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3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顺利举行,液冷方案成数据中心散热的关键-20250819
光大证券· 2025-08-19 20:17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年,万台级别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7]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工厂,为全球智能制造场景首次规模化落地[4] - 英伟达发布面向机器人开发者的Cosmos Reason模型(70亿参数)及Cosmos Transfer-2等基础设施[4] - 聆动通用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聚焦具身大模型和通用机器人研发[5] -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累计融资达数亿元[5]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全球16国280支队伍参赛,展示最新技术成果[6] - 建议关注高复杂度灵巧手、丝杠量产、减速器产业链、六维力传感器、精密注塑与MIM等领域相关公司[7][8] 液冷技术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达1.4kW,NVL72方案单机架功耗120-13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8] - 中国"东数西算"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一线城市要求液冷机柜占比超50%[8] - 2024年中国新增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约10%,行业迎来加速转折点[8] - 建议关注液冷板、UQD、CDU、磁悬浮轴承压缩机组等技术领域相关公司[8] 机床&刀具 - 2025年6月日本机床订单1331.50亿日元(同比-0.5%),对华订单321亿日元(同比+1.5%)[9] - 2025年1-6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0.26万台(同比+13.5%)[9] - 建议关注整机、零部件、刀具等领域相关公司[9] 机械出海 - 2025年7月美国CPI同比+2.7%,核心CPI同比+3.1%,零售销售环比+0.5%[11][12] - 2025年6月中国出口电动工具12.2亿美元(同比-7.7%),OPE出口2.2亿美元(同比+30.8%)[12] - 2025年6月中国矿山机械出口额5.7亿美元(同比+19.7%)[13] - 建议关注工具类企业和矿山设备出口相关公司[12][13]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三峡工程6倍)[14] - 2025年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25.2%),其中国内7306台(同比+17.2%),出口9832台(同比+31.9%)[15] - 建议关注相关受益标的[14][15] 叉车 - 2025年7月叉车销量118605台(同比+14.4%),其中国内69700台(同比+14.3%),出口48905台(同比+14.5%)[15]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达3.9万台(同比+39.3%),渗透率仅3.2%[16] - 建议关注传统叉车龙头及智慧物流赛道相关公司[17] 轨交设备 - 2024年国铁集团招标动车组五级修509组(同比+371.3%),四级修268.25组(同比+136.9%)[18] - 2024年中国中车签订动车组高级修订单453.6亿元(同比+217.6%)[18] - 2025年1-6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5.5%)[18] - 建议关注相关受益公司[18]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东京电子等实施"长臂管辖",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19]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3.7%),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占比23.2%[19]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重点支持先进制程"卡脖子"环节[20] - 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相关公司[20] 新能源设备 - 南都电源签署2.8GWh独立储能项目订单,采用314Ah半固态电池[21] - 安高特电投资2.8亿元建设国内首条干法层压固态电池产线[21] - 远景动力与十余家储能企业签署电芯合作协议,总规模超40GWh[22] - 建议关注固态电池设备相关公司[22] 低空经济及EVTOL - 贵州省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24] - 预计2027年贵州省低空经济初具规模,形成特色应用场景[24] - 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公司[24]
电新行业行业周报:三大运营商加码AI投资,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订单落地-20250817
西部证券· 2025-08-17 16:3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整体表现强劲,本周中信电力设备指数涨幅为+5.29%,跑赢创业板指(+8.58%)和上证综指(+1.70%)[72][73] 核心观点 AI与算力基础设施 - 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面加码AI投资,联通预计全年资本开支550亿元重点投向算力领域[1][49] - AI数据中心推荐麦格米特,建议关注欧陆通、金盘科技等7家产业链公司[1] - 英伟达和AMD同意向美国政府上交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出口许可[47] 新能源与储能 - 南都电源签订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订单(总容量2.8GWh),采用自主研发314Ah半固态电池[2][50] - 宁德时代江西宜春锂矿停产,导致国内碳酸锂月产量减少8%(约5000-6000吨),推动锂价上涨[51] - 印尼宣布320GWh分布式电池储能计划,配套80GW光伏装机[53] 风电与海洋经济 - "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启动,海上风电产业将获重点支持[55] - 辽宁核准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华电丹东504MW和国家电投1000MW),总投资超143亿元[57][59] - 海缆龙头中天科技投资5.74亿元布局沙特海底电缆市场[56] 电力设备与电网 - 国产柔性直流换流阀均压电阻实现技术突破,价格较进口产品降低65%[60] - 甘肃发布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明确154亿千瓦时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078元/千瓦时[61] - 河北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目标2027年调节能力达200万千瓦[64] 人形机器人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京开幕,宇树H1以6分34秒夺得1500米赛跑冠军[68] - 英伟达发布Cosmos世界模型(70亿参数),强化机器人领域布局[70] - 板块推荐五洲新春、兆威机电,建议关注德马科技等8家公司[2] 产业链价格动态 光伏产业链 - 硅料价格持平:致密料49-55元/kg,颗粒硅43-46元/kg[9] - 硅片价格持平:210N型主流成交价1.55元/片[9] - 组件价格:TOPCon双玻0.61-0.71元/W,HJT组件0.7-0.83元/W[11][12] 锂电材料 - 碳酸锂价格周涨15%至8.27万元/吨,氢氧化锂涨11%至7.90万元/吨[34] - 三元材料523周涨3.2%至13.00万元/吨,磷酸铁锂涨4.9%至3.43万元/吨[41] - 六氟磷酸锂价格周涨9.4%至5.5万元/吨[44] 新能源车数据 - 7月新能源车零售98.7万辆(同比+12%),渗透率达54%[26][28] - 7月新能源车出口21.3万辆(同比+120%),占乘用车出口44.7%[31] - 动力电池价格维稳:铁锂电芯0.32元/Wh,三元电芯0.39元/Wh[34]
南都电源斩获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订单,项目将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电池
鑫椤储能· 2025-08-13 14:42
南都电源储能项目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 总容量达2.8GWh 包括深圳1.2GWh和汕尾两个800MWh项目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1] - 项目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实现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1][8] 半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 314Ah储能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 抑制锂枝晶生长 降低热失控风险 兼顾离子电导率 [3][6] - 技术团队攻克固态电解质与界面浸润剂等关键材料和工艺难题 [5] - 2024年底研发的30Ah全固态电池突破"固固界面"难题 提升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12] - 2025年4月发布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 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跨越式提升 [14] 行业影响与战略布局 - 此次吉瓦时级项目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将带动产业链成熟与成本下降 [8][10] - 公司自2017年布局固态电池研发 坚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战略 持续开展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池前瞻研究 [10][16] - 项目为拓展数据中心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场景提供数据支撑 推动行业向新能源应用"价值中心"转变 [8][16]
五大储能项目敲定!
起点锂电· 2025-08-12 18:24
储能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口量飙升超100%,相当于每天17个标准游泳池面积的储能设备运往海外,全球每10块储能电池中有9块发货于国内[2] - 工商储和大储是储能产业两大主力军,行业集中度增强,单位毛利润走高,大型储能电芯量产后利润水平可能趋近动力电池[2] - 全球储能市场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欧洲、北美装机量持续提升,亚非拉新兴市场飞速发展,中国储能产业链尚无国家可完全替代[13] 五大储能项目落地 南都电源 - 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2.8GWh),采用自主研发314Ah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为氧化物,细分深圳1.2GWh+汕尾1.6GWh[5] - 2017年涉足固态电池板块,2024年底破解30Ah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难题,半固态产品已量产[5] 中汽新能 - 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2026-2027年),为印度市场第二个订单(首个为印度电网1GWh)[6] - 上半年完成改革,聚焦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目标打造央企一流电池企业[7] 阳光电源 - 联合保加利亚Sunterra RE达成1GWh订单,供应该国最大三个光伏电站的PowerTitan 2.0系统(电芯来自中创新航)[8] - 今年在欧洲累计获3.4GWh订单(含7月SUNOTEC公司2.4GWh),阳光储能业务扩展迅速[9] 采日能源 - 欧洲保加利亚430+MWh项目本月启动,采用模块化设计+长寿命电池技术,12月底交付,明年3月投运[10] - 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通过充放电区间控制实现低储高放操作[10] 湖钠能源 - 内蒙古赤峰500MW/2000MWh电网侧项目总投资22亿元,配备400套子系统+220kV升压站[11] - 钠电芯+储能系统全产业链布局(PACK/PCS/BMS/EMS),项目覆盖山东、新疆等多省份[11] 全球储能市场动态 - 中东(沙特、阿联酋)、欧洲(英国《清洁能源2030行动计划》)、澳大利亚(227亿澳元投资)政策驱动需求爆发[13] - 中国32家储能产业链企业海外规划超70个项目,总投资超3700亿元,主要布局东南亚、中东欧、北非[13] - 海外市场分层明显:西欧(高壁垒高利润)、北美/澳洲(最高盈利)、东南亚/拉美(次之),需应对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差异[14] - 中国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合作创新/红人营销/服务升级突破海外市场,光伏储能系统、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加速出海[14][15] - 行业面临全球产能过剩风险,但海外市场持续扩容,未抢占国内份额企业可借出海寻求新增长点[14]
碳酸锂期货日报-20250812
建信期货· 2025-08-12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碳酸锂期货涨停,受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停产影响市场做多情绪高涨,现货市场跟涨,电碳、澳矿、云母矿价格上涨,虽外购盐厂亏损但盘面套保空间丰厚,短期盐厂开工积极性预计高涨,枧下窝矿停产对产量影响有限,价格上行更多受情绪面影响 [12]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碳酸锂期货涨停,宁德时代枧下窝矿确认停产,市场做多情绪高涨,现货市场跟涨,电碳涨 2600 至 74500,上游出货情绪上涨而下游购货情绪下跌,澳矿涨 90 至 875 美元/吨,云母矿涨 75 至 1875 元/吨,外购辉石盐厂亏 145,外购云母盐厂亏 7642,盘面提供丰厚套保空间,短期盐厂开工积极性预计持续高涨,枧下窝矿停产对产量影响有限,价格上行更多受情绪面影响 [12] 行业要闻 - 宁德时代 8 月 11 日称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 8 月 9 日到期后暂停开采作业,正办理延续申请,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13] - 南都电源成功签署 2.8GWh 独立储能项目订单,采用自主研发 314Ah 半固态储能电池,由三个项目构成,建成后预计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 10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00 万吨 [13] - 湖南裕能承诺在马来西亚设东南亚首家制造工厂,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预计创造超 200 个新就业岗位 [13] - 湖南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探获超大型锂矿,锂矿石储量 4.9 亿吨,氧化锂资源量约 131 万吨,伴生多种战略性矿产资源,预计提升我国锂资源保障能力,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13][14]
每日速递| 电池级碳酸锂创逾4个月新高
高工锂电· 2025-08-11 20:09
锂电行业年会 - 2025年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将于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由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特别赞助 [1] 南都电源半固态电池项目 - 南都电源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总容量达2.8GWh,包括深圳1.2GWh和汕尾两个800MWh项目 [2]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每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 [2] 动力电池运输新国标 - 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3] - 新国标首创ABC三级分类体系:A级适用常规运输规则,B级需强化防短路包装,C级要求强制防泄漏容器 [3] 锂材料价格走势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2560元至7.45万元/吨,创4个月新高,近30日累计涨13180元 [6] - 氢氧化锂价格涨1520元至6.75万元/吨,创3个月新高,近30日累计涨9730元 [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孚麓新材料完成天使轮融资,专注锂金属负极材料研发 [7][8] - 中核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突破全固态锂电池正极缺陷难题,实现锂浓度均匀分布 [8] 海外并购动态 - 美国Lyten公司收购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国的剩余资产,包括多个电池工厂和研发中心 [9][10] - 被收购厂区产能可扩大至100吉瓦时以上 [11]
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大单来袭
行家说储能· 2025-08-11 19:49
南都电源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 南都电源成功签署3个独立储能项目订单,总容量达2.8GWh,为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3] - 项目分布在深圳(1.2GWh)和汕尾(2个项目各800MWh),预计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3] - 项目采用公司自研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首次实现固态电池技术在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的商业应用 [4] 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南都电源314Ah半固态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与"高熔点聚合物隔膜"创新,抑制锂枝晶生长并降低热失控风险,兼顾长寿命和高安全性 [6] - 公司2017年布局固态电池,2024年攻克30Ah全固态电池"固固界面"难题,2025年推出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突破三大核心技术 [12] - 江苏天目湖储能研究院完成省内首次300Ah以上大容量半固态储能电池安全试验,产业链企业联合参与 [13] 半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代表厂商涵盖卫蓝新能源、赣锋锂业、宁德时代等 [10] -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全球首次量产314Ah半固态电池产品,应用于珠海华发大数据中心备用电源 [11] - 南都电源与太蓝新能源签约,融合Safe+解决方案与储能系统技术,打造"超安全储能"项目 [14] 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统计 - 今年以来行业公布的半固态储能电池项目超6.2GWh,包括山东泰安100MW/400MWh、广东华电汕尾202.05MW/404.10MWh等项目 [15] - 半固态储能电池价格约0.8-1.2元/Wh,系统价格1-1.5元/Wh,部分技术路线成本比锂电池高约5% [15] - 行业安全监管趋严和技术突破推动半固态电池在储能市场渗透率提升 [14][16]
2.8GWh!南都电源斩获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鑫椤锂电· 2025-08-11 15:44
储能项目订单 - 公司成功签署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1] - 该项目为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标志着固态储能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1] - 订单由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 其中深圳地区项目规模1.2GWh 汕尾地区两个项目容量均为800MWh [1] 项目效益 -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 将极大提升区域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1] - 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有效缓解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需矛盾 [1] 技术应用 - 深圳作为超大型城市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要求极高 汕尾需要储能支撑海上风电资源带来的电网稳定需求 [1] - 公司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能够满足这两类应用场景的核心需求 是"储能技术+场景"的重大突破 [1]
南都电源签署2.8GWh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北京商报· 2025-08-11 12:45
公司动态 - 南都电源成功签署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1] - 订单由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其中深圳地区项目规模为1.2GWh,汕尾地区两个项目容量均为800MWh [1] - 项目将全部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1] 行业技术 - 南都电源在储能领域取得突破,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获得大规模应用 [1]
2.8GWh!南都电源斩获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11 11:54
核心观点 - 南都电源成功签署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总容量高达2.8GWh,标志着固态储能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2] - 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安全与成本难题 [6][8] - 项目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将显著提升区域电网韧性,每年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3] - 此次商业化应用将带动固态电池产业链成熟与成本下降,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动力 [11] - 公司持续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已实现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的多项技术突破 [13][14] 项目概况 - 订单包含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深圳1.2GWh、汕尾两个800MWh项目 [3] - 项目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是全球首个吉瓦时级别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2][9] - 深圳项目满足超大城市对储能系统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要求;汕尾项目支撑海上风电并网稳定性 [5] 技术突破 - 314Ah半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抑制锂枝晶生长,降低热失控风险 [6][8] - 2024年底研发的30Ah全固态电池破解"固固界面"难题,提升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13] - 2025年4月发布的783Ah超大容量固态电池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跨越式提升 [14] 行业影响 - 项目验证了固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场景中满足"超高安全"与"长久可靠"需求的能力 [11] - 商业化应用将加速固态电池产业链成熟,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11] - 为公司拓展数据中心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场景提供运行数据支撑 [9] 研发战略 - 公司坚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技术发展战略,2017年即开始布局固态电池研发 [11] - 持续开展前瞻性研究,已完成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储备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