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面壁智能进军AI座舱 MiniCPM加速汽车智能化
新京报· 2025-11-25 12:12
壁智能是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企业,致力于创造安全、普惠的通用人工智能,让 AI技术惠及千万家企业。面壁智能与中科创达(300496)共同推出的AI智能座舱,基于多模态技术, 通过车内摄像头、麦克风,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程度、驾乘人员情绪变化,会自动调节空调、播放音乐 并提醒休息等。还可以通过车外摄像头阵列,实时采集并分析道路状况与外部行车环境数据,精准识别 潜在风险,构建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 ...
港股异动 | 博泰车联(02889)逆市涨超3% 公司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机构看好明年实...
新浪财经· 2025-11-19 11:47
来源:智通财经网 博泰车联(02889)逆市涨超3%,截至发稿,涨3.25%,报171.4港元,成交额852.03万港元。 消息面上,今年9月,博泰车联与保时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 系统,计划自2026年起用于多款保时捷车型,标志着公司首次大规模进入全球豪华车供应链。10月,博 泰车联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智能座舱、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在汽车智能化加速背景下,智能座舱作为核心交互入口持续扩容,博泰车联凭借 技术能力、客户基础、产品升级与国际合作,确立了明确的增长路径。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毛利率回升 及运营效率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实质拐点,预计2026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
博泰车联逆市涨超3% 公司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机构看好明年实现年度盈利
智通财经· 2025-11-19 11:43
消息面上,今年9月,博泰车联与保时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 系统,计划自2026年起用于多款保时捷车型,标志着公司首次大规模进入全球豪华车供应链。10月,博 泰车联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AI智能座舱、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在汽车智能化加速背景下,智能座舱作为核心交互入口持续扩容,博泰车联凭借 技术能力、客户基础、产品升级与国际合作,确立了明确的增长路径。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毛利率回升 及运营效率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迎来实质拐点,预计2026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博泰车联(02889)逆市涨超3%,截至发稿,涨3.25%,报171.4港元,成交额852.03万港元。 ...
特斯拉推出两款低价版车型;博泰车联与商汤科技订立合作协议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07:05
Stellantis集团管理层调整 - Stellantis集团任命奥立维为中国及亚太区负责人并进入集团领导团队 [1] - 安巴托被任命为玛莎拉蒂品牌CEO [1] - 此次高层架构调整彰显公司对中国及亚太市场的战略重视 [1] 博泰车联与商汤科技战略合作 - 博泰车联与商汤科技订立为期两年的合作框架协议 [2] - 合作聚焦AI智能座舱、大模型应用、人形机器人、车路协同及舱驾一体化 [2] - 双方将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2] 中国汽车经销商市场状况 - 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市场持续走强 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 [3] - 燃油车面临产能提升快但需求受阻的压力 导致终端价格严重倒挂 [3] - 汽车经销商新车销售出现大面积亏损 普遍存在现金流赤字和资金链断裂风险 [3] 特斯拉产品策略调整 - 特斯拉推出标准版本Model Y和Model 3两款低价车型 [4] - 标准版本Model Y起售价为3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8.5万元) [4] - 标准版本Model 3起售价为36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6.3万元) [4]
中国通信服务:上半年实现营收769.4亿元,AI溢出效应明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2:08
财务业绩 - 实现经营收入76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2% [1] -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约1060亿元人民币 其中战略型新兴业务贡献超420亿元并保持双位数增长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电信基建服务收入382.72亿元 占经营收入比重49.7% [3] - 业务流程外判服务收入223.83亿元 占比29.1% [3] - 应用、内容及其他服务收入162.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占比提升至21.2% 连续多年成为收入增长核心驱动力 [3] 海外市场发展 - 海外市场收入21.51亿元 同比增长8.7% [3] - 成功承接亚太、中东等地多项EPC总承包大项目 并向产业数字化、新能源服务等新赛道延伸 [3] - 公司计划关注融资类大型项目或新能源项目 预计海外收入比例将提升 [3] 科技创新成果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4100件 软件著作权超10900件 参与国家级标准48项 [4] - 牵头建设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荣获国家协会及省部级科技奖项20项 [4] - 形成面向人工智能、安全、低碳等新兴技术的近百款产品科创产品库 [4] 人工智能布局 - 人工智能领域新签合同额突破13亿元 覆盖客户200余家 [5] - 依托1400余人的人工智能交付团队提供全栈式服务 [5] - 打造AI智能座舱、数据中心节能管家、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等应用标杆案例 [5] 研发机制创新 - 优化研发集约运营推广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提升研发资源利用效率 [6] - 重点攻坚客户需求迫切、市场潜力巨大的前沿技术领域 [6] - 建立产品升级迭代机制 强化科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6]
面壁智能成立汽车业务线,与吉利、长安等车企合作AI座舱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21:22
行业趋势 - 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终端应用集中在汽车 手机 机器人等领域 [1] - 端侧模型优势及端云协同成为行业共识 越来越多厂商将注意力投向端侧 [2] - 汽车成为端侧智能主战场之一 多模态大模型重新定义智能座舱 实现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智能 [5] 公司战略 - 面壁智能成立一级组织汽车业务线 旨在实现压强式突破 让MiniCPM端侧模型应用到更多汽车 [1] - 公司2024年初定义并开拓端侧智能市场 推出MiniCPM系列端侧模型 形成基座 多模态 全模态的完整谱系 [1] - 2024年6月开源两款最快速MiniCPM 4.0模型 8月接力开源MiniCPM-V4.0 多模态能力可流畅运行于手机 [1] 技术产品 - MiniCPM端侧模型2.4B参数能力超越Mistral 7B模型 推出多模态代表作V2.5 o2.6等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模型 [1] - 端侧模型上车使车辆在无网环境下也能体验完整功能 响应迅速且确保隐私安全 [5] - 下半年将有一批端侧模型陆续发布 [1] 商业合作 - 与吉利 大众 长安 长城 广汽等重量级车企开展合作 在AI座舱方面形成特色优势 [5] - 首款量产车型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将于本月底上市 搭载面壁MiniCPM端侧模型 [4][5] - 更多车企合作车型将陆续推向新阶段 [5] 竞争格局 - 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和巨头涌入端侧赛道 市场加速成长 场景丰富分散容众多参与者 [5] - 阶跃星辰联合吉利推出AI智能座舱 实现行业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首次量产上车 [5]
智驾平权,博世抛出基建“阳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14:16
博世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战略判断 - 核心观点为五年后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将像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标准件,不再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 博世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扮演底层核心角色,以打破车圈价格战内卷困局 [2]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趋势 - 随着技术收敛,智能驾驶将标准化,其功能价值在于安全、舒适地将用户从A点送至B点,不提供情绪价值 [3] - 行业竞争正朝“生态整合”方向发展,主机厂自研智驾面临巨大战略风险,投入高且周期长 [4] - 主机厂自研智驾需投入一两千人团队和每年数十亿资金,仅能适配自家十余款车型,而供应商能以类似资源覆盖几十款车型,且全栈自研需3年才能打通流程 [4] 博世的战略方案与竞争优势 - 博世提供高起点、可快速量产的成熟智驾方案,帮助车企迅速补齐短板,将资源投向能创造差异化价值的领域 [4] - 在端到端时代,博世认为凭借资金、算力、算法和数据优势,能够赶上头部玩家,并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通过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实现体验反超 [8] - 博世与文远知行合作,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打造的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将于今年8月底在星途的高端车型上落地 [10] - 博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大规模、高质量的工程交付能力,提供包含硬件、软件、测试、验证和生产的完整“交钥匙”工程 [10] 行业现状与博世的应对 - 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悖论,今年1-5月行业营收增长7%,但利润同比下滑11.9% [13] - 博世是唯一留在牌桌上做高阶智能驾驶的Tier1厂商,采埃孚、安波福、电装等企业已退出该领域 [14] - 博世为其ADAS团队推行“狼性文化”,以适应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 [14] 未来竞争格局与博世愿景 - 当智驾实现“百公里0接管”后,竞争主战场将转向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智能座舱 [15] - 博世正与主机厂合作开发算力高达300TOPS的AI智能座舱,旨在通过感知和大数据成为用户的“灵魂伴侣” [15] - 汽车智能化的终极形态是舱驾一体,整合成算力高达1000-2000TOPS的中央计算平台,博世的智驾和AI座舱能力将构成其核心AI基石 [16]
聚焦汽车新质生产力,这个论坛释放创新强音
新华社· 2025-08-01 22:20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能源汽车代表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为核心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但存在大而不强问题,需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攻关车规级芯片、高安全固态电池等技术 [2] - 智能化、电动化重塑产业格局,安全是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基石,需覆盖研发、测试、制造、供应链等全流程的智能安全保障体系 [2] - ESG成为汽车产业生存必修课,中国汽车产业在投资价值、评级水平、信披透明度方面表现突出 [3] 供应链创新与协同 - 供应链的系统性优势是中国汽车产业根基,创新能力、协同效率、韧性水平决定转型升级深度 [4] - 整零关系从单一供应转向联合开发,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融合,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成为新标尺 [4] - 超快充电池技术、AI智能座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创新案例涌现 [4] - "车—桩—网"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突破生产力边界,数据要素重构生产关系 [4] - 长安汽车通过设计垂直整合与制造水平分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供应链 [5] 汽车出海与国际化 - 中国汽车出口上半年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7] - 需从单一"产品输出"迈向全链条"体系输出",以技术、标准、品牌为核心实现质量提升 [7] - 出海面临技术法规、标准认证等限制,需加强合规能力建设,完善海外服务体系 [7] - 通过技术、资本、市场、供应链等合作建立对外投资共同体,共建海外产业园,强化属地化运营能力 [8]
VLA上限更高,为何博世坚持“一段式端到端”,力赞特斯拉?
观察者网· 2025-07-28 17:35
技术路径分析 - 智能辅助驾驶两大主流技术路径为世界模型和一段式端到端模型 [3] - 世界模型是一种融合视觉、语言和操作决策的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场景推理和语言理解能力,理论上能适应复杂交通环境并理解如“潮汐车道”等指示牌 [3] - 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将所有功能整合为一个神经网络,直接从传感器数据输出行驶轨迹或控制命令,架构更为简洁 [3] - 世界模型短期内难以落地,主要挑战包括多模态特征对齐困难、多模态数据获取训练困难,以及当前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无法支持部署7B或10B规模的大模型 [4][6] - 当前所有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均非为大模型设计,存储带宽较小,无法满足实时控车所需的高响应速度,预计需3至5年后芯片才能支持世界模型部署 [6] 公司战略与竞争格局 - 博世坚定选择一段式端到端技术路径,并与文远知行合作开发相关系统 [6][12] - 合作开发的一段式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基于英伟达Orin-Y芯片,算力为200TOPS,计划于今年8月底在奇瑞高端车型上批量生产 [12] - 特斯拉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在算法水平、数据量和算力上均领先于所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9] - 华为的ADS智能辅助驾驶在技术水平上与特斯拉并驾齐驱,但在数据或算力上存在一定差距 [9] 行业未来展望 - 智能辅助驾驶未来将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成为车辆标配,无法形成主机厂卖车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在国家强法规监管下,主机厂可能在四五年后放弃全栈自研智能辅助驾驶 [12] - 主机厂未来的差异化竞争亮点将聚焦于智能座舱,旨在打破当前高度同质化的被动式交互现状 [12][14] -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为“舱驾一体”,整车将从几百个控制器整合为几十个,最终形成一个中央大脑,座舱算力可能达到1000TOPS或2000TOPS [14] 公司市场表现与定位 - 博世智能出行集团是博世集团在华最大业务板块,2024年在华销售额增长4%,达到1166亿元人民币 [14] - 博世在中国获得的未来五年新业务中,有65%与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14] - 博世高层表态“过去中国需要博世,现在博世需要中国”,凸显中国市场对公司的重要性 [1][14]
阶跃星辰将获上海国投生态体系等新一轮投资,2025年收入冲刺10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7-25 21:15
公司动态 - 阶跃星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 [2] - 公司创始人姜大昕强调回归客户需求,立足真实应用场景探索模型创新落地路径 [3] - 公司与上海国投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涉及资本链接、生态建设、业务协同等多方面 [5] - 上海国投生态体系将参与阶跃星辰最新一轮融资 [6] - 公司2024年收入目标定为10亿元人民币 [7] 商业化进展 - 公司战略性聚焦智能终端Agent方向,覆盖汽车、手机、IoT设备等关键场景 [6] - 已合作超过一半国内头部手机厂商,与吉利联合推出AI智能座舱并实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首次量产上车 [6] - 积极拓展金融财经、内容创作、零售等垂直行业应用 [6] 技术生态合作 - 联合近10家芯片及基础设施厂商发起"模芯生态创新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华为昇腾、沐曦、壁仞科技等 [10] - 华为昇腾芯片已实现Step 3搭载运行,沐曦、天数智芯和燧原等初步实现运行 [10] - 四位国产芯片企业创始人首度同台探讨大模型与芯片协同创新 [12] 产品技术亮点 - Step 3基础大模型将于7月31日面向全球开源,号称"开源世界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 [14] - 在国产芯片上推理效率最高达DeepSeek-R1的300%,对NVIDIA Hopper架构芯片吞吐量提升超70% [14] - 在MMMU、MathVision等多个榜单取得开源多模态推理模型SOTA成绩 [16] - 升级多模态模型包括Step 3o Vision和Step-Audio 2 [17] 产品矩阵 - 构建"1+N"Step系列大模型矩阵:"1"为基础大模型Step 3,"N"为覆盖语音、视觉、图像编辑等多领域多模态模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