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钨高新(000657) - 中钨高新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8 17:12
金洲公司产能与扩产计划 - 金洲公司今年上半年月均产能维持在6000多万支 [3] - 7至9月月均产能已提升至7000多万支 [3] - 预计本月底月均产能将突破8000万支 [3] - 中钨高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金洲公司微钻产能扩产1.4亿支的项目 [3] 产品定价与销售结构 - 金洲公司产品定价采取新旧体系并行策略,原有产品系列维持既有价格,AI方向新产品制定新价格标准 [2] - 刀片类产品今年以来已累计实施四次调价 [3] - 以"金洲三宝"为代表的核心产品销售占比超过公司总销量的50% [3] 钨价市场展望 - 供应端受海内外新增钨矿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国家配额收缩、现有矿山开采品位自然下降限制 [5] - 需求端下游应用领域对钨的需求保持增长态势 [5] - 钨整体供需缺口预计持续放大,对钨价形成支撑 [5] 资产收购与矿山注入 - 收购远景钨业事项目前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续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 - 若进展顺利,预计远景钨业可在今年完成财务并表 [5] - 公司将积极推进剩余三个钨矿山的注入工作,具体节奏将依法依规推进 [5] 价格策略与成本管理 - 粉末、棒材等产品价格基本与钨价变动同步调整 [3] - 公司本轮调价已覆盖大部分产品,有效应对成本上升压力 [3] - 目前暂无固定调价机制,未来将根据原材料市场变化与供需格局灵活制定价格策略 [4]
钧崴电子(301458) - 301458钧崴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7:1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18.00%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5.27% [4] - 业绩增长受益于消费电子传统旺季,以及工业、AI相关领域业务持续放量 [4]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从事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及熔断器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2] - 在电流感测精密电阻领域已成长为全球领先企业 [2] - 主要客户群体涵盖智能手机终端、电脑终端、家电、电池、PD快充、电源、工业等多个领域 [2] 战略与增长驱动 - 战略愿景是通过持续创新成为全球元器件行业细分领域领导企业和更全面的电流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增长策略包括将现有优势产品向AI、工业、汽车、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6] - 通过研发投入与战略投资布局传感器等新产品线,并加速海外市场开拓 [6] 竞争优势与盈利模式 - 高毛利源于选择有技术门槛的细分赛道,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壁垒 [5] - 坚持合作行业头部指标客户,获得溢价并驱动技术迭代 [5] - 利用技术领先优势获取高单价订单,通过覆盖大体量客户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5] 并购策略 - 并购策略强调稳健、可控与协同效应,倾向于选择业务和技术相近的目标 [7] - 对日本Flat Electronics Co, Ltd的收购为公司海外布局带来明确附加价值 [7] - 对于非核心聚焦领域的合作机会,更倾向于采用风险较低的投资、合资等模式先行探索 [7]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有机增长(加大研发投入、技术迭代、拓展新应用领域)和无机增长(并购、投资、合资)两大核心路径实现增长 [8] - 积极拓展布局高性能传感器产品线,推动产品从单一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延伸 [3]
万孚生物(300482) - 300482万孚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7:10
经营业绩与挑战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2] - 国内业务受到压制,国外业务进展较为顺利 [3] - 国内销售增值税率从3%调整为13%,对除税后收入同比增速影响较大 [3] - 公司强化现金流量管控,对短期收入增长有一定影响 [3] 行业政策环境 - 化学发光肿瘤、甲功集采中标结果预计影响持续到明年 [2] - DRG要求检测套组拆套餐,单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对医院检测量有较大影响 [2] - 医院经营问题突出,导致量价齐跌 [2] - 2025年6月政策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纳入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项目 [5] - 国家卫健委明确开放基层检验能力政策导向 [5] 业务板块表现 - 美国子公司毒检业务恢复,呼吸道业务导入带来明显增量 [3][6] - 美国工厂已具备本地化量产能力 [6] - 公司与美国大客户基于呼吸道业务签署长期供货协议 [6] - 国内荧光业务基本盘趋稳,终端纯销趋于稳定 [3] - 发光业务季度同比增长加快,特色项目+常规项目双轮驱动模式 [4] - 发光仪器200速和900速高速机是主力机型,今年发布LA-6000流水线 [4] 战略举措与展望 - 2025年全年目标聚焦终端纯销增长,费用优化,成本控制,改善应收和经营性现金流 [3] - 国际部通过FS1000和FS2000新平台在12个重点国家竞争市场份额 [5] - 供应链本地化加速,海外子公司成立,计划设置前置仓响应南美、中东客户需求 [5]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保障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能力 [8] - 国际化布局进入成果兑现期,历经二十余年海外市场深耕 [8] - 积极探索穿戴式检测产品,计划向慢病管理、健康管理领域拓展 [8]
广联达(002410) - 002410广联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7:08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会 - 建筑业年产值达数十万亿 国民支柱产业地位未变 [1] - 市场机会主要来自基建领域(水利、公路、铁路)投资力度强 项目周期长 数字化需求迫切 [1] - 存量市场巨大且可持续 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维护、厂房更新等城市更新与运维业务 [1] - 制造业升级带动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造需求旺盛 [1] - 行业核心趋势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管控和高质量发展 客户对数字化降本增效需求更真实紧迫 [1] 造价业务发展 - 造价业务从招投标阶段算价计价 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2] - 增长动力来自产品模块扩展(如算量产品延伸至安装、装饰、市政等专业)和服务深度增加(指标数据、材料价格、成本测算等增值服务) [2] - 新清单政策落地驱动行业向市场化、精细化发展 强化成本管理刚性需求 [2] - 尽管项目数量减少 但通过帮助客户管好单个项目成本 实现客户价值提升和业务场景深化 [3] - 每个建设项目都需成本管控 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3] 施工业务战略与盈利 - 施工业务作为公司第二曲线战略地位不变 覆盖项目建设最复杂、周期最长、浪费最多环节 数字化价值空间大 [4] - 业务调整聚焦纯软件解决方案 剥离硬件 降低人力与运营成本 毛利率改善 经营质量提升 [4] - 从单点工具升级为一体化平台 打通人员、机械、材料、进度、安全等管理要素数据 实现协同管理 [4] - 加大对基建领域投入 深耕水利、公路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 产品布局完善 [4] - 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追求人均高产出 通过考核调整驱动业务健康 亏损持续收窄 [4] 设计业务进展 - 设计业务是建筑数字化转型核心工业软件 技术壁垒高 市场空间大 已投入超十年 [4] - 2020年收购洛阳鸿业 推出数维系列软件(房建与基建两大板块) [4] - 推动设计与成本业务协同 推广设计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 以EPC项目为切入点 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快速成本核算与方案优化 解决设计超概算痛点 [4] - 国产化替代为推动力 产品已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政府项目试点推广 [5]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为确定发展方向 双线并行策略 [5] - 亚洲市场:推进算量、计价等全球版产品研发与能力升级 深度客户经营打造成本业务规模化根据地 预计明年在东南亚试点验证和销售 [5] - 欧洲市场:加快设计等系列产品推广 基于收购的MagiCAD(占有率与品牌认知度高) 将其底层平台切换至自主可控数维平台 提升技术自主性与协同能力 已在芬兰试点 后续放量推广 [5] AI技术应用与战略 - 公司高度重视AI大模型技术 2023年提出ALL IN AI战略 所有产品已有AI赋能 [5] - AI推动软件从效率工具向提供结果与价值的服务转变 能深入业务逻辑解决更深层次问题(如直接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方案) 创造更大实际价值 [5] - 基础层:构建行业垂类大模型 融合建筑专业知识与数据 解决通用大模型专业场景适应性问题 [5] - 产品层:核心产品线融合AI能力 如算量业务AI识图(拍照或图纸快速生成算量模型 将数周工作压缩至几小时) 施工业务计算机视觉(摄像头识别安全隐患、监控物料消耗、分析施工进度) 设计业务AI方案生成与优化 [6] 成本费用管控 - 费用管控严格 年初制定年度预算 过程中动态调整 [7] - 管控基调为提升整体人效和专项费用专项管理 [7] - 通过组织优化与人员调整 总人数下降 推动人均效能提升 [7] - 薪酬费用因人员优化下降 但仍保持对核心优秀人才激励与员工共享利润 非薪酬费用围绕市场机会必要投入(如营销举办行业峰会与客户活动 研发重点投向AI与海外等战略领域) [7] - 未来追求有质量增长 费用投入更聚焦 实现利润与现金流可持续增长 [7] 未来战略规划 - 十三规划围绕三大核心方向:全面推进AI战略 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所有产品与解决方案 海外市场作为重要增长引擎进行系统性布局 持续聚焦建筑主业 深耕成本、施工和设计三大业务机会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7] - 公司对建筑数字化方向保持坚定信心 保持战略定力 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创新 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7]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6:56
公司及子公司概况 - 子公司安徽航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7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领域的非车用液冷泵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航逸科技产品覆盖16W至22kW功率范围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包括节点冷却、模块化侧挂式、机架内及行级CDU液冷泵应用 [1] - 公司依托热管理技术领域70余年积累,致力于成为液冷泵的技术引领者及全球IDC液冷泵领域核心供应商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能源热管理产品分为电子泵系列(平台化策略,覆盖13W至40kW功率,兼容12V至1500V全电压平台)和温控阀系列(定制化路线) [2] - 液冷领域热管理部件产品可应用于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液冷、人工智能、充电桩液冷、机器人、5G基站、氢能液冷、风光储能液冷等前沿领域 [2] - 服务器液冷技术路径以冷板式液冷为核心,同步布局浸没式液冷技术,构建全维度技术生态 [2] - 液冷领域产品以电子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为主,未来将向集成模块类产品拓展 [2] 市场与客户进展 - 液冷领域已建立联系的客户达80家,超120个项目进行中,部分项目已量产 [2] - 民用领域电子泵产品平均单价略高于汽车领域,民用市场被视为高潜力价值蓝海 [3] - 通过中国台湾地区客户拓展海外服务器液冷市场,持续扩大业务版图 [3] 产能与竞争优势 - 航逸科技拥有4条液冷领域生产线,并根据需求调整产能 [3] - 核心竞争优势包括先发优势、客户优势、平台化设计,以及长寿命、轻量化、体积小、高性价比的产品特性 [3]
横店东磁(002056) - 002056横店东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6:38
整体业绩表现 [2][3]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175.6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6.8%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5% [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6.3亿元,同比增长40.2%,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2.0%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3][4] - 磁材器件业务收入约37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出货量超16万吨 [3] - 光伏产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43.6%,出货量19.5GW,同比增长约70% [3] - 锂电产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5.6%,出货量超4.6亿支,同比增长12.3%,毛利率逐季回升 [4] 光伏产业市场与策略 [4][5][6][7][8][9] - 国内组件价格受反内卷政策、电站收益率下滑影响,Q3环比回落,预计Q4及明年上半年反弹乏力 [4] - 美国对印尼双反调查等贸易壁垒导致Q3出货环比下降,但预计对2025年海外基地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5] - 预计2026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回落,公司动态调整市场布局以稳定出货量 [6] - 针对欧洲市场BC产品竞争,公司调整小板型产品功率以维持市占率,预计明年欧洲出货量仍能增长 [7] - 贱金属化技术(如银包铜浆料)导入适度推迟至明年上半年,以评估技术兼容性 [8] - 组件效率持续提升,640W产品已批量接单,26年Q1目标实现650W量产 [9] 磁材产业技术与市场 [3][10][11][12][13] - 磁材新品在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桩、AI服务器PSU电源等领域出货高速增长 [3] - AI应用磁材中,HVDC(高压直流)渗透率预计从当前20-30%提升至70%以上,带来软磁材料替代需求 [11] - 海外产能(越南、泰国基地)稳步推进,越南已量产,泰国处于爬坡阶段 [12] - SST变压器配套处于预研阶段,现有产能可满足生产但要求更高性能 [12][13] - 无稀土替代产品开发进展加快,10月后已交付小批量产品 [14] 锂电业务发展 [4][14][15] - 锂电业务重心转向产品力提升,对标头部企业,预计明年产品结构将调整(如18650、21700型号) [14] - 全极耳技术积极推进中试,预计明年有成熟产品上市 [15] - 小圆柱锂电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毛利率 [15] 未来展望与资本开支 [10][15] - 公司目标以磁材和锂电的增量对冲光伏板块不确定性 [10] - 2026年资本开支策略:光伏板块投资管控,磁材和锂电适当加大投资 [15]
立华股份(300761) - 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8 16:18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134.93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1.40亿元 [2] - 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1.38亿元 [2] - 因产品价格同比回落,公司经营业绩出现波动 [2] 黄羽肉鸡业务 - 第三季度肉鸡完全成本环比提升至约11.4元/公斤,主要受饲料原料成本提升和超长高温天气影响 [2] - 随着生产顺季到来,肉鸡生产成本预计有一定回落空间 [2] - 黄羽肉鸡市场于2025年6、7月触底,8月起逐步回升,8月至今该板块持续盈利 [2][3] - 公司通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保持成本优势 [2] 生猪业务 - 第三季度猪板块完全成本约12.6元/公斤,9月下降至12.3元/公斤 [3] - 四季度将继续提质降本,目标年底实现完全成本12元/公斤 [3] 屠宰与产业链 - 公司已建成肉鸡年屠宰产能1.5亿只 [3] - 2025年度屠宰板块目标屠宰量1亿只,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 [3] - 同步拓展冰鲜鸡渠道,强化"毛鲜联动"战略以实现降本增效与产业链延伸 [3]
科士达(002518) - 2025年10月27日-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8 16:16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46亿元,同比增长41.71% [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8.36%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6.09亿元,同比增长23.93% [2]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24.93%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2]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板块增长来自互联网及通信等行业客户 [3] - 国内市场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京东、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知名客户合作 [3] - 海外市场持续合作电力设备大客户,开拓核心代理商、运营商及EPC总包方 [3] - 产品品类包括UPS电源、高压直流电源、温控设备、铅酸/锂电池、微模块、电力模块、动环监控等 [3] - 温控方面具备液冷CDU及系统、氟泵自然冷等多元解决方案 [3] - 正在开发新款HVDC、SST等多款AIDC相关产品 [3] 新能源储能业务 - 新能源储能业务是公司业绩的弹性点,发展重回高增态势 [4] - 欧洲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户储大客户订单持续交付 [4] - 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提速 [4] - 储能业务是公司今年增速最高的业务板块 [4] - 中长期依然看好全球储能市场发展,该板块是近几年重点开拓方向 [4]
晶盛机电(300316) - 300316晶盛机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6:1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1亿元 [2] 碳化硅衬底材料进展 - 2025年9月26日,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在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正式通线,实现从晶体生长、加工到检测环节全线设备100%国产化 [2] - 中试线覆盖晶体加工、切割、减薄、倒角、研磨、抛光、清洗、检测全流程工艺,核心加工设备如高精密减薄机、倒角机、双面精密研磨机为自研攻关完成,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2][3] - 公司积极布局碳化硅产能,包括上虞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马来西亚槟城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银川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 [4] 半导体装备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5] - 集成电路装备领域: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交付国内头部客户,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12英寸干进干出边抛机、12英寸双面减薄机等新产品客户验证;12英寸硅减压外延生长设备实现销售出货;成功开发应用于先进封装的超快紫外激光开槽设备,填补国内空白 [6][7] - 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加强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以及6-8英寸碳化硅减薄设备市场推广,积极推进碳化硅氧化炉、激活炉以及离子注入等设备客户验证 [7] - 新能源光伏装备领域:持续完善金属腔、管式、板式三大平台设备体系,针对TOPCon提效以及BC创新,积极推进EPD、LPCVD、PECVD、PVD以及ALD等设备市场推广和客户验证 [7] 半导体零部件与耗材 - 子公司晶鸿精密持续强化精密加工、特种焊接、组装测试、半导体级表面处理等核心制造能力,拓展真空腔体、精密传动主轴、游星片、陶瓷盘等高精度零部件客户群体 [8] - 半导体耗材领域,公司实现半导体石英坩埚国产替代,产品市占率领先并逐步提升,突破大尺寸半导体合成砂石英坩埚技术瓶颈,延伸布局石英制品等关键辅材耗材 [9][10] 客户与行业认可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TCL中环、长电科技、士兰微、芯联集成、有研硅、上海新昇、奕斯伟、合晶科技、金瑞泓、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双良节能等业内知名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 [10] - "大尺寸半导体级直拉硅单晶生长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三维化学(002469) - 2025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8 16:0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一家集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科技+工程+实业”互驱联动发展的科技型特色化学集团公司 [3] - 工程业务以环保见长,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累计完成各类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总承包245套,总规模1316.6万吨/年 [3][9][10] - 化工业务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正丙醇生产企业、丁辛醇残液回收企业和正戊醇销售企业 [3] - 催化剂业务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耐硫变换工艺技术和催化剂产品提供商,QDB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人民币69,219.28万元,同比增长3.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310.29万元,同比下降46.18% [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人民币194,100.37万元,同比增长14.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345.82万元,同比增长5.14% [5] - 2025年1-9月新签约工程咨询设计类和总承包类订单金额约101,959.64万元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程业务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金额164,104.14万元 [5] 股东回报与未来发展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648,862,6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含税),共计人民币64,886,263.00元 [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29,076.35万元(含税) [8] - 未来发展围绕“赋能 协同 延链 价值”四个关键词,构建研发、工程化、实业运营闭环 [8] 技术优势与研发合作 - 工程领域自主开发“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酸性气硫资源回收与尾气净化超低排放技术与应用”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9] - 在碳四资源综合利用、高压加氢、节能环保及氢能、熔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能源工程领域具有竞争力 [10] - 化工领域掌握羰基合成技术、丁辛醇残液回收技术、醛类加氢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 [10] - 催化剂领域开发出国际领先的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及催化剂,掌握年产5万吨稀土橡胶工艺及催化剂配制生产技术 [10] - 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开展“10万方/年炼化工业硫化氢离场电催化分解制氢气和硫磺技术开发”项目中试试验 [11] 化工业务经营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适时切换”的柔性生产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因素调节生产 [11][12] - 拥有完善的“醛醇酸酯”产业链,原料端C2、C3、C4灵活调节,可快速切换至高效益产品生产 [12] 资金状况与扩张计划 - 公司在手现金较为充裕,负债率较低 [12] - 未来将通过持续优化和改进,向下游精细化学品拓展,争取高附加值产品突破,并积极关注外延拓展机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