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向黄仁勋汇报的英伟达36人
是说芯语· 2025-11-03 19:20
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的直接汇报团队为36人,分布在七个关键职能板块,反映出公司在硬件基石、AI前沿探索和系统性对外沟通上的战略侧重 [2][5] - 公司正经历组织规模的高速扩张,导致其一度极度推崇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出现调整,直接下属数量从55人缩减至36人,降幅近四成 [65][68][79] - 黄仁勋的管理风格以高压、铁血文化著称,强调效率与执行力,与硅谷主流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93][94][96] 组织架构与汇报体系 - 向黄仁勋直接汇报的36名高管隶属于战略、硬件、软件、AI、公关、网络及一位执行助理这七大职能板块 [5] - 硬件板块是公司的基石,共有9位负责人,占比达三分之一,涵盖GPU、电信及DGX整机系统等业务 [9] - AI、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构成商业版图的第二支柱,由7名大将负责,包括新引入的吴新宙 [10][11][52] - 公关职能配置了三位负责人,凸显公司作为算力上游供应商需维护复杂的全球产业链、开发者生态及投资者关系 [13][16][17] - 与同业对比,特斯拉CEO马斯克仅有19名直接下属,其xAI公司更是只有5名高管直接汇报 [66] 关键高管团队 - **Jonah Alben**:GPU工程高级副总裁,司龄28年,被誉为“GPU架构灵魂”,管理超千人的团队并拥有34项专利 [24][25][30] - **Dwight Diercks**:软件工程执行副总裁,司龄31年,是公司第22号员工,目前负责所有产品线的核心软件与平台开发 [31][33][37] - **Bill Dally**:首席科学家,前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动GPU从图形处理器演进为通用并行计算平台,是AI硬件架构奠基人 [38][40][42] - **吴新宙**:汽车业务副总裁,直接下属中唯一的华人,其加入后公司汽车业务收入从2023年缩水4%转为2025财年收入达5.67亿美元,近乎翻倍 [51][52][61][62] 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 - 公司长期坚持扁平化管理,黄仁勋曾拥有55名直接下属,以缩短决策链、加速信息流动 [68][70][71] - 规模化扩张带来挑战:员工总数从2024年初的2.96万人增至一年后的3.6万人,增幅21.62%,信息噪音与协同成本上升导致管理架构趋向垂直化 [82][84][86] - 黄仁勋通过每周收取约两万封员工工作清单邮件并每日回复数百封邮件的方式,保持与一线业务的紧密连接 [75][76][77] - 公司文化强调高压与危机感,办公环境摒弃硅谷常见的休闲设施,以“努力工作”为单一导向 [93][97][99][102] - 管理上虽严苛但极少主动裁员,在出现重大运营失误时也倾向于内部岗位调配而非解雇员工 [89][91][92]
全球第一车企,集齐中美双版Waymo
36氪· 2025-04-30 17:44
丰田与Waymo合作 - 丰田与Waymo达成初步协议 双方定义为"潜在合作" 合作范围将通过持续讨论演变 [4][6] - Waymo尝试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私家车 并开始外包Robotaxi运营业务 [6][7] - 丰田表示与Waymo有共同目标和愿景 致力于实现零交通事故社会 [9] 丰田自动驾驶布局历史 - 2016年丰田首次投资Uber 5亿美元 双方在网约车和自动驾驶领域合作 [9] - 2020年丰田与Aurora达成协议 共同开发L4自动驾驶平台 原计划2022年在得州路测 [11][13] - 丰田旗下基金投资过Nuro、May Mobility等公司 但这些公司集中在低速封闭场景 [13][15] 丰田与小马智行合作 - 2019年丰田与小马智行建立战略合作 采用雷克萨斯RX车型在中国开展测试 [15] - 2020年丰田领投小马智行B轮融资 4.62亿美元 成为最大单轮产业投资者 [15] - 2023年双方合资成立骓丰智能科技 投资超10亿元 推动L4级Robotaxi前装量产 [17]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 设计寿命10年60万公里 [20] Robotaxi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Robotaxi已在北京等四大一线城市获得全无人驾驶测试许可 累计4500万公里测试里程 [18] - 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 1000辆车队规模即可支持持续运营 [22][28] - 小马智行与丰田第七代Robotaxi已启动量产 2025年计划部署规模突破千台 [22] 行业发展趋势 - Robotaxi的iPhone时刻正在来临 丰田同时布局中美市场 [3][31] - 中国复杂场景为自动驾驶提供不可替代的数据宝藏 [26] - 小马智行已验证商业模式+量产能力 支撑丰田向"智慧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30] - 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下降70% 并实现前装量产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