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na M03
icon
搜索文档
Xpeng defies China's EV price war with steady sales as Tesla and local rivals try to keep pace
CNBC· 2025-07-02 11:49
小鹏汽车销售表现 - 6月交付34,611辆汽车 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 [1] - 纽约交易时段股价上涨超过2% 但未披露高级驾驶辅助车型和低价Mona品牌的具体占比 [2] 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 - 价格战持续加剧 政府批评行业"内卷"和非生产性竞争 高层会议呼吁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3] - 比亚迪6月乘用车销量达377,628辆 其中纯电动车占比过半 上半年累计销量210万辆 [13] - 小鹏上半年累计交付197,189辆 略低于20万辆基准线 [13] 竞争对手表现对比 - 极氪6月交付16,702辆 环比下降11.7% 同比下降16.9% [4] - 蔚来6月交付24,925辆 得益于高端"Nio"品牌和低价Onvo、Firefly品牌的增长 [4] - 理想6月交付36,279辆 环比下降11.2% 但二季度总交付111,074辆 高于下调后的10.8万辆指引 [5] - 理想去年底月交付量曾突破5万辆 其SUV车型配备燃油箱以缓解续航焦虑 [7] 新进入者小米汽车 - 6月交付超2.5万辆 略低于上月 [8] - YU7 SUV订单锁定超24万份 交付周期延长至半年以上 初期预计为1-5周 [8][9] - 分析师认为部分订单可能来自黄牛 反映市场对新车型极高预期 [9] - 上半年累计交付超15万辆 [14] 特斯拉市场压力 - 预计二季度中国销量约12.8万辆 同比下降12% 面临中国品牌新车型竞争压力 [10] - 将Model 3长续航全驱版价格上调1万元 [10] - 1-5月零售销量略超20万辆 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排名第五 [11] 其他厂商动态 - 零跑6月交付48,006辆创纪录 与Stellantis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12] - 问界6月交付44,685辆 采用华为车载娱乐和驾驶辅助技术 [12] - 分析师预测比亚迪、小米和吉利最可能从行业整合中存活 蔚来或因财务状况面临风险 [14]
小鹏汽车-W(09868.HK):从渠道扩容和店效升级看小鹏销售能力升级
格隆汇· 2025-06-21 02:06
核心观点 - 新势力车企的技术迭代和销量增长是成长能力的核心体现方式,渠道能力是承载销量增长的核心因素,而管理能力是打通技术、渠道、产品等多维度能力的关键 [1] - 小鹏汽车2025年新车周期强劲,门店架构优化及单店店效升级成为支撑销量的核心要素 [1] - 预计小鹏汽车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2 4/78 6/96 6万辆,对应总营业收入为977 6/1581 0/1970 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2/60 0/94 2亿元 [2] 门店扩张 - 2023Q3至2024Q4门店数量从约300家激增至超过500家,区域分布采取"金字塔"策略,长三角、珠三角门店占比超30%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从119家提升至245家,占比从24 3%提升至35 7%,二线以上城市补充4S店形门店 [1] 单店效率 - 2025年1-3月店效分别为46 91/37 07/46 36辆,一季度店效环比增长10 5% [1] - 2025Q1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其他级别店效分别为55/56/45/35/21辆,较2024年增长73%/105%/101%/111%和127% [2] - 预计2025年全年店效为52 1辆/(家*月),对应内销销量46 9万辆 [2] 车型表现 - 2025年Mona M03的低线城市渗透能力和P7+的高线城市聚焦能力共同构成绝对主力 [1] - 传统车型呈现差异化收缩态势,G6/G9改款/换代实现销量提升 [1] 投资建议 - 受益于新车周期加速、单店销售能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2]
高盛:予小鹏汽车-W(09868)94港元目标价 升评级至“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6:16
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将小鹏汽车评级升至买入 12个月目标价为24美元/94港元 隐含29%/27%的上行潜力 [1]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公司通过组织和供应链重组、技术降本、平台化等措施显著提升产品和成本结构竞争力 为未来销量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带来更高可见性 [1] - 新车型和改款车型持续改善 Mona M03和P7+销量在各自细分市场排名前三 增强市场信心 [2] - 2025年将推出强大新车型和改款车型管道 包括G7/P7(第三季度)和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第四季度) [2] 产品发布策略 - 新车型发布频率从2019-2023年每年1-2款提升至每年10款新车型+改款车型 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高频发布策略有助于保持全年消费者可见度 并为旧车型销售提供机会 延长销量增长周期 [3] 成本控制与毛利率 - 2023年初实施成本削减计划 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感器套件优化将整体物料清单成本降低25% ADAS BOM成本降低50% [4] - P7+(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为首款实现总成本削减的车型 随后G6和G9的2025年版(3月推出)也受益 [4] - G6因成本削减毛利率提高7个百分点 毛利润改善156% 未来所有新车型都将受益于BOM成本降低 [4]
特斯拉与新势力5月销量跟踪报告:5月交付保持平稳,新势力有望再引领行业智驾新变革
光大证券· 2025-06-03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车市保持平稳,理想交付量环比提升因老款车型清库和全新车型爬坡上量,小鹏、蔚来交付量环比基本持平;5月上市新车智能化再加码;6月购车权益或有小幅放大可能性;短期价格战扰动板块情绪,但看好以旧换新驱动下2025E国内销量提振前景,关注自动驾驶L4商业化加速落地 [1][2] 各部分总结 5月交付情况 - 理想交付量同比+16.7%、环比+20.4%至40,856辆;小鹏交付量同比+230.4%、环比-4.3%至33,525辆;蔚来交付量同比+13.1%、环比-2.8%至23,231辆,乐道L60交付环比+42.8%至6,281辆、萤火虫交付3,680辆;小米5月交付量超2.8万辆;鸿蒙智行5月交付量同比+45.4%、环比+61.3%至4.4万辆 [1][2] 5月新车上市情况 - 5月28日小鹏Mona M03加推Plus和Max版本共4款全新车型上市,Max版本首次将双Orin+城市无图智驾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内,新车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1万辆,Max版本占比超80%;5月8日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上市,所有车型售价保持不变,AD Pro搭载芯片由地平想J5升级至J6M、AD Max搭载芯片由英伟达双Orin升级为Thor - U [1] 6月购车权益及交付周期情况 - 特斯拉国产Model 3交付周期维持1 - 3周,焕新版Model Y交付周期维持2 - 5周,6月30日前Model 3后驱版及长续航全驱版享5年0息购车优惠+限时补贴8,000元、焕新版Model Y可享全系5年0息金融政策 [2] -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除L6 Pro交付周期为1 - 3周外,交付周期为3 - 5周,MEGA交付周期缩短至7 - 12周 [2] - 蔚来ET7交付周期为2 - 3周、ES6/EC6/ET5/ET5T交付周期为2 - 4周、ET9交付周期为3 - 4周、EC7交付周期为4 - 5周,乐道L60交付周期维持2 - 4周,萤火虫交付周期维持2 - 3周,乐道6月延续5年0息金融优惠等权益、萤火虫维持7月31日前下定可享价值超2万元限时购车礼 [2] - 小鹏Mona M03长续航及超长续航版本交付周期维持1 - 2周、全新Plus及Max版本交付周期为1 - 3周,小鹏2025款X9/G9/G6交付周期缩短分别至1 - 4周/2 - 4周/1 - 3周,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交付周期缩短至2 - 4周,P7+长续航及超长续航Max版/P7i交付周期维持1 - 2周 [2] - 小米SU7交付周期延长至36 - 50周,SU7 Ultra交付周期延长至22 - 25周,6月小米SU7延续限时权益,全新SUV YU7预计7月上市 [2] - 华为5月30日尊界S800正式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1,600台,关注订单持续性及渠道布局 [2] 价格战及行业趋势 - 5月23日比亚迪对旗下22款智驾版车型提供至高5.3万元限时补贴,新一轮价格战短期扰动板块情绪,但看好以旧换新驱动下2025E国内销量提振前景;特斯拉6月将上线Robotaxi服务,智能化主题有望持续发酵,关注具备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的车企及配套供应链 [2]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小鹏汽车,建议关注特斯拉、理想汽车;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建议关注小马智行、耐世特、继峰股份 [3]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证券代码 | 公司名称 | 股价(市场货币) | EPS(财报货币)(24A) | EPS(财报货币)(25E) | EPS(财报货币)(26E) | PE(X)(24A) | PE(X)(25E) | PE(X)(26E) | 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PEV.N | 小鹏汽车 | 19.31 | -2.93 | -0.14 | 3.71 | NA | NA | 37 | 买入 | | 600660.SH | 福耀玻璃 | 57.97 | 2.87 | 3.39 | 4.06 | 20 | 17 | 14 | 买入 | | 3606.HK | 福耀玻璃 | 56.05 | 2.87 | 3.39 | 4.06 | 18 | 15 | 13 | 买入 | [4]
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08):金固股份,隆盛科技,小鹏、长城更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8 18: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固股份业务模式匹配“工艺流程一体化”需求,自主化程度高,规划未来3 - 4年出货量近三倍增长,短期靠机器人业务,中期看出海扩张 [2] - 隆盛科技传统主业三大梯队明确,机器人领域卡位关键产品和客户端,绑定主力客户,当前市值约100亿对应2025年约30倍PE,投资价值显著 [2] - 长城汽车启动坦克300“月交付破万”挑战,二季度是业绩拐点,下半年新车型集中发布并搭载智能驾驶平台,有望业绩转折 [2] - 小鹏汽车M03和P7+带动穿越淡季,Q2交付指引创新高,预计2025年销量同比+190%,自研芯片Q2上车,成长性突出 [2] - 基于科技和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给出投资分析意见,推荐不同类型的主机厂、智能化相关企业、国央企整合企业及零部件企业 [2] 各公司总结 金固股份 - 业务模式匹配“工艺流程一体化”,产线内完成一体化工艺,降低出海摩擦成本,自主化程度较高,适合出海战略 [3] - 基本面与市场沟通充分,短期增长依赖机器人业务,中期靠出海扩大收入规模,可规避欧美关税影响 [4] - 需关注资本开支带来的重资产投入压力,业务扩张需持续投入资本,经营周期把控要谨慎 [4] 隆盛科技 - 市场关注点转向产品及客户兑现,隆盛科技业务布局契合市场诉求,传统主业和机器人领域均有优势 [5] - 传统主业分三大梯队,EGR业务向PHEV转型,马达铁芯成主力业务绑定赛力斯,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强有望受益军工及低空经济 [5][7] - 机器人领域卡位灵巧手、谐波减速器、驱动电机三大件,技术和客户复用性高,自主开发人形机器人本体强化系统能力 [7] - 有望复用传统主业客户关系,与特斯拉、赛力斯有合作,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约30倍PE,机器人业务有望提升估值 [8] 长城汽车 - 启动坦克300月交付量破万挑战,体现对坦克品牌销量提升的决心和信心 [9] - 二季度是业绩重要拐点,坦克和哈弗品牌销量增长预计带来约9亿元净利润增量,俄罗斯报废税到账将提高利润表现 [9] - 下半年欧拉、长城炮、哈弗、魏牌有新车型或改款,多个车型将大规模应用智能驾驶平台,提升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10][12] 小鹏汽车 - M03和P7+带动公司穿越行业淡季,2025Q1销量合计占比75.5%,推动Q1汽车毛利率提升0.5pct,Q2交付指引创历史新高 [13] - 新车型周期开启,预计2025年实现55万辆总销量,同比+190% [14] - 自研图灵芯片二季度上车,等效算力强,可降低车型成本,还将应用于机器人业务 [14]
小鹏汽车-W(09868.HK):新车周期加持 毛利率稳步向上
格隆汇· 2025-05-28 17:48
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利润-6.6亿元,同环比减亏7.1/6.7亿元,亏损缩窄 [1] - 汽车业务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159.2%,单车ASP为15.3万元 [2] - 毛利率15.6%,同比/环比+2.7pct/+1.2pct,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10.5%,同比/环比+5.0pct/0.5pct [2] - 研发费用/SG&A分别为19.8/19.5亿元,同比+46.7%/40.2%,环比-1.3%/14.5% [2] 交付与车型 - 2025Q1交付车型9.4万辆,同比增长330.8%,环比提升2.7% [2] - Mona M03、P7+等新车型交付良好,销量提升驱动营收高增 [2] - 2025Q2预计交付10.2-10.8万辆,总收入175-187亿元,G6、G9改款及全新X9等车型上市 [2] - 5月将发布Mona M03 Max,首次将图灵智驾下沉至15万价格带 [3] 市场与生态 - 销售门店总数690家,覆盖223个城市,自营充电站2115座 [3] - 2025款X9在亚太地区获超1500台大定,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3] -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2.4/78.6/96.6万辆,营收977.6/1581.0/1970.7亿元,同比增长139.2%/61.7%/24.6% [3] 盈利展望 - 销量提升及ASP稳步向上,有望2025Q3跨越盈亏平衡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9/94.2亿元 [3] - 智能驾驶迭代及大众合作有望助力财务数据反转 [3]
小鹏汽车-W:小鹏汽车2025Q1财务数据点评:新车周期加持,毛利率稳步向上-20250527
国联证券· 2025-05-27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小鹏汽车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利润-6.6亿元同环比亏损大幅缩窄,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2.4/78.6/96.6万辆,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977.6/1581.0/197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9/94.2亿元,优质车型上市、智能驾驶迭代及大众合作有望带来销量和财务数据改善 [4][1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第一季度财报,2025Q1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利润-6.6亿元同环比减亏7.1/6.7亿元 [12] 优质车型保证交付及应收,新车周期持续向上 - 2025Q1交付车型9.4万辆同比增长330.8%,环比提升2.7%,汽车业务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159.2%,单车ASP为15.3万元,Mona M03、P7+等新车型交付良好带动营收高增 [12] - 2025Q2新车周期延续,G6、G9改款,全新X9等车型上市后销量有望高增,Mona M03 Max将在5月发布,预计2025Q2交付10.2 - 10.8万辆,对应总收入175 - 187亿元 [12] 毛利率改善费用控制良好,小鹏汽车盈利曙光或至 - 2025Q1毛利率为15.6%,同比/环比+2.7pct/+1.2pct,汽车销售业务为10.5%,同比/环比+5.0pct/0.5pct,主要系汽车销量带来的规模效应 [13] - 2025Q1研发费用/SG&A分别19.8/19.5亿元,分别同比+46.7%/40.2%,环比-1.3%/14.5%,费用率控制良好 [13] - 2025Q1净利润-6.6亿元,同环比减亏7.1/6.7亿元,亏损大幅缩窄,有望2025Q3跨越盈亏平衡 [13] AI+超充生态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 销售门店总数690家,覆盖223个城市,自营充电站2115座,生态加速覆盖 [13] - 5月将推出Mona M03 Max,首次将图灵智驾下沉至15万价格带车型 [13] - 4月2025款小鹏X9在亚太地区获得超1500台大定,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1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销量分别为52.4/78.6/96.6万辆,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977.6/1581.0/1970.7亿元,同比增长139.2%/61.7%/2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9/9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1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676|40866|97764|158101|197066| |增长率(%)|14.23%|33.22%|139.23%|61.72%|24.65%| |EBITDA(百万元)|-9278|-4289|4157|10591|1453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376|-5790|115|5986|9418| |增长率(%)|-13.53%|44.19%|101.99%|5095.33%|57.33%| |EPS(元/股)|-5.45|-3.04|0.06|3.14|4.95| |市盈率(P/E)|-13.1|-23.4|1196.6|23.0|14.6| |市净率(P/B)|3.7|4.3|4.4|3.7|2.9| [15]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相关财务比率 [18]
金固股份#隆盛科技
2025-05-25 23:31
涉及的公司 金固股份、隆盛科技、小鹏汽车、长城汽车 核心观点和论据 金固股份 - **全球化竞争力**:通过垂直整合生产线实现工艺流程一体化,减少出海不便,采用普通钢粗加工和自主热处理工艺生产高性能产品,虽原材料要求高但能自行解决热处理问题,利于出海[2] - **业绩增长预期**:未来三到四年出货量计划从 1800 万根增至 4800 - 5500 万根,实现两倍以上增长,重资产模式需较大投入,每 1 元固定资产投入对应约 1.5 元收入,欧美钢铝关税影响大,期待产能投入后的收入爆发力[1][3] 隆盛科技 -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领域发展**:核心业务稳步向上,在机器人领域有核心卡位优势,与特斯拉和赛力斯合作紧密,推出灵巧手、谐波减速器、电机等产品[4] - **主业及转型情况**:主业呈 3T 次发展态势,包括传统商用车、新能源马达铁芯、精密零部件业务,新能源马达铁芯成第一大支柱业务,与赛力斯深度绑定,收购威岩精工拓展精密零部件业务,主业增量明显且趋势向上[1][5][6] - **机器人领域布局**:布局灵巧手、谐波减速器和驱动电机,与客户和技术复用性强,开发人形机器人本体形成系统化能力,成长确定性高[7] - **零部件研发及更新迭代能力**:研发思路先进,策略踏实且具前瞻性,是特斯拉最核心国产供应商,机器人领域有潜在 Tier 1 取送样预期,与 Harmonic Drive 产业链适配能力强,拓展客户能力和信心足,目前估值约 100 亿,对应 2025 年约 30 倍市盈率[8] 小鹏汽车 -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现**:毛利率亮眼,行业淡季依靠新车发布实现销量环比提升,Mona M03 低价车贡献大,平均单车收入 15.3 万元,环比下滑 4.7%,毛利率逆势提升至 15.6%,环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得益于规模效应和降本措施[9] - **未来产品和技术进展**:将发布 Mona M03 Max 版本,有望月销提至 2 万辆;二季度推极 7 车型,三季度发布 P7 车型;迭代图灵芯片替代英伟达 Orin 芯片;四季度推出增程平台新车型;下半年举行机器人发布会[9][10] 长城汽车 - **近期动向**:开启坦克 300 月交付一万台挑战,体现对坦克系列销量提升的信心,巩固市场地位,为新品推广奠基[11] - **业绩拐点**:2025 年第二季度预计成业绩拐点,俄罗斯报废税到账和坦克、哈弗车型销量上升预计带来 9 亿元净利润增量,坦克销量从一季度 4 万台提至二季度 7 万台,哈弗从 14 万台提至 18 万台[12] - **新车和改款计划**:下半年推出欧拉新车,改款长城炮系列,哈弗推新车,魏牌围绕蓝山布局更多 SUV,完善产品矩阵,带来销量增量,改善基本面[13] - **智驾平台发展及升级**:蓝山使用 ADC3.0 平台,效果和口碑好;三季度高价车型搭 ADC4.0 平台,推出 ADC2.0 平台,下半年大规模应用,提升公司形象和产品竞争力[14][15] - **股票估值及投资机会**:港股市场长城汽车股票估值仅 7 倍 PE,性价比高,是重点关注和布局的切入时机[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小鹏汽车-W(09868.HK):新车销量强劲 毛利率略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5-25 09:45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5Q1实现销量9 4万辆 同环比+330 8 +2 7 [1] - 总收入158 1亿元 同环比+141 5 -1 8 [1] - 单车收入15 3万元 同环比-39 8 -4 7 [1] - 毛利率15 6 同环比+2 7 +1 2pct [1] - 净亏损6 6亿元 同环比减亏7 5 7 3亿元 [1] 新车型市场表现 - Mona M03及P7+合计占一季度总销量75 5 其中M03占50 1 P7+占25 4 [2] - M03低定价导致单车收入下滑 但规模效应显著提升毛利率 [2] - P7+新智驾方案去除两颗激光雷达实现大幅降本 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0 5pct [2] - 2025Q2交付指引10 2-10 8万辆创历史新高 [2] 产品线更新与规划 - G6 G9已完成改款 预计二季度单车收入及毛利率进一步上升 [2] - M03 Max版本5月底上市 智驾版将增强竞争力 [3] - 新P7外观设计亮眼 有望与P7+形成差异化 [3] - G7即将上市 预计2025年总销量55万辆 同比+190 [3]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小鹏图灵芯片等效算力是主流车端AI芯片3-7倍 专为L4设计 [3] - 芯片拥有40核处理器 单颗可跑300亿参数本地模型 [3] - 二季度芯片上车后将有效降低成本 后续部署至第五代机器人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至959 1172 1355亿元 [4]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 28 47亿元 [4]
小鹏汽车-W(09868):新车销量强劲,毛利率略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4 1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车周期开启,对外合作及内部改革进度超预期,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机器人及飞行汽车业务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调25 - 27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82.05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557.64,52周最高/最低为106.00/25.50港币,H股市值1561.86亿港币,流通H股1554.85百万股,汇率(人民币/港币)1.0886 [1] 投资要点 - 2025Q1实现销量9.4万辆,同/环比+330.8/+2.7%;总收入158.1亿元,同/环比+141.5/-1.8%;单车收入为15.3万元,同/环比-39.8/-4.7%;毛利率15.6%,同/环比+2.7/+1.2pct;净亏损6.6亿元,同/环比减亏7.5/7.3亿元 [4]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同比增长率(%)|14|33|135|22|1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376|-5,790|439|2,830|4,675| |同比增长率(%)|-14|44|108|545|65| |每股收益(元/股)|-5.46|-3.05|0.23|1.49|2.46| |净资产收益率(%)|-28.33|-17.13|1.44|9.12|13.44| |市销率|4.69|3.52|1.50|1.23|1.06| |市净率|4.0|4.6|4.9|4.4|3.9| [5] 公司亮点 - Mona M03及P7+推出带领公司度过行业淡季,2025Q1分别实现销量4.7万辆、2.4万辆,两车型合计占一季度总销量75.5%,带动一季度销量环比提升;2025Q2交付指引10.2 - 10.8万辆,预计随G6、G9等车型改款,二季度单车收入及毛利率将进一步上升 [6] - 新车型周期已开启,G6、G9完成改款,M03 Max版本5月底上市,新P7亮相,G7上市在即,预计2025年公司将实现55万辆总销量,同比+190% [6] - 自研芯片二季度上车,小鹏图灵芯片等效算力是当前主流车端AI芯片的3 - 7倍,预计上车后将有效降低小鹏车型成本,下一步将部署在其第五代机器人上 [6] 合并利润表(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报告日期|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主营业务收入|30,676|40,866|95,873|117,239|135,464| |营业总支出|42,060|48,348|95,494|113,532|129,563| |营业成本|30,225|35,021|79,461|95,008|109,650| |营业开支|5,277|6,457|16,034|18,524|19,913| |营业利润|-11,384|-7,482|379|3,707|5,901| |净利息支出|-991|-1,031|-68|-263|-399| |权益性投资损益|0|0|0|0|0| |其他非经营性损益|-30|386|-100|-500|-1,000| |非经常项目前利润|-10,423|-6,065|346|3,470|5,300| |非经常项目损益|29|234|170|-140|200| |除税前利润|-10,394|-5,831|516|3,330|5,500| |所得税|37|-70|77|499|825|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持续经营净利润|-10,431|-5,761|439|2,831|4,675| |非持续经营净利润|0|0|0|0|0|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0|0|0|0|0|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10,376|-5,790|439|2,830|4,675| |EPS(最新股本摊薄)|-5.46|-3.05|0.23|1.49|2.4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