大早,姜山新村村民迟德强就到塘边察看螃蟹长势。作为村里这几年刚 上的养殖项目,"虾兵蟹将"已然成为姜山新村走上共富路的支柱产业。 好班子蹚出好路子 姜山新村的共富之路,是莱西市拓展"莱西会议"精神的典型案例。35年前,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 座谈会在青岛莱西召开,又称"莱西会议"。而今,面对乡村公共资源零散闲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集 体增收停滞等现实问题,莱西市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以组织振兴统领乡村全面振兴,蹚出了党建 引领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2024年小龙虾产量达到60吨,大闸蟹产量达100吨。"迟德强介绍,"今年又启动了红螯螯虾养殖基 地,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超过1600万元。" 在20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人均收入仅千元的"姜山大洼",村庄"各自为政",发展乏力。而如今, 说起村里的变化,年近60岁的姜山新村村民苏于传脸上满是骄傲:"村里利用闲置河湖资源引入专业养 殖公司,与邻村共同入股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虾兵蟹将'成了青岛乃至胶东的'顶流';打造网红 ...
“爱心货车”,把农产品送出山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消费帮扶模式 - 江西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通过驻村工作队"爱心货车"模式将农产品运出深山销售 具体包括土鸡1320元 鸡蛋160元 大米600元等单品组合[1] - 驻村工作队启动"校村联动"消费帮扶机制 通过学校对接800多名教职工购买需求 每周五用私家车运输农产品至180公里外的南昌[1] - 该模式运行4年多来累计实现近千万元农产品销售 显著提升村民收入水平[2] 农产品产销数据 - 村民陈春生种植30多亩翠冠梨和秋月梨 年产量达2.5万公斤 其中工作队年销售2万多斤 秋月梨单价达到8元/斤[1] - 除水果外 销售品类延伸至土猪 鸡鸭和黑山羊等养殖产品 形成多元化农产品供应体系[1] - 单次农产品运输组合销售额达2080元 体现较高单价农产品附加值[1] 乡村振兴成效 - 驻村工作队2021年7月进驻后重点解决山区物流瓶颈 通过私家车运输方式打通销货通道[1] - 消费帮扶模式使村民实现以往"不敢想"的收入水平 有效带动农户增收[1] - 农产品外销成功促使村民私家车保有量提升 村庄广场出现多辆整齐停放的私家车[1]
挖掘特色壮大富民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8-26 05:56
反光衣制造业发展 - 反光衣制造商陈周勇通过培训年轻人和投建加工点扩大产能以满足高需求 [1] - 七里营镇拥有反光背心生产企业约50家 年产值达6亿元 [1] - 该产业带动七里营镇约5300余人就业 [1] 乡村振兴产业模式 - 新乡县以产业振兴为引擎 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和延伸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 [1] - 朗公庙镇西荆楼村采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 成立合作社种植红薯 小米 秋月梨和阳光玫瑰葡萄 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 [1] - 小冀镇张青村阳光草莓园种植13余亩各品种草莓 年收入达30余万元 [1] 玉米产业化发展 - 小冀镇1.9万亩玉米实现集中连片标准规范种植 [2] - 拥有34家玉米产业示范合作社 26家家庭农场 48家种粮大户和8家鲜食玉米加工生产企业 [2] - 形成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多种利益联结模式 带动全镇25个村1.7万余名农民增收 [2] 农产品加工增值 - 豫吉食品公司将玉米通过筛选 加工 包装等工序转化为休闲食品销往全国 [1] - 产业链延伸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1]
职业经理人让乡村旅游更红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9:21
乡村旅游发展 - 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利用瀑布、峡谷等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打造漂流项目和农家乐实现产业转型 [1] - 平河乡聘请互联网行业资深从业者陈辉担任职业经理人 运用市场化运营思维推动文旅项目开发 [1] - 漂流项目自7月9日运营以来累计售票6000余张 收入30余万元 带动100多人就业 [2] 职业经理人机制 - 巫山县启动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 为10个乡镇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匹配56名专业人才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1] - 职业经理人职能包括盘活乡村资源、激活产业潜能 招募范围涵盖民营企业专家和本土电商直播人才 [2] - 庙宇镇长梁村党支部书记许生兼任职业经理人 推动水稻和秋月梨品牌化发展 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超120万元 [3] 营销与传播策略 - 职业经理人团队邀请网络达人体验漂流项目 通过社交媒体话题推广使"平河乡瀑布"等关键词浏览量持续增长 [2] - 村民参与线上分享家乡美景 形成自发传播效应 带动游客量达1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超620万元 [2] 集体经济创新 - 庙宇镇四个村抱团成立巫山县金稻粮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采用联合运营模式提升农产品销售规模 [3] - 巫山计划2024年培育200名职业经理人 完善薪酬激励和评价制度以留住人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