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液流电池

搜索文档
坚守主业 细分领域乾坤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融科储能电解液产品展示 融科储能生产车间内景 融科储能生产车间内景 融科储能员工通过遥控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 石嘴山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厂区 不同"钒"响!融科储能点亮储能"创新灯塔" 石嘴山宝马兴庆工人在中控室内操作生产 攻克钒液流电池技术难关;打造全球最大钒电解液基地 利安隆中卫公司厂区 大连大高职工在组装阀门 大连大高阀门配件出厂前的质量检查 大连大高车间刚下产线的阀门主体 利安隆中卫公司厌氧反应器环保处理设施 ◎记者 韩远飞 北方明珠,渤海湾畔,矗立着一座流淌着"液态能量"的超级工程,它为城市电网注入澎湃动能。这便是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作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技 术标杆,其采用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数万立方米"流动电解液"如同永不枯 竭的能量海洋,为城市电网保驾护航,成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变革的"创新灯塔"。 点亮这座灯塔的,正是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科储能")。从电解液的生产、电 堆的精密制造到系统的智能控制,融科储能构建了覆盖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数百项专利,在全球储能技 术"持久力"的竞赛中取得领先。其"钒液 ...
极致专注通往终极蓝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记者手记 ◎记者 徐锐 在资本浪潮翻涌的时代岔口,有这样一群"笨功夫"的践行者——他们以车间为纸、以机床为笔,在极致 专注主业中,书写着中国制造的"精专特强"史诗。 在高分子材料的微观世界里,利安隆正书写着另一种"守正创新"。作为全球领先的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 剂产品和技术供应商,公司为万千材料注入"青春因子"。旗下的利安隆中卫,不仅延续着工业添加剂领 域的技术优势,更在加快向健康消费品领域转型,以期让 "中国助剂"的专利图谱覆盖从工业硬核到生 活日常的广阔市场。 从渤海湾的能源革新到宁夏平原的材料升级,这些企业的成长轨迹共同勾勒出中国民营企业坚守主业、 做强实业的立体图谱。它们或许身处不同赛道,却都有着类似的"笨功夫"基因:在细分领域深耕不辍, 用专利技术筑牢根基,以创新勇气打破行业天花板。 我们看到的优秀民企之崛起,何尝不是一个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缩影? 当渤海湾的晨雾漫过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这座流淌着"液态能量"的超级工程,正为城市电网注 入定力。这背后的大连融科储能,长期死磕钒液流技术,获得了300多项全产业链专利,构建起技术壁 垒,让"中国钒液流"成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难题的关键钥匙。 从 ...
融科储能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给城市电网装上超级“充电宝”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0
公司概况 - 融科储能由大连融科储能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合资成立,专注于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与装备销售 [1] - 公司累计项目规模超过380万千瓦时(含在建),覆盖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稳定运行和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三大市场 [1] - 2008年成立后,2016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钒液流电池核心材料及储能装备产业化制造基地 [2] 技术优势 - 钒液流电池通过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存储与释放,具有安全性高(无起火爆炸风险)、寿命长(日历寿命25年以上)、材料可无限循环使用等核心优势 [3] - 技术适用于"大型新能源基地+储能+特高压"、规模化集中储能等场景,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问题 [3] - 电解液原料来自钢铁冶炼钢渣中的钒,通过处理转化为初级产品后用于电池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研发创新 - 大连融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平台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实证-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化物所提供上游材料研发支持,公司负责下游产业化集成 [2][4] - 持续优化电解液配方(增大能量密度、提高钒利用率、拓宽温度窗口)、电堆结构设计(提升功率密度)和生产流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5][6] - 重点推进系统集成与控制集成创新,建设全自动化车间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从材料到系统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6][8] 应用案例 - 新疆吉木萨尔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钒液流储能项目已并网发电,具备调峰调频功能以平衡电网峰谷需求 [7] - 储能装备可为城市一级负荷提供紧急供电,在城中村改造中缓解电力扩容压力 [7] - 大型储能电站可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在系统全黑状态下快速恢复电厂运行 [8] 行业前景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储能需求,钒液流电池凭借安全性和环保特性成为关键基础装备 [3][8] - 中国钒储量和产量全球第一,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优势,技术端和产业端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8] - 在"双碳"目标下,钒液流电池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8]
一线调研 | 从亏损到独角兽!液流电池突破“卡脖子”技术,迎来吉瓦时时代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21 23:22
风电光伏与储能需求 - 风电光伏发电增长迅速但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无法做到随用随发,对新型储能需求迫切 [1] - 钒液流电池储能可将可再生能源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到电网中,起到巨型"充电宝"作用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钒化学品提纯转型至钒液流电池储能,敏锐抓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契机 [4][6] - 公司曾十几年经营亏损但仍坚守主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最终成为新型储能赛道全球"独角兽"企业 [1][11]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钒电解液生产基地,钒电池产品占全球市场60%,钒电解液销售占全球市场80% [19]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钒液流电池寿命周期达20多年,安全性高且绿色环保,但成本高导致国内外未大规模应用 [7] - 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联合实验室,探索钒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7] - 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核心材料技术、电堆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全国产化 [17] - 关键材料如膜材料最初依赖进口,1平方米近600美元,5兆瓦项目成本达300万美元 [9] - 电极材料从6.35毫米降至2.52毫米,电堆仅用原先三分之一材料即可达到同样储能效果,性价比大幅提升 [13] 政府支持与行业地位 - 当地政府指导公司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给予科研经费支持,获批中央补助资金3392万元 [15][17] - 公司牵头制定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申请及授权500多项国内外专利 [17][19] - 独立承接三峡200兆瓦/1吉瓦时储能电站并交付完成,推动行业进入吉瓦时时代 [19] 市场前景 -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扩大,储能需求市场将越来越广阔 [21] - 公司订单量急剧增加,新型储能赛道迎来发展春天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