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铁路20250115
2025-01-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铁路运输行业,公司为广深铁路[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广深铁路目前处于资产重估阶段,核心原因是高铁的分流导致公司业绩下滑70%[2] - 公司正在进行业务转型,从普铁转向高铁,收入、成本、价格等指标均出现显著变化[3] - 未来几年,随着站台改造升级和高铁线路的接入,公司铁路转型将进入快车道[4] - 公司估值底部为1倍PB,进入高铁网络后存在资产重估的价值[5] - 公司自2001年起推动线路和站台的现代化改造,曾是国内最好的高铁线路[6] - 2014-2015年公司开始业务转型,2015年开通广州东到潮汕的跨线动车组[7] - 公司在运营高铁过程中面临资产拖累和班列控制权问题,影响转型效果[8] - 公司资产规模近400亿,主要为固定资产,负债规模有所上升[9] - 公司采购了4批动车组,每组1.3亿,价格自2007年至2019年未变[10] - 普铁列车逐步退出,预计2027年前后全部退出[11] - 公司拥有1250万平土地,单位土地价值较低,但存在重估潜力[11][12] - 员工数量高峰时达4万,2016年50岁以上员工增加5000人,未来退休将节约人工成本[12] - 高铁客运量占全国80%,普铁业务持续退出,广深铁路面临长周期分流影响[13]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2015-2019年复合增速近10%,但净利润受原有资产拖累[15] - 公司业务包括客运、货运和代运营,货运业务与区域经济结构相关[16] - 跨港直通列车收入从5亿增长至20-30亿[18] - 代运营业务持续增长,但盈利弹性有限,价格被锁死[20] - 广州东站和广州站已全部改为高铁班列,公司业务升级转型持续推进[21] - 公司涉及广汕高铁和广深港高铁,资产转型持续推进,但时间较长[22][23] - 广深港高铁深刻变革了香港与内地的连接,客流量大幅增长[24][25][26] - 广深铁路在广深港高铁上占一半以上份额,班列盈利较高[28][29] - 2019年公司业绩7-8亿,2023年增至10亿,跨港高铁贡献营业弹性[3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资产周转率和后站率提升,但信息率下降[14] - 公司披露的旅客发运量仅包括旗下车站,未涵盖其他车站[17] - 公司成本端变化显著,设备足力和股肥成本增加[19] - 公司代运营业务包括线路租借和人力资源服务[20] - 广州南和深圳北火车站产能饱和,推动新火车站建设[21] - 公司未来将接入更多高铁线路,资产转型持续推进[23] - 广深港高铁修通后,跨党高铁班列客流量大幅增长[25] - 广深铁路在广深港高铁上开车时需交公路费,但收入较高[29]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跨港高铁的贡献[30] - 公司目前处于中估阶段,未来普铁班列退出将释放盈利弹性[31][32][33] 总结 广深铁路正处于从普铁向高铁转型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资产拖累和班列控制权等问题,但随着高铁网络的接入和站台改造升级,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跨港高铁的贡献显著,代运营业务持续增长,但盈利弹性有限。公司资产重估潜力较大,尤其是土地和车站资源,未来普铁班列的退出将进一步释放盈利弹性。
财通证券20250115
证券时报社· 2025-01-16 00:52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财通证券,浙江省唯一的省属券商,具有区域优势和互联网平台合作渠道[1][2] - 公司在资管、支货、订赠等细分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六家三公里公司实力均衡,市场竞争力较强[2]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收入与利润预期 - 2024年收入与利润预期稳健,基于2023年高基数,预计Q4经济与资管业务改善,新资产业务ROE有望提升[3] - 2025年展望:中美博弈与A股震荡性机会并存,公司保持谨慎乐观,继续稳健经营[3] 资管业务 - Q4资管业务管理规模超3000亿,其中公务超1200亿,非货公务超1000亿[3] - 近三到六年资管业务净收入稳定在行业前十,近三年位列前三前五,Q3位列行业第一[4] - 资管业务特色:母公司授权充分,资管自主灵活经营,具有公司调研渠道优势[4] - 互联网平台合作:与蚂蚁、同花顺等长期合作,财东资管、基金与财东证券财富号在蚂蚁平台粉丝超400万[5] 客户与渠道 - 每年新增客户量稳定在30-40万,Q4客户数与入金规模显著提升[6] - 与40多家省府国企同业机构有战略合作,包括资商银行、省农计年社等[6] 产品布局 - 2024年布局9支券节产品,首发目击规模在参与券商中排名第一[9] - 金融产品代销业务在固收与固收加产品上加强临选广度与引进力度[9] 经济业务 - Q4经济业务改善明显,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提升客户引入与留存[11] - 佣金率与市场持平或略高,主要通过优化客户结构与服务提升佣金贡献度[12] 投行业务 - Q4股权业务开展情况良好,延续省属国企平台优势,服务优质子公司资源[20] - 重视多元化布局,包括订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业务,已落地多个项目[21] 自营投资 - Q4自营投资风格稳定,灵活调整利率债与信用债投资比例[16] - 2025年债券市场预计波动性加大,公司将灵活调整投资策略[17] 信用业务 - Q4两融余额逆势增长,增幅跑赢市场约7个百分点[19] 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合作 - 与蚂蚁集团、同花顺等互联网平台合作深入,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合作成效显著[35] - 2021-2023年每年引进客户超30万,2023年超40万,Q4新增客户超10万[36] 成本管控 - 2024年开展成本管控行动,从经费支出、会议成效、场地运营效率等方面提升效能[27] 分红与投资者回报 - 2023-2024年前三季度共计派发6.97亿红利,优化分红节奏与比例[32] 量化交易与金融科技 - 量化交易服务领域深耕多年,2024年全年为客户创造超1亿元利润[33] - 金融科技方面,推进数据治理、中台建设,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质量[34] 衍生品业务 - Q4衍生品业务受市场冲击,但整体风险可控,未来定位为客区型功能性业务中台[4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未来将关注市场机遇与行业内的订购冲突机会[28][29] - 公司通过股票质押参与半边地操作,首批落地股票买入[30] - 未来将继续增持股票与ETF,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31] - 公司在量化交易与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服务体验良好[33][34]
物产环能20250114
2025-01-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浙江沐海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煤炭流通、热电联产和新能源业务[1] - 煤炭流通业务通过规模化流通和数字化计算手段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1] - 热电联产业务通过多能互联技术为客户提供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产品[1] - 新能源业务围绕生物质能源、绿色物流等综合能源服务展开[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24亿元,同比上升1.72%[2] - 煤炭贸易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89.64亿元,同比下降6.16%,毛利率为8.62亿元[2] - 煤炭销售量4407万吨,同比上升9.39%[2] - 热电联产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上升2.83%,毛利率为24.28%[2] - 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已建成8个光伏电站项目,合计规模约30兆瓦,储能建设项目5个,合计规模7.25兆瓦[3] - 2024年全年光伏业务预计可达1000万千瓦[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在煤炭贸易方面采取保守策略,避免大规模库存波动[4][5] - 热电联产业务未来将参与电力现货交易,预计2025年电价将有所下降[7][8] - 公司未来三年分红计划较为稳定,分红能力较强[8] - 公司计划通过ABS项目建立更便利的融资渠道,并在资本市场亮相[19][20] - 公司有期货套保业务,主要用于降低库存风险[21]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煤炭贸易业务毛利率为8.62亿元[2] - 热电联产业务毛利率为24.28%[2] - 光伏电站项目合计规模30兆瓦,储能建设项目合计规模7.25兆瓦[3] - 2024年光伏业务预计可达1000万千瓦[3]
仕佳光子20250114
光子盒· 2025-01-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光通信、芯片制造、数据中心、电信市场 - 公司:石家庄释迦光子(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光芯片、线缆、AWG芯片等业务 [7][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光通信技术趋势**: - 2024年市场主流公司进入1.6T时代,1.4光波时代开始交付 [1]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141万亿,汇光技术(包括PSA、CNN光源等)与未来CPU技术一脉相承 [1] - 1.67T时代光波化渗透率显著提升,归光技术从边缘方案转向主流 [2] 2.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从2012年开始研发PRC芯片,代表国产光芯片的先进水平 [7] - 2016年公司开始研发DWDM AWG芯片,具备48通道以上能力,领先于市场 [7] - 2023年公司8.1国模号云AWG芯片实现批量销售,1.0T AWG芯片正在研发 [30] 3.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涵盖线缆、AWG芯片、光源等,2024年Q3业绩增长主要来自AWG和光线连接器 [12][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盈利超过1000万,Q4单季度盈利达到2400万,创历史峰值 [11] - 2024年公司光源产品(100G、200G、900G)已批量销售,900G光源正在送样 [31] 4. **行业与公司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预计凭借MPN线缆突破带动IDC室内线缆市场增长 [36] - 2026年公司预计收入达到18亿,盈利2.3亿,AWG、FAU、BFBBMLCLS光源等产品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37][38] - 公司从传统线缆业务向光芯片、AWG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2024年业绩反转 [8][35] 5. **技术与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大,2023年研发费用保持高位,支持新产品开发 [33] - 公司光源技术从研磨方式转向C-level光源加规光PSC方式,提升器件性能 [3] - 公司AWG芯片从碳化矽向氮化矽工艺过渡,功耗显著下降 [18] 6. **市场与客户优势**: - 公司具备全球供应链能力,能够为FAU接口、AWG气垫、MPA线缆等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5] - 公司在赫比市(北方小城市)得到当地政府支持,科技产业氛围浓厚,转型成功 [14][15] 7. **光通信技术细节**: - 光连接方式在TOR层渗透率提升,NPO线随CPU下沉到TOR层 [4] - 全光交换机趋势明显,光源、FAO、沙盒BOT等组件需求上升 [26] - 400G网络向800G网络过渡,光源和AWG芯片需求增加 [17][19] 8. **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 2024年公司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整合市场管理部,提升线缆、有源、无源等业务的协同效应 [32] - 公司从传统线缆业务向光芯片、AWG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2024年业绩反转 [8][35] 其他重要内容 - **城市与产业环境**:赫比市从传统煤炭产业向科技产业转型,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4][15] - **技术替代与增量**:CW光源和公关PC替代EMR,成为新增量 [16] - **AWG芯片市场**:AWG芯片在数据中心和电信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已有大量应用 [30] - **全光交换机趋势**:全光交换机技术从电信侧向数据中心渗透,光源、FAO等组件需求上升 [26]
铜冠铜箔公司交流:更新服务器HVLP铜箔进展
铜冠金源期货· 2025-01-16 00: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PCB(印刷电路板)和铜箔制造,特别是高频高速铜箔(RTF和HVLP)[1][2][3] - 公司专注于PCB铜箔的生产,特别是HVLP(高频低损耗铜箔)产品,且在国内市场份额较大[2][8]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订单与生产情况** - 公司订单饱和,工厂春节期间可能不放假,全力生产[1] - 70币的订单较满,加工费有小幅增加,预计2024年仍会亏损,2025年有望转正[1] - 高频高速铜箔(RTF和HVLP)订单在一月份非常满,加工费相对稳定[2] 2. **HVLP产品** - HVLP产品主要用于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雷达等对信号传输要求高的领域[3] - 生产难度较高,需耐高温、抗磁性等特殊处理[4] - 目前出货以第一代和第二代为主,第三代小量,第四代预计2025年送样认证[5] - 加工费随代际提升而增加,第四代加工费更高[5] 3. **市场份额与客户** - HVLP铜箔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日本三景公司,国内以同万公司为主[8] - 主要客户包括台资和大陆的几家知名PCB制造商[8] 4. **研发与合作** - HVLP产品是与下游PCB厂商联合开发,根据客户需求改进设备和产品[9] - 公司计划2025年直接接触PCB厂商,以更好地满足终端需求[11] 5. **产能与市场策略** - 2025年产能目标为16到6.5万点,PCB铜箔占主要比例[12] - 公司考虑将部分锂电铜箔产能切换到PCB铜箔,以应对市场需求[13] - 高频高速铜箔中,RTF占绝大多数,主要用于服务器等领域[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加工费溢价**:HVLP铜箔加工费较高,因国际市场参与者少且认证周期长[10] - **技术难度**:HVLP产品生产难度大,需耐高温、抗磁性等特殊处理[4] - **市场趋势**:随着AI服务器等高端需求增加,对HVLP性能要求更高[6] 数据与百分比 - 2024年上半年HVLP出货量预计每月100吨,2024年底或2025年初有望突破[3] - 2025年HVLP第四代产品计划送样认证[5] - 2025年产能目标为16到6.5万点,PCB铜箔占主要比例[12]
美国 CES 大会AI、机器人与眼镜
大佬视频· 2025-01-16 00:5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消费电子、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AR/VR眼镜[2][3][4][5][6][7][8][9][10][11][12] - 公司:英伟达、AMD、英特尔、联想、惠普、Meta、北鸟、大鹏、Hercules、河塞、塑成巨创、新闻预言、雷鸟、空软科技、索尼、ROCKET、BLOOM眼镜、树藤虚创、合赛[3][4][5][6][7][8][9][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消费电子展与前沿技术** - 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对全年及未来技术趋势有重要影响[2] - 全球首款卷轴屏AI PC和AI手机发布,AI眼镜有50款以上产品展出[3] - 英伟达发布超级芯片A-Link和第四代SOL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推动自驾技术发展[4] - AMD推出Ryzen ARMAC系列和AR300系列产品,追赶AR技术[5] - 英特尔推出全新桌面成品线,GPU核数量为上一代两倍,适用于游戏和引擎[6] 2. **AR/VR眼镜与办公场景** - AR眼镜在办公场景中展现深度融合,提高办公效率[9] - ROCKET展示多款智能眼镜,采用光波导向技术,功能强大[9] - DPCA2 AR眼镜具备第一视角拍摄、高清音频播放、智能识别和实时互动能力[8] - P2 Vision VR眼镜融入眼动追踪技术,轻便易用[8] 3. **机器人领域** - 马斯克预计今年将释放6000台Optimus机器人,产品迭代速度快[10] - 树藤虚创发布自研人机型整机产品和第二代零调手,具有二刀灵活度[11] - 合赛推出迷你三级激光雷达和机械体系列,已交付两种产品[11] 4. **芯片与AI技术** - 英伟达K2K片件互联系统和ARM架构芯片在AI训练场景中表现优异[5] - 联想发布全球首款卷轴屏AI PC,采用先进柔性显示技术[6] - 雷鸟和空软科技在视频画质处理方面表现突出,形成AI共振[7]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预期与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英伟达、AMD、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变化[12] - 建议关注联想、惠普在AI PC领域的发展[12] - 建议深入研究CIS大会及相关龙头厂商[12] - **技术迭代与产品发布** - 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公司在芯片和AI技术上的快速迭代[4][5][6] - 多家公司在AR/VR眼镜和机器人领域推出新产品,技术更新迅速[3][8][9][10][11] - **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展展示的前沿技术对未来行业趋势有重要指引作用[2] - AI、AR/VR、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创新成为行业热点[3][4][5][6][7][8][9][10][11]
中煤能源20250114
能源基金会· 2025-01-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中煤能源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煤炭价格趋势** - 11月下旬开始煤炭价格下滑,目前趋稳并有所上升[1] - 四季度现货煤炭价格较三季度有所下降,但长期煤炭价格保持稳定,11月和12月长期煤炭价格为6.96[1] - 2025年煤炭价格展望:供需双落格局,春节后需求下降,煤炭价格难有大幅上涨趋势[2] 2. **公司资源与开采** - 中煤能源24年80%资源用于迁厂,煤炭价格对公司影响有限,主要影响在现货煤炭价格[1] - 平硕矿区面临资源削减问题,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仍将是主力矿区[3] - 平硕矿区煤炭热值在4400左右,可通过选选技术提高热值[3] 3. **煤化工项目** - 中煤能源煤化工项目已显现盈利趋势,1027煤化工项目预计2026年底投产[4] - 煤化工项目作为防风险板块,即使在煤炭价格高位时仍有盈利空间[4] 4. **长期合同签订** - 2025年长期合同签订量与2024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甚至略有增长[5] - 政策允许2025年长期合同签订多5%的现货空间,对上市公司是利好消息[5] 5. **资源获取与整合** - 资源获取路径包括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公开市场选择和资源划转[7] - 未来可能通过高端化和差异化产品弥补进口依赖[8] 6. **资本开支计划** - 未来三年资本支出规模预计在150亿左右,主要方向为煤炭煤矿生产、煤化工、电力和新能源[10] 7. **生产成本与销售结构** - 单位销售成本和煤炭生产成本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继续下降空间有限[12] - 大海绝活煤矿销售结构包括自用和长协销售,2025年按两千万吨排产不影响销售结构[10] 8. **煤炭价格展望** - 长期煤炭价格波动较小,现货价格低于长期价格,建筑行业更愿意接受长期煤炭[14][15] - 进口煤量是影响国内煤炭供需平衡的不确定因素[16] 9. **维护成本** - 煤矿维护成本开支通过基金体系处理,去年一季度成本较低[17] 其他重要内容 - **分红规划**:2024年分红规划预计不低于30%,具体方案将在3月份股东会上确定[6] - **市值管理**:公司正在进行市值管理研究,未来将通过业绩说明会或年度报告披露具体措施[11] - **生产计划**:2025年生产计划预计维持1.3亿吨左右[12] 总结 中煤能源在煤炭价格波动中保持稳定,长期合同签订和煤化工项目进展顺利,未来资本开支计划明确,生产成本控制良好,煤炭价格展望相对乐观,公司资源获取和整合策略清晰,分红规划和市值管理也在积极推进中。
劲仔食品20250114
2025-01-16 15:25
行业与公司 - 会议主要涉及近代食品公司及其2025年展望[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小鱼、鹌鹑蛋、豆干、深海鲱鱼、唐鲜、中鲜鲜等[9][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2025年展望 - 2025年春节开门红情况:春节占比不高,渠道备货节奏正常,但新疆商备货偏谨慎[2] - 2025年渠道规划:重点渠道包括会员渠道(山姆、开示客、麦德龙)、高性能渠道、电商渠道[3][4][5] - 2025年产品规划:深海鲱鱼为核心,唐鲜、中鲜鲜等新品逐步铺开[9][10] 渠道与市场 - 会员渠道:山姆、开示客、麦德龙等会员店合作加速,唐鲜产品正在洽谈[3][11] - 电商渠道:2024年调整后,2025年将重点发展内容电商,强调品效合一[5][18] - 传统渠道:高性能渠道持续投入,带动小包装自然增长[20][21] - 大包装产品:目前占比约30%,未来将继续拓展,重点在于渠道定制化[22][23][24] 产能与供应链 - 唐鲜产能:目前受限,主要卡在设备调试,预计2025年产能将满足市场需求[7][8] - 供应链成本:安全单成本占市场价格的1/4到1/3,饲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12][13]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增长:基数低,增长显著,重点区域为日韩、东南亚、香港[13][25] - 2025年海外规划:继续推进东南亚市场,产品口味契合当地消费习惯[25][27] 其他重要内容 - 量范合作:2024年已有调整,2025年将进一步改善,重点在于产品丰富度和渠道合作[15][16] - 招商策略:未来将更注重经销商的专业性和渠道服务能力[30][31] - 春节备货:12月备货进度正常,春节期间将进行终端营销活动[31] 数据与百分比 - 唐鲜月销:3000多万[4] - 电商占比: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16%[19] - 大包装占比:全盘约30%,线下约10%[22] - 海外增长:2024年翻倍增长,2023年约1000多万[25] 其他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安全带产品:2024年未进入临时系统,2025年计划突破[4][16] - 出海资质:东南亚等国家的资质认证持续进行中[32] - 销售费用率:2025年预计会有调整,具体走势未明确[34]
洪灏:怎么让老百姓敢消费
2025-01-15 15:55
行业/公司 - 行业:中国消费行业 - 公司:无具体公司提及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家庭储蓄率高,消费率低** - 中国家庭储蓄率长期维持在35%左右,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消费率不足40%[2][3] - 全球平均消费率约为60%,中国仍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3] 2. **低消费率的深层次原因** - 收入增长放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受限[2][4] -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担忧[2][4] - 房地产等传统投资领域回报率下降,削弱消费者意愿[2][4] 3. **高储蓄率的经济逻辑** - 中国经济长期依赖高投资和高出口驱动,投资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40%以上,发达国家则在20%左右[5][6] - 高储蓄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提供资金,但压制了居民消费能力[5][6] 4. **文化对高储蓄习惯的影响** - 中国社会的储蓄习惯源于农业社会时期的未雨绸缪思想[7] - 市场化改革后,个人承担更多养老、教育和医疗成本,强化了储蓄需求[7] - 政策层面长期强调先积累再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7] 5. **激发消费潜力的建议** -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8]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性[8] - 优化消费结构,鼓励服务型消费,如健康、教育、医疗及文化等领域[8][9] - 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提升消费体验,推动内外贸融合[9] 6. **短期刺激政策的局限性** - 短期刺激政策无法解决结构性因素,如高储蓄偏好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10] - 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社保系统建设,优化整体环境[10] 其他重要内容 1. **中国奢侈品消费与基本消费品消费的失衡** - 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份额超过50%,但基本消费品和服务领域消费能力较弱[2][3] - 反映了收入分配不均和消费环境不确定性[3] 2. **重构数字化生态** - 利用世界最大数字经济电商平台优势,通过技术提升改善消费者体验[9] - 推动内外贸融合,实现双赢局面[9]
上海沿浦20250113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25-01-15 15:33
行业与公司 - 上海延普公司专注于汽车座椅行业,特别是汽车座椅骨架领域[3] - 公司计划从2025年开始逐步进军乘用车整椅市场[4] - 公司将在2025年开始放量的新增业务包括高铁座椅和铁路集装箱[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上海延普公司在汽车座椅行业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并有望成为全球龙头企业[3] - 公司2025年将进入汽车座椅骨架平台化正式落地阶段,预计未来五年内有20多个亿的定点规模[4] - 公司2023年总收入约15亿元,其中近10亿元来自汽车座椅骨架,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利润增速超过50%[4] - 公司计划从2025年开始逐步实现乘用车整椅业务的突破,预计到2026年达到1,100多亿人民币[5] - 公司将在2025年开始放量的新增业务主要包括高铁座椅和铁路集装箱两大板块,预计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3年60%的收入来自于汽车座椅骨架,其余部分来自注塑件、冲压件、模具等相关汽车零部件[6] - 公司现有客户如华为问界M7等车型的独供业务将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机会[5] - 公司计划从2025年开始逐步实现乘用车整椅业务的突破,凭借其在座椅骨架领域17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与车企开展的平台化模式,有望抓住国产替代机会[7] - 公司将在2025年开始放量的新增业务包括高铁座椅和铁路集装箱,预计将显著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8] - 投资者选择上海延普作为投资标的是基于公司传统主业的爆发式增长、乘用车整椅业务的拓展以及新兴业务的放量[9] - 预计从2024年至2026年的三年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可达30%以上,而利润增速更快,可超50%[9] - 按照2025年的净利润2.5亿元计算,对应市值至少可达70多亿元,相较当前市值仍有50%以上增长空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