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服务

搜索文档
简析旭阳集团(01907)大举回购背后的价值线索:稳健打底 长期价值或被低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12:50
公司回购行为 - 中国旭阳集团自5月21日起连续十余个交易日累计斥资近8000万港元回购超3000万股股份 [1] - 2025年至今公司共花费9960.41万港元回购3971.8万股股份 [1][2] - 2023年回购1259.1万股耗资4052.56万港元 2024年回购规模激增至1.19亿股(3.5亿港元) [6] 业务战略布局 - 传统业务实施"全国布局+全球开拓"战略 以印尼制造业园区为基地拓展海外精细化工项目 [3] - 运营管理服务业务2024年规模同比增114%至886万吨 收入翻倍至42.25亿元 毛利增长42.1% [4] - 氢能领域与亿华通达成控股协议 计划构建百亿级氢能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5] 股东增持动态 - 控股股东Texson Limited在2025年3-4月累计增持334.4万股(含4月15日单笔198.9万股) [7][8] 市场信号解读 - 密集回购与大股东增持表明管理层对公司基本面及氢能新增长极的发展信心 [9] - 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统调统销增强议价权 同时降低资本开支需求 [4] - 焦炭及精细化工全球竞争力叠加氢能布局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格局 [3][5]
祥源文旅:受托管理祥源控股旗下7家公司 首次规模化输出管理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6-14 08:2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推进"投资运营一体化"战略,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丰富业务类型持续做大基本盘,同时凭借高效运营提升整体资产收益 [2] - 公司首次规模化输出管理能力,致力于实现"输出复合型运营团队,释放人才价值""延伸更广阔市场,增值品牌溢价""叠加用户资源,提质数字化管理"三重效应协同 [1] - 此次交易标志着公司将通过输出管理团队和运营经验对关联方资产进行轻资产托管,服务期限内全部项目管理服务费合计预计在2250万元至3825万元 [4] - 公司未来将持续轻资产托管业务的拓展,打造标准化服务模块,以更广阔的市场赋能新的盈利增长曲线 [3] 经营业绩表现 - 今年五一节日期间,公司旗下目的地游客接待量超62.36万次,同比增长51.79%,实现旅游收入4040.41万元,同比增长50.47% [2] - 百龙天梯、莽山、齐云山、碧峰峡、丹霞山、凤凰古城六大景区5月2日集体打破"五一"单日旅游收入历史最高纪录 [2] - 端午期间,公司旗下各目的地共接待游客13.59万人次、实现营收收入867.95万元,接待人次同比增长29.9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7% [2] - 其中丹霞山营收增长超50%,莽山营收增长超30% [2] 行业背景与竞争优势 -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共有358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超过3000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多数旅游、度假景区都是分散经营 [3] - 随着消费升级和旅游市场的复苏,以及消费者对景区的数字化体验要求不断提高,旅游景区行业的连锁化和品牌化趋势正在加速 [3] - 公司在综合运营能力、产品业态开发、管理人才储备和品牌价值塑造等多方面积累了优势资源 [3] 交易细节 - 公司受托管理间接控股股东祥源控股集团旗下7家孙、子公司,服务期限自《管理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 [4] - 受托管理的6家公司主营业务为山岳型景区,1家公司主营业务为演艺、商业经营及其他经营业务 [1]
岭南控股: 关于全资子公司合作经营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20:59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岭酒物业拟与关联方旅业公司合作经营7家酒店物业,包括新世界大酒店、广东大酒店、海珠酒店、岭南五号酒店、新华大酒店、新亚大酒店、佳园酒店沿江店,合作期限为2025年7月1日至2035年6月30日 [1] - 岭酒物业将获得运营管理上述物业的全部收入,并向旅业公司支付基础经营服务费合计122,655,120元(约1.23亿元),平均每月1,022,126元 [1][7] - 合作经营面积总计44,884.93平方米,涉及7处物业的不动产权证书,权属清晰无争议 [6][9] 交易结构与审批程序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旅业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岭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 - 董事会以4票同意、0票反对通过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全票通过 [2] - 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且超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5%,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股东将回避表决 [3] 交易定价与协议条款 - 定价依据市场公允原则,参考非关联方同类交易标准,基础经营服务费按月支付 [7] - 协议约定:若年度实际营收超目标值2297.5万元,需按超额部分的1%支付增值经营服务费 [10] - 装修改造成本由旅业公司承担,但岭酒物业需按月分摊附加经营服务费,具体标准待结算后调整 [10] 战略意义与财务影响 - 公司将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7家酒店的品牌价值和服务水平,强化广州核心城区酒店资源掌控 [11] - 合作酒店运营收入将全额纳入岭酒物业合并报表,预计扩大公司酒店业务营收规模 [11] - 岭南酒店位列中国饭店集团60强,本次合作将发挥其"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双模式优势 [11] 关联方背景与标的详情 - 旅业公司成立于1982年,2024年营收1.23亿元,归母净利润6523万元,净资产5.48亿元 [3][4] - 岭酒物业为公司全资孙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营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 [5] - 7家酒店物业分布广州越秀区、海珠区核心地段,单店面积从2810至10164平方米不等 [6][9]
打破垄断,中国第一!全钢巨胎龙头海安橡胶:净利润超6亿,国产替代、全球化双线崛起
市值风云· 2025-05-30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安橡胶作为全钢巨胎龙头企业,在技术、市场和业绩等方面表现出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有望在国产替代和全球化进程中延续红利,成为国际巨头 [1][47][5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产量占比超 50%,中国第一,全球第四 - 全钢巨胎是高端产品,生产技术难度大,全球仅少数企业能大规模量产 [2] - 海安橡胶 2015 年率先突破 59/80R63 规格制造壁垒,成为国内第一,累计交付数百条 63 英寸产品并获验证,部分企业仍受困于 57 英寸及以下规格工艺瓶颈 [4][5] - 与其他轮胎企业相比,海安橡胶具备 49 - 63 英寸全系列规格产品,最大规格 63 英寸产品量产技术及应用经验领先,全规格产品获下游客户广泛认可 [6] - 2022 - 2024 年,63 英寸全钢巨胎销售金额分别为 6786.3 万元、10150.44 万元、8507.7 万元,截至 2024 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 9540.87 万元,2025 年营收有望破亿 [8] - 2022 年海安橡胶全钢巨胎产量国内第一,占比 52.4%,全球排第四,占比 6.5%,三大国际品牌垄断全球市场,海安橡胶最有潜力打破垄断 [9][10][11] 抓住每次机遇,五年飙涨 360% - 2024 年海安橡胶营收 23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360%,各产品成长力强劲,57 英寸产品销量从 2020 年占 49 英寸产品 1/3 到 2024 年基本持平,2024 年销量 1.51 万条,是 2020 年的 5 倍 [15][16][17] - 全钢巨胎业绩增长得益于全球矿业复苏,境内业务 2022 - 2024 年稳健翻倍,境外业务增长强劲 [22][23] - 2022 年国际三大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海安橡胶抓住机遇,开发新增客户,原有客户加大采购规模,2023 年欧洲收入翻倍达 12.18 亿,2024 年保持稳定 [23][25] - 除俄罗斯,海安橡胶在印尼和塞尔维亚收入提升,带动亚洲和非洲地区业绩增长 [27] 玩转“服务 + 研发”组合拳,尚有红利待兑现 - 矿用轮胎运营管理服务指提供全钢巨胎供应及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可延长轮胎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8] - 创始人朱晖有轮胎修补翻新经验,将其用于公司运营,使公司服务有“预判能力”,服务端信息可反哺研发,形成独特护城河 [29][30][31] - 2022 年前矿用轮胎运营管理营收与全钢巨胎平分秋色,2022 年后占比下降,2024 年降至 35%,蕴含巨大潜在红利 [31][32] 毛利率行业霸榜,产能利用率达行业顶尖水平 - 2024 年海安橡胶归母净利润 6.79 亿,是 2022 年 3.54 亿的 1.9 倍,净利率受毛利率影响大,整体毛利率行业最高 [33][34][38] - 2022 - 2024 年海安橡胶毛利率分别为 39.65%、47.63%、48.71%,全钢巨胎业务营收贡献提升是毛利率增长主因,毛利率受天然橡胶价格影响,可向下游转移成本但有滞后性 [38][40][41] - 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毛利率平稳,2023 年产能不足制约发展,需外购轮胎增加成本 [41][42] - 2016 - 2023 年中国全/半钢轮胎产能利用率不足 79%,海安橡胶连续三年超 90%,此次上市计划融资 29.52 亿用于扩产及产线升级 [44][45][46] 红利滚滚,延续国产轮胎崛起之势 - 全球全钢巨胎产量 2017 - 2022 年年复合增长率 5.18%,市场供不应求,中国产量年复合增长率 12.47%,预计后五年以 18.47%增长至约 6.3 万条 [47] - 国内全钢巨胎企业增量市场来自俄罗斯市场空缺、国产替代和战略安全需求、差异化竞争策略、正向回馈提升产品力 [49][50][51] - 三大国际品牌轮胎企业市场份额由 2002 年的 56%降至 2022 年的 39%,巨型斜交轮胎正被全钢轮胎替代 [51]
农民工逆袭照进现实!62岁“闽商”靠卖轮胎干出一个IPO
创业家· 2025-05-30 18:04
公司概况 - 海安橡胶是全球第三家具备全系列全钢巨胎量产能力的公司,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6.79亿元[3][9]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全钢巨胎销售和矿用轮胎运营管理,2024年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4.01%和25.99%[7][8]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7成,其中俄罗斯市场贡献近半[8] 业务表现 - 全钢巨胎销售业务收入从2022年9.98亿元增长至2024年16.6亿元,占比提升5.5个百分点[7][8] - 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收入从4.59亿元增至5.83亿元,但占比下降5.5个百分点[7][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4.95%升至57.58%,紫金矿业等战略客户采购额三年增长228%[9][10] 资本运作 - 创始人朱晖通过股权转让套现2.89亿元,叠加6193万元分红,合计变现3.51亿元[17][18] - 公司计划IPO募资29.52亿元,其中19.45亿元用于扩产巨型轮胎产能[19] - 紫金矿业等客户通过旗下基金持股4.3%-4.3%,存在"股东+客户"双重身份[10]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朱晖16岁辍学打工,1984年通过补轮胎赚取第一桶金3万元[16] - 2005年创立海安橡胶,2007年实现100%控股,2020年起引入金浦国调等机构投资者[17] - 技术型管理者,长期扎根车间研究设备与工艺改良[16] 行业地位 - 全钢巨胎领域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米其林和普利司通[9] - 产品单价差异显著,股东客户紫金矿业采购均价较非股东客户低11%[12] - 客户涵盖紫金矿业、徐工机械、鞍钢集团等头部矿企[9][10]
打破垄断,中国第一!全钢巨胎龙头海安橡胶:净利润超6亿,国产替代、全球化双线崛起
市值风云· 2025-05-30 18:02
核心观点 - 海安橡胶是国内全钢巨胎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49-63英寸全系列产品规格的量产能力,尤其在63英寸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并填补国内空白 [2][3][6] - 公司2022年国内全钢巨胎产量占比达52.4%,全球市场份额6.5%排名第四,仅次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 [12][13]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360%,销量增长5倍,63英寸产品在手订单近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18][19][11] - 公司抓住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机遇,欧洲收入从2022年6.21亿增至2023年12.18亿,实现翻倍增长 [24][25] - 公司毛利率高达48.71%,远超行业平均19.48%,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超90%达到国际"产能不足"标准 [38][39][43]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2009年突破57英寸技术,2015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63英寸量产的企业,累计交付数百条63英寸产品 [2][6] - 对比国内同行,赛轮轮胎以57英寸及以下为主,风神股份以51英寸及以下为主,公司是唯一具备63英寸量产技术的企业 [8][10] - 全球仅少数企业能生产63英寸产品,公司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6][13] - 2022年公司产量1.4万条,占国内总产量2.7万条的52.4%,全球21.5万条中的6.5% [12][13] 业绩增长与市场拓展 - 营收从2020年5亿增至2024年23亿,增长360%;销量从0.33万条增至1.51万条,增长5倍 [18][19] - 63英寸产品销售额:2022年6786万,2023年10150万,2024年8507万,在手订单9540万 [11] - 欧洲收入占比从2022年65.36%提升至2023年72.43%,金额从6.21亿增至12.18亿 [24][25] - 57英寸产品销量从2020年571条增至2024年5594条,与49英寸产品基本持平 [20]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提供"轮胎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包括维护、维修、翻新等,2022年该业务收入占全钢巨胎业务的46% [29][33] - 通过服务反哺研发,针对不同矿区定制配方(如内蒙古煤矿、云南多雨矿区),研发费用五年增长360% [31] - 采用直销模式,毛利率48.71%远超行业平均19.48%,净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但能向下游传导 [37][39][41] - 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超90%(2022年99.05%,2023年100.07%,2024年91.06%),行业平均不足75% [43][44]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全钢巨胎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5.18%,中国达12.47%,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8.47%至6.3万条 [48] - 国际三巨头市场份额从2002年56%降至2022年39%,公司有望通过性价比和服务优势继续替代 [50][51] - 巨型斜交轮胎正被全钢轮胎替代(寿命2倍以上),公司计划募资29.52亿扩产及升级产线 [51][46][47] - 俄罗斯市场替代(占全球37%矿产资源)、国产替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三大增量市场 [24][28][50]
海安橡胶即将上会,境外收入占比超7成,业绩稳定性被连问三轮
财经网· 2025-05-29 15:31
上市进程与业绩表现 - 海安橡胶将于5月30日深交所主板上会审议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6.79亿元 毛利率48.17%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8.81% [1] - 2024年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2.19% 较2023年49.21%增速大幅放缓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4% 较2023年84.63%增速显著下降 [3] 市场分布与依赖风险 - 超7成营收来自境外市场 俄罗斯市场贡献超4成营收 [1][2] - 2022-2024年境外销售占比分别为65.19% 76.16% 74.23% 俄罗斯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34.38% 49.58% 44.16% [2] - 国际三大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后 公司产品在俄销售规模大幅提升 [2] - 2024年对俄销售收入下降导致业绩增速放缓 [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25亿元 同比增长49.52% 增速远超营收增幅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68亿元 同比下滑9.62% 归母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增长12.72% [4] - 2022-2024年全钢巨胎销售收入分别为9.98亿元 17.26亿元 16.6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8.51% 78.16% 74.01% [6] - 矿用轮胎运营管理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14.57亿元 22.08亿元 22.43亿元 [6] 产品与产能情况 - 51英寸全钢巨胎2024年销售4201条 同比增长18.94% 均价8.46万元/条 同比下降7.03% [10] - 49英寸 57英寸 63英寸产品销量同比下滑3.91% 5.75% 16.8% 价格变动幅度分别为+0.38% -1.4% +0.75% [10] - 2022-2024年产能分别为1.05万条 1.63万条 1.56万条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05% 100.07% 91.06% [10] - 2024年产能下降因设备修理更新导致有效工作时间减少 [10] 募资计划 - 拟募集资金29.52亿元 其中23.16亿元用于全钢巨胎扩产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改 2.8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3.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0]
海安橡胶冲击深主板,聚焦全钢巨胎领域,应收账款持续上升
格隆汇· 2025-05-27 18:29
全球轮胎市场概况 - 2022年全球轮胎消费市场集中在亚洲、北美、中欧和西欧,占据约80%市场份额 [1] - 轮胎按用途分为公路用和非公路用,后者应用于矿山、港口等特殊领域 [1] - 中国轮胎产量占全球近50%,其中60%用于出口 [1] - 非公路用轮胎技术壁垒高,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巨头主导全钢巨胎市场 [1] 海安橡胶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福建莆田,专注全钢巨胎研发生产 [4] - 已量产49至63英寸全系列全钢巨胎产品 [4] - 2024年末员工1629人,生产人员占比64.7%,研发人员占比13.44% [7] - 实控人朱晖合计持股47.82%,2021-2022年现金分红合计1.39亿元 [7][10] 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全钢巨胎销售占比74.01%,矿用轮胎运营管理占比25.99% [16] - 2022-2024年营收从15.08亿元增至23亿元,净利润从3.54亿元增至6.79亿元 [23]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9.62%至4.68亿元,净利润增长12.72%至1.43亿元 [23]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39.65%提升至2024年48.71%,显著高于同行均值18.81% [24][25] 市场与客户结构 - 境外收入占比超65%,其中俄罗斯市场贡献44.16%营收 [18] - 2022年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后公司销售规模大幅提升 [23] - 主要客户包括紫金矿业、徐工机械等,前五大客户含俄罗斯乌拉尔矿业等 [18] 研发与风险因素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维持在3%-3.5%,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7] - 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72%-76%,价格波动影响利润 [18] - 应收账款从2022年3.42亿元增至2024年6.25亿元 [18] IPO募资计划 - 拟募资29.52亿元,其中19.45亿元用于产能扩建,3.71亿元用于技改 [12] - 研发中心建设投入2.8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3.5亿元 [12]
中原高速上市累计分红42.3亿 控股股东半年增持1.6亿增信心
长江商报· 2025-05-23 07:44
历时半年,中原高速(600020)(600020.SH)控股股东顺利完成首单增持计划。 5月21日晚间,中原高速发布公告,自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5月20日期间,公司控股股东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投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869.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2%,累计增持金额为1.6亿元, 本次增持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 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提振投资者信心,是交投集团本次增持中原高速的主要 原因。这也是中原高速自2003年上市以来,首次获得控股股东增持。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河南省内从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原高速主业稳健,重视 投资者回报。 2024年,面对通行费收入下降的不利情况,中原高速实现营业收入69.69亿元,同比增长22.2%;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8.8亿元,同比增长6.27%。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中原高速累计现金分红42.33亿元(含税)。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每年分红率不低于40%。 年内获控股股东及险资加仓 2024年11月,交投集团就启动了本次增持。 根据当时中原高速发布的公告,基于 ...
曲江文旅连亏三年 “天胡开局”为何难盈利?
中国经营报· 2025-05-17 03:53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西安全市接待游客1475.08万人次同比增长5.2% 游客总花费123.34亿元同比增长7.55% [2] - 大唐芙蓉园 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等景区日均安排演出120场 其中大唐芙蓉园上演互娱演出211场 大雁塔·大唐不夜城上演120场 西安城墙景区上演277场 [4] - "五一"假期西安唐华华邑酒店收入同比增长8% 餐饮收入增长48% 芳林苑酒店连续5天满房 消费人次同比增长45% 收入同比增长36% [4] - 主题餐饮收入整体同比增长23% 主题景区商业消费整体同比增长122% 大唐芙蓉园"花朝市集"唐风手办日销过万 西安城墙商业消费同比增长109% [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 归母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95亿元 [6] - 2024年景区运营管理板块营收同比下降32.57% 酒店餐饮 旅游商品销售等板块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6]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2022年亏损2.480亿元 2023年亏损1.954亿元 2024年亏损1.313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23.67% 归母净利润亏损4360.89万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11.51万元 [7] 业务结构变化 - 2024年公建物业管理业务收入下降2.53亿元占比下降16% 旅游景区和演艺票销类业务收入下降0.45亿元占比下降1% 酒餐类业务收入下降0.33亿元占比增长1% [8] - 行业内普遍面临"购票人次下降" "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较低" "经营性资产盘活难"三大问题 [9] 经营模式问题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1.77亿元 坏账准备金额3.65亿元 账面价值8.1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6.81% [10] - 收入主要来源于相关管理部门支付的管理酬金 酬金支付方多为关联方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 坏账风险高 [10] - 控股股东旅游投资集团债务及担保规模超过5亿 所持1600万股(占总股本6.27%)将被拍卖 [10] - 旅游投资集团新增1200万股(占总股本4.70%)股权拍卖 该部分股份处于冻结状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