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软件(EDA)
搜索文档
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谈成什么?还剩什么?未来如何?|国际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06 18:01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 - 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 [8] - 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并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8] - 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该规则原计划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 [8] - 美方暂停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该措施原计划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8] - 中方相应调整针对美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包括对农产品、能源产品加征10%或15%的关税 [9] - 中方对美国商品加征的24%反制关税对等继续暂停一年,并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9] - 中方暂停实施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9] - 双方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9] 中美经贸博弈阶段演变 - 第一阶段美方主动发起攻势,中方精准反击:2025年2月特朗普对华加征10%的"芬太尼关税",3月追加至20%,中方对美农产品、能源等商品加征10%或15%关税,涉及2024年自美进口约400亿美元商品,占自美总进口30%左右,还包括关键矿物出口管制等措施 [13] - 第二阶段美方升级关税措施,中方对等反制:4月2日特朗普对华加征34%对等关税,中方按"同幅度、同规模、同节奏"原则实施"一对一"回应,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后美方将34%对等关税中的24%暂停实施90天,中方对等调整 [14] - 第三阶段中美双方互为攻守的动态博弈:9月马德里磋商后美方推出"50%穿透规则"、加收港口服务费等,中方10月采取组合反制措施包括加强稀土出口管控、对美航运实施对等制裁,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报复性关税但未生效 [14] 未解决的经贸问题 - 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累计加征20%关税,本次只降10%,仍保留10% [10] - 双方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期间,美方仍保留10%对等关税 [10] - 特朗普1.0时代对华加征的四轮"301关税"未得到妥善解决,据PIIE测算2020年初美国对华平均加权关税税率为19.3%,2024年底为10.7% [10] - 美方对芯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科技行业的封锁和打压持续,例如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等歧视性限制措施 [10] - 在24%对等关税暂停的一年内,美对华平均关税税率约为30%(特朗普上台前加权平均约10% + "芬太尼关税"10% + 对等关税10%) [10] - 在24%反制关税暂停的一年内,中国对美平均关税税率约为28%(特朗普上台前加权平均15%左右 + 芬太尼反制关税加权3%左右 + 对等反制关税10%) [11] 中美博弈策略与筹码分析 - 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对美反制态度最坚决、决策最快速、力度最大,通过强硬反制显露美国"纸老虎"本质,当前经济企稳向好,反制措施精准有力,在对美博弈中由审慎应对转向战略性互动 [13][14] -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软肋集中于两大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的领域:农业是特朗普"票仓"所在州主要产业,中国制裁加剧其国内政治压力;稀土是美国高科技及军工产业关键原材料,中国具备开采加工绝对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15] - 中方掌握更多筹码:出口韧性支撑经济稳步增长,对多数非美市场出口同比高速增长;多个科技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未成功;稀土产业链具绝对优势 [18] - 未来中美贸易谈判将处于长期拉锯阶段,因特朗普削减贸易逆差目标与中美客观比较优势不可调和、其关税立场频繁变化削弱谈判信任基础、双方对现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分歧较大 [17]
罗志恒: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谈成什么?还剩什么?未来如何?
搜狐财经· 2025-10-31 13:19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 - 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 [3] - 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并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3] - 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该规则原计划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 [3] - 美方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该措施原计划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3] - 中方相应调整针对美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并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的24%反制关税一年 [4] - 中方暂停实施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4] - 双方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美方在投资领域作出积极承诺 [4] 未解决的经贸问题 - 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累计加征的20%关税,本次只取消10%,仍保留10% [6] - 双方24%对等关税暂停一年期间,仍保留了10%的对等关税 [7] - 特朗普1.0时代对华加征的四轮“301关税”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据测算美国对华平均加权关税税率从2020年初的19.3%调整至2024年底的10.7% [7] - 美方对芯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科技行业的封锁和打压仍在持续,例如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 [7] - 吉隆坡磋商后,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内美国对华累计加征关税税率为20%,与越南持平,略高于欧盟、日本和韩国的15% [7] 中美经贸博弈阶段演变 - 第一阶段中方对美国农产品、能源等商品加征10%或15%关税,涉及2024年自美进口约400亿美元商品,占自美总进口的30%左右,并实施关键矿物出口管制 [8] - 第二阶段中方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美国对华加征34%、84%、125%关税,中国也对美加征同等幅度关税 [9] - 第三阶段中方采取组合反制措施,直指美国供应链脆弱环节,包括全面加强稀土等战略性物资出口管控,并对美航运实施对等制裁 [9] - 美国战略软肋集中于农业和稀土两大领域,农业是特朗普票仓所在州主要产业,美国高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稀土 [10] 博弈前景与中方筹码 - 中美贸易谈判将处于长期拉锯阶段,源于特朗普削减贸易逆差的目标与中美客观比较优势不可调和,以及其关税立场频繁变化 [11] - 中方掌握的筹码包括出口韧性支撑经济稳步增长、在多个科技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以及在稀土产业链的绝对优势 [12] - 最终谈判结果取决于双方筹码和底气,夯实自身实力是争取主动的关键 [12]
粤开宏观: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谈成什么?还剩什么?未来如何?
粤开证券· 2025-10-30 20:35
磋商成果与未决问题 - 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6] - 美方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一年,但保留10%继续征收[6] - 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及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6] - 中方相应暂停实施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7] - 美国以芬太尼为借口对华累计加征的20%关税,本次只降10%,仍保留10%[8] - 特朗普1.0时代对华加征的四轮“301关税”导致美对华平均加权关税税率在2024年底仍为10.7%,未解决[8] - 美方对芯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科技行业的封锁和打压仍在持续[9] 博弈态势与策略分析 - 中美经贸博弈已从中方审慎应对转向互为攻守的动态博弈阶段[10] - 中方通过精准反制(如针对美国农产品、稀土)增加谈判筹码,直击美方供应链弱点[11][12][13] - 未来博弈的长期性和严峻性取决于双方筹码与底气,中方需夯实经济韧性与科技实力以赢得主动[15][16]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704
中泰国际· 2025-07-04 09:44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3日,恒生指数全日微跌151点或0.6%,收报24,069点,恒生科指微跌0.7%,收报5,233点,大市成交2,312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出30.5亿港元[1] 中美贸易动态 - 美国取消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要求,7月中美谈判或进入“技术换资源”实质落地阶段,7 - 8月谈判或“有限突破”,力求达成“技术 - 资源 - 关税”一揽子协议[2] 行业板块表现 - 消费板块明星股多数下跌,小鹏、零跑汽车股价上升,小鹏上半年交付量超2024全年,零跑六月销量创新高[3] - 医药板块受益政策,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2.6%,创新药板块连续上涨,康方飙升14.3% [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表现分化,环保及香港公用事业板块微升,铀矿股中广核矿业涨2.4% [4] 中国水务研报 - FY25股东净利润同比跌29.9%至10.7亿元,供水主业表现理想,售水量增7.4%,运营收入升6.5% [5][6] - FY25资本开支同比跌36.2%至34.0亿元,目标FY26降41.2%至20.0亿元,维持高分红政策[7] - 降低FY26 - 27预测11.1%及10.3%,目标价调至6.80港元,评级调为“增持”[8] 中国房地产周报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跌24.7%,一线城市累计成交量同比涨幅收窄[10][11] - 上周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量同比跌55.6%,环比跌23.0% [13] - 市场对政策出台及落实期望提升,内房港股投资维持选央企开发商[16]
美国取消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限制
北京商报· 2025-07-03 23:12
美国取消对中国EDA软件出口限制 - 美国商务部撤销了对全球三大EDA供应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在华业务的许可要求,三家公司已逐步恢复对华服务 [1][2] - 三大EDA巨头合计垄断全球74%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70% [2] - EDA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设计必备工具,涉及集成电路全流程设计 [2] EDA行业格局及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本土EDA企业已取得技术突破,但尚未形成完整工具链,目前需多家公司分工完成海外单一企业的工具集功能 [2] - 2024财年中国区业务占新思科技总营收16%、楷登电子12%,禁令曾导致新思科技股价两日累计下跌超11% [3] - 部分中国半导体公司已提前购买三年EDA软件授权以应对潜在限制 [3] 中美贸易协议框架进展 - 美国取消EDA限制是落实中美关税协议的具体行动,双方正推进关键技术流动 [1][3] - 美国财政部长确认中国已恢复稀土流通,期待中方放宽稀土磁铁出口限制 [4] - 美国政府取消了两家能源公司对华出口乙烷的限制,此前因稀土问题实施的能源出口管制已部分松动 [6] 稀土贸易与管制背景 -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符合国际惯例,与《瓦森纳协定》等国际法规精神一致 [4][5] - 美国军工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但中国依法实施的管制不针对特定国家 [5] - 中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明确规定敏感物项出口需国务院或中央军委批准 [5] 中美经贸磋商动态 - 双方已就落实元首通话共识达成框架,在解决彼此关切方面取得新进展 [5] - 分析认为"新进展"表明双方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需国内部门协同推进落地 [6] - 美国商务部6月曾修改政策,允许乙烷产品装船运往中国但禁止未经授权卸货 [6]
美国放开对中国EDA销售
第一财经· 2025-07-03 13:51
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 - 新思科技收到美国商务部通知,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限制已撤销并立即生效,公司正努力恢复在华销售受限产品 [1] - 西门子EDA同时获美国政府通知取消限制,已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权限 [1] 中国EDA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EDA市场由新思科技、楷登电子、西门子EDA三大国际巨头主导,本土企业在点工具上有突破但尚未形成完整工具链 [1] - 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单一公司可提供的工具集在国内需多家企业分工完成,形成完整工具链仍需较长时间 [1] 企业应对措施 - 上海某半导体芯片公司确认接到海外EDA企业销售放开通知,此前已购买三年软件授权以应对潜在限制 [1]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中国商务部6月27日表示将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美方同步取消对华限制措施,双方拟按元首共识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
突发!美国解除对华EDA出口限制!
是说芯语· 2025-07-03 09:53
中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调整 - 特朗普政府取消对华芯片设计软件(EDA)部分出口许可要求 [1] - 西门子股份公司收到美国政府通知,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完全访问权限 [1][3]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5月曾要求EDA供应商停止向中国客户发货并撤销部分许可 [1][4] EDA行业主要厂商动态 - 主要EDA软件制造商包括Cadence、新思科技和西门子子公司Siemens EDA [2] - 新思科技因出口限制暂停全年财务预测,并立即暂停中国业务活动直至政策明确 [2]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八届中国IC独角兽榜单发布 [5] -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同期发布 [5]
民进党当局抢当帮凶终成炮灰
环球网· 2025-06-17 15:47
台湾对大陆科技企业的管制措施 - 台湾首次将华为、中芯国际及其多家子公司列入"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实体管理名单 新增601个实体 台厂商需取得许可证才能向受管制实体出口 [1] - 此举表面是技术贸易管控 实则是配合美国对华科技遏压的战略布局 填补美国制裁"缺口" [1] - 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关键环节 此举操弄"去中国化" 将台湾半导体产业卷入地缘政治博弈 [1][2] 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 台湾厂商在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领域与大陆企业的业务往来将面临更多合规审查 [2] - 部分为华为、中芯国际提供配套服务的台湾厂商已收到客户通知要求评估供应链风险 [2] - 台湾14纳米以下芯片40%产能依赖大陆市场 若强推"脱钩"将失去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 [4] - 仅联发科一家台湾科技企业年损失就将超300亿新台币 [4] 两岸半导体产业合作现状 - 大陆市场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 切断两岸合作纽带将自断生路 [2]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正在福建厦门召开 数千台湾各界人士与大陆展开深入交流 [4] - 两岸经济融合与全球产业协作的潮流不可阻挡 [4]
中美在伦敦谈了16个小时
观察者网· 2025-06-12 23:24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于6月9日至10日在伦敦举行,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卢特尼克、格里尔进行深入对话 [1] - 会议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巩固日内瓦会谈成果,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1] - 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就落实共识达成框架,稀土和磁铁问题预计将在框架中解决 [4]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与会谈,表明出口管制成为重要议题,半导体等领域对华出口管制有望放宽 [4] 中美经贸分歧与挑战 - 美方近期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停止EDA软件销售等 [2] -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不愿认真讨论出口管制问题,试图迫使中方单方面让步 [5] - 中方4月起对稀土磁性材料实施新出口许可机制,美方军工企业获取关键稀土受阻 [5] - 美方谈判团队内部存在分歧,特朗普政府"要价"偏离现实,经贸问题涉及结构性难题 [6] 行业影响与潜在变化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5] - 特朗普授权谈判团队探讨取消芯片制造软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乙烷等产品对华销售限制 [5] - 高额关税若持续可能导致中美贸易断崖式下滑,牺牲数百亿美元出口和数十万就业岗位 [6] - "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政策违背经济规律,损害正常经贸往来和全球产业链稳定 [7] 双方立场与诉求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 [1] - 美方要求中方在出口管制等问题上做出让步,但忽视自身义务 [5] - 中方呼吁美方展现诚意,对中方关切做出必要回应,共同维护对话成果 [5]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不存在谁吃亏谁占便宜的问题 [6]
中美谈判,稀土王牌让美国认清现实,特朗普:和中国打交道不容易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52
中美伦敦谈判核心议题 - 谈判聚焦稀土、科技、关税等关键议题 [2]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与凸显出口管制重要性 [4] - 美国希望达成贸易协议并恢复中国稀土出口量 [5][8] 美国谈判动机 - 特朗普政府急于在7月9日"对等关税"宽限期前取得成果 [7] - 美国仅与英国达成关税协议 多数国家持观望态度 [7] - 美国希望通过中国谈判成果推动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 [7]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量61% 精炼产量占比高达92% [11] - 中国在重稀土精炼技术具有绝对优势 [9][11] - 2020-2023年美国70%稀土依赖中国进口 [11] 中美技术博弈 - 美国掌握芯片技术 中国控制稀土资源形成"王牌对王牌"格局 [8] - 中国芯片自主可控程度提升 对美国芯片依赖减弱 [13] - 美国尚未建立完整稀土供应链 对中国依赖持续 [13] 谈判进展 - 首日闭门磋商持续6个多小时 [3] - 特朗普称收到"都是好消息" [2][13] -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谈判"进展顺利" [13] - 美国考虑取消部分对华出口限制以换取稀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