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钨丝金刚线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证券:看好锂电设备龙头订单修复 持续跟踪光伏新技术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3:54
锂电设备行业 - 2024年下半年锂电设备行业迎来国内扩产底部反转与海外订单释放双重催化 [1] - 2023-2024H1国内锂电主链产能过剩导致电池厂扩产意愿较低 但2024Q3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产能稼动率提升并重启扩产 [1]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353亿港元主要投向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 有望带来设备订单落地 [1] - 传统液态电池设备更新周期通常为5年左右 2020-2021年为上一轮扩产高峰期 预计2026-2027年将迎来设备更新替换小高峰 [1] - 新技术如复合铜箔、4680大圆柱、固态电池等带来新增设备需求 [1] 光伏设备行业 - 2024年光伏设备板块短期景气度筑底 主要系产能过剩带来的行业压力 [2] - 2025年供需政策有望倒逼新技术资本开支 [2] - 硅片环节新技术为低氧单晶炉+钨丝金刚线 单晶炉增加超导磁场或超大泵解决N型硅片问题 金刚线基于钨丝母线进一步细线化提高硅棒出片率 [2] - 电池片环节新技术为HJT、BC HJT具有双面对称结构 BC正面无栅线遮挡 提高光转化效率 [2] - 组件环节新技术为0BB、叠栅降银增效技术 0BB取消主栅只保留副栅 叠栅用"种子层+导电丝"完全取代"主栅+副栅"进一步降低银浆耗量 [2]
2025年中国钨粉行业市场规模、进入壁垒及投资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5-30 18:39
钨粉行业概述 - 钨粉行业以钨矿石为原料,通过冶炼加工工艺生产钨粉及相关产品,主要服务于硬质合金、钨材、钨特钢等下游产业,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8][10] - 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为钨矿开采、高温炉、筛分设备等,中游为钨粉生产,下游为硬质合金、钨材、钨特钢等应用领域[10][11] - 中国钨矿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2024年钨储量为240万吨,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其中江西省储量最为丰富[12][13] 市场规模与产量 - 2023年中国钨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1.92亿元,市场规模逐年上涨[15][16] - 2023年中国钨粉行业产量为7.49万吨,产量呈上升趋势[17][18] - 江西凭借丰富钨资源储量,钨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8%,福建和湖南分别占比11.4%和9.2%,产量地区分布较为集中[19][20] 行业驱动因素 - 光伏领域硅片切割工艺中钨丝金刚线作为新兴切割耗材需求快速增长,带动钨材市场规模上升,进而推动钨粉行业市场规模扩大[15] - 机械加工和矿山开采行业对高效、精密切削工具、矿用工具等需求持续稳定存在,硬质合金工具作为必备耗材市场规模增长带动钨粉行业发展[17] - 航空航天及3D打印与增材制造的发展推动钨粉产量上涨[17] 竞争格局 - 中国占全球钨供应80%以上,开采配额、矿山产能及环保政策直接影响供应量,新矿开发周期长,短期供应弹性低[2] - 国内主要钨企如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等多次调涨产品价格,反映矿端供应偏紧的传导效应[2] - APT企业开工率、库存水平等也会影响钨粉供应[2] 研究方法与报告内容 - 报告采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1][5] - 报告对钨粉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重点分析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现状,总结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对未来几年行业发展趋向进行专业预判[26] - 报告数据来源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建立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内控体系[26]
光伏设备2024年报&2025一季报总结:业绩阶段承压,静待行业复苏&看好龙头设备商穿越周期
东吴证券· 2025-05-12 0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及2025Q1光伏设备行业业绩普遍承压,行业收入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盈利能力受计提减值等影响有所下滑,但头部设备商盈利能力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及时调整收款方式,风险控制能力强;行业合同负债和存货增速放缓,业绩短期承压,但现金流自24Q3以来显著改善,静待行业复苏 [2][10][16][20][28][33][36][40] - 硅片设备方面,低氧单晶炉是下一代技术趋势,超导磁场低氧单晶炉放量需持续降本和下游盈利修复;2024年硅片产能扩产放缓,新技术导入需等下游回暖;中东产能布局兴起,国产设备商迎出海机遇;晶盛机电单晶炉龙头地位稳固,拓展光伏和半导体领域;钨丝金刚线渗透率逐步提升;薄片化和半片切割是切片的重要发展趋势 [44][55][58][61][66][69][80] - 电池设备方面,历史上光伏行业周期核心驱动力是技术迭代,国内工信部加强行业产能规范引导,利好先进产能和技术,HJT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其产业化进程中组件有价格溢价、与TOPCon非硅成本差距缩小,降本增效技术有望于2025年集中导入量产;海外美国对海外产光伏产品施加高额关税,自建产能势在必行,且美国电池/组件产能错配,本土电池产能布局兴起 [96][99][107][110][113][114][120][121][125][126] - 组件设备方面,改造拉长景气周期,设备商充分受益于海外扩产 [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年报总结:业绩短期承压,静待行业复苏 - 行业收入增速放缓,利润承压:2024年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48.6亿元,同比+2%,增速放缓;2025Q1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19%。2024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57%;2025Q1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40% [10] - 行业盈利能力受计提减值等影响有所下滑:2024年行业毛利率为24%,同比-6pct;行业归母净利率为6%,同比-9pct。2024年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0.7%,同比-0.5pct,研发费用达46.2亿元,同比+1%,研发费用率为5.4%。2024年行业存货跌价损失为33.6亿元,同比增长168%;信用减值损失为24.5亿元,同比增长307%;2025Q1行业信用减值为4.23亿元,同比增长456% [16][20] - 头部设备商盈利能力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24%,龙头设备商能保持30%左右的毛利率;2024年归母净利率行业均值在6%左右,头部设备商基本能保持在10 - 25%左右的净利率。2025Q1龙头盈利能力陆续修复,电池设备商略慢。捷佳伟创与迈为股份2024年分别计提6.6/3.6亿元信用减值损失 [28] - 头部设备商及时调整收款方式,风险控制能力强:行业下行期,头部设备商国内采取“3421”、海外采取“3610”的收款方式,发货时可实现成本覆盖。截止2024年末,应收的前五大客户占比较高,长尾风险小 [33] - 行业合同负债&存货增速放缓,业绩短期承压:截至2025Q1合同负债下降至311.4亿元,同比-36%;存货下降至426.9亿元,同比-40%。2025Q1存货周转天数增至339天,环比+1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123天,环比+36天 [36] - 行业现金流自24Q3以来显著改善:2022 - 2023年,除2022Q1和Q3外,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均为正;2024Q3以来负现金流情况显著改善,2025Q1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25亿元 [40] 硅片设备:低氧单晶炉&钨丝金刚线&薄片化未来可期,设备出海进行中 - 低氧单晶炉为硅片设备下一代技术趋势:TOPCon更容易出现同心圆、黑心片问题,对硅片氧含量更敏感;降氧思路为削弱杂质溢出(超导磁场)或增强排杂能力(泵) [49] - 晶盛推出超导磁场解决方案的低氧单晶炉:超导磁场可减少对流、降低晶体材料氧含量、提升生长稳定性、减少缺陷,能缓解N型硅片同心圆问题 [53] - 超导磁场低氧单晶炉放量仍需持续降本+下游盈利修复:测算硅片单瓦盈利3 - 4分、超导磁场价格50 - 70万元/台时,设备回本周期约3年。产业化进度需磁场进一步降本和下游盈利修复 [57] - 2024年硅片产能扩产放缓,新技术导入需等下游回暖:2021 - 2023年硅片行业持续扩产,2024年新增扩产放缓,应关注低氧单晶炉技术迭代趋势 [60] - 2024年中东产能布局兴起,国产设备商迎出海机遇:中东地区光伏需求预计显著增长,2027年装机量有望突破35GW。国产设备商在中东布局覆盖全产业链,整体投资总额约350亿元人民币,晶盛机电有望受益 [65] - 晶盛机电单晶炉龙头地位稳固,拓展光伏&半导体领域:2024年晶盛订单回款情况良好,光伏设备实现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全覆盖,半导体设备定位大硅片、先进封装、先进制程、碳化硅,材料布局碳化硅衬底、石英坩埚、金刚线 [68]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逐步提升中:制约其快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性价比不够高,成本主要源于钨丝母线。钨金矿供给偏紧、需求景气上行,预计价格稳中有升。24H1钨材价格上涨,钨丝母线价格逆势下降。高测“钨丝冷拉”工艺优势明显,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69][75][79] - 薄片化&半片切割是切片的重要发展趋势:切片发展趋势包括大尺寸、矩形片、薄片化、细线化、智能化;半棒半片切割核心技术涉及切割设备、工艺、工序和半棒机加。HJT硅片90μm具备量产交付能力,60μm量产路径完善,超薄硅片加工技术包含边皮利用、边皮切割、吸附抬棒 [82][88] 电池设备:新质生产力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海外设备订单有望放量 - 历史上领跑者计划引导转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单晶路线:光伏行业周期核心驱动力是技术迭代,新技术驱动扩产,产能过剩倒逼新技术突破。单晶替代多晶是因单晶效率高、成本下降空间大,且光伏平价上网需求引导下游电站转向单晶路线 [96] - 国内:工信部加强行业产能规范引导,利好先进产能&先进技术:2024年11月工信部修订相关政策,从技术、产能、能耗等角度规范行业,利好先进产能和技术。增加新建项目水耗要求利好低水耗的HJT,新建项目电池片和组件效率要求提高利好HJT等新技术新产能 [99][103] - 国内:协会加强行业引导,HJT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推进“禁止唯低价论”和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利好先进产能龙头设备商。HJT供给和需求端均获政府支持,预计2024年国内HJT组件出货量20GW,出货渗透率提升至5% [107] - 国内:HJT将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HJT电池技术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降本路线清晰,将成为下一代主流路线。满足组件功率与TOPCon差距20 - 30W、非硅成本打平两个条件后,大规模扩产在即,预计2025年HJT产线投资回报率与TOPCon持平 [110] - 国内HJT产业化进程:HJT组件价格溢价约0.15元/W:以TOPCon为基准,普效HJT组件功率增益2%、发电量增益3%,综合发电量高5%,带来0.15元/W溢价;通威1GW产线HJT组件发电量增益7%,溢价提升至0.2元/W;TBC溢价只有0.05元/W [113] - 国内HJT产业化进程:HJT与TOPCon非硅成本差距约4分/W:截至2024年8月,TOPCon非硅成本为0.17 - 0.18元/W,0BB + 50%银包铜应用下的HJT非硅成本为0.21元/W,差距0.03 - 0.04元/W,预计2025年打平 [114] - 国内HJT产业化进程:降本增效技术有望于2025年集中导入量产:2025年底HJT量产功率有望突破760 - 780W,多项降本增效技术如硅片薄片化、双面微晶、0BB等有望于2025年集中导入量产 [120][121] - 海外:美国对海外产光伏产品施加高额关税,自建产能势在必行:美国对进口光伏产品实施多项关税措施,导致中国企业转移产能至东南亚,但美国对东南亚进口产品也加强监管,预计美国未来将更依赖自建产能 [125] - 海外:美国电池/组件产能错配,本土电池产能布局兴起:未提及具体内容 组件设备:改造拉长景气周期,设备商充分受益于海外扩产 未提及具体内容 投资建议 未提及
高测股份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高测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情况** - 2024 年全年收入 44.74 亿元,扣非前净利润亏损 4423 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 1.09 亿元,GTN 减值 2.93 亿元[3] - 2025 年一季度整体收入 6.86 亿元,扣非前净利润亏损 7414 万元,设备收入因订单减少降至不到 5000 万元,金刚线和切片服务收入环比提升[2][3] - 2024 年光伏设备收入 20.22 亿元占 45%,金刚线收入 6.93 亿元占 15%,切片服务收入 12.95 亿元占 28%,创新业务收入 2.45 亿元占约 5%[3] - 2025 年一季度金刚线收入约 1.8 亿元,切片服务收入约 3.3 亿元,创新业务收入约 6400 万元[20] - 2024 年金刚线销量 5900 万公里,市占率从 15%-17%提升至 20%-25%,切片代工出货量 37.5GW 较 2023 年 25.5GW 显著提升[3] - 2025 年一季度金刚线销量约 1550 万公里,市占率达 30%左右,钨丝占比 70%[3] - 2025 年一季度现金流报表显示负 2.98 亿,还原到票据口径后实际正现金流为 1.23 亿,预计全年现金流持续转正,有 5 亿长期借款储备[5] 2. **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 - 2024 年研发费用 2.49 亿元,2025 年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6] - 钨丝冷拉工艺引领行业向冷拉转型,目前月产 200 万公里,计划上半年扩至 400 万公里[6] - 重点推动硅片半片切割工艺研发,应对 BCC 电池下硅片半片趋势[6][7] - 创新业务加大精密磨削设备研发,推出半导体等倒角机及减薄机,布局人形机器人相关设备及灵巧手钨丝腱绳[2][6][7] 3. **未来发展规划** - 扩大钨丝冷拉产能,六七月份达 400 万公里[7][20] - 推动硅片半片切割工艺技术突破[7] - 持续加大精密磨削设备研发,布局人形机器人相关设备及腱绳[7] - 基于底层研发能力向各切割场景迁移应用技术能力,打造泛半导体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国产替代[8] 4. **光伏切片代工业务** - 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宜宾和盐城基地陆续满产,3 月产出约 5 亿片,预计本月达 6 亿片[2][8] - 接单策略先考虑客户粘性,再考虑盈利能力,短期内可能承包外部企业切片产能,长期看成本差异显著时可能新建产能[8] 5. **金刚线与钨丝业务** - 2025 年一季度金刚线盈利,因价格稳定、钨丝占比提高、成本优化,预计全年钨丝和碳丝价格或小幅下降,成本仍有优化空间,环比盈利逐步提高[4][12] - 一季度金刚线总出货量 1550 万公里,钨丝出货量超 1000 万公里占比近 71%,计划扩展钨丝母线产能至每月 400 万公里,采用自制与外采结合方式[12] - 钨丝目前价格 22 - 23 元(不含废钨丝回收)或 26 - 27 元(含),碳丝价格 11 - 12 元,成品率逐步提高[13] 6. **其他业务情况** - 行星滚柱四轴磨床处于研发阶段,最快 2026 年春节前后或年初推出[16] - 2024 年乐山、宜宾和盐城三大切割基地盈利分化,因开工率差异及统筹安排,2025 年将趋于平衡[17][18] - 目前宜宾成本低于盐城,满产时成本差异不突出[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光伏切片生产中改造切片机适应细线化迭代,投入冷拉电镀设备确保成本优势,未来研发重心围绕国产替代与核心能力提升[4] 2. 公司新业务四轴磨床技术团队以自有人员为主,成立新项目组,积极吸引外部人才,密切与客户合作[14] 3. 钨丝金刚线向钨丝切割线转换结合研发与客户需求,通过样品反馈优化提升[15] 4. 公司开发的磨床涉及多个下游应用,计划达到光伏行业较大规模后深入金属加工领域,重点开发高精度国产替代特种设备[22] 5. 公司使用金刚线编制钨丝材料,最大化利用附属物提高产值和效益[23] 6. 2025 年一季度钨丝产品盈利好于碳丝,光伏产业链处于底部,公司及行业未详细披露毛利率和净利率数据[24] 7. 2025 年商务条件一季度开始回升,客户集中度降低,预计 6 月转正,希望全年利润为正[25][26] 8. 新工艺导入后通过多种模式提高产能效率,与拉晶厂和电池厂合作粘性增强,并购可能性极低[27] 9. 一体化企业普遍减产,通威、隆基是客户,其他企业更多从外部购买,一体化设备企业前端开工率降低[28] 10. 一季度金刚线盈利,钨丝线突出,碳丝亏损,钨丝盈利非行业普遍现象[29] 11. 钨丝与碳钢线切割单耗差异约 1.14 倍,钨丝单片消耗约 3 米多不到 4 米,碳钢单片消耗约 4 米多不到 5 米(基于 182R10R 规格)[30] 12. 公司福斯线号数据优于行业平均,报表口径接近转正,边际收益扩大,多数公司仍亏损[31]
加大技术创新积极穿越周期 美畅股份2024年实现净利润1.46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5 20:02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16.12亿元,同比增长1421.4%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并送红股4股,预计分红金额2.4亿元 [1] 行业现状 - 金刚线主要用于光伏晶硅切片环节,行业周期与光伏行业高度一致 [2] - 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失衡,厂商下调产品价格 [2] - 金刚线及硅切片加工企业业绩承压,多数企业陷入亏损 [2] - 金刚线售价多次下调导致毛利率下滑,盈利空间受挤压 [2] 公司应对策略 - 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降本增效,加快内部产业协同 [2] - 金刚线出货量和盈利能力在行业中保持领先 [2] - 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在钨丝金刚线、黄丝等核心工艺上取得技术突破 [3] - 强化金刚线细化探索,加强钨丝28微米、26微米母线研发 [3] 技术发展 - 金刚线分为碳钢丝和钨丝金刚线,钨丝能承受更高拉力且更细 [4] - 钨丝金刚线有助于节省硅料损耗但售价更高 [4] - 拟投资2.3亿元新建月产600万公里钨丝母线项目,建成后月产能达700万公里 [4] - 钨丝金刚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项目有望推动降本提升竞争力 [4]
钨行业|钨矿开采指标收紧,钨价中枢有望上行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5 08:09
钨矿开采指标收紧 - 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 8万吨 三氧化钨含量65% 相比2024年第一批指标降低4000吨 同比下滑6 5% 降幅同比增加4 9 p c ts [3][4] - 黑龙江 浙江 安徽 湖北未分配指标 江西 广东 广西 云南 甘肃和新疆分配指标有不同程度下调 [4] 钨矿供给情况 - 2024年全国钨精矿产量为12 7万吨 同比下降0 78% [5] - 在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约束下 超产幅度从2015年的54 9%快速下降到2024年的11 4% [5] - 受开采指标约束 环保监管要求 矿山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 钨矿供给或将继续收紧 [5] - 全球钨矿新增项目有限 多数处于未开发或可研阶段 预计2025 2026年全球钨精矿供给为8 2 8 4万金属吨 [5] 钨行业需求 - 设备更新政策背景下 硬质合金刀具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6] - 光伏钨丝硅片"大尺寸"和"薄片化"趋势推动钨丝金刚线成为光伏硅片切割耗材首选 [6] - 预计2025年钨行业供需缺口为4679吨 [6] 钨价及出口管制 - 供需缺口将为钨价形成有力支撑 钨价或将强势运行 [6] - 2025年2月4日对钨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包括仲钨酸铵 氧化钨 非1C226项下管制的碳化钨等 [7] - 出口管制旨在保护战略资源 防止过度外流 维护国家安全 [7] - 出口管制政策或推动钨产业转型升级 钨资源战略属性进一步加强 [7] 行业趋势 - 短期内钨行业增量有限 下游需求在设备更新政策及光伏钨丝拉动下快速增长 [1][9] - 供需缺口或将支撑钨价中枢上行 [1][9] - 钨产业有望转型升级 钨资源战略属性进一步加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