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人机

搜索文档
飞行汽车加入车路云“朋友圈”,立体交通时代启幕!
36氪· 2025-07-03 15:59
低空经济与汽车产业融合 - 汽车产业与低空经济在多层面协同融合,推动立体交通时代到来,涉及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应急救援等领域[1] - 飞行汽车和无人机成为低空经济主要载体,发展为车路云"朋友圈"新成员[1] - eVTOL成为飞行汽车主流方向,融合航空与汽车技术:继承航空业气动设计、适航认证等核心能力,汲取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及供应链资源[2] - 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成熟使飞行汽车从梦想走进现实,车企如小鹏、广汽、一汽等已布局飞行汽车制造[2][3] - 小鹏汇天计划2026年量产"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3] 无人机与汽车场景融合 - 无人机与汽车深度融合,比亚迪与大疆联合发布"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实现动态起降、双向供电及5G-V2X通信联动[4] - 车载无人机可提升续航效率40%,为车辆提供垂向视野和智能决策支持[4] - 无人机未来可应用于路况探查、物品拿取、快递送货、救援侦查等实用功能[4] - 无人机作为"车载智能配件"可能先于飞行汽车普及,让普通人低成本体验立体出行[4]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 5G-A网络为低空飞行提供关键支撑,峰值速率达5G的10倍,时延低至4毫秒,连接规模提升10倍[5] - 5G-A引入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具备雷达式感知能力,支持低空经济和智能驾驶等领域[5] - 北斗导航、低轨卫星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可复用,为地面和低空交通提供通信、导航及感知支持[5] - 车路云一体化与低空经济共享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促进技术融合创新[6] 产业协同发展实践 - 联通智网科技发布《智能网联空地立体交通解决方案》,构建三维立体交通体系[6] - 工信部统筹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机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无人机+汽车"一体化发展新模式[6] - 苏州相城区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岛,整合无人车、无人机、eVTOL等装备[7] - 广州南沙明珠湾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先导示范区[7] 立体交通一体化演进 - 地面与空中交通将形成技术融合、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智能交通系统[8] - 专家提议在"车路云网工程"基础上增加"空",形成"车路空云网工程"[8][9] - 飞行汽车可大幅提升交通效率:上海浦东至陆家嘴车程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深圳至珠海从3小时缩短至20分钟[9] - 立体交通需建立"立体红绿灯系统"和"低空导航系统",实现地空设备协同管理和数据共享[13]
小米↑,保时捷↓
财联社· 2025-07-02 21:49
全球车企市值排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企市值前十中特斯拉以9685.7亿美元居首但较2024年底市值下降25.28% [2] - 丰田排名第二市值2238.2亿美元较2024年底下降14.8% [2] - 小米集团以1979.3亿美元市值跃居第三较2024年底暴涨76.71% [2] - 比亚迪排名第四市值1412.5亿美元半年涨幅达30.97% [2] - 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通用、马鲁蒂铃木分列5-10名涨幅最高为法拉利13.89% [2] 中国车企表现 - 中国大陆车企在全球市值五十强中占据17席 [1] - 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辆带动集团市值飙升至1.55万亿港元 [4] - 比亚迪6月销量38.26万辆同比增长12%上半年累计销售214.6万辆同比增长33% [5] - 赛力斯市值峰值达2382.59亿元超越上汽集团位列全球第16 [6] -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辆 [6] 重点公司动态 - 特斯拉Q1交付336681辆创2022Q2以来最差表现市场预期Q2交付量继续下滑 [3] - 小米集团2025Q1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3.2% [5] -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及"兆瓦闪充"技术A股股价最高达416.98元 [5] - 保时捷Q1营收88.6亿欧元同比降1.7%营业利润暴跌40.6%销售回报率降至8.6% [6] 行业趋势 - 中国车企通过成本优势、快速技术迭代和生态系统建设引领全球创新 [7] - 智能化创新使中国更可能诞生电动汽车时代的"丰田" [7]
城市与户外两种模式自由切换 车载无人机轻松捕捉山海画卷 比亚迪:智能驾驶让你心随境移
深圳商报· 2025-06-15 00:50
产品与技术 - 2025款比亚迪方程豹钛3具备城市路面与户外山野双模式切换能力 搭载全球首款整车厂自主设计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2] - 全球首创"灵鸢"车载伸缩停机坪无人机系统 实现车辆与无人机深度一体化集成 已全面应用于各品牌车型 [2][3] - 超级e平台实现1兆瓦峰值充电功率 最高充电速度达1秒2公里 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首次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 [4]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 同比增长36% 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 构建覆盖刀片电池 DM-i混动 易四方等技术的全产业链"技术鱼池" [5][6] - 2025年上半年密集举办三场技术发布会 实现"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系车型覆盖 创下多项全球首发技术 [4] 市场表现 - 2025年前5月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76 34万辆 同比增长38 7% 海外市场5月销量89 047辆 同比增长137 46% [5] - 2024年全球销量427 21万辆 蝉联中国汽车市场双料冠军 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首 [6] - 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71万辆 真实路况数据驱动技术迭代 [5] 全球化布局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国市场销量登顶 启用全球最大装载量汽车运输船"深圳号"构建高效物流体系 [6] - 亮相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国际平台 向全球展示中国智造的高端魅力与创新实力 [6] 企业战略 - 坚持"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理念 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科技重构出行体验 [2][6] - 构建电子 汽车 新能源 轨道交通四大业务领域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2]
涵盖十四大创新场景 低空经济告别“单一技术秀”
北京商报· 2025-06-08 22:11
6月7日至9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大会在北京延庆区举行。北京商报记者在大会现场采访发现,低空 经济的应用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已涵盖工业智能化、低空旅游、雪场救援等14大创新场景, 这标志着低空经济正逐步摆脱"单一技术秀"的局限,迈向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然而,若要实现全面商业 化,仍需大力推进修"天路"、建"天网"、造"天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的"最后一公里"。 空中场景:从"试水"迈向"普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低空经济将以无人机为主导,以低空智联网为保障发展。发展低空经济,关键在于 大力开展修"天路"、建"天网"、造"天车"的智慧低空新基建。同时,在低空经济赛道中,安全是发展的 底线。只有确保低空安全,相关产业及业态才能步入井然有序的良好发展轨道。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认为,在低空经济蓄势待发的关键阶段,安全可控与智联基建成为产业发展 的核心命题。因为实现空域开放的前提是构建可感可防的安全体系,这不仅关乎低空航空器的飞行安 全,还涉及地面基础设施和要地的保护。 长虹佳华相关负责人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低空经济的空域管理复杂且高密度,需要高效的技术解决 方案。长虹佳华 ...
王传福: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未来几年还将推出一系列新技术
新浪科技· 2025-06-07 11:49
公司战略与未来发展 - 公司强调智能驾驶安全重要性,遵循国家最新法规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3] - 公司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鸢"、超级e平台等技术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交替,电动化"上半场"仍有充电速度、电池低温性能等痛点,智能化"下半场"技术亮点更多 [3] - 公司将依靠13万名工程师人才优势,未来几年推出一系列技术,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技术痛点 [3] 国际化布局 - 公司产品与技术在海外各大区域深受认可,预计今年海外销量保持逐月增长 [3] - 5月新能源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8.9万辆,同比增长133.6% [3] 品牌高端化 - 腾势是公司高端化重要战略,将通过先进技术赋能高端品牌并转化为情绪价值 [4] - 高端化是公司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4] 公司文化与原则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不拉踩同行,只强调自身优势 [4] - 公司致力于用绿色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技术创新改变世界 [4]
比亚迪刷屏!王传福重磅发声,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22:16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完成品牌高端化和国际化两大重要课题 [2][9] - 高端化被视为"必须打赢的硬仗",已推出易四方、云辇-Z、天神之眼等重磅技术 [9] -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上月海外销量约9万辆,预计今年海外销量数据会非常好 [7] 技术发展 - 电动化上半场仍有技术遗憾,包括充电速度慢和电池低温性能不足 [4][5] - 智能化下半场将聚焦安全,未来3年每年都会推出重磅核心技术 [5] - 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变革必然发生 [5] 市场竞争 - 公司不参与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为行业做贡献 [6] - 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数量减少但单个供应商采购量增加 [6] - 有信心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问鼎全球第一 [7] 品牌建设 - 品牌营销存在短板,将强化渠道管理和消费者服务体验 [8][9] - 需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情感价值 [9] - 腾势等高端品牌表现未达预期,已找到问题并投入改进 [9] 财务数据 - 截至6月6日A股收盘价359.96元/股,市值11052亿元 [10][11] - 市盈率24.4,市净率5.01 [11] - 港股收盘价403.000港元,H/A溢价+2.52% [11]
比亚迪李云飞公开谈反内卷:比技术、拼产品,别阴阳、拉踩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8:43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公司认为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打造世界级品牌,并持续享受技术、品牌、产品带来的红利 [2] - 2024年公司技术研发投入542亿元,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同期利润为403亿元 [2] - 2025年1-5月公司销量达176万辆,同比增长39% [2] - 品牌高端化以技术为核心,已推出易四方、云辇-Z、天神之眼、车载无人机、兆瓦闪充等重磅技术 [3] 营销策略与行业规范 - 行业存在营销宣传乱象,部分品牌发布会倾向于拉踩友商,公司认为此类流量最终会反噬自身 [2] - 公司提出营销守正四原则: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宣传、以量产为准拒绝透支性营销、比技术拼产品抵制拉踩、维护清朗环境打击黑公关 [3] - 公司近期遭遇黑公关事件,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在宣传传播上需进一步规范 [2] 国际化与行业建议 - 公司未来重点课题为品牌高端化和国际化,海外市场预计今年有明显改善 [3] - 国际化将聚焦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3] - 建议国家为车企出口设置门槛,认为国内未做好的车企不适合国际化 [3]
兆瓦闪充首秀
深圳商报· 2025-06-03 06:31
公司动态 - 公司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以"包馆"形式亮相,打造1号馆专馆及外场智能化街区共4万平方米体验场景 [1] - 公司展示全系车型矩阵包括仰望、方程豹、腾势、王朝网、海洋网,并带来多种自研新能源核心技术展示 [1] - 公司在车展上重磅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实现"充电1分钟,续航百公里",解决用户续航焦虑 [1] - 公司宣布与小桔充电合作共建10000座兆瓦闪充桩,与新电途合作共建5000座兆瓦闪充桩 [1] - 公司此前宣布自建4000座兆瓦闪充站,目前已建成超500座,覆盖全国200多个核心城市 [2] 技术展示 - 公司展示"兆瓦闪充 油电同速"、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核心技术 [1] - 公司展示灵鸢无人机秀、科技快闪等领先的产业生态与科技实力 [1] - 公司在外场智能化街区展示仰望U8应急浮水、天神之眼领航辅助体验、方程豹豹力体验区等技术 [2] - 公司展示腾势易三方、云辇—Z体验和灵鸢车载无人机互动等全场景智能科技 [2] 行业影响 - "兆瓦闪充"技术首次公开亮相即成为全场焦点,引领新能源补能技术迈入全新阶段 [1] - 公司通过合作共建和自建方式拓展兆瓦闪充生态建设模式 [1][2] - 公司在3万平方米户外智能化街区全方位展示"黑科技"矩阵,吸引现场观众驻足体验 [2]
城市监管从平面向空域的立体延伸!普宙科技亮相世界无人机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5-25 00:43
5月23—25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来自100+国家及地区的800余家单位企业,集中展示了无 人系统产业的最新技术成果和产品应用。作为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普宙科技在活动现场全面展示了天鹰智能车 载无人机系统、智能五光吊舱等最新的无人机相关产品、全面升级的软件平台和多行业低空融合解决方案,同时荣膺四项 行业大奖,受到了关注。 在大会期间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黄立凭借其在低空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创新精神,获得"2025 第九届全球无人机贡献奖"称 号,深耕行业多年的普宙科技被授予"低空经济产业十强"荣誉,公司K02小型自动换电机库依托出色的产品力荣获"UAS无 人机展·金鹰奖",此外,公司承建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获得"2025低空经济产业优秀示范 项目"荣誉称号。 在拓展低空应用场景的同时,普宙科技针对智驾安全场景推出了高度集成的天鹰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作为全球首款为个 人娱乐及行业应用双场景打造的普适性高端车机系统,天鹰支持全车型适配。除了拍摄直播,它还能搭载红外相机、喊话 器、照明灯等载荷,轻松应对紧急任务和突发需求,实现全天候作业,吸引了现场观众驻足围观 ...
从空中UFO到AI大脑,世界无人机大会聚焦低空经济新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20:04
低空经济产业规模与展会盛况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在深圳开幕,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代表、825家参展企业、超5000款无人系统产品亮相,展览面积达6.6万平方米,规模创历史新高 [1][2] - 大会以"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围绕无人机、eVTOL、电动航空器、AI系统等核心议题展开110多场论坛,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1][3] - 深圳无人机产业基础雄厚,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2000家产业链企业,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据全球消费级市场70%、工业级市场40%份额 [3] 技术产品与场景应用 - 普宙科技展出车载无人机系统"天鹰",集成于车顶实现一键起飞、自动巡航、红外夜视等功能,适用于公安、消防等快速响应场景 [2][4]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元化,涵盖城市巡检、物流运输、应急响应等领域,深圳福田区已部署18台无人机机库覆盖79平方公里城区,接入20个政府单位实现全天候管理 [4][5] - 低空物流成为潜力爆发点,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200亿-1500亿元,2035年或突破6000亿元,医疗应急、山地接驳等场景已形成闭环试点 [5] 技术升级与安全治理 - 杰能科世展出"悟穹"LAS垂域大模型,通过边缘计算+云端决策架构实现毫秒级响应,日均处理30万架次空域目标数据,已在深圳、成都等地试点部署 [6][7] - 行业发布《无人机反制技术概论》等标准化文件,系统性构建安全规则框架,强调AI技术对平衡安全与效率的关键作用 [7] - eVTOL市场快速增长,国内规模从2023年10亿元翻倍至2024年20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百亿元 [3] 产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深圳无人机产业一季度增长率达48%,低空经济从政策红利期迈向产业爆发期,技术展示转向"场景运营" [5] - 企业展示重点从硬件转向低空调度平台、AI系统等数字生态,形成"数据感知—智能判断—快速响应"闭环体系 [4][5] - 行业专家指出安全是低空经济生命线,需构建"审慎包容但不失约束力"的治理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