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搜索文档
创信股份启动IPO辅导5年:2024年由盈转亏,业绩尚不满足创业板指标
搜狐财经· 2025-07-17 16:57
瑞财经 王敏 近日,创信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信股份")披露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十六 期),辅导机构为国联民生承销保荐。 据悉,创信股份于2020年5月在四川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截至目前,创信股份IPO 辅导期已5年。 创信股份成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工程造价咨询及相关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造价咨询、BIM咨询、项目管理、PPP咨询、招标代理、 工程咨询,涉及建筑职业教育行业,旗下创信教育致力于工程咨询行业技术的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训。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业绩较2023年度下滑较大,公司业绩及规模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尚有较大差 距。公司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调整客户结构,努力开发新客户,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规模。 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尚未确定,辅导小组结合公司发展规划,持续协助公司开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研究。 | 盈利能力 | 本期 | 上年同期 | 增减比例%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52.484.312.42 ...
“青年文明号”团队助力建筑智能科技从“云端”走向“一线”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16:3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天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7月14日,在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安 徽淮南,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平圩电厂四期项目、洛河电厂四期项目建设现场,AI赋能安全生 产,施工区域上演"机器人总动员",青年团队运用BIM技术为项目"保驾护航"。该集团坚持科技创新、 数智赋能,"青年文明号"团队、青年突击队等扎根一线,助力智能科技从"云端"走向"一线"。 项 目青年工作照。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团委供图 步入平圩项目施工现场大门处,升级版的人脸识别系统不仅不"脸盲",还借助AI快速通过摄像头识别工 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穿戴反光衣。项目安全部部长李进富说,集团青年自主研发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上实 时显示门禁记录、移动巡检记录和提醒预警功能,真正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无死角"。 "滴,滴,滴,风力6级,请停止作业……"在数字全景塔机集控驾驶舱内,屏幕上全方位展示施工场地 全景和塔吊不同角度施工实况,驾驶员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超能力"。 项 目青年工作照。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团委供图 目青年工作照。中国能建建筑集团团委供图 洛河电厂四期项目负责人田源说,青年团队将智能建造与总平面布置同步策划,对锅炉安 ...
Adobe Raises 2025 Earnings View: Is It on Track to Deliver Results?
ZACKS· 2025-07-15 03:01
Key Takeaways Adobe raised its FY25 EPS guidance to $20.50-$20.70, signaling nearly 12% year-over-year growth. ADBE's AI tools like Firefly and Acrobat AI boosted ARR by 12% in Q2, fueling long-term revenue strength. Adobe reported $2.19B in operating cash flow and $19.69B in RPO, with 67% to be recognized within a year.Adobe’s (ADBE) focus on infusing AI into its products is boosting prospects. The company raised its full-year earnings guidance to $20.50-$20.70 per share from $20.20-$20.50, following imp ...
智能建造提速,需迈几道坎?
科技日报· 2025-07-14 09:16
建筑业与数智技术融合 -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与建筑业融合,传统建筑业逐步实现提质增效 [1] - 2024年政策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出深化BIM技术应用、推动建筑机器人等设备集成创新、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等任务方向 [2] - 重庆东站项目采用"BIM+GIS"技术搭建智慧建造管控平台,总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成为管理团队的得力工具 [2][3] 数字平台应用案例 - 重庆东站智慧建造管控平台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优化建模算法,大幅降低建模成本 [3] - 平台实现与现场智能化装备联动,通过物联网监测风险点位,传输实时数据,实现分钟级监测 [3] - 平台在安全管理方面填补人眼盲区,在施工规划方面解决道路组织协调问题,提升效率 [3]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现状 - 部分企业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搭建建筑行业大模型,应用于财务测算、知识问答等领域 [4] - 在图纸设计、方案分析等核心环节,大模型应用仍不乐观,主要受限于数据质量和算法信任度 [4] - 建筑行业数据分散、标准不统一,导致大模型训练数据不足,存在"AI幻觉"问题 [4][5] 人工智能落地挑战与潜力 - 本地化部署是保障数据隐私的关键,但当前算力成本高昂,小型模型部署需一二十万元 [6] - 随着技术升级,大模型算力成本持续下降,未来本地部署或成主流选择 [6] - 人工智能有望整合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优化施工管理,提升安全监测能力 [5][6] 行业协作与标准化 - 建筑行业需共建大模型,推动数据共享,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难题 [6] - 建议通过行业协会等方式统一数据标准,为大模型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 [6] - 重庆东站项目为不同设备开发数据接口的经验可为行业大模型建设提供参考 [6]
Immuneering Granted U.S. Composition of Matter Patent for Highly Differentiated Cancer Drug Candidate Atebimetinib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09 20:00
核心观点 - 公司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的atebimetinib(IMM-1-104)物质组成专利 该药物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的MEK深度循环抑制剂 针对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大多数癌症的关键信号通路[1] - 在正在进行中的2a期研究中 atebimetinib联合化疗治疗一线胰腺癌患者显示出94%的6个月生存率 显著高于全球标准化疗方案的67%[2] - 专利号为12,351,566 预计有效期至2042年8月 并可能获得专利期限延长以补偿监管审批所需时间[3] - 公司CEO表示该药物在一线胰腺癌患者中展现出卓越的持久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并认为这只是其深度循环抑制剂管线在癌症治疗中重要影响的开始[4] - 公司认为该专利授予验证了其方法的创新性 并为其主要候选产品建立了关键知识产权保护 预计长期专利保护将支持其最大化治疗潜力 从一线胰腺癌扩展到多种癌症类型和组合[5] 专利信息 - 新授予的美国物质组成专利预计提供独家保护至2042年 后续可能获得专利期限延长[8] - 这是首个针对深度循环抑制剂授予的美国专利 该每日一次口服药物旨在通过克服导致癌症药物失效的耐药机制来提供更持久的益处[8] - 针对atebimetinib的化合物 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方法的其他专利申请正在审理中 预计保护期至2044年[8] 临床数据 - 在一线胰腺癌患者中 atebimetinib联合化疗(mGnP)显示出94%的6个月生存率 而全球标准化疗方案仅为67%[2] - 该药物在一线胰腺癌患者中展现出卓越的持久性和显著良好的耐受性特征[4] 监管进展 - atebimetinib已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 用于治疗一线和二线胰腺导管腺癌(PDAC) 以及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展或不耐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NRAS突变黑色素瘤患者[5] - FDA此前已授予atebimetinib治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5] 研发管线 - 公司计划研究atebimetinib与其他治疗药物的组合 用于多种其他癌症类型[5] - 公司研发管线还包括早期阶段项目[6] - 主要候选产品atebimetinib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的MEK深度循环抑制剂 旨在提高持久性和耐受性 并扩大适应症范围至包括MAPK通路驱动的肿瘤 如大多数胰腺癌[6]
国产减重药“上市潮”闸门打开,跨国巨头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38
减重药市场格局变化 - 信达生物的GLP-1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已商业化落地,标志着国产减重药正式进入国内公立医院 [2] - 玛仕度肽从获批到商业化仅用1周,远快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5个月)和礼来替尔泊肽(半年) [2] - 国内厂商无产能供应限制问题,而跨国巨头尚未实现本土化生产 [2] - 信达生物计划通过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零售渠道和线上平台等多渠道拓展市场 [2] - 业内人士预计玛仕度肽未来可能占据中国减重药市场50%份额 [2] 市场规模与竞争态势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达2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28% [3][4] - 国内已有约30款在研GLP-1类药物进入中后期临床,其中一半进入三期临床 [4] - 恒瑞医药、博瑞医药、甘李药业和先为达等公司的在研药物已实现15%-21%减重效果 [4] - 先为达生物的埃诺格鲁肽在48周治疗中实现15.4%减重,与司美格鲁肽疗效相当 [5] - 专家预计随着更多产品上市和可能纳入医保,GLP-1减重药价格有望下降 [5] 跨国巨头的应对策略 - 礼来替尔泊肽新增OSA适应症,覆盖中国近2亿患者 [7] - 诺和诺德更新司美格鲁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结局试验结果(风险降低20%) [7] - 更高剂量司美格鲁肽(7.2mg)临床试验显示平均减重21%,1/3受试者减重超25% [7] - 诺和诺德收购联邦生物"三重受体激动剂"UBT251,潜在交易价值20亿美元 [7] - 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产能,扩大糖尿病和肥胖药物生产规模 [8] 产品创新与研发方向 - 目前GLP-1减重药均为注射液,口服剂型成为研发重点 [11] - 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orforglipron在40周实现平均减重8% [11] - 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在三期临床中实现13.6%减重,降糖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 [11] - 恒瑞医药、诚益生物、华东医药等国内企业已布局口服小分子GLP-1减重药 [12] - 现有减重药存在肌肉流失问题(40%减重来自非脂肪组织),药企正开发肌肉保护药物 [12][13] 市场潜力与慢病管理 - GLP-1减重药被建议长期使用以保持体重和控制血糖 [16] - 中国已将GLP-1类药物纳入《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16] - 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优先使用GLP-1减重药降低心脏病风险 [16]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一季度销售额84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销售额61.5亿美元 [18] - 预计2030年中国将有9亿肥胖或超重人群,市场规模远超美国 [18]
礼来+诺和双重减肥药=超级王炸!72周减重22.1%,92.9%自于脂肪!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5 17:51
联合疗法临床效果 - 礼来公布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Bimagrumab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48周后,受试者体重平均下降22.1%,其中92.8%的减重来自脂肪减少 [2] - 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的受试者体重减少15.7%,其中71.8%为脂肪减少,联合疗法在减脂效果上显著优于单药 [2] - Bimagrumab通过抑制活化素II型受体,在减重过程中有效保护肌肉质量,与司美格鲁肽形成互补作用 [2][4] 药物作用机制 - 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开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减重治疗,但可能导致肌肉流失 [2] - Bimagrumab是礼来研发的靶向ActRII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肌肉生长抑制素信号通路,调节肌肉生长和维持 [2][7] - 联合疗法通过"双靶向"机制实现减脂与增肌的协同效应,填补了传统减重方案中肌肉保护的空白 [4][13] 行业战略布局 - 礼来以19.25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获得其双靶点GLP-1/GIP激动剂Zepbound,并推进与Bimagrumab联用的临床试验 [5][6] - 公司聚焦肥胖治疗领域的生物机制研究,尤其关注传统减重方法中被忽视的肌肉保留问题 [4] - ActRII靶点成为下一代减重药研发重点,礼来通过收购和临床研究强化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6][13] 市场与临床意义 - 全球肥胖患者数量庞大,且常伴随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联合疗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13] - 针对肌少症风险人群,Bimagrumab的肌肉保护特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4] - 研究强调肥胖治疗需结合药物干预、生活方式改善等多学科管理,联合用药可能成为核心方案 [4][13] 靶点生物学研究 - 肌肉生长抑制素(GDF8)是骨骼肌大小的关键负调节因子,通过ActRIIB受体发挥作用 [7][9] - 缺乏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动物模型显示肌肉质量增加25-30%,证实该通路在肌肉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9] - ActRII信号通路还参与代谢调节,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ActRIIB mRNA水平显著升高 [13]
医药|2025ADA大会:减重药物新进展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 - **公司**:诺和诺德、礼来公司、先为达、信达生物、文泰、Cosell、Bemer、Maritide(AMG 133)所属公司、Bimmer所属公司、Emily技术路线相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药物研发进展** - GLP - 1 受体激动剂是减重药物研发核心靶点,进入双靶点时代,如诺和诺德的 CagriSema 结合 GLP - 1 和 Amylin 受体激动剂[2] - 国内制药企业活跃,先为达公布偏向型 GLP - 1 受体激动剂三期临床结果,文泰与国际公司合作的小分子 GRP5 受体激动剂 VCTR20 二期临床有显著效果[4] 2. **药物疗效** - **CagriSema**:75 周观察期内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使体重下降 22.7%,净效达 20.4%[1] - **AMG133**:肥胖伴糖尿病患者二期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420 毫克)每月一次或每两个月一次给药,体重下降接近 20%,扣除 IVG 效应后约为 16%[1] - **Bimagrumab 与司美格鲁肽联合**:可减少司美格鲁肽引起的肌肉减少,使体重下降主要来自脂肪组织,高剂量联合治疗组 72 周时体重下降高达 22%[2][4] - **礼来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Achieve One 三期临床试验中,36 毫克剂量组体重下降接近 8%[1] - **先为达偏向型 GLP - 1 受体激动剂**:2.4 毫克组 48 周时体重大幅下降 15.4%,减重效果高于司美格鲁肽 2.4 毫克,接近替西帕肽[1] - **文泰与 Cosell 合作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二期临床 160 毫克快滴定与慢滴定均使体重大幅下降 9.5%至 9.7%,对脂肪肝有明显降低作用[3] - **Bemer 药物**:单用 30 毫克减重幅度与司美格鲁肽 1.0 相近,约为 10%,高剂量组与司美格鲁肽联合使用可达到 22%的体重下降效果[3][21] 3. **药物不良反应** - **B 麻和司美格鲁肽**:单独或联合应用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高剂量联合治疗组腹泻发生率增加,高剂量组恶心明显增加,高剂量维玛组肌肉痉挛发生率可达 73%,联合治疗组痤疮发生率首次超过 10%[8] - **AMG133**:联合治疗组恶心发生率超过 80%,恶心、呕吐和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使用 GLP - 1 和 GIP 双受体激动剂[14] - **Bemer 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痉挛和痤疮,单独使用时肌肉痉挛发生率为 73%,联合使用时超过 60%[23] 4. **多靶点治疗展望** - 三靶点组合如 GLP - 1、GIP、GCG 二期临床效果比双靶点好,但开发难度大;四靶点治疗可实现更好效果;有企业研发出五靶点抑制剂,动物实验中可大幅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24] 5. **未来药物研发方向**:朝着多靶点和创新技术路线发展,但具体结局尚不明确[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信达公司 2 型糖尿病三期临床**:验证 4 毫克和 6 毫克及 MVG 治疗组,在未接受过药物治疗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 型糖尿病人群中,显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15] - **小分子 GRP 受体激动剂对脂肪肝影响**:高剂量组脂肪含量从基线 17.7%降至 7.3%,绝对脂肪含量减少 8.3%,相对减少 53%;中等计量组接近 50%[19] - **信达和 Cosell 小分子 GIP 受体激动剂**:在全球减重试验中进度排名第二,可能成为继 offer 之后第二个获得减重实验成功的小分子 GIP 受体激动剂[20] - **Bimmer 药物**:安全性良好,Amelin 靶点开发单靶点及与 GLP - 1 受体激动剂结合的双靶点和三靶点药物,Amelin 达药理浓度时有强效抑制食欲和调节代谢作用,但尚无证据表明单独使用或增加剂量能达双靶效果[26]
中交四航科技园项目竣工验收,再添广州白云创新发展新引擎
中国发展网· 2025-07-03 12:57
项目概况 - 中交四航科技园项目位于广州白云区益云科创中心园区,总投资3.6亿元,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 [1] - 项目包括综合实验大楼、模型试验大厅、重点实验室、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1] - 项目将成为中交四航局科技研发中心和科研人才培养基地,为白云区千亿级建筑产业提供科研平台 [1] 建设进展 - 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采用BIM技术和多项"四新"技术保障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2] - 项目预计于7月投入使用,将提供科研、实验、检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5] 技术创新 - 应用保温凝胶技术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耗,并通过工艺优化解决开裂、脱落问题 [3] - 采用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所有直径≥C16的钢筋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提升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4] - 应用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和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减少现场湿作业和施工污染 [4] - 通过BIM管线综合技术构建三维模型,优化设计并避免施工返工,同时采用工业化成品抗震支架提升施工效率 [4] 战略意义 - 项目将延伸产业链及创新链,吸引科研人才与创新资源,为白云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5] - 中交四航局将利用"中交四航科技园+益云科创中心+N"平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5]
铸诚集团启动全国合伙人招募计划,携手赋能建筑行业绿色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1 09:37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双碳"战略推动建筑行业变革,住建部等七部门2020年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1] - 根据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将超过30% [1] - 装配式建筑凭借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低碳化优势,成为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路径 [1]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2020年启动"数字内装"战略转型,构建"BIM+ERP+MES"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全链路数据贯通 [3] - "智造+智建"双轮驱动模式使项目交付周期平均缩短40%,碳排放量较传统装修降低65% [3] - 采用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项目用户满意度提升58%,维修率下降76% [3] - 公司在公建领域拥有31年经验,累计服务超1000个项目 [3] 合伙人招募计划核心机制 - 提供八大赋能体系支持,将直营团队经验转化为合作伙伴的"避坑指南" [3][5] - 针对首个项目由集团负责签单,合作伙伴直接执行并获取全部利润 [3] - 原直营团队转型为"渠道支持中心",100余名专家提供设计-智造-施工-交付四位一体服务 [3] - 集团承担服务成本,无需合伙人开店或承担强制指标,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3][5] 市场定位与行业影响 - 计划通过工业化思维重构建筑合作生态,打造工装整装一体化产业共赢生态 [1][5] - 将公司31年技术积淀转化为区域合作伙伴的市场竞争力,提供"零风险掘金"路径 [5] - 共同定义建筑工装整装一体化的新未来,抢占市场蓝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