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450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有花不完的钱?AI泡沫让人想起了当年的网络股|硅谷观察
新浪科技· 2025-10-15 06:59
OpenAI的战略合作与市场影响 - OpenAI在过去一个多月内与英伟达、AMD及博通敲定了总计26吉瓦的算力合作[2][6] - 与博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部署定制的10吉瓦级AI芯片,OpenAI负责设计并共同开发部署,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3] - 与甲骨文达成未来五年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推动甲骨文股价一日飙升36%,市值暴涨2500亿美元,一度超过9000亿美元[6] - 与英伟达宣布战略投资协议,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支持其购置AI处理器打造数据中心集群,交易宣布当天英伟达市值猛增2000多亿美元,总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6] - 与AMD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未来几年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处理器,首批1吉瓦预计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使用MI450系列,消息刺激AMD股价上周攀升35%,市值突破3500亿美元[6] 合作公司的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化 - 博通周一收盘大涨10%,市值接近1.7万亿美元,超过台积电成为市值仅次于英伟达的第二大半导体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已增长一倍[3] - 博通上月因市场猜测其神秘新客户(OpenAI)承诺100亿美元新订单,股价大涨16%,本次正式宣布合作后迎来第二波涨势[5] - 英伟达在宣布与OpenAI投资协议后,市值单日增加2000多亿美元,总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6] - AMD在合作消息宣布后股价上周攀升35%,市值突破3500亿美元[6] - 甲骨文在宣布与OpenAI合作后股价一日飙升36%,市值暴涨2500亿美元,一度超过9000亿美元[6] OpenAI的融资、估值与财务状况 - OpenAI估值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3][12] - 今年4月完成400亿美元的创纪录融资,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软银负责300亿美元,微软跟投,其中100亿美元在4月中旬到位,其余300亿美元年底到位[10] - 软银总投资额与OpenAI营利性转型挂钩,若转型失败投资额将降至200亿美元[11] - 今年上半年年化营收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全年营收增长超过两倍达到127亿美元,计划2030年营收达到2000亿美元[13] - 去年净亏损40亿美元,预计今年净亏损增长一倍达到80亿美元,未来五年计划投入超过1150亿美元用于算力投资[13] OpenAI的战略规划与行业野心 - 计划构建自有AI基础设施,实现处理器供应商多元化[7] - 考虑向消费硬件、脑机接口和社交媒体领域扩展,未来将花费数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7][9] - 目标是将OpenAI打造成横跨大模型、消费硬件、处理器、社交平台及数据中心的巨无霸企业,估值或达数万亿美元级别,与谷歌、微软、苹果平起平坐[9] - 在英伟达和AMD的采购协议中采用创新的"投资-采购"模式,英伟达进行股权投资换取采购,AMD提供至多10%的认股权证作为业绩奖励[13][14][15] AI行业的热潮与潜在泡沫讨论 - 花旗集团分析师估算,OpenAI每新增1吉瓦计算能力需投入约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成本,与芯片制造商的合作预计到2030年累计带来约1.3万亿美元资本支出[10] - 行业人士将当前AI投资热潮与二十多年前的网络股泡沫类比,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损失近80%价值[18] -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指出AI领域投资存在盲目性,许多项目缺乏明确客户,但相信AI市场规模可能达10万亿美元[18][19] -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当前AI泡沫比互联网泡沫更大,标普500前十大公司远期市盈率高于1990年代科技泡沫时期[19] - 乐观观点认为当前科技巨头财务实力更强,英伟达目前市盈率51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29倍,远低于其盈利增长率,且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20]
黄仁勋回应AMD“送股”OpenAI:很高明的交易,OpenAI现在还没钱给我付账
量子位· 2025-10-09 12:52
英伟达对AMD-OpenAI交易的回应 - 英伟达CEO黄仁勋对AMD以公司10%股权换取OpenAI订单的操作表示惊讶,并称其“挺高明的” [1][3] - 黄仁勋强调英伟达与OpenAI的交易性质“非常不同”,是直接销售产品,而非股权交换 [4] - 黄仁勋承认OpenAI目前没有资金支付英伟达的巨额订单,需通过未来收入增长或融资筹集资金 [5][7] 万亿美元“循环交易”的细节 - 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OpenAI同意部署需要10吉瓦电力的英伟达系统,相当于400万到500万块GPU [12][13] - OpenAI与AMD达成交易,承诺采购需要10吉瓦电力的AMD芯片,并获得AMD约10%股权的认股权证,行权价每股0.01美元 [13][14][15]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甲骨文又需向英伟达采购数十亿美元GPU,形成资金闭环 [15][16] - OpenAI与英伟达、AMD和甲骨文的交易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但OpenAI在2029年前预计无法实现正向现金流 [16] 英伟达的AI投资版图扩张 - 英伟达确认参与马斯克xAI最新一轮融资,计划投资20亿美元,该轮融资总额约20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购买英伟达处理器 [17][18] - 英伟达投资了AI数据中心运营商CoreWeave并持有其7%的股份,OpenAI也向CoreWeave投资3.5亿美元并将云服务协议扩大到224亿美元 [19][20] - 英伟达在2024年参与了52项AI公司风险投资交易,到2025年9月底已完成50笔交易,旨在投资生态系统中的战略部分 [20] 市场对复杂交易的回应与澄清 - 市场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交易存在AI泡沫担忧,有分析师警告这些交易可能成为泡沫破裂的早期危险信号 [20] - 英伟达发言人澄清公司不要求投资的公司使用英伟达技术,黄仁勋也重申投资资金可由被投公司自由支配 [21][22]
抬股价套白狼,OpenAI让黄仁勋和苏姿丰赶着送钱
36氪· 2025-10-09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 OpenAI 作为 AI 模型巨头,其战略合作与采购决策对合作伙伴的股价和市值产生巨大提振,形成一种“供应商融资”的创新模式,推动了 AI 产业链的资本狂热和估值飙升 [1][4][7][25] 主要公司合作与市场反应 - OpenAI 与甲骨文达成未来五年 3000 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推动甲骨文股价一日飙升 36%,市值暴涨 2500 亿美元,一度超过 9000 亿美元 [2] - 甲骨文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森个人资产一度突破 4000 亿美元,短暂成为全球首富,但随后被马斯克超越 [2] - 甲骨文为 OpenAI 提供云服务的服务器租赁毛利率仅为 16%,远低于其 67% 的整体毛利率,公司不惜拉低毛利率以换取股价提振 [4] - 英伟达计划向 OpenAI 投资至多 1000 亿美元,支持其构建数据中心集群,投资结构为无投票权的股权投资,OpenAI 用资金采购英伟达芯片 [4] - 交易宣布当天,英伟达市值猛增 2000 多亿美元,总市值突破 4.5 万亿美元,巩固全球市值第一地位,与苹果和微软的市值差距拉大到 6000 亿美元 [5] - 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看好 OpenAI 成为数万亿美元市值巨头,并期待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超 10 万亿美元的公司 [7] - OpenAI 完成 66 亿美元的股权转让交易,估值达到 5000 亿美元,超过 SpaceX 成为全球估值最高创业公司 [8] - 马斯克在 X 平台上公开嘲讽 OpenAI 估值偏高,其 xAI 正在融资,估值有望达到 2000 亿美元 [9] 供应链多元化与竞争动态 - OpenAI 与 AMD 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未来几年部署总计 6 吉瓦的 AMD 处理器,首批 1 吉瓦于 2026 年下半年使用 MI450 系列,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10] - AMD 向 OpenAI 发行最多 1.6 亿股认股权证,若完全行使,OpenAI 可获得 AMD 约 10% 股权,行使条件与芯片部署规模及 AMD 股价达到 600 美元挂钩 [13] - 交易结构设计巧妙,通过部署量和股价双重里程碑激励 OpenAI 帮助 AMD 提升市场价值,实现双赢 [14] - AMD 股价在交易宣布后本周飙升 40%,市值超过 3800 亿美元,CEO 苏姿丰年薪超 3100 万美元,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最高薪女 CEO [18] - 苏姿丰执掌 AMD 十一年,带领公司从市值 20 亿美元的低谷转型为仅次于英伟达的 AI 芯片巨头 [20] - 英伟达同时对马斯克的 xAI 进行至多 20 亿美元股权投资,投资结构与 xAI 的 Colossus 2 数据中心项目使用的英伟达 GPU 相关 [21][23] - 黄仁勋表示对投资 xAI“超级兴奋”,称希望给马斯克更多资金 [21] 行业融资模式与市场担忧 - “供应商融资”模式盛行,英伟达出钱让客户采购其芯片,类似投资还涉及 AI 数据中心运营商 CoreWeave [25] - 黄仁勋澄清投资逻辑,称 OpenAI 需用未来增长前景筹资,英伟达借此参与投资 [25] - 知名空头吉姆·查诺斯质疑 AMD 交易,指出卖家补贴买家在“计算需求无限”叙事下显得奇怪 [26] - 市场担忧供应商融资可能夸大 AI 生态系统稳健性,类似模式曾在网络股泡沫时期盛行 [25] - OpenAI 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表示公司正考虑股权、债务等多种支付方式应对投资狂潮 [28] 关键人物与财富变动 - 马斯克、埃里森和黄仁勋成为 AI 时代最大受益者,个人纸面财富分别超过 5000 亿、3600 亿和 1600 亿美元 [25] - 奥特曼通过“寻找融资+采购算力”模式,为 OpenAI 争取到大幅折扣甚至供应商买单的优惠,强化公司议价能力 [28]
黄仁勋:近半年AI需求大增,英伟达参投马斯克的xAI,可惜没投更多,对OpenAI也这样遗憾
美股IPO· 2025-10-09 07:59
黄仁勋说,Blackwell的需求"非常非常高",我们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开端;几乎所有马斯克参与的事都想参与其中;对英伟达投资OpenAI的唯一遗憾 是没投更多;对AMD协议给OpenAI多达10%股份感到吃惊。谈到中美AI竞争,他认为中国在能源建设方面遥遥领先。周三媒体称,xAI寻求融资200亿 美元,英伟达将投20亿。 英伟达最先进的Blackwell图形处理器(GPU)需求尤其旺盛。该芯片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和全新AI加速技术,已成为从OpenAI的ChatGPT到其他AI 模型数据中心的核心支撑。 黄仁勋说,"对Blackwell的需求非常非常高",还说"我认为我们正处于新一轮建设的开端,新工业革命的开端。" 英伟达上月宣布,计划未来十年向OpenAI共计投资1000亿美元,支持OpenAI部署需要10千兆瓦电力的英伟达系统,相当于400万至500万个GPU。 美东时间10月8日周三的媒体采访中,黄仁勋表示,过去六个月AI计算需求大幅上升,英伟达新一代架构Blackwell的芯片需求"非常非常高"。他认为这 标志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开始。对于英伟达投资xAI,黄仁勋表示,唯一的遗憾是没给马斯克更多投 ...
“股权换采购”--AMD与OpenAI的协议是“半导体历史上罕见”的
硬AI· 2025-10-07 10:53
协议核心模式与结构 - 协议采用“股权换采购”模式,将价值高达900亿美元的GPU硬件供应转化为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结构性创新 [2] - 协议本质是一种金融工具,将硬件销售转化为股权配置,将AMD的长期估值与OpenAI的基础设施增长直接挂钩 [2][3] - AMD向OpenAI发行了以每股0.01美元行权价购买至多1.6亿股AMD股票的认股权证,作为交换,OpenAI将采购和部署多达6吉瓦的AMD Instinct系列GPU [2] - 若AMD股价涨至600美元,OpenAI持有的1.6亿股总价值将达960亿美元,约等于协议中硬件设备价值,相当于OpenAI可能免费获得10%的股份 [2] 协议设计细节 - 认股权证设计功能等同于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而非传统股权稀释,AMD无需放弃治理控制权 [4] - 股权解锁与两大动态变量绑定:OpenAI后续的GPU采购量以及AMD的股价 [4] - 首批股权与首批1吉瓦的MI450系列GPU部署挂钩,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硬件交付并被接受后股权即告归属 [4] - 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10月,未归属股份将自动作废,AMD保留了反稀释和转让限制条款 [4] 对AMD的战略与财务价值 - 协议是一种创新的客户获取方式,将传统的前期折扣成本转化为与未来业绩挂钩的股权成本 [6] - 为AMD锁定了至少1吉瓦的确定性收入,并将其下一代数据中心GPUMI450系列和Helios平台推向市场,获得关键旗舰客户和市场验证机会 [6] - 消息发布后,AMD周股价飙升近24%,即使考虑股权稀释,6吉瓦需求带来的企业价值提升远超新增股份发行的影响 [3][6] 对OpenAI的战略与财务价值 - 协议为OpenAI在供应紧张的市场中确保了非英伟达硬件的稳定来源,实现供应商多元化 [6] - 创造了一条潜在的“自筹资金”路径,认股权证升值可资助后续GPU采购,减少直接资本支出需求 [2][6] - OpenAI只有在实际采购并部署AMD硬件,且此举推动AMD业务增长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时,才能获得全部股权收益,形成共生关系 [4] 行业影响与新范式 - 交易标志着AI算力正从单纯资本支出演变为可被金融化、证券化的资产类别,可能重新定义AI基础设施融资方式 [2][8] - 展示了与英伟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构建范式:AMD模式将客户的“消费行为”转化为“投资行为”,激励客户通过扩大采购分享供应商成长红利 [8] - 这种模式可能对资本实力不及顶级巨头、但寻求与半导体伙伴深度结盟的AI公司和云服务商更具吸引力 [8] 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 - 协议细节存在不透明之处,公开文件隐去了关键的股权归属时间表和具体技术触发条件 [10] - 6吉瓦的目标是上限而非硬性承诺,OpenAI的约束性承诺仅限于首批1吉瓦部署,后续采购取决于未来业务需求 [12] - 执行风险是AMD面临的最大挑战,交付大规模GPU集群需在未来数年内维持稳定的供应链,包括晶圆代工产能、基板和高带宽内存供应,任何环节中断都可能导致交付延迟 [12]
AMD股价飙升 汇丰看涨至200美元:新AI芯片有望挑战英伟达?
金十数据· 2025-07-11 16:40
核心观点 - AMD新推出的MI350系列AI加速器在性能上已具备与英伟达Blackwell平台抗衡的能力,且定价策略精准到位 [2] - 汇丰银行将AMD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翻倍至200美元,较当前股价高出近40% [2] - AMD股价在周四交易中上涨逾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19% [2][3] 产品竞争力 - MI350系列中的MI355加速器表现可媲美英伟达B200芯片,平均售价达25,000美元,比此前预估高出1万美元 [3] - MI350系列定价较英伟达产品低约30%,成为其潜在成功的重要因素 [3] - 即将推出的MI400系列可能在2026年带来更大增长潜力,将与英伟达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竞争 [2][3] 财务预测 - 汇丰最新预计AMD 2026财年AI GPU营收将达到151亿美元,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96亿美元(高出57%) [3] - 分析师认为AMD AI营收存在"显著上行潜力",若增长预期实现,公司或可获得更高估值倍数 [3] 市场反应 - 汇丰此前因AI GPU产品路线图不够强劲而下调AMD评级,但现对MI350系列的定价能力表示乐观 [2][3] - 分析师此前低估了MI350系列的定价溢价,认为其与前代MI325相比规格升级有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