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卫星发射频率正显著提升 预期2025年下半年或为产业拐点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56
政策导向 - 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1] - 预期相关牌照发放工作或将加快推进 [1] 产业发展 - 火箭运力、发射成本等产业链瓶颈或将得到解决 [1] - 卫星发射频率正显著提升 [1] - 预期2025年下半年或为产业拐点 [1] 投资机会 - 卫星行业正从主题投资逐步向产业投资过渡 [1] - 建议优先关注具备潜在获得业务牌照可能性的卫星运营服务商 [1] - 建议关注制造、发射和地面设备相关企业 [1]
团险赔付率逼近80%,如何为创新药械腾出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35
如果能基于团险基本盘来升级医疗保障,比让个人直接支付"要容易得多"。 【编者按】 经历了三年的增长放缓后,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在去年展现出回暖态势,并有望在今年突破万亿规模大关。但当市场 重拾增长动能后,结构性转型依然迫在眉睫——从"保健康人"转向"保人健康"。 "保人健康"即让商保覆盖数量庞大的、患有既往症或慢性病的"带病体"人群,而"带病体"保险的成长既事关多层次医疗 保障体系构建,也事关创新药发展。 今年8月,上海率先发布《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下称"新十八条"), 提出"鼓励保险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将老年人、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带病体"保险市场的发展相较于传统健康险产品更需要政策端的支持。那么,上海是如何集多部门合力,推动市场差异 化创新?当更多"带病体"被纳入商保保障范围内,对于创新药械企业销售"放量"作用几何?从个险到团险,从普惠性保 险到中高端保险,上海如何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险市场?第一财经近期就这些问题展开调研和探讨。 从商业健康险的保费结构来看,疾病险和医疗险占比相当,合计达到商业健康险九成规模。相较于定额给付型的 ...
美媒披露美方重建加沙计划:欲控制该地区至少10年;多地公布今年七夕结婚登记数据;挂科也有资格保研,多所高校明确不再“一票否决”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11
俄罗斯总统访华 -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天津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随后将前往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2] - 随行代表团包括三位副总理 十多位部长及各大企业代表 规模庞大且意义重大[2] 七夕结婚登记数据 - 全国多地七夕结婚登记量出现小高峰 广东省办理结婚登记10558对 其中全国通办2452对[3] - 上海市七夕结婚登记2310对 创近十年来同期新高[3] 制造业PMI数据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5]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扩张态势[5] 医保共济数据 - 1-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31亿人次 共济金额达304.57亿元[6] - 共济方式包括即时调用被绑定人个人账户和医保钱包转账等[6] 汽车经销商库存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8] - 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显示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8] 电影票房数据 - 202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市场票房392.3亿元[9] - 观影人次超9.09亿 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超7.7亿元 创多年新高[9] 限售股解禁情况 - 本周29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20.13亿股 解禁市值188.77亿元[26] - 福田汽车解禁14.286亿股 占比18.04% 解禁市值39亿元[27] - 富特科技解禁0.788亿股 占比50.71% 解禁市值28亿元[28] 新股发行信息 - 本周1只新股发行 艾芬达发行价格27.69元/股 申购代码301575[29] - 申购日期为9月1日 申购上限5000股[30] 企业动态 - 蔚来ES8预定情况超预期 李斌表示正在紧急加产能[20] - 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四店齐开 刘强东现身助阵[21] - 美团和盒马在线下折扣零售赛道更新动作[21] 国际事务 - 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考虑主导加沙地带重建计划 拟控制该地区至少10年[4] - 特朗普或取消秋季访印行程 因与莫迪关系降温[14] - 巴基斯坦与亚美尼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
ETF跨入5万亿时代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23:00
"国家队"ETF持仓概况 - 截至6月底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三家"国家队"机构合计持有26只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增幅超两成[1] - 三家机构合计持有基金份额3769.11亿份年内增加659.41亿份[5] 中央汇金操作策略 - 中央汇金总体持仓稳健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1971.2亿份未出现明显增减仅因基金份额合并调整易方达上证50ETF持有量减少9279.2万份[2]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幅加仓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较去年底增加58.5%平均持仓比例从25.94%增至36.45%[2] 宽基ETF增持重点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获中央汇金资产最大增持112.37亿份[2] - 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单只产品增持均超80亿份分别为95.45亿份89.31亿份81.83亿份[2] - 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宽基产品也获得显著增持[3]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布局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富国中证1000ETF等中小盘风格产品获增持8.6亿份至56.57亿份[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科创成长类品种同样获得增持[3] 央企主题ETF配置 -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重点增持央企主题ETF包括1.33亿份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和2390.9万份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4] - 整体净增持1.48亿份上半年合计持有份额达12.76亿份[4] 行业主题资产扩展 - 中央汇金资产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主题投资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基金产品份额78.97亿份对应市值98.28亿元[5][6] - 主要增持医药宽基白酒军工芯片等行业ETF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持超5.36亿份[6] ETF市场整体规模爆发 - 全市场ETF规模截至8月31日达5.1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25%前8个月增量1.39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8] - 第五个万亿元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此前四个万亿规模分别耗时近16年3年1年7个月[8] 多路资金共同参与 - 险资上半年加仓ETF近24亿份险资运用余额对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8][9] - 外资机构如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持5.41亿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增持36只ETF如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35亿份[9] ETF市场驱动因素 - 规模增长核心驱动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产品创新和投资需求升温[9] - 市场具有"要么涨净值要么增份额"的跨周期特征净值上涨贡献显著增长[10] - 未来增量可能集中在港股行业主题及债券ETF等方向[10]
被裁定大部分关税“非法”!特朗普政府打到最高法 前景如何?输了要赔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55
8月30日清晨,不少外贸微信群一下活跃起来,被一则"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大部分全球关 税非法"的新闻瞬间刷屏。 该案后续如何?会如何影响美国关税政策和外贸企业?将耗时多久?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够在最高法院翻 案?若特朗普政府最终败诉,是否将退回已经收缴的关税?环环相扣,步步攻守。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 政府会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如果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或者接受审理后判决特朗普政府败诉,那么已 经征收的1000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或要连本带利退还。 他补充道,如商家要求美国政府赔偿其他损失,若获支持,那美国政府要"砸锅卖铁"了。 一位物流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真希望判决马上生效,这样还能少交几天关税,但也深知该 案件大概率要继续进入美国最高法院的审理程序,耗时漫长。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当地时间8月29日做出裁决,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的大部分全 球关税均属非法。该法院并同意在10月14日之前不执行该裁决,以便给予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的 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决是特朗普政府一方在这起"决定(关税)成败"的案件 ...
IPO周报:泰金新能暂缓审议 业绩下滑风险被问询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53
IPO申请与受理情况 - 沪深北交易所8月25日至8月31日当周新增受理1单IPO申请 为下半年第3单且均申报科创板 [1] - 新增受理企业为武汉长进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拟融资7.80亿元并通过科创板第一套标准上市 [1] - 当周有3家企业过会 其中1家当天提交注册 另有1家企业暂缓审议和1家北交所申报企业终止审核 [1] 长进光子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1.9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4472.99万元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678.17万元、5465.65万元、7575.59万元和1518.27万元 [1]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88.03%、82.26%、73.19%、72.41% 因下游光纤激光器市场集中度高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报告期内分别为66.37%、69.31%、69.13%、68.70% 存在因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2] 上会审核动态 - 恒坤新材二次上会通过审核 曾于7月25日被暂缓审议 要求论证净额法确认收入合规性 [2] - 泰金新能被暂缓审议 要求说明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及收入确认政策一贯性 [2] - 泰金新能2022年末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35%、92.04%、84.8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终止审核案例 - 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周终止审核 [4] - 公司连续三轮被问询业绩下滑风险 包括2022年下滑原因及未来可持续性 [4] - 2024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及期后风险 2024年1-9月净利润下滑幅度扩大被重点关注 [4]
券业上半年净利同比增40% 42家上市券商贡献超九成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5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1122.80亿元,同比增长40.37% [2] - 42家上市券商合计营收2518.66亿元(同比增长11.37%),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占行业净利润比例达92.64% [1][2]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前十名券商贡献超七成净利润,上市券商净利润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78.77%升至92.64% [1][9] 头部券商经营数据 -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居首,国泰海通(238.72亿元)、华泰证券(162.19亿元)、广发证券(153.98亿元)分列其后 [2][5] - 两家券商净利润超百亿元: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中信证券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 [3][5] - 国泰海通因吸收合并产生负商誉79.64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显著推高利润 [3] 业绩增长分化特征 - 12家券商营收同比下滑,东兴证券营收22.49亿元(同比降53.90%)跌幅最大,主因投资交易及期货业务收入收缩 [3] - 国联民生营收40.11亿元(同比增269.40%)增幅最高,受益于投资收益、经纪投行业务扩张及并表子公司 [3] - 41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华西证券净利润增幅达1194.97%,东北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券商增幅超150% [4]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42亿元(同比增48.22%),证券投资收益1002.42亿元(同比增21.33%),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6] - 投行业务收入分化:证券承销与保荐净收入143.21亿元(同比增5.50%),超六成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回暖,但四成券商同比下滑 [6][8] - 资管业务净收入113.51亿元(同比降4.68%),27家上市券商资管收入下滑,华泰证券、首创证券等跌幅超50% [6][8] 业务结构亮点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全线正增长,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增幅均超50% [7] - 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超50%,长江证券、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浙商证券增幅超100% [7] - 利息净收入262.38亿元(同比增23.68%),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32.41亿元(同比增25.09%)保持稳健增长 [6] 监管政策影响 - 券商分类评价新规取消营业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2分,覆盖前30名),引导行业聚焦盈利能力和差异化发展 [9] -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均值3.36%,15家券商超4%,其中国泰海通以6.40%居首 [9] - 新规预计强化"扶优限劣"导向,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推动资源向头部集中 [9]
被裁定大部分关税“非法”!特朗普政府打到最高法,前景如何?输了要赔光?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48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会上 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如果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或者接受审理后判决特朗普政府败诉,那么已经征收的1000亿美 元以上的关税或要连本带利退还。 他补充道,如商家要求美国政府赔偿其他损失,若获支持,那美国政府要"砸锅卖铁"了。 "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或者接受审理后判决特朗普政府败诉,已经征收的1000亿美元以上的关税或要连本带利退 还。" 8月30日清晨,不少外贸微信群一下活跃起来,被一则"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大部分全球关税非法"的 新闻瞬间刷屏。 一位物流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真希望判决马上生效,这样还能少交几天关税,但也深知该案件大概 率要继续进入美国最高法院的审理程序,耗时漫长。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当地时间8月29日做出裁决,以7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的大部分全球关税均属 非法。该法院并同意在10月14日之前不执行该裁决,以便给予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决是特朗普政府一方在这起"决定(关税)成败"的案件——"V.O.S. Selections诉特朗普 案" ...
8月经济景气水平回升,反内卷扩内需将持续加力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46
制造业PMI改善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2] - 生产指数为50.8% 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生产活动稳定扩张 [6]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需求端趋稳 [6] 价格指数回升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 [5]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高 [5][8] - 采购量指数为50.4%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 原材料采购增加 [9] 企业分化与恢复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供需两端较快扩张 [6] - 小型企业PMI为46.6%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供需降幅收窄 [6]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全面上升 [7] 非制造业持续扩张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2][1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升至年内高点 [1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14] 政策效果显现 - 反内卷政策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缓解供需矛盾 [9] -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 整治低于成本倾销等行为 [10] - 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需加大 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5]
沪市中期分红再创新高 增量资金借道ETF加速入市
第一财经· 2025-08-31 21:45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扣非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行业业绩亮点 - 电子 通信 医药生物 轨交设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和6.5% [1] - 集成电路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 净利润同比增长57% [1] - 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 净利润同比增长2% [1] - 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 赛力斯净利润同比增长81%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7万辆 [3] - 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旅游景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8% [3] - 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3] - 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 净利润同比增长7.1% 占整体比重分别为78%和50% [2] 新兴产业表现 - 集成电路公司增至138家 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2466.75亿元同比增长14% 净利润合计189.43亿元同比增长57% [2] - 生物医药企业合计营收2511.09亿元同比增长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4% 创新药企业推进17款1类新药国内上市 完成20单出海BD交易 潜在交易总金额超264亿美元 [2] - 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 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同比增长1% [3]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841亿元同比增长6%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13% [3] - 830余家沪市制造业公司合计实现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规模突破7400亿元同比增长6% 贡献近七成海外收入 [3] 并购重组活动 - 上半年沪市新增资产重组单数达378家次同比增长23%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新增55家次同比增长224% 合计交易金额超1600亿元 [4]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30单 已披露交易金额超400亿元 其中44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 [5] - 科创板1+6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企业IPO申请 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业 1家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获得受理 2家已申报企业获得注册生效 [5] 分红与投资者回报 - 上半年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 现金分红总额达555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2%和5% [1] - 14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1] ETF市场发展 - 截至8月底沪市ETF规模超3.7万亿元 境内占比超七成 [1] - 股票ETF规模约2.6万亿元 债券ETF规模约4500亿元 5只产品规模超千亿元 [6] - 今年以来沪市ETF资金净流入超3500亿元 [6] - 上半年新上市ETF共96只 募集规模合计788亿元 [6] - 科创板已上市ETF共93只 总规模达2876亿元 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8% [6]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6]