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

搜索文档
临沂打造“中国食品之都”新名片
大众日报· 2025-08-29 11:0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临沂市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161家,产值突破300亿元[1] - 2024年1-7月规上企业增至177家,实现产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25.2%[1] 原料生产基础 - 拥有9个国家产粮大县和6个全国花生百强县[1] - 花生种植面积230.3万亩,总产71.3万吨,位居全省第1位[1] - 小麦种植面积438.8万亩,总产188.1万吨[1] - 大豆种植面积29.4万亩,加工产能超100万吨,豆奶粉产能约占全国1/3[1] - 莒南县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产量超15万吨[1] 产业集群发展 - 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集聚222家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1家[1] - 金胜粮油、兴泉油脂、玉皇粮油、中粮油脂四家企业跻身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1] - 精制花生油产量约占全国1/6[1] - 焙烤食品产业集群拥有670余家企业,年产加工食品超600万吨[1] - 产品涵盖33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1] - 沂水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琪玛、紫皮糖生产基地[1] - 粮食加工产业链汇聚全球最大单体面粉厂五得利和零添加腐竹企业豆黄金[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企业采用"七星初榨工艺"等专利技术实现提质增效[1] - 拥有2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18个省级研发中心[1] - 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共建研发平台攻关关键工艺[1] 产业生态建设 - 组建60人"专家智库"明确顶层设计[1] - 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1] -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对接活动解决项目用地、原料进口等堵点[1] - 形成上下联动、政企研协同推进的"临沂模式"[1]
临沂|临沂打造“中国食品之都”新名片
大众日报· 2025-08-29 09:1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161家 产值突破300亿元[2] - 2024年1-7月规上企业增至177家 实现产值196.9亿元 同比增长25.2%[2] 原料生产基础 - 拥有9个国家产粮大县和6个全国花生百强县[2] - 花生种植面积230.3万亩 总产71.3万吨 居全省首位[2] - 小麦种植面积438.8万亩 总产188.1万吨[2] - 大豆种植面积29.4万亩 加工产能超100万吨 豆奶粉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2] - 莒南县花生年产量超15万吨 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2] 加工产业集群 - 形成三大加工集群:花生及植物油/焙烤食品/粮食加工产业链[3] - 花生加工企业222家 其中规上企业21家[3] - 精制花生油产量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四家企业跻身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3] - 焙烤食品企业670余家 年加工量超600万吨 涵盖33大类1000多个品种[3] - 沂水县为全国最大沙琪玛和紫皮糖生产基地[3] - 拥有全球最大单体面粉厂和零添加天然腐竹首创企业[3] 技术创新体系 - 采用七星初榨工艺等专利技术实现提质增效[3] - 拥有2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18个省级研发中心[3] - 与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共建研发平台[3] 产业生态建设 - 组建60人专家智库明确顶层设计[4] - 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4] -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解决项目用地和原料进口等堵点[4] - 形成政企研协同推进的临沂模式[4]
营收54.78亿,二季度增速超20%,三只松鼠公布最新财报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4: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1] - 二季度整体营收增速超20%,线下分销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1][2] - 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5] 战略布局 - 推行"高端性价比"总战略,深化"全品类、全渠道"布局 [1] - 构建"D+N"全渠道体系,试水乳饮饮料及日销品铺市 [1][2] - 向"制造、品牌、零售"前后一体化模式推进 [1][5] 组织变革 - 实施"品销合一网络型组织",以互联网化理念替代科层制管理 [3] - 建立近500个小而美经营体,培养超500名MINI CEO [3] - 组织聚焦产品适配市场,实现内外部高度协同 [3] 产品与品类 - 累计上线13492款SKU,年销售超千万SPU达301款 [3] - 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亿级大单品及多款五千万级单品 [3] - 自有品牌生活馆SKU超1000款,自有品牌率超90% [6] 渠道拓展 - 线下分销二季度翻倍增长,试水即时零售新业态 [2] - 首家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开业三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6] - 生活馆覆盖米面粮油、生鲜蔬果、现制烘焙及日化洗护全品类 [6] 品牌矩阵 - 孵化小鹿蓝蓝care/plus、超大碗、蜻蜓教练等新品牌 [7] - 布局母婴用品、健康轻食、宠物食品等垂直品类 [7] - 推出高端坚果品牌"大满坚果"及咖啡品牌"第二大脑" [7] 供应链建设 - 聚焦四大集约基地,新增华南(广东佛山)供应链基地 [7] - 扩展华东南陵零食产业园,实现全国化供应链布局 [7] - 通过"一区一品一链"战略打造全品类经营格局 [5]
净利腰斩、现金流崩跌1075%!三只松鼠陷“增收不增利”困局
深圳商报· 2025-08-28 07: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 [1][2] - 扣非净利润5082.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7.75%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7亿元,同比下降1075.08% [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9%,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49.4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97% [2]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年货节前移致一季度营收错档,二季度依托"D+N"全渠道体系实现超20%增速 [2] - 线下分销渠道二季度销售翻倍增长,重点推进日销品铺市并试水乳饮饮料 [2] - 即时零售新机遇探索,打造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 [2] - 抖音系渠道贡献收入14.78亿元,占比26.98%,成为最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4] - 第三方电商平台营业收入42.95亿元,占总营收78.42% [4] 利润下滑原因 - 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 [3] - 部分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导致费率提升 [3] - 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加速日销品布局及终端渗透 [3] - 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 [3] - 销售费用11.19亿元,同比增长25.11% [4] - 管理费用1.56亿元,同比增长57.89% [4] - 2019-2024年累计广告平台服务及推广费近60亿元,其中2023-2024年达20.02亿元 [4] 产品与品牌表现 - 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数款亿级大单品 [3] - 开发紫皮腰果、开心果等数款五千万级单品 [3] - 多款爆品位列抖音、天猫品类榜单TOP1 [3] - 水牛乳千层吐司、沙琪玛等五千万级爆款产品 [3] - 小鹿蓝蓝品牌荣获京东宝宝零食金榜第一、抖音婴童面条类目TOP1等荣誉 [3] 渠道发展 - 线下门店累计开设450家,其中国民零食店353家 [3] - 线下门店收入1.87亿元,国民零食店营业收入1.76亿元 [3] - 抖音系渠道2024年贡献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幅81.73% [4] 战略转型 - 2022年底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 [6] - 2024年营收重回百亿级别达106.22亿元 [6] - 推进港股上市计划以强化"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布局 [8] - 通过港股上市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及供应链体系建设 [8] 经营挑战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涉及商品缩水、虚假宣传及食品质量问题 [6] - 消费者投诉包括"网购到发霉食品""吃出异物"等问题 [6] - 公司尚未真正摆脱盈利困境 [6]
三只松鼠发布2025半年报,营收54.78亿,供应链布局稳健发力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7 21: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速超20%,线下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1] - 第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生活馆首店开业3天销售额破百万元 [1][4] 业务战略与品类拓展 - 推行"D+N"全渠道协同体系,重点加速全品类适配与全渠道渗透 [4] - 推出瓜子、火鸡面、AD钙、八宝粥等千万级日销品矩阵 [4] - 生活馆新增现制烘焙、生鲜、日化等高频刚需品类,自有品牌占比超90% [4] - 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亿级大单品及紫皮腰果、开心果等五千万级单品 [4] - 子品牌"小鹿蓝蓝"推出care系列(母婴用品)和plus系列(青年健康零食) [4] - 孵化超大碗、蜻蜓教练等新品牌矩阵,开发超百万潜力新品如火鸡面、螺蛳粉等 [4] 供应链布局与制造能力 - 新增华南(广东佛山)供应链集约基地,扩展华东南陵零食产业园 [6] - 华南基地规划23条分装产线、3条组装产线等,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9] - 安徽无为基地拥有5条坚果深加工产线、近百条分装产线及6万个仓储位 [9] - 天津武清基地建成5条坚果深加工产线、25条分装产线及2万个仓储位 [10] - 四川简阳基地覆盖西南西北区域,拥有15条分装产线和1万个仓储位 [10] - 弋江零食产业园规划7大工厂,肉食及烘焙工厂已投产 [10] - 全国四大供应链基地实现从坚果到零食的全国化制造布局 [10] 供应链战略与效能提升 - 采用"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模式,以"一区一品一链"为核心驱动力 [7][10] - 通过全链路整合实现"链路更短、工具更先进、组织更协同" [11] - 每日坚果工厂建成3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推出"7日鲜"产品 [11] - 手撕面包工厂实现全智能系统管控,单线日产能达40吨 [11] - 供应链建设聚焦提升品质与交付"高端性价比"产品 [11]
三只松鼠: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7.94%,肉松汉堡面包等新品上线数月突破百万销售
财经网· 2025-08-27 21: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 [1]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年货节前移致一季度营收错档,二季度依托"D+N"全渠道体系实现整体营收增速超20% [1] - 线下分销重点推进日销品铺市并试水乳饮饮料,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1] - 洞察即时零售新机遇,探索打造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 [1] 利润下降原因 - 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 [1] - 部分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导致费率提升 [1] - 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加速日销品布局及终端渗透 [1] - 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 [1] 产品与战略进展 - 在"高端性价比"总战略下加速零食产品上新,经营全品类零食 [1] - 打造水牛乳千层吐司、沙琪玛、螺蛳粉、鸡胸肉等五千万级产品 [1] - 肉松汉堡面包、蔓越莓豆沙糕、轻食组合、素毛肚等新品上线数月突破百万销售 [1] 供应链建设 - 建成华东供应链集约基地弋江零食园区,包含肉食、手撕面包、蛋黄酥三大工厂 [1] - 覆盖五大品类并拥有七条产线,大幅提升零食自产比例 [1]
2024年临沂粮油食品产业产值破三百亿,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15:1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企业161家 产值306亿元 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6家 [1] - 2024年1-7月规模以上企业增至177家 实现产值196.9亿元 同比增长25.2% [1] 花生产业优势 - 花生种植面积230.3万亩 总产量71.3万吨 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3] - 拥有花生加工企业222家 其中规模以上花生油企业21家 [3] - 金胜粮油 兴泉油脂 玉皇粮油 中粮油脂4家企业位列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 [3] - 精制花生油产量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3] - 77家花生加工企业具备出口资质 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食品加工产业布局 - 焙烤食品加工企业超670家 年加工量600余万吨 产品涵盖33大类1000余品种 [3] - 沂水县为全国最大沙琪玛和紫皮糖生产基地 [3] - 青援 鼎福为老牌企业 巴比熊 好唛哆 亿佰利 诺好佳为新兴企业代表 [3] 粮食加工产能 - 小麦种植438.8万亩 总产188.1万吨 [3] - 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19家 其中郯城县五得利面粉年产能270万吨 为全球最大单体面粉加工厂 [3] - 大豆种植29.4万亩 总产5.5万吨 加工产能超100万吨 [3] - 豆奶粉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豆黄金食品首创零添加天然腐竹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3]
“食在广州”谋进阶:国营餐饮老字号“调味”新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1:57
核心观点 - 广州国资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品牌创新策略推动老字号餐饮振兴 惠如楼重启是典型案例 体现"机制体制创新+品牌运营升级"双轨并行模式 [1][2][4] - 广州餐饮市场规模庞大 拥有24.8万家商事登记主体 政策支持与基金赋能共同驱动老字号焕新 [1][5] - 老字号振兴依赖产品创新与文化活化 通过"传统+现代"融合与场景体验升级增强竞争力 [7][8][9] 行业背景 - 广州餐饮市场主体达24.8万家 网点密度全国第一 消费升级与政策利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2024年广州市召开高规格餐饮业发展座谈会 提出擦亮"食在广州"招牌 推动粤菜国际化 [1][2] - 首店经济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4年上半年新增四家冰淇淋品牌首店 云贵菜系加速扩张 [6] 国资老字号布局 - 广州市属国企拥有85个老字号品牌 餐饮食品类占比最高 老字号公司运营莲香楼/惠如楼/太平馆等集群 [4][5] - 广州老字号振兴基金首期规模4.04亿元 由广州产投集团联合岭南商旅等国企及社会资本共同设立 [5] - 国企老字号主要归属广州酒家集团与广州国资管理集团 分别采用"餐饮+食品"双轮驱动和生态化运营策略 [8] 创新运营模式 - 惠如楼采用混合所有制 由老字号公司联合松苑餐饮等成立合创公司 国资深度参与+民企运营赋能 [4] - 陶陶居2019年通过混改引入食尚国味关联公司作为战略股东 整合餐饮团队激活市场化潜力 [4] - 老字号公司推行"一品一策"精细化运营 通过品牌授权/合作等模式盘活资产 [4] 产品与文化创新 - 惠如楼首创古法烟熏脆皮焦糖鸡 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健康饮食理念 [7] - 老字号通过非遗活化/数字孪生展馆/IP联创增强文化影响力 数字博物馆已覆盖近70个品牌 [8] - 莲香楼推出低脂低糖点心并开启线上经营 陶陶居探索多元店型强化用餐场景感 [8] 品牌发展战略 - 广州推出23条老字号振兴措施 实施"一品牌一方案"差异化发展战略 [5] - 老字号公司推动商业模式向"资本+品牌+场景"三位一体升级 筹建线下体验中心 [8] - 惠如楼挖掘150年品牌历史 通过跨界联动和沉浸式体验融入当代生活美学 [9]
三只松鼠成立三家新公司加码供应链,不久前刚与“爱零食”分手
第一财经· 2025-07-04 17:4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通过供应链整合及内部管理提质降价,保障基本利润的同时保持终端售价良性水平 [2] - 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增加投资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完善华东、北区、西南供应链集约基地建设 [2] - 公司在华东区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园区新成立三家实施主体,覆盖饼膨、方便速食、沙琪玛等品类 [2] 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14年的9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102亿元,后逐渐跌至2022年、2023年的70多亿元,2024年再度获得106亿元的营收 [2] 线下渠道布局 - 公司2024年线下门店收入4.04亿元,仅占总营收的3.8% [3] - 公司曾拟斥资2亿元收购量贩零食品牌"爱零食"以补足线下门店规模不足的问题,但2025年6月因部分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终止收购 [3] - 公司在线下门店方面的布局是弱势,收购计划搁浅后扩大线下渠道的计划需缓慢推进 [1][3] 行业专家观点 - 行业专家认为公司最大问题在于供应链体系而非渠道网点数量,建议优先完善供应链优化 [3] - 行业专家指出供应链体系是零售行业根基,涉及产品端、仓储、物流等快速反应能力 [3] - 行业专家预判公司若在上游供应链做扎实后再收购渠道品牌,对财务报表贡献会更有效 [3]
广东东莞:外贸突围韧性足(走进产业地标·发展一线探变化)
人民网· 2025-07-02 06:19
东莞外贸现状 - 东莞是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部件生产基地,年出口鞋履超5亿双,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场75% [6] - 2024年前5月东莞外贸进出口6158.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出口3717.4亿元,同比增长11.2%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54.5亿元,占比提升至29.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市场,美国市场占比从14%降至12% [8] 企业应对策略 - 博力威公司加速提升印尼工厂产能以增强生产韧性,业务覆盖80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0% [7][8] - 古欧家居通过拓展多元市场和国内酒店集团合作稳住90%出口业务 [7] - 近3年东莞外资企业内销额累计突破1.8万亿元,博力威出口占比从80%降至50% [8] 产业优势 - OPPO长安产业园周边5公里聚集67家配套供应商,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 [9] - 东莞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四大千亿级产业 [9] - 国外制造成本比国内高10%-20%,产业配套优势显著 [9] 转型升级方向 - 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取得150多项发明专利,50余项科研项目赋能产品 [11] - 鼎泰高科研发的精密微型钻针全球市场份额达20%,近5年产值年均增长30%,预计今年增长超20% [12] - 徐福记智能化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85%,近3年产值年均增长8% [14] - 明安运动器材通过"机器换人"使利润率从个位数提升至10% [14] 品牌建设 - 得利钟表推出钴合金时尚配饰,预计未来两年销售额达2亿元 [15] - 东莞外贸企业从OEM转向OBM+ODM模式,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 [15] 政策支持 - 东莞出台"稳外贸30条",计划2025年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超50亿美元 [18] - 超20%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内贸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